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工作進入關鍵時期,如何打破扶貧工作的舊觀念、舊習慣、舊方法,切實做到扶真貧、真扶貧,徹底斬斷“窮根”、開掘“富源”?勉縣元墩鎮以光伏產業園區建設助力脫貧攻堅,探索出了一條產業脫貧的新路徑。
光伏發電以清潔安全、便利高效等特點,已成為一大綠色“朝陽”產業。勉縣將光伏發電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找準了脫貧致富的“金點子”,并瞄準新興產業拓展更為多元的扶貧途徑:把現代農業與光伏產業相結合發展食用菌、大棚蔬菜等特色農業,以優惠條件吸引貧困戶投資發展光伏大棚,引導貧困戶把扶貧貼息貸款以股份形式投入開發公司享受分紅,在移民安置點樓頂和貧困戶房頂瓦屋面建設光伏板......“光伏產業+”的推廣,打破了傳統扶貧模式,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扶貧工作可持續推進提供了強大動力。
勉縣在產業扶貧方面作出的積極嘗試進一步證明,給錢給物只能解一時之困,合理安排扶貧項目和扶貧資金,大力發展扶貧產業,扶到點上、扶到根子上,才能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改變扶貧觀念,創新扶貧模式,推動扶貧工作從“外部輸血”向“自我造血”轉變,讓精準扶貧更精準、更有效、更具生命力,這種做法值得學習借鑒。
“主大計者,必執簡以御繁”。只要我們用情用智用力做好產業扶貧“大文章”,一定能夠鋪就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讓人民群眾共享“三市”建設、同步小康的豐碩成果。
光伏發電以清潔安全、便利高效等特點,已成為一大綠色“朝陽”產業。勉縣將光伏發電與扶貧開發有機結合,找準了脫貧致富的“金點子”,并瞄準新興產業拓展更為多元的扶貧途徑:把現代農業與光伏產業相結合發展食用菌、大棚蔬菜等特色農業,以優惠條件吸引貧困戶投資發展光伏大棚,引導貧困戶把扶貧貼息貸款以股份形式投入開發公司享受分紅,在移民安置點樓頂和貧困戶房頂瓦屋面建設光伏板......“光伏產業+”的推廣,打破了傳統扶貧模式,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扶貧工作可持續推進提供了強大動力。
勉縣在產業扶貧方面作出的積極嘗試進一步證明,給錢給物只能解一時之困,合理安排扶貧項目和扶貧資金,大力發展扶貧產業,扶到點上、扶到根子上,才能增強貧困地區的“造血功能”。改變扶貧觀念,創新扶貧模式,推動扶貧工作從“外部輸血”向“自我造血”轉變,讓精準扶貧更精準、更有效、更具生命力,這種做法值得學習借鑒。
“主大計者,必執簡以御繁”。只要我們用情用智用力做好產業扶貧“大文章”,一定能夠鋪就一條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讓人民群眾共享“三市”建設、同步小康的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