德國環境經濟研究院院長、海德堡大學教授迪特福瑞德?李澤剛先生
10月17日,首屆曹妃甸論壇召開第四次全體會議。本屆分論壇的主題是“循環經濟與生態城市建設”。出席論壇的有國家有關部委的領導、兄弟省市的代表、國際組織、友好省州市的代表,以及各界友好人士、著名專家和知名企業家等各界嘉賓。以下是德國環境經濟研究院院長、海德堡大學教授迪特福瑞德?李澤剛先生在第四次全體會議暨第三分論壇上的發言。
主席,女士們、先生們,我非常高興今天能夠來到這里,我也感到很榮幸,能夠向你們做這次發言。
我想先說一下概況,德國是歐洲的一個國家。今天早上我聽到了日本的發言,介紹了日本在70年代和其他方面的例子。
我先談一下關于中國循環經濟的情況。《循環經濟促進法》是去年通過的,今年開始實行,這個法律從2009年開始在中國對“十一五”的計劃有很好的促進作用,這些目標可以與這些法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為什么我要談這個問題?是因為在這些情況之后,其他的領域也在發展,其他國家只不過早期有這種情況,因為那些國家的污染比中國早。在“二戰”的時候,那時就有所謂的經濟奇跡發生,就像中國現在所經歷的一樣,有很高的增長率,污染率自然也就提高了,那時就開始研究清潔能源與發展結合。1996年我們就有了這樣的法律,大概比中國早十來年。
要避免很多事物,跟中國的法律有相同的地方。8年之后看到有了一些很好的反應,這是這些法律帶來的,減少到了85%,然后是58%。過去是100%,后來到了85%,這就是說過去是100%,后來開始降低。
在1997年聯邦環境部長談到1990年到1994年之間我們有一個很大的成功,這都是由于廢物政策取得的。住宅的廢品從535公斤降到了一半,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有大氣二氧化碳的問題,它的排放都在增加,含量也在增加。今天上午也談到了這個問題,大概是280,在過去30年、40年從310開始往上攀升了,這是一個很開怕的攀升。因此,我們的氣候也有所變化。
70年代已經對廢物有了很大的重視。(如圖)這是美國的一本百科全書,那時在德國有很多這樣的廢氣,污染也有很大的增加,有很大一堆廢物,主要是來自工業,特別是“二戰”之后。不管是否有雨水,是否能夠對它進行清潔,是否需要很高的費用,這些都會影響經濟發展,這是在70年代必須要證明的一些問題。在后來的30年當中可以看到取得了一些成就,過去是單項的什么,不是多元化的生產。
剛才談到了循環經濟,循環經濟是一種新的模式,它是從大自然當中產生最終變成不同的物質和化學品,我們需要太陽能,這是動力,這是我們希望以后能夠取得的模式。在生產過程當中,必須有減量過程,這比過去更加復雜。除了生產和減量以外,還要搜集準備,要讓它進入下一個循環。這就意味著減量就必須提高它的設備,整個體系要最大限度地減少低循環過程,必須工業化,同時也要進行更好的處置。如果有了這種影響,工業就愿意做這樣的事情,我們的體系就可以出現。
潛在的動力是什么?對我們來說也是很重要的,中國正在經歷這樣的事情。循環經濟的起點很高,因此在唐山、在曹妃甸都可以看到,我很高興來到這里,看到這件事情在以一體化的形式進行。不是過去這兒一下,那兒一下,因此現在這個工業區在新的非常令人激動的“旅途”當中。
歐洲有一個非常大的湖泊,叫做波頓湖,那時污染物越來越多,需要采取行動,采取行動之后現在很快的下降了,水不用進行加工就可以直接喝,50年代就達到了要求。在這個階段還有很多化學工廠,那時都在萊茵河的旁邊,像BASF都是污染很高的工廠。
(如圖)這是一張地圖,它是歐洲最大的工業區,現在萊茵河已經很干凈了,98%已經恢復到了自然狀態。我們需要技術進一步過濾,可以進行50%的過濾,工廠距離我們1公里之外,這是很好的輔助,而且沒有異味。
還有其他的例子。電工廠可以進行凈化,是一種沖洗術。CO2、SO2都是可以凈化的,還可以通過這種過程處理6000萬噸/年,在德國每個人大概是80公斤,不然就會排到大自然當中。在大氣當中也是這樣的,降低了85%。過去很多人都提到了循環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過程,它必須在不同的社會層面進行,在全球也要這樣進行,最后到工廠這一級進行處理。
我想讓大家看到工廠是如何作為利益相關者進行有效工作的,最后回到大自然當中,最好的技術來自于大自然,我們需要把大自然的潛力考慮進去,新的技術革命,也就是循環經濟革命,所有的因素都要考慮到,其實不光是革命,而是一種凈化。我們現在有這樣一個趨勢,氣候當中的二氧化碳不會繼續增加,有減少的技術和過程,希望中國和歐洲都對此有所貢獻,我們一起建立一個更好的將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