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半年,多晶硅產量約為7.4萬噸,同比增長15.6%;組件產量約為19.6GW,同比增長26.4%。硅片和電池片產量分別為45億片和18.2GW。
2015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裝機量約為7~8GW,同比增長近30%,其中地面電站約為6.5GW。
光伏企業盈利情況明顯好轉,多數企業扭虧為盈。
產業鏈各環節整體向好
光伏投資熱情從早些年的制造環節向光伏應用環節轉移,很多傳統行業企業也切入該領域。
多晶硅
上半年16家企業產能為17.2萬噸。產量快速提升,但仍需大量進口。進口總量仍在增大,但占比下降。產品價格下滑,多數企業仍在盈虧平衡點。成本已達全球領先水平。太陽能級產品進口替代能力愈發增強,電子級硅料的突破也正在加速。
硅片
上半年產量約為45億片。硅片產業集中度較高,單晶拉棒逐步往西北地區轉移,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單晶單位能耗降至40kWh/kg以下,多晶降至近8kWh/kg。硅片出口額約為12億美元,多晶硅片出口主要集中在協鑫、賽維LDK、宇駿等幾家企業,單晶硅片出口主要集中在隆基、中環、卡姆丹克。
電池片
上半年產量約為18.2GW,多晶仍為主流。高效電池技改或擴產在加速,電池生產線全球布局趨勢明顯。上半年出口額近4億美元,主要出口區域為韓國、印度、日本等。
組件
上半年產量約為19.6GW,晶硅電池仍為主流。產能利用率分化趨勢明顯,大企業盈利水平明顯改觀,中小企業仍在盈虧線附近徘徊。上半年出口額達到61億美元,日本、美國仍是我國主要出口區域,但新興市場如洪都拉斯、智利等規模也在快速擴大。
裝機量
上半年我國新增裝機達到7~8GW,累計裝機達到35GW以上。光伏投資熱情從早些年的制造環節向光伏應用環節轉移,除金融機構外,很多傳統行業企業也切入光伏投資領域。光伏應用呈多樣化融合發展趨勢,如光伏與扶貧、農業、環境、氣候結合等。
產業發展呈現五方面特點
29家組件企業平均凈利潤率同比增長6.5個百分點,雖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仍然較弱。
制造業盈利能力仍然較弱
通過對29家通過規范條件企業2015年上半年與2014年上半年的合計銷售收入、凈利潤分析,2015年上半年企業合計銷售收入與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8.9%與9.7%。29家組件企業平均凈利潤率同比2014年上半年增長6.5個百分點,雖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仍然較弱。
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
歐美“雙反”加快了我國光伏企業走出去步伐。截至2015年上半年,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建成投產海外電池與組件產能分別達到800MW與1.5GW,在建及擴建產能分別達到3.2GW與3GW。與此同時,我國主要光伏企業也在積極擴充國內組件產能。據Energy Trend統計,2015年多家中國企業已宣布擴產計劃,將新增4.2GW組件產能,其中海外組件產能將新增1GW。
產能利用率分化
下游開發商在采購中,對小型組件公司能否長期存活并兌現其對組件的質保普遍持懷疑態度,轉而青睞有品牌的大企業。為了應對2014年的訂單要求,大企業大多通過技改提高現有設備有效產能,或以找第三方代工的方式來增加出貨量。隨著大公司自有產能的擴充,這種第三方代工方式將很難再繼續大規模存在,部分中小企業將由于缺乏訂單與技術水平落后等原因而逐漸喪失市場競爭力。
2015年上半年,已上報的40家組件企業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0.7%;2014年上半年,組件的平均產能利用率為77.7%。
新興國家市場逐步興起
歐洲曾為我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但由于歐洲市場增長放緩,并且對我國光伏產品出口有“限價限量”措施,我國光伏產品對歐出口下降。2015年1~5月,我國光伏組件出口至歐洲地區約為11.1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21%。
新興市場開始逐步興起。2014~2015年,除日美等較大出口市場外,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智利、洪都拉斯等光伏市場需求加大。
電站投資熱情高漲
目前整個光伏產業鏈中,電站開發環節有8%至10%的內部收益率,遠高于光伏制造業。此外,投資光伏電站也可拉動企業自身消化電池組件等產能。2014年全國組件制造商前20名中,幾乎全部涉足下游電站開發業務。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光伏概念股中,被用于光伏電站的募集金額就達到260億元,電站規模達到3GW。
三大問題困擾產業發展
政府長期拖欠發電企業補貼,導致發電企業、設備企業、零部件企業間的三角債現象出現。
貿易壁壘
歐美針對我國的“雙反”調查愈演愈烈。近日主要出口對象國家接連的“雙反”調查,對國內光伏企業帶來重挫,直接導致中國光伏出口額下滑,光伏貿易往來也受到影響。
應對措施:一是為規避歐美貿易壁壘,企業紛紛海外建廠。到今年年底,中國生產商將在境外設立產能至少5.3GW的組件廠以及 4.7GW的電池廠。如晶科在馬來西亞,天合在泰國、印度投資建廠。二是加強自身的技術研發,努力降低生產成本,進行更為高效、科學的國際化擴展。
補貼拖欠
15家光伏電站營運商統計的數據顯示,總的光伏補貼拖欠額度已超過100億元。原因之一是可再生能源附加費不足,之二是補貼發放程序過于冗雜。以第五批《關于公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為例,從項目組織申報到真正納入跨時近一年。
政府長期拖欠發電企業補貼,嚴重影響了政府信用,導致發電企業資金流轉不暢、財務成本增加,產業鏈出現發電企業、設備企業、零部件企業間的三角債現象。
土地稅
地方亂征光伏土地稅,造成電站開發企業稅收負擔過重,電站收益難以保證。土地稅問題正在成為制約我國光伏發展的新矛盾。同時,光伏電站用地土地稅各地征收標準差異大,造成嚴重的不公平。各地征收土地使用稅的標準是0.6~12元/㎡,不同地區對光伏電站征收土地使用稅的標準相差近20倍。
建議:光伏電站土地稅不能亂征,最好免征。應盡快參照國家對常規火力發電的相關政策,對光伏電站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稅,充分體現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鼓勵。
下半年市場需求旺盛
我國光伏市場下半年需求旺盛,全年總裝機容量預計在20GW以上。
國內外光伏市場需求旺盛
全球光伏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根據全球主要資訊機構數據,增速在20%以上。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中國、日本、美國等體量較大市場,以及英國、印度、智利等新興市場。
其中,我國光伏市場下半年需求旺盛。國家能源局2015年光伏建設規模為17.8GW,加上領跑者計劃指標,今年總裝機容量預計在20GW以上。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上半年國內并網光伏容量在7~8GW之間,因此下半年裝機量將在12~13GW左右,超過去年光伏全年并網量。
產業供需關系趨緊,制造企業利潤率提升
2015年,隨著我國下游應用市場的迅速擴大,我國光伏產業規模也將持續擴大,全球光伏產量增速減緩,組件產量預計將超過40GW。下半年由于我國光伏市場需求量大增,但企業擴產相對理性,需求增長速度快于供應增長速度,預計光伏組件價格有可能在第四季度小幅上升,制造企業利潤率有可能小幅提高。
骨干企業憑借技術、規模、品牌優勢,將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部分小企業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企業兼并重組加快,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同時,隨著企業技術進步及新技術突破,生產成本仍有下降空間。
內外部環境共同推動光伏企業技術升級
“光伏領跑者計劃”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相關企業建立技術優勢的意識,將會推動全行業的技術升級。今年下半年將有多個光伏“領跑者”計劃示范基地陸續獲批。
《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本)》對現有及新建項目設置了技術門檻,鼓勵技術升級,淘汰落后技術。
受歐盟、美國“雙反”的影響,面對歐美強化制造業的現實,必須加強自身的技術研發創新能力,努力降低生產成本,才能有更強的競爭力開拓歐盟、美國等海外市場。當前,PERC、IBC、HIT電池等高效電池市場前景廣闊。
外貿形勢不容樂觀,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
受“雙反”影響,我國光伏企業下半年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光伏企業“走出去”將成為新常態。下半年將加快通過海外建廠等方式規避貿易風險,實施產業全球布局計劃。
為開拓國外光伏市場,我國部分企業已在海外興建一批光伏電站項目,下半年印度、智利等新興市場將成為國內企業的重點目標。
產業環境不斷完善,電站質量有望改善
國家加大對光伏發電工程質量檢查,檢測標準將進一步完善。
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銀行、保險等金融資本進入光伏領域,會有更多利益方共同關注和監督電站質量問題。
越來越多的光伏制造企業籌建質檢中心,高度重視質量問題。
2015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裝機量約為7~8GW,同比增長近30%,其中地面電站約為6.5GW。
光伏企業盈利情況明顯好轉,多數企業扭虧為盈。
產業鏈各環節整體向好
光伏投資熱情從早些年的制造環節向光伏應用環節轉移,很多傳統行業企業也切入該領域。
多晶硅
上半年16家企業產能為17.2萬噸。產量快速提升,但仍需大量進口。進口總量仍在增大,但占比下降。產品價格下滑,多數企業仍在盈虧平衡點。成本已達全球領先水平。太陽能級產品進口替代能力愈發增強,電子級硅料的突破也正在加速。
硅片
上半年產量約為45億片。硅片產業集中度較高,單晶拉棒逐步往西北地區轉移,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單晶單位能耗降至40kWh/kg以下,多晶降至近8kWh/kg。硅片出口額約為12億美元,多晶硅片出口主要集中在協鑫、賽維LDK、宇駿等幾家企業,單晶硅片出口主要集中在隆基、中環、卡姆丹克。
電池片
上半年產量約為18.2GW,多晶仍為主流。高效電池技改或擴產在加速,電池生產線全球布局趨勢明顯。上半年出口額近4億美元,主要出口區域為韓國、印度、日本等。
組件
上半年產量約為19.6GW,晶硅電池仍為主流。產能利用率分化趨勢明顯,大企業盈利水平明顯改觀,中小企業仍在盈虧線附近徘徊。上半年出口額達到61億美元,日本、美國仍是我國主要出口區域,但新興市場如洪都拉斯、智利等規模也在快速擴大。
裝機量
上半年我國新增裝機達到7~8GW,累計裝機達到35GW以上。光伏投資熱情從早些年的制造環節向光伏應用環節轉移,除金融機構外,很多傳統行業企業也切入光伏投資領域。光伏應用呈多樣化融合發展趨勢,如光伏與扶貧、農業、環境、氣候結合等。
產業發展呈現五方面特點
29家組件企業平均凈利潤率同比增長6.5個百分點,雖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仍然較弱。
制造業盈利能力仍然較弱
通過對29家通過規范條件企業2015年上半年與2014年上半年的合計銷售收入、凈利潤分析,2015年上半年企業合計銷售收入與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8.9%與9.7%。29家組件企業平均凈利潤率同比2014年上半年增長6.5個百分點,雖盈利能力有所改善,但仍然較弱。
企業走出去步伐加快
歐美“雙反”加快了我國光伏企業走出去步伐。截至2015年上半年,據不完全統計,我國已建成投產海外電池與組件產能分別達到800MW與1.5GW,在建及擴建產能分別達到3.2GW與3GW。與此同時,我國主要光伏企業也在積極擴充國內組件產能。據Energy Trend統計,2015年多家中國企業已宣布擴產計劃,將新增4.2GW組件產能,其中海外組件產能將新增1GW。
產能利用率分化
下游開發商在采購中,對小型組件公司能否長期存活并兌現其對組件的質保普遍持懷疑態度,轉而青睞有品牌的大企業。為了應對2014年的訂單要求,大企業大多通過技改提高現有設備有效產能,或以找第三方代工的方式來增加出貨量。隨著大公司自有產能的擴充,這種第三方代工方式將很難再繼續大規模存在,部分中小企業將由于缺乏訂單與技術水平落后等原因而逐漸喪失市場競爭力。
2015年上半年,已上報的40家組件企業平均產能利用率為80.7%;2014年上半年,組件的平均產能利用率為77.7%。
新興國家市場逐步興起
歐洲曾為我國最大的出口市場,但由于歐洲市場增長放緩,并且對我國光伏產品出口有“限價限量”措施,我國光伏產品對歐出口下降。2015年1~5月,我國光伏組件出口至歐洲地區約為11.1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21%。
新興市場開始逐步興起。2014~2015年,除日美等較大出口市場外,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智利、洪都拉斯等光伏市場需求加大。
電站投資熱情高漲
目前整個光伏產業鏈中,電站開發環節有8%至10%的內部收益率,遠高于光伏制造業。此外,投資光伏電站也可拉動企業自身消化電池組件等產能。2014年全國組件制造商前20名中,幾乎全部涉足下游電站開發業務。
據不完全統計,2015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光伏概念股中,被用于光伏電站的募集金額就達到260億元,電站規模達到3GW。
三大問題困擾產業發展
政府長期拖欠發電企業補貼,導致發電企業、設備企業、零部件企業間的三角債現象出現。
貿易壁壘
歐美針對我國的“雙反”調查愈演愈烈。近日主要出口對象國家接連的“雙反”調查,對國內光伏企業帶來重挫,直接導致中國光伏出口額下滑,光伏貿易往來也受到影響。
應對措施:一是為規避歐美貿易壁壘,企業紛紛海外建廠。到今年年底,中國生產商將在境外設立產能至少5.3GW的組件廠以及 4.7GW的電池廠。如晶科在馬來西亞,天合在泰國、印度投資建廠。二是加強自身的技術研發,努力降低生產成本,進行更為高效、科學的國際化擴展。
補貼拖欠
15家光伏電站營運商統計的數據顯示,總的光伏補貼拖欠額度已超過100億元。原因之一是可再生能源附加費不足,之二是補貼發放程序過于冗雜。以第五批《關于公布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補助目錄》為例,從項目組織申報到真正納入跨時近一年。
政府長期拖欠發電企業補貼,嚴重影響了政府信用,導致發電企業資金流轉不暢、財務成本增加,產業鏈出現發電企業、設備企業、零部件企業間的三角債現象。
土地稅
地方亂征光伏土地稅,造成電站開發企業稅收負擔過重,電站收益難以保證。土地稅問題正在成為制約我國光伏發展的新矛盾。同時,光伏電站用地土地稅各地征收標準差異大,造成嚴重的不公平。各地征收土地使用稅的標準是0.6~12元/㎡,不同地區對光伏電站征收土地使用稅的標準相差近20倍。
建議:光伏電站土地稅不能亂征,最好免征。應盡快參照國家對常規火力發電的相關政策,對光伏電站用地免征土地使用稅,充分體現國家對可再生能源發電的鼓勵。
下半年市場需求旺盛
我國光伏市場下半年需求旺盛,全年總裝機容量預計在20GW以上。
國內外光伏市場需求旺盛
全球光伏市場將保持快速增長。根據全球主要資訊機構數據,增速在20%以上。增長動力主要來自中國、日本、美國等體量較大市場,以及英國、印度、智利等新興市場。
其中,我國光伏市場下半年需求旺盛。國家能源局2015年光伏建設規模為17.8GW,加上領跑者計劃指標,今年總裝機容量預計在20GW以上。根據最新統計數據,上半年國內并網光伏容量在7~8GW之間,因此下半年裝機量將在12~13GW左右,超過去年光伏全年并網量。
產業供需關系趨緊,制造企業利潤率提升
2015年,隨著我國下游應用市場的迅速擴大,我國光伏產業規模也將持續擴大,全球光伏產量增速減緩,組件產量預計將超過40GW。下半年由于我國光伏市場需求量大增,但企業擴產相對理性,需求增長速度快于供應增長速度,預計光伏組件價格有可能在第四季度小幅上升,制造企業利潤率有可能小幅提高。
骨干企業憑借技術、規模、品牌優勢,將進一步提升市場占有率,部分小企業生存空間進一步被擠壓,企業兼并重組加快,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同時,隨著企業技術進步及新技術突破,生產成本仍有下降空間。
內外部環境共同推動光伏企業技術升級
“光伏領跑者計劃”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相關企業建立技術優勢的意識,將會推動全行業的技術升級。今年下半年將有多個光伏“領跑者”計劃示范基地陸續獲批。
《光伏制造行業規范條件(2015年本)》對現有及新建項目設置了技術門檻,鼓勵技術升級,淘汰落后技術。
受歐盟、美國“雙反”的影響,面對歐美強化制造業的現實,必須加強自身的技術研發創新能力,努力降低生產成本,才能有更強的競爭力開拓歐盟、美國等海外市場。當前,PERC、IBC、HIT電池等高效電池市場前景廣闊。
外貿形勢不容樂觀,企業加快“走出去”步伐
受“雙反”影響,我國光伏企業下半年出口形勢不容樂觀。
光伏企業“走出去”將成為新常態。下半年將加快通過海外建廠等方式規避貿易風險,實施產業全球布局計劃。
為開拓國外光伏市場,我國部分企業已在海外興建一批光伏電站項目,下半年印度、智利等新興市場將成為國內企業的重點目標。
產業環境不斷完善,電站質量有望改善
國家加大對光伏發電工程質量檢查,檢測標準將進一步完善。
未來將會有更多的銀行、保險等金融資本進入光伏領域,會有更多利益方共同關注和監督電站質量問題。
越來越多的光伏制造企業籌建質檢中心,高度重視質量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