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風電和光伏翻倍才能完成清潔能源消費占比≥15%目標。基于此,業內普遍預測由于能源需求量較低,要實現光伏和風電消費量翻倍難度大、成本高,重點還是要解決補貼、基礎設施,棄風棄光問題。其中值得注意的是,電力裝機過剩,消納難題的不斷凸顯正掣肘著曾經火熱的“風光”。
“我國傳統能源結構性過剩問題突出,發電機利用小時數創1978年以來最低水平。”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日前公開表示。與傳統能源過剩并存的是,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諸多瓶頸。我國風電、光伏、水電裝機均居全球第一,但部分地區棄風、棄光、棄水問題嚴重。
何勇健介紹,“十二五”期間,全國棄風率高達17%,累計棄風電量958億度,棄水電量706億度,“今年上半年,‘三棄’矛盾進一步加劇”。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國風電上網電量約1200億千瓦時,平均利用小時數917小時,同比下降85小時;風電棄風電量32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48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21%,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
事實上,宏觀經濟增速整體放緩,也拖累了全社會用電增速,各地不斷出現棄風電、棄光伏發電和棄水電現象,福建甚至出現“棄核電”。此前新能源“過熱”投資所隱藏的問題,正逐漸暴露。新能源電力裝機過剩,消納難題不斷凸顯。與此同時,傳統能源也想奪回被新能源所占的市場份額。
風電上半年棄風率達21%
能源投資大躍進如今遭遇到了消化能力不足的困境。
來自7月28日國家能源局的公開消息稱,能源局當晚發布上半年風電并網運行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平均棄風率達21%,創下歷史最高;西北多個地區近半風機處于停運狀態。棄風,即處于正常運轉的風機暫停工作。近年來,棄風現象持續發酵,風能資源最豐富的西北地區尤甚。能源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風電平均棄風率21%,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其中,西北地區是棄風重災區,甘肅棄風達47%,新疆45%,內蒙古30%。
面對棄風率持續攀高,能源局7月22日發布《關于建立監測預警機制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將西北多省區列入“投資紅燈區”,能源局不對其下達年度開發建設規模,地方暫緩核準新的風電項目,建議風電開發企業慎重決策建設風電項目,電網企業不再辦理新的接網手續。市場人士認為,新規下紅燈區的省區實際上被叫停了風電投資。
另據能源局近日發布的2016年全國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青海、寧夏、新疆以及吉林、黑龍江均為紅色預警。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當前棄風率不斷上升,主要是企業投資過快,第二是電力產能目前嚴重過剩,預計明年棄風現象會更嚴重。
光伏發展格局不均衡
同樣的困境亦發生在光伏產業。2016年,光伏市場再現裝機潮。而在光伏搶裝“熱鬧”的背景,卻隱藏著重重危機。近些年,我國光伏產業在經歷了粗放式發展,已然走上了危險的“十字路口”。非常態化是光伏業發展的“標簽”,光伏發電結構不平衡,發電消納一直是阻礙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個難題。
2016年上半年,新增光伏電站規模很可能超過了15GW,留給下半年的空間不足3GW,這也意味著,今年下半年光伏電站并網量將不及上半年。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最新消息表示,一季度,全國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031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52%。一季度光伏發電量118億千瓦時,同比增加48%。然而,全國棄光限電約19億千瓦時。主要發生在甘肅、新疆和寧夏,其中甘肅棄光限電8.4億千瓦時,棄光率39%;新疆(含兵團)棄光限電7.6億千瓦時,棄光率52%;寧夏棄光限電2.1億千瓦時,棄光率20%。
“一邊是光伏業正在上演新一輪搶裝潮,另一方面,棄光限電在不斷增加。”光伏資深人士尚顏指出,在減少資源浪費的同時,又必須兼顧光伏產業的長遠發展,目前,解決棄光的問題已刻不容緩。毫無疑問,化解光伏產能,唯一的核心辦法就是解決需求問題,即使產品再好,沒人買也沒用。有業內觀察者認為,后“6˙30”時代光伏業產能過剩將凸顯。屆時會有新一輪洗牌。
“市場好了,大家都去投資,投資多了就會產生過剩,就會停止投資,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國內市場會出現供需關系的一個調整,會有一輪洗牌。”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高紀凡說道。
新能源消納政策還需完善
與此同時,各省間的壁壘也困擾著新能源的消化。作為風電大省,甘肅并沒有過多能力就近消納,于是跨省輸送風電成了必然選擇。此前甘肅向湖南輸送過風電,但于湖南而言,這只是額外的補充。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湖南省政府的首要任務,是保證省內火電和水電機組,外購電量擠占了湖南火電發電市場空間,又沒能滿足湖南實際需求,且不能根據本省供需形勢同步調整,只會造成省內火電生產能力過剩加劇。并且,湖南當地火電上網電價為0.472元/度,甘肅風電上網電價在0.52元到0.54元/度,再加特高壓線路0.12元/度的過網費,送到湖南可以說毫無價格優勢。
此外,在當前電力體制下,受省與省之間的壁壘阻礙,新能源外送仍難完全實現。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此前要求全額收購除水電外的其他新能源發電量,對要求棄風、棄光地區,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做出了具體規定。
上述《通知》要求,對棄風限電地區,風電項目按四類風資源區分別核定,結合資源條件和消納能力,各地區風電保障性收購利用小時數在1800小時—2000小時之間;而對棄光限電地區,光伏發電項目保障性收購利用小時數則在1300小時—1500小時之間。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當前最直接的應對棄風、棄光問題的措施,但是具體的實施效果仍待觀察。因此,林伯強建議更為有效的措施是對各省的新能源消納實行配額制,但是目前仍然處在探討當中,各省間在配額交易上的成本也很高。
“我國傳統能源結構性過剩問題突出,發電機利用小時數創1978年以來最低水平。”國家能源局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日前公開表示。與傳統能源過剩并存的是,可再生能源發展面臨諸多瓶頸。我國風電、光伏、水電裝機均居全球第一,但部分地區棄風、棄光、棄水問題嚴重。
何勇健介紹,“十二五”期間,全國棄風率高達17%,累計棄風電量958億度,棄水電量706億度,“今年上半年,‘三棄’矛盾進一步加劇”。據國家能源局統計,2016年上半年,全國風電上網電量約1200億千瓦時,平均利用小時數917小時,同比下降85小時;風電棄風電量323億千瓦時,同比增加148億千瓦時;平均棄風率21%,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
事實上,宏觀經濟增速整體放緩,也拖累了全社會用電增速,各地不斷出現棄風電、棄光伏發電和棄水電現象,福建甚至出現“棄核電”。此前新能源“過熱”投資所隱藏的問題,正逐漸暴露。新能源電力裝機過剩,消納難題不斷凸顯。與此同時,傳統能源也想奪回被新能源所占的市場份額。
風電上半年棄風率達21%
能源投資大躍進如今遭遇到了消化能力不足的困境。
來自7月28日國家能源局的公開消息稱,能源局當晚發布上半年風電并網運行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平均棄風率達21%,創下歷史最高;西北多個地區近半風機處于停運狀態。棄風,即處于正常運轉的風機暫停工作。近年來,棄風現象持續發酵,風能資源最豐富的西北地區尤甚。能源局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國風電平均棄風率21%,同比上升6個百分點。其中,西北地區是棄風重災區,甘肅棄風達47%,新疆45%,內蒙古30%。
面對棄風率持續攀高,能源局7月22日發布《關于建立監測預警機制促進風電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通知》,將西北多省區列入“投資紅燈區”,能源局不對其下達年度開發建設規模,地方暫緩核準新的風電項目,建議風電開發企業慎重決策建設風電項目,電網企業不再辦理新的接網手續。市場人士認為,新規下紅燈區的省區實際上被叫停了風電投資。
另據能源局近日發布的2016年全國風電投資監測預警結果,青海、寧夏、新疆以及吉林、黑龍江均為紅色預警。廈門大學能源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表示,當前棄風率不斷上升,主要是企業投資過快,第二是電力產能目前嚴重過剩,預計明年棄風現象會更嚴重。
光伏發展格局不均衡
同樣的困境亦發生在光伏產業。2016年,光伏市場再現裝機潮。而在光伏搶裝“熱鬧”的背景,卻隱藏著重重危機。近些年,我國光伏產業在經歷了粗放式發展,已然走上了危險的“十字路口”。非常態化是光伏業發展的“標簽”,光伏發電結構不平衡,發電消納一直是阻礙光伏產業健康發展的一個難題。
2016年上半年,新增光伏電站規模很可能超過了15GW,留給下半年的空間不足3GW,這也意味著,今年下半年光伏電站并網量將不及上半年。國家能源局日前發布的最新消息表示,一季度,全國累計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到5031萬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52%。一季度光伏發電量118億千瓦時,同比增加48%。然而,全國棄光限電約19億千瓦時。主要發生在甘肅、新疆和寧夏,其中甘肅棄光限電8.4億千瓦時,棄光率39%;新疆(含兵團)棄光限電7.6億千瓦時,棄光率52%;寧夏棄光限電2.1億千瓦時,棄光率20%。
“一邊是光伏業正在上演新一輪搶裝潮,另一方面,棄光限電在不斷增加。”光伏資深人士尚顏指出,在減少資源浪費的同時,又必須兼顧光伏產業的長遠發展,目前,解決棄光的問題已刻不容緩。毫無疑問,化解光伏產能,唯一的核心辦法就是解決需求問題,即使產品再好,沒人買也沒用。有業內觀察者認為,后“6˙30”時代光伏業產能過剩將凸顯。屆時會有新一輪洗牌。
“市場好了,大家都去投資,投資多了就會產生過剩,就會停止投資,可能在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國內市場會出現供需關系的一個調整,會有一輪洗牌。”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高紀凡說道。
新能源消納政策還需完善
與此同時,各省間的壁壘也困擾著新能源的消化。作為風電大省,甘肅并沒有過多能力就近消納,于是跨省輸送風電成了必然選擇。此前甘肅向湖南輸送過風電,但于湖南而言,這只是額外的補充。
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湖南省政府的首要任務,是保證省內火電和水電機組,外購電量擠占了湖南火電發電市場空間,又沒能滿足湖南實際需求,且不能根據本省供需形勢同步調整,只會造成省內火電生產能力過剩加劇。并且,湖南當地火電上網電價為0.472元/度,甘肅風電上網電價在0.52元到0.54元/度,再加特高壓線路0.12元/度的過網費,送到湖南可以說毫無價格優勢。
此外,在當前電力體制下,受省與省之間的壁壘阻礙,新能源外送仍難完全實現。據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的《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在此前要求全額收購除水電外的其他新能源發電量,對要求棄風、棄光地區,風電、光伏發電保障性收購年利用小時數做出了具體規定。
上述《通知》要求,對棄風限電地區,風電項目按四類風資源區分別核定,結合資源條件和消納能力,各地區風電保障性收購利用小時數在1800小時—2000小時之間;而對棄光限電地區,光伏發電項目保障性收購利用小時數則在1300小時—1500小時之間。
業內人士認為,這是當前最直接的應對棄風、棄光問題的措施,但是具體的實施效果仍待觀察。因此,林伯強建議更為有效的措施是對各省的新能源消納實行配額制,但是目前仍然處在探討當中,各省間在配額交易上的成本也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