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的光伏微信朋友圈,本來應該是屬于王健林的“小目標”的,可早晨時分,它先被“保利協鑫約以1.5億美元收購美國光伏產業巨頭SunEdison公司”搶了風頭,中午時分,又被“協鑫0.61/千瓦時為中標最低價……”擠得沒有了空間。后者在老紅手機屏幕上創下連續六條的記錄,恐怕是空前絕后了。
光伏發電理論上是最有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但要證明它必須經過三個階段:光伏產業內部殘酷的價格競爭,可再生能源之間殘酷的價格競爭,與傳統能源之間殘酷的價格競爭。競爭從來都不是大家商量好的按部就班,競爭從來就是由有能力的人通過自己找死帶來你死我活。這是光伏人都明白的道理,可是每當有人真要用價格競爭來講道理的時候,光伏人的反映卻又是那么表里不一。
對于0.61元的橫空出世,有說“光伏行業的野蠻人來了!野蠻人也是攪屎棍!朱老大就算任性也不能這么玩啊”的;還有呼吁“抱團取暖”的;更有拿王健林“小目標”譏諷朱共山“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先報一個0.61的電價”的。
聯想與一些光伏大佬的接觸,他們過去反對招標制,現在反對招標中價格因素占了30%,于是老紅就有了幾個想不明白:
第一個沒想明白,雖然理解在光伏產業當前供大于求、價格驟跌的時候“抱團取暖”、形成價格聯盟是理性的思考,但是在職業道德和產業標準都不完善的光伏產業環境背景下,理想市場存在嗎?記得在產業嚴重供過于求的2012年中期,一位著名的光伏研究、管理者語重心長地對一些光伏企業大佬說:“兩年前我就告訴過你們不要再擴產了,可你們不聽呀!”可老紅覺得話雖感人,但價值卻那么蒼白。無論是在光伏還是在其它產業,搞價格聯盟在中國鮮見成功案例。前兩天一篇《王寶強們傻眼了,央視開始炮轟,幕后真相震驚國人》的文中說,2013年中國廣電協會就曾發出倡議,抵制片酬攀比,幾十位演員參加,可結果攀比之風日盛。美好的愿望在市場的選擇面前就像“秀才遇到了兵”。請問那些呼吁“抱團取暖”的光伏朋友,您對您的呼吁有信心嗎?
第二個沒想明白,2012年開始的全球光伏產業整合,讓德國等過去光伏產品生產大國幾乎全軍覆沒,可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生產國,由于2012年5GW、2013年以后每年10GW以上的光伏電站安裝量,讓這場產業整合看似還沒展開就偃旗息鼓了,不是說“出來混,早晚要還的”嗎?雖然當前的光伏產品供求關系不如2011年的27.5GW(安裝量):70GW(產能)那么嚴峻,但是誰又能說供大于求的趨勢不嚴峻呢?一方面“出貨量第一”的城頭你爭我搶、不斷變換大王旗;一方面國際投行預測全球光伏電站安裝量今年69GW,明年65GW,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過去的一年始終在下降,今年上半年投資額為1164億美元,同比減少23%。對此,要讓企業家們懂得中國光伏必須補上產業整合這一課,而且上課的鈴聲已經鳴響,光講道理已經明顯沒用,只有祭出價格競爭手段。
第三個沒想明白,價格競爭什么是良性的,什么不是?一個企業瀕臨破產前的甩賣不是良性的,一個企業不具備發起價格競爭能力卻偏要發起的不是良性的,一個企業具備發起價格競爭能力但發起時間不對也不是良性的。其他價格競爭看似是人的選擇其實是市場的合理選擇,產業發展史就是一部由一些能夠承擔風險、有強烈社會責任感、順應市場變化的企業不斷發起價格競爭的歷史。電動汽車的歷史早于燃油汽車,可是因為不具有價格競爭能力,一百多年來只好“藏在深閨人未知”,是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價格競爭,才讓奔馳、寶馬等燃油汽車巨擘今天也不得不力推電動汽車,開啟了新能源、智慧交通的新紀元。
第四個沒想明白,雖然老紅也因一些光伏大佬對產業價格競爭的憂心和呼吁而感動,可總覺得這種憂心和呼吁的背后似乎是一些他們想做但不能說的東西。因為他們比朱共山更想在光伏產業勝出,更明白要想勝出只有依靠綜合反映技術進步水平的價格競爭,也明白當前實施價格競爭恰逢其時。所以老紅沒想明白的是:那些憂心和呼吁是否是因為您也許還不那么自信?
對于以上不明白,直到聽到一個光伏人淡淡地一句話,才讓老紅似乎明白了一些。這句話是:他們其實害怕現在競爭。
說到光伏價格競爭,八年前,英利在敦煌20MW國家光伏示范項目中爆出了0.69/kwh的價格,并從那以后持續發起價格競爭。有人會說,過去的光伏產業價格殺手是苗連生,是否就是因為不斷的價格挑戰,才有了今天令人遺憾的英利。八年后,協鑫在陽泉項目爆出了0.61元/kwh的價格,也被稱為“名副其實的價格殺手”,朱共山好像要接過降價的大旗。
發起價格競爭的人是風險最大的人,所以應該是對市場、對自己最有分析的人。如果朱共山真要接過價格競爭的大旗,比較2009年的苗連生至少多了兩方面的優勢。
一個優勢是,市場應該更具備價格競爭的基礎。2009年一季度光伏組件的加權平均價是2.16歐元/W,而今年8月在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2016年度第五十四批集中招標(第二批光伏電池組件設備)報價是3.05人民幣元/W。有人“整理過最近一年來,全球地面光伏電站競標最低報價前十名。其中最低的是阿聯酋出現的一個報價,合人民幣0.2004元/kwh,而排名第二高的是來自于法國的一個報價,合人民幣0.5944元/kwh。也就是說,這些報價幾乎都比我們陽泉基地出現的0.61元/kwh低。”
第二個優勢是,朱共山經歷過價格競爭之苦。在經過產業低谷的2013年下半年,當部分組件生產企業開始盈利的時候,協鑫最具價格競爭力的硅料生產還在嚴重地虧損之中,雖然也曾多次呼吁不要非理性的價格競爭,但是OCI、庫克們是不聽的。沒有經過價格競爭之苦,一定無法體會價格競爭的危險,所以朱共山如果實施價格競爭理應是慎重的。雖然聽說朱共山偶爾也有沖動的時候,但是縱觀協鑫在光伏產業的發展過往,他的敗績好像不多。
補上光伏產業整合這一課,讓中國光伏企業盡快進入合理發展階段已經時不我待。不管是誰,必須有一個了不起的企業家有備而來的打響價格競爭第一槍。
參考資料:
《據說,“小目標”刷屏了!劇透在此》
《“630”后光伏發電成本加速下探》
《光伏“領跑者”中標公示協鑫0.61元\\千瓦時為最低價》
《保利協鑫:2013年虧損收窄至6.6億元》
《ENF中國市場晶硅組件長期價格(Wp)》
原標題:朱共山要接苗連生的降價大旗?
光伏發電理論上是最有競爭力的可再生能源,但要證明它必須經過三個階段:光伏產業內部殘酷的價格競爭,可再生能源之間殘酷的價格競爭,與傳統能源之間殘酷的價格競爭。競爭從來都不是大家商量好的按部就班,競爭從來就是由有能力的人通過自己找死帶來你死我活。這是光伏人都明白的道理,可是每當有人真要用價格競爭來講道理的時候,光伏人的反映卻又是那么表里不一。
對于0.61元的橫空出世,有說“光伏行業的野蠻人來了!野蠻人也是攪屎棍!朱老大就算任性也不能這么玩啊”的;還有呼吁“抱團取暖”的;更有拿王健林“小目標”譏諷朱共山“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方說先報一個0.61的電價”的。
聯想與一些光伏大佬的接觸,他們過去反對招標制,現在反對招標中價格因素占了30%,于是老紅就有了幾個想不明白:
第一個沒想明白,雖然理解在光伏產業當前供大于求、價格驟跌的時候“抱團取暖”、形成價格聯盟是理性的思考,但是在職業道德和產業標準都不完善的光伏產業環境背景下,理想市場存在嗎?記得在產業嚴重供過于求的2012年中期,一位著名的光伏研究、管理者語重心長地對一些光伏企業大佬說:“兩年前我就告訴過你們不要再擴產了,可你們不聽呀!”可老紅覺得話雖感人,但價值卻那么蒼白。無論是在光伏還是在其它產業,搞價格聯盟在中國鮮見成功案例。前兩天一篇《王寶強們傻眼了,央視開始炮轟,幕后真相震驚國人》的文中說,2013年中國廣電協會就曾發出倡議,抵制片酬攀比,幾十位演員參加,可結果攀比之風日盛。美好的愿望在市場的選擇面前就像“秀才遇到了兵”。請問那些呼吁“抱團取暖”的光伏朋友,您對您的呼吁有信心嗎?
第二個沒想明白,2012年開始的全球光伏產業整合,讓德國等過去光伏產品生產大國幾乎全軍覆沒,可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光伏產品生產國,由于2012年5GW、2013年以后每年10GW以上的光伏電站安裝量,讓這場產業整合看似還沒展開就偃旗息鼓了,不是說“出來混,早晚要還的”嗎?雖然當前的光伏產品供求關系不如2011年的27.5GW(安裝量):70GW(產能)那么嚴峻,但是誰又能說供大于求的趨勢不嚴峻呢?一方面“出貨量第一”的城頭你爭我搶、不斷變換大王旗;一方面國際投行預測全球光伏電站安裝量今年69GW,明年65GW,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過去的一年始終在下降,今年上半年投資額為1164億美元,同比減少23%。對此,要讓企業家們懂得中國光伏必須補上產業整合這一課,而且上課的鈴聲已經鳴響,光講道理已經明顯沒用,只有祭出價格競爭手段。
第三個沒想明白,價格競爭什么是良性的,什么不是?一個企業瀕臨破產前的甩賣不是良性的,一個企業不具備發起價格競爭能力卻偏要發起的不是良性的,一個企業具備發起價格競爭能力但發起時間不對也不是良性的。其他價格競爭看似是人的選擇其實是市場的合理選擇,產業發展史就是一部由一些能夠承擔風險、有強烈社會責任感、順應市場變化的企業不斷發起價格競爭的歷史。電動汽車的歷史早于燃油汽車,可是因為不具有價格競爭能力,一百多年來只好“藏在深閨人未知”,是特斯拉電動汽車的價格競爭,才讓奔馳、寶馬等燃油汽車巨擘今天也不得不力推電動汽車,開啟了新能源、智慧交通的新紀元。
第四個沒想明白,雖然老紅也因一些光伏大佬對產業價格競爭的憂心和呼吁而感動,可總覺得這種憂心和呼吁的背后似乎是一些他們想做但不能說的東西。因為他們比朱共山更想在光伏產業勝出,更明白要想勝出只有依靠綜合反映技術進步水平的價格競爭,也明白當前實施價格競爭恰逢其時。所以老紅沒想明白的是:那些憂心和呼吁是否是因為您也許還不那么自信?
對于以上不明白,直到聽到一個光伏人淡淡地一句話,才讓老紅似乎明白了一些。這句話是:他們其實害怕現在競爭。
說到光伏價格競爭,八年前,英利在敦煌20MW國家光伏示范項目中爆出了0.69/kwh的價格,并從那以后持續發起價格競爭。有人會說,過去的光伏產業價格殺手是苗連生,是否就是因為不斷的價格挑戰,才有了今天令人遺憾的英利。八年后,協鑫在陽泉項目爆出了0.61元/kwh的價格,也被稱為“名副其實的價格殺手”,朱共山好像要接過降價的大旗。
發起價格競爭的人是風險最大的人,所以應該是對市場、對自己最有分析的人。如果朱共山真要接過價格競爭的大旗,比較2009年的苗連生至少多了兩方面的優勢。
一個優勢是,市場應該更具備價格競爭的基礎。2009年一季度光伏組件的加權平均價是2.16歐元/W,而今年8月在國家電力投資集團公司2016年度第五十四批集中招標(第二批光伏電池組件設備)報價是3.05人民幣元/W。有人“整理過最近一年來,全球地面光伏電站競標最低報價前十名。其中最低的是阿聯酋出現的一個報價,合人民幣0.2004元/kwh,而排名第二高的是來自于法國的一個報價,合人民幣0.5944元/kwh。也就是說,這些報價幾乎都比我們陽泉基地出現的0.61元/kwh低。”
第二個優勢是,朱共山經歷過價格競爭之苦。在經過產業低谷的2013年下半年,當部分組件生產企業開始盈利的時候,協鑫最具價格競爭力的硅料生產還在嚴重地虧損之中,雖然也曾多次呼吁不要非理性的價格競爭,但是OCI、庫克們是不聽的。沒有經過價格競爭之苦,一定無法體會價格競爭的危險,所以朱共山如果實施價格競爭理應是慎重的。雖然聽說朱共山偶爾也有沖動的時候,但是縱觀協鑫在光伏產業的發展過往,他的敗績好像不多。
補上光伏產業整合這一課,讓中國光伏企業盡快進入合理發展階段已經時不我待。不管是誰,必須有一個了不起的企業家有備而來的打響價格競爭第一槍。
參考資料:
《據說,“小目標”刷屏了!劇透在此》
《“630”后光伏發電成本加速下探》
《光伏“領跑者”中標公示協鑫0.61元\\千瓦時為最低價》
《保利協鑫:2013年虧損收窄至6.6億元》
《ENF中國市場晶硅組件長期價格(Wp)》
原標題:朱共山要接苗連生的降價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