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太陽能熱發電的技術路線,肖斌院長指出,現在的四種太陽能熱發電技術路線,基本得到大家認可的是槽式和塔式技術。從行業發展來講,下一步會慢慢向光電轉化率相對較高的塔式或者碟式傾斜。現階段主要從三方面考慮太陽能熱發電技術路線的選擇,一是技術的成熟度,可靠性;二是技術路線的環境適應性,中國的氣侯環境變化比較大,不論是從國外引進的技術,還是自主開發的技術,都要對項目所在地的具體氣候環境給予足夠重視;三是經濟性,這也是開發業主非常關注的問題。現階段,五大發電集團的身份多作為電站的運營或者投資商,并不做技術研發或者產品開發。投資考慮的主要問題就是經濟性的回報以及技術的穩定性。在沒有預期電價出臺的情況下,考慮到目前的市場情況和收益需求,推薦技術相對成熟,難度較小一點的路線。只有項目在推廣過程中真正讓投資商獲取收益,才會激發投資商的熱情,帶動下一步更大的發展。肖院長談到,西北勘測設計研究院在這次國家能源局組織的示范項目建設中也申報了一個40MW的太陽能熱發電項目,選擇的技術路線為塔式技術,原因是為了占領技術的制高點。雖然經過幾年的研究,但現在在實施中仍存在很多技術的制約和瓶頸。
關于在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向電站建設轉化過程中,是否還會遇到設計方案中未考慮到的其他問題,李鑫研究員說到,目前國內應該還沒有一家設計院能夠把包括從太陽島到常規島的整個電站設計出來,這說明我們整個技術儲備不夠。因此在電站建設過程中,有的企業從國外引進技術,通過一定消化吸收解決這個問題。“電站開發建設全過程中,設計有設計的問題,調試有調試的規范,運行人員的培訓,電站運行模式和流程,安全可靠性問題,能不能滿負荷發電,能否達到發電時數,這都是電站建設的風險。此外,建電站的時候設計院要設備選型,選什么樣的閥門,選什么樣的換熱器,有很多細節問題。”李博士指出他建議太陽能相關工程的開發應多交流,做到產學研多結合。
關于我國太陽能熱發電關鍵設備部件的產業能力以及該如何走出國門,趙鶴翔總裁表示,首先作為國產設備要做到專業和專注。太陽能是跨學科跨領域的產業,如果市場蜂擁而上,則會出現做投資的不專業,做生產的不專業等不良局面,最終會斷送整個產業的發展前途。只有專業和專注,才可能提高性能,達到一個最優的性價比,這是國產設備應該做到的;第二,國產設備要有創新的態度,在專業和專注的基礎上去創新。她舉例說,中海陽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當時引進生產線的時候,太陽能熱發電在國內還處于初期階段,通過研究就有一些創新的產品適應于國內太陽能熱發電電站的建設。因此無論是性能、尺寸還是規格,作為國產設備都應該積極創新;第三,作為國產設備要得到國際認可,需要讓客戶和供應商信賴。要做到可信賴,國產設備生產廠商就要有量化指標,比如時間、供貨速度、運維等等,在安裝的時候生產廠家和客戶一起安裝,和客戶形成一種信賴關系,這樣國產設備才能夠得到整個行業的認可乃至全球的認可。目前,國產設備在質量和性能上應該不遜于甚至優于國際的產品,而要讓國產產品走出去,我們要做到專業、專注、創新和可信賴。
蘇堅健副總經理認為通過從美國、法國引進技術并在自己的項目上實施是一個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過程。他指出,金釩能源在技術引進的過程中,首先關注的是技術的先進性。因此在選擇技術路線的時候,關注點放在了熔融鹽儲熱上。“我們把槽式熔鹽作為核心技術方向,這個技術方向在國外也處于實驗階段,我們就站在全球最領先的技術平臺上,通過吸收別人在前十年里面的經驗教訓,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用我們中國人的智慧總結出一套更成熟的技術”,蘇總談到。金釩能源基于意大利阿基米德5MW電站和其600米示范回路,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并結合我國的氣象和環境條件等因素進行技術改良。同時,他也指出,如果長期從國外進口核心部件,不可能降低電站成本,因此建議引進技術的同時跟國外的廠家開展經濟技術各方面的合作,包括收購股權,通過投資建廠的方式把國外的技術引進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以后,在設計建造經驗的基礎上,再把技術往國外輸出應該是一種途徑。
太陽能熱發電行業剛起步,國際金融機構怎么看待這個行業?投資人一般在什么情況下會投資該產業?針對這一疑問,宋彥勤先生回答說,作為世界銀行,包括亞洲開發銀行,在太陽能熱發電領域其實都非常積極。但作為多邊國際金融機構,它跟國內的商業銀行普遍關注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程度有所不同。以世界銀行為例,作為聯合國下面的金融機構,其宗旨是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實現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銀行關注太陽能熱發電主要是從這幾個層面:首先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太陽能熱發電由于它的技術特性符合這個要求;其次規避風險的能力如何;再次是從國家的政治風險角度,國家是否穩定,有沒有戰爭;還有項目技術本身的可靠性、技術成熟度、經濟回報、投資成本等。“作為世界銀行,當然要考慮風險,但我們不會像一般的商業銀行那么保守,世界銀行是愿意承擔一些技術上的風險”,宋彥勤講到。世界銀行對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支持的前提是項目評估后在技術上和財務上能夠實現可持續運行。
關于在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向電站建設轉化過程中,是否還會遇到設計方案中未考慮到的其他問題,李鑫研究員說到,目前國內應該還沒有一家設計院能夠把包括從太陽島到常規島的整個電站設計出來,這說明我們整個技術儲備不夠。因此在電站建設過程中,有的企業從國外引進技術,通過一定消化吸收解決這個問題。“電站開發建設全過程中,設計有設計的問題,調試有調試的規范,運行人員的培訓,電站運行模式和流程,安全可靠性問題,能不能滿負荷發電,能否達到發電時數,這都是電站建設的風險。此外,建電站的時候設計院要設備選型,選什么樣的閥門,選什么樣的換熱器,有很多細節問題。”李博士指出他建議太陽能相關工程的開發應多交流,做到產學研多結合。
關于我國太陽能熱發電關鍵設備部件的產業能力以及該如何走出國門,趙鶴翔總裁表示,首先作為國產設備要做到專業和專注。太陽能是跨學科跨領域的產業,如果市場蜂擁而上,則會出現做投資的不專業,做生產的不專業等不良局面,最終會斷送整個產業的發展前途。只有專業和專注,才可能提高性能,達到一個最優的性價比,這是國產設備應該做到的;第二,國產設備要有創新的態度,在專業和專注的基礎上去創新。她舉例說,中海陽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當時引進生產線的時候,太陽能熱發電在國內還處于初期階段,通過研究就有一些創新的產品適應于國內太陽能熱發電電站的建設。因此無論是性能、尺寸還是規格,作為國產設備都應該積極創新;第三,作為國產設備要得到國際認可,需要讓客戶和供應商信賴。要做到可信賴,國產設備生產廠商就要有量化指標,比如時間、供貨速度、運維等等,在安裝的時候生產廠家和客戶一起安裝,和客戶形成一種信賴關系,這樣國產設備才能夠得到整個行業的認可乃至全球的認可。目前,國產設備在質量和性能上應該不遜于甚至優于國際的產品,而要讓國產產品走出去,我們要做到專業、專注、創新和可信賴。
蘇堅健副總經理認為通過從美國、法國引進技術并在自己的項目上實施是一個引進、消化、吸收、創新的過程。他指出,金釩能源在技術引進的過程中,首先關注的是技術的先進性。因此在選擇技術路線的時候,關注點放在了熔融鹽儲熱上。“我們把槽式熔鹽作為核心技術方向,這個技術方向在國外也處于實驗階段,我們就站在全球最領先的技術平臺上,通過吸收別人在前十年里面的經驗教訓,站在別人的肩膀上,用我們中國人的智慧總結出一套更成熟的技術”,蘇總談到。金釩能源基于意大利阿基米德5MW電站和其600米示范回路,總結國內外經驗教訓,并結合我國的氣象和環境條件等因素進行技術改良。同時,他也指出,如果長期從國外進口核心部件,不可能降低電站成本,因此建議引進技術的同時跟國外的廠家開展經濟技術各方面的合作,包括收購股權,通過投資建廠的方式把國外的技術引進來。通過引進消化吸收以后,在設計建造經驗的基礎上,再把技術往國外輸出應該是一種途徑。
太陽能熱發電行業剛起步,國際金融機構怎么看待這個行業?投資人一般在什么情況下會投資該產業?針對這一疑問,宋彥勤先生回答說,作為世界銀行,包括亞洲開發銀行,在太陽能熱發電領域其實都非常積極。但作為多邊國際金融機構,它跟國內的商業銀行普遍關注太陽能熱發電產業發展程度有所不同。以世界銀行為例,作為聯合國下面的金融機構,其宗旨是幫助發展中國家擺脫貧困,實現全球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銀行關注太陽能熱發電主要是從這幾個層面:首先是否符合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議題,太陽能熱發電由于它的技術特性符合這個要求;其次規避風險的能力如何;再次是從國家的政治風險角度,國家是否穩定,有沒有戰爭;還有項目技術本身的可靠性、技術成熟度、經濟回報、投資成本等。“作為世界銀行,當然要考慮風險,但我們不會像一般的商業銀行那么保守,世界銀行是愿意承擔一些技術上的風險”,宋彥勤講到。世界銀行對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支持的前提是項目評估后在技術上和財務上能夠實現可持續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