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了解我國光伏行業實現快速發展的原因以及如何解決發展中面臨的問題,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王斯成接受了專訪。
光伏發電成本將會有更多的下降
問:光伏行業自2013年回暖以來實現了快速發展,我國如今已成為光伏發電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您認為我國光伏行業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績?
王斯成:之所以發展快,最主要的還是得益于國家整體的能源轉型戰略。作為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國,我國能源資源匱乏,如石油60%依賴進口,煤炭30%需要進口,因此,實現能源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近幾年,光伏發電行業發展迅猛,主要是因為國策的引導和政策的到位。比如在多重利好政策的推動下,目前一類地區大型地面光伏電站最高收益率可達20%,二類則有15%,三類資源區稍微低一點,降價快收益高,吸引各類企業都奔西部投資建光伏電站。最近出臺的保障性收購政策是非常好的,使得光伏有了更大的系統創新空間。可以預見,光伏發電成本將會有更多的下降,光伏行業將會繼續快速發展。
問:目前光伏行業由于發展過快出現了棄光等問題,您認為這些問題應如何解決?
王斯成:現階段出現的棄光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并網消納難,而是火電與可再生能源爭奪市場。2015年,火電新增裝機達到63吉瓦,但風電、光伏加起來也只有35吉瓦,對能源轉型的實施非常不利。由于火電審批權下放,很多地方為了拉動經濟,大量興建火電廠??紤]到當前煤價低的因素,火電每千瓦時的利潤可達8分,這確實不少,但這樣下去可再生能源無法發展,能源轉型就是空話。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國家出臺的新能源電量保障性全額收購文件將會有效控制火電機組裝機過快的問題,但同時國家還應制定相關政策,建立火電的退出機制,給火電找出路。
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增光伏裝機7.14吉瓦,其中分布式僅有0.97吉瓦,規模和占比都不足。6月13日公布的《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中,2016年新增光伏電站的規模指標為18.1吉瓦,其中光伏領跑技術基地規模5.5吉瓦,但全部指向大型地面電站,沒有分布式光伏領跑者計劃。
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受到電網送出、消納等很多制約,但是分布式沒有這些問題。我們應該轉向建立一些分布式的示范園區,擴大分布式的比例。“十三五”期間分布式光伏(包括分布式光伏電站)應得到快速發展,這里需要有政策調整,如“反送電量也享受標桿電價”(德國、日本模式);比如把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示范區(含微電網)納入“領跑者”計劃。目前分布式不需要配額,但可以給其他優惠政策,如補貼直接到位,優惠貸款,土地優惠等,同樣可以使用最優質的組件,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啟動巨大的分布式市場,這是很有意義的。
以儲能解決棄光問題目前需要國家補貼政策
問:儲能是現階段解決西部地區棄光限電問題的有效手段嗎?
王斯成:今年6月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電儲能參與“三北”地區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主要作用是要解決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調峰調頻。但是,這一政策選擇的投資主體是發電企業、售電企業、電力用戶、電儲能企業,而不是國家電網。
我們來算一筆經濟賬,正常情況下,鉛蓄電池放電深度50%,循環壽命可以達到1000次。考慮到技術進步,假設放電深度65%,循環壽命1500次,來算一下配置電儲能的經濟性。一個省5個試點,一個試點10兆瓦,持續充電4小時,有效容量要到40000千瓦時。按放電深度65%計算,需要的儲能容量就是61500千瓦時,按1元/千瓦時算,整個投入6150萬元,壽命期充放電電量4800萬千瓦時,光伏電價平均0.8元/千瓦時,壽命期收益3840萬元,就算壽命期全部用到報廢,還虧損2310萬元。鋰電池也是一樣,結論同樣是虧損。這里只考慮了初投資,沒有考慮利潤、運維成本、利息等。因此,如果要啟動儲能市場解決棄光問題,對蓄電池的初投資補貼至少需要40%,或者對于蓄電池放電電量補貼0.5元/千瓦時。儲能的需求已經客觀存在,但是一定需要國家補貼政策,在現階段才能把市場做起來。
目前光伏扶貧面臨最重要問題是收益
問:光伏扶貧已在去年的中央扶貧工作會議上被確定為“十三五”期間的精準扶貧模式之一,目前一些地方的光伏扶貧已取得明顯成效,您覺得現在光伏扶貧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什么?如何解決?
王斯成:如何保證收益是光伏扶貧目前面臨的最主要問題。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扶貧辦和國開行、農業發展銀行聯合發布了《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該意見提出兩種光伏扶貧投資模式。
第一,村級光伏電站(含戶用)模式。每個貧困戶的對應項目規模約為5千瓦,每年的收益約為5000元,由政府負責投資,每年拿出3000元給貧困戶,這種方式有國家投資的,一般情況下收益率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政府投資的部分如何運作就非常重要了,建議每發出一千瓦時電再給補貼,不能做成金太陽工程,要改變過去的先投資建電站,再招運維的做法,現在誰承建就應給誰高收益率,在3000元收益的基礎上國家再加1000元的補貼,讓承建方能多有1000元的收益,讓投資方收回投資成本,就可以免費交給貧困戶,這是比較科學有用的方法。
第二,集中式光伏電站模式。該模式都是商業化運作的,每個貧困戶的對應項目規模約為25千瓦,每年的收益約2.5萬元,由地方政府指定的投融資主體與商業化投資企業共同籌措本金,以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為主提供優惠貸款,保證每戶貧困戶每年增收不少于3000元。對于商業化運營的光伏扶貧項目,從2.5萬元收益中拿出3000元,需要擠出12%的收益,企業的壓力其實比較大,但考慮到土地免費、優惠貸款,開發商依然可以贏利。如果能把規模擴大,比如能夠達到每戶50千瓦,每年收益5萬元的話,拿出3000元給貧困戶,將只占收益的5%~6%,這樣的話開發商的壓力會減小很多,投資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如果解決了光伏扶貧收益的問題,其他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2025年可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
問:光伏何時才能實現平價上網?
王斯成:我個人認為到2020年實現用電側平價上網,到2025年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這是比較保守的目標,完全沒問題。
我算了一筆經濟賬,就算不考慮組件價格下降因素,通過擴裝,可以將運行小時數提高至少20%,電價下降會超過10%;大型電站自動跟蹤效果更明顯,發電量至少提高20%~30%,電價下降可達到15%;通過提高安裝質量、降低衰減率,提升PR(發電效率),實施智能運維,又可以降低5%電價,這就可以把電價從平均0.9元/千瓦時降到0.6元/千瓦時。如果組件價格還能下降,度電成本達到0.5元左右,就不再需要補貼了。
當然,這些都是細活,需要精心設計、安裝。比如PR值的提升,需要減少線損和適配損失,提高逆變器效率,采取一系列措施,才能把發電量提升幾個百分點,但這在理論上是一定成立的,而且是可行的。
到2020年,平均用電價格可能會達到0.7元/千瓦時,而光伏的度電成本已經低于這一水平。對于屋頂光伏,只要光伏發電成本比上網電價便宜,就不再需要國家補貼,實現用電側的平價上網。到2025年,光伏度電成本會比火電更低,就可以跟火電直接競爭,實現發電側的平價上網。
問:“十三五”期間,光伏在能源革命中將扮演什么角色?
王斯成:光伏在中國能源革命中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從《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國能源轉型就是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轉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可達20%;到2050年,電力裝機的一半以上都將是風電和光伏,而且在技術上可以保證電網和電力系統穩定、安全運行。這其中,光伏會占到整個電力裝機至少20%的份額。
光伏發電成本將會有更多的下降
問:光伏行業自2013年回暖以來實現了快速發展,我國如今已成為光伏發電規模最大、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您認為我國光伏行業為何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績?
王斯成:之所以發展快,最主要的還是得益于國家整體的能源轉型戰略。作為世界碳排放第一大國,我國能源資源匱乏,如石油60%依賴進口,煤炭30%需要進口,因此,實現能源轉型升級是大勢所趨。近幾年,光伏發電行業發展迅猛,主要是因為國策的引導和政策的到位。比如在多重利好政策的推動下,目前一類地區大型地面光伏電站最高收益率可達20%,二類則有15%,三類資源區稍微低一點,降價快收益高,吸引各類企業都奔西部投資建光伏電站。最近出臺的保障性收購政策是非常好的,使得光伏有了更大的系統創新空間。可以預見,光伏發電成本將會有更多的下降,光伏行業將會繼續快速發展。
問:目前光伏行業由于發展過快出現了棄光等問題,您認為這些問題應如何解決?
王斯成:現階段出現的棄光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并不是并網消納難,而是火電與可再生能源爭奪市場。2015年,火電新增裝機達到63吉瓦,但風電、光伏加起來也只有35吉瓦,對能源轉型的實施非常不利。由于火電審批權下放,很多地方為了拉動經濟,大量興建火電廠??紤]到當前煤價低的因素,火電每千瓦時的利潤可達8分,這確實不少,但這樣下去可再生能源無法發展,能源轉型就是空話。令人欣慰的是,目前國家出臺的新能源電量保障性全額收購文件將會有效控制火電機組裝機過快的問題,但同時國家還應制定相關政策,建立火電的退出機制,給火電找出路。
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增光伏裝機7.14吉瓦,其中分布式僅有0.97吉瓦,規模和占比都不足。6月13日公布的《國家能源局關于下達2016年光伏發電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中,2016年新增光伏電站的規模指標為18.1吉瓦,其中光伏領跑技術基地規模5.5吉瓦,但全部指向大型地面電站,沒有分布式光伏領跑者計劃。
大型地面光伏電站受到電網送出、消納等很多制約,但是分布式沒有這些問題。我們應該轉向建立一些分布式的示范園區,擴大分布式的比例。“十三五”期間分布式光伏(包括分布式光伏電站)應得到快速發展,這里需要有政策調整,如“反送電量也享受標桿電價”(德國、日本模式);比如把高比例分布式光伏示范區(含微電網)納入“領跑者”計劃。目前分布式不需要配額,但可以給其他優惠政策,如補貼直接到位,優惠貸款,土地優惠等,同樣可以使用最優質的組件,提出更高的技術要求,啟動巨大的分布式市場,這是很有意義的。
以儲能解決棄光問題目前需要國家補貼政策
問:儲能是現階段解決西部地區棄光限電問題的有效手段嗎?
王斯成:今年6月7日,國家能源局發布《關于促進電儲能參與“三北”地區電力輔助服務補償(市場)機制試點工作的通知》,主要作用是要解決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調峰調頻。但是,這一政策選擇的投資主體是發電企業、售電企業、電力用戶、電儲能企業,而不是國家電網。
我們來算一筆經濟賬,正常情況下,鉛蓄電池放電深度50%,循環壽命可以達到1000次。考慮到技術進步,假設放電深度65%,循環壽命1500次,來算一下配置電儲能的經濟性。一個省5個試點,一個試點10兆瓦,持續充電4小時,有效容量要到40000千瓦時。按放電深度65%計算,需要的儲能容量就是61500千瓦時,按1元/千瓦時算,整個投入6150萬元,壽命期充放電電量4800萬千瓦時,光伏電價平均0.8元/千瓦時,壽命期收益3840萬元,就算壽命期全部用到報廢,還虧損2310萬元。鋰電池也是一樣,結論同樣是虧損。這里只考慮了初投資,沒有考慮利潤、運維成本、利息等。因此,如果要啟動儲能市場解決棄光問題,對蓄電池的初投資補貼至少需要40%,或者對于蓄電池放電電量補貼0.5元/千瓦時。儲能的需求已經客觀存在,但是一定需要國家補貼政策,在現階段才能把市場做起來。
目前光伏扶貧面臨最重要問題是收益
問:光伏扶貧已在去年的中央扶貧工作會議上被確定為“十三五”期間的精準扶貧模式之一,目前一些地方的光伏扶貧已取得明顯成效,您覺得現在光伏扶貧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什么?如何解決?
王斯成:如何保證收益是光伏扶貧目前面臨的最主要問題。
今年3月,國家發展改革委、能源局、扶貧辦和國開行、農業發展銀行聯合發布了《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該意見提出兩種光伏扶貧投資模式。
第一,村級光伏電站(含戶用)模式。每個貧困戶的對應項目規模約為5千瓦,每年的收益約為5000元,由政府負責投資,每年拿出3000元給貧困戶,這種方式有國家投資的,一般情況下收益率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政府投資的部分如何運作就非常重要了,建議每發出一千瓦時電再給補貼,不能做成金太陽工程,要改變過去的先投資建電站,再招運維的做法,現在誰承建就應給誰高收益率,在3000元收益的基礎上國家再加1000元的補貼,讓承建方能多有1000元的收益,讓投資方收回投資成本,就可以免費交給貧困戶,這是比較科學有用的方法。
第二,集中式光伏電站模式。該模式都是商業化運作的,每個貧困戶的對應項目規模約為25千瓦,每年的收益約2.5萬元,由地方政府指定的投融資主體與商業化投資企業共同籌措本金,以國家開發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為主提供優惠貸款,保證每戶貧困戶每年增收不少于3000元。對于商業化運營的光伏扶貧項目,從2.5萬元收益中拿出3000元,需要擠出12%的收益,企業的壓力其實比較大,但考慮到土地免費、優惠貸款,開發商依然可以贏利。如果能把規模擴大,比如能夠達到每戶50千瓦,每年收益5萬元的話,拿出3000元給貧困戶,將只占收益的5%~6%,這樣的話開發商的壓力會減小很多,投資的積極性就會提高。如果解決了光伏扶貧收益的問題,其他問題都將迎刃而解。
2025年可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
問:光伏何時才能實現平價上網?
王斯成:我個人認為到2020年實現用電側平價上網,到2025年實現發電側平價上網,這是比較保守的目標,完全沒問題。
我算了一筆經濟賬,就算不考慮組件價格下降因素,通過擴裝,可以將運行小時數提高至少20%,電價下降會超過10%;大型電站自動跟蹤效果更明顯,發電量至少提高20%~30%,電價下降可達到15%;通過提高安裝質量、降低衰減率,提升PR(發電效率),實施智能運維,又可以降低5%電價,這就可以把電價從平均0.9元/千瓦時降到0.6元/千瓦時。如果組件價格還能下降,度電成本達到0.5元左右,就不再需要補貼了。
當然,這些都是細活,需要精心設計、安裝。比如PR值的提升,需要減少線損和適配損失,提高逆變器效率,采取一系列措施,才能把發電量提升幾個百分點,但這在理論上是一定成立的,而且是可行的。
到2020年,平均用電價格可能會達到0.7元/千瓦時,而光伏的度電成本已經低于這一水平。對于屋頂光伏,只要光伏發電成本比上網電價便宜,就不再需要國家補貼,實現用電側的平價上網。到2025年,光伏度電成本會比火電更低,就可以跟火電直接競爭,實現發電側的平價上網。
問:“十三五”期間,光伏在能源革命中將扮演什么角色?
王斯成:光伏在中國能源革命中會扮演重要的角色,從《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中就可以清楚地看出,中國能源轉型就是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轉型。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可達20%;到2050年,電力裝機的一半以上都將是風電和光伏,而且在技術上可以保證電網和電力系統穩定、安全運行。這其中,光伏會占到整個電力裝機至少20%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