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程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張懿女士
10月17日,首屆曹妃甸論壇召開第四次全體會議。本屆分論壇的主題是“循環經濟與生態城市建設”。出席論壇的有國家有關部委的領導、兄弟省市的代表、國際組織、友好省州市的代表,以及各界友好人士、著名專家和知名企業家等各界嘉賓。以下是中國工程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張懿女士在第四次全體會議暨第三分論壇上的發言:
主持人(周純峰):下面有請中國工程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張懿女士,發言的題目是《綠色過程工程與循環經濟》。請大家歡迎!
張懿:大家下午好。
應該說自然生態對于資源、能源供給的有限性和環境容量的有限性和人類發展需求無限性之間的矛盾,本來是世界各國發展的共性問題,中國還有自己的國情。我們國家重化工業增長非常快,今天上午我看了京唐鋼鐵公司,生產發展的速度非常快。因為我們現在已經是世界制造業的大國,等于說為世界提供了高份額的基礎原材料,而這些高份額的基礎原材料,應該說都是資源能源密集型的工業。所以說我們的經濟增長付出的資源環境代價是非常大的。
舉個例子。主要金屬原材料的需求量都是以年20%在增長,鋼鐵和有色金屬總產量已經連續六七年居世界第一位。另一方面我國人均資源儲量不足,需求在逐年的上升,剛才環保部的部長已經詳細的跟大家分析過了。總體來講,國家的戰略需求在工業化發展的階段重化工業增長的速度很快,資源環境的代價是很沉重的。我們作為世界制造業的大國,現在還不是強國,資源利用率很高,廢棄物很多,優質資源短缺。工業的高速發展對環境的壓力是非常沉重的,資源環境的總體形勢是嚴峻的。
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城鎮化的進程在加速,大概每年增加1000萬人口,中國成為世界第四經濟體,是一個制造業的大國。資源能源的人均保有量還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制造業的技術相對落后,人均消耗很高,工業廢棄物單位產品、單位GDP造成的工業浪費和農村非生態型農業的發展給環境雜用了嚴峻的壓力。能源環境難以支撐我們國家的快速發展,面對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清潔能源和循環經濟是唯一的選擇,或者說循環經濟是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的基本途徑。中國對今年的3月份聯合國提出來“綠色新政”的發展綱要也是做了積極的響應,應該說資源節約、環境保護成為我們國家的基本國策,減緩氣候變化,發展低碳經濟,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是保持綠色增長的戰略需求。
循環經濟經濟的由來是解決自然生態資源能源和環境的有限性和人類社會經濟發展不斷對資源、能源、環境需求無限性之間的矛盾,在這個基礎上提出來所謂的循環經濟。把廢棄物的無限排放和廢棄物能夠在資源化返回到生產系統。譬如說碳、氫、氧元素在地球生態循環中是平衡的,我們現在的生態是怎么樣模擬自然界的生態循環,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和環境影響的最小化。在循環經濟實施的過程當中,應該說企業也可以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協同的優化。生態循環經濟的發展模式是綜合利用環境影響的可持續生態模式,從設計、制造、包裝、運輸,一直到使用、報廢到再利用,從整個產品生產的生命周期開始,也包括多層面的,從產品生產過程的公司、工廠、地區、國家一直到全球,總體上是追求環境的影響最小,而資源的利用率最高,同時達到經濟和環境的協調。
我們國家循環經濟這個基本國策為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廣闊的創新空間。昨天賈慶林同志也講了,全世界綠色增長必須要用科技進步來推動,我現在講一下“綠色過程工程”和循環經濟的關聯,或者說“綠色工程”原則是總體上考慮工藝過程和產品,使用系統分析和集成的方法,首先評估它對環境的影響,盡可能的減少自然資源和能源的消耗,就是所謂的源頭減量。通過技術革新和發明是現在傳統主流工藝基礎之上創造性地提出新的工程的解決方案,使得物質的利用、能源利用和生態效率都能夠達到最優化的、多層的循環利用。
“綠色工程”我可以分解成四個層面,一個是面對原料選擇,現在提到可再生能源,譬如說可再生的資源來替代毒性的不可再生的資源。還有資源高效清潔的轉化,我的專業背景是化學化工環境,像鋼鐵冶煉過程,怎么開發非傳統的操作條件,盡可能采用溫和的轉化,也包括生物的轉化,來完成過程工業物質轉化的過程。
從另外一個層面是如何實現過程的強化和系統集成。譬如說今天看的高爐的過程,如何提高高爐的利用系數,中間所采取的過程強化的措施,譬如說高控溫,怎么建立一個熱流的循環系統,怎么樣噴煤。除了單體設備,一個公司甚至于是一個區域,或者是到國家和世界的層面,都有總體優化集成的問題。
面向產品我們現在開發綠色的產品,要有綠色的設計方法。包括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如何貫徹“綠色”的理念,包括要考慮它以后的回用、資源循環等等,實現多組合的利用。
生態工業園的設計,總體上應該圍繞源頭減量的核心技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