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廠家一般只保修10年,屆時連本都沒收回,剩下的15年找誰修?萬一國家取消光伏扶貧的補貼,貧困戶的收益如何保障?”與光伏扶貧在全國大規模的推廣相比,一位扶貧干部的思考則顯得非常理性。
政策紅利和脫貧任務給光伏產業帶來了千億級的大市場,而配套資金落地、補貼穩定性等問題,需對光伏扶貧的風險實施進一步的評估。
政策紅利驅動千億級大市場
2016年3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五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指出,在2020年之前,在16個省的471個縣的約3.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以整村推進的方式,保障200萬建檔立卡無勞動力貧困戶每年每戶增收3000元以上。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光伏精準扶貧試點建設規模達1836兆瓦,年均收益22.6億元,投資收益率接近13.72%;近43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其中包括8.8萬戶“失能”貧困戶。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規劃,“十三五”時期,我國光伏扶貧工程總規模將達15吉瓦。而這就意味著,按照每千瓦投入8000元來計算,投資資金將高達1200億元。面對千億級投資市場,眾多光伏企業蜂擁而至,意圖分得一杯羹。在政策紅利和脫貧任務的驅動之下,光伏扶貧項目在全國各地大規模推廣,廣東也不例外。
2015年年底,晶科能源子公司晶科光伏與肇慶達成合作協議,到2018年,肇慶將在全市五縣共180個村大力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
據廣東漢能薄膜太陽能有限公司市場部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該公司主營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正在廣東全面鋪開推廣,主要針對的是貧困戶。
“目前,國內的光伏發電技術成熟,風險小,穩定收益期長達25年,既有利于貧困人口脫貧又能夠擴大光伏市場,光伏扶貧項目是優勢較強的扶貧項目。”廣州某新能源公司負責人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據了解,該公司投資額數十億的光伏扶貧項目準備在粵北落地。
地方政府和扶貧駐村干部積極迎合,也是光伏扶貧項目迅速的落地重要原因之一。一扶貧駐村干部坦言:“光伏扶貧既能完成扶貧任務,又能夠促進村民增收,何樂而不為呢?”
沒有補貼,回本時間翻倍
巨額的補貼,是眾多光伏企業爭取扶貧項目重要原因之一。
2015年3月,《光伏扶貧試點實施方案編制大綱(修訂稿)》頒布,提出由地方政府對戶用和基于農業設施的光伏扶貧項目給予35%初始投資補貼,對大型地面電站給予20%初始投資補貼,國家按等比例進行初始投資補貼配置;同時光伏扶貧項目在還貸期內享受銀行全額貼息。今年4月份,國家能源局發文鼓勵財政補貼向分布式光伏發電、光伏扶貧項目傾斜。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國家的補貼,光伏扶貧項目沒有太大的經濟意義。”南方電網一專業人士稱。羅定市翔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漢能集團授權經銷商)總經理陳龍坦言:“現在光伏投入,回本時間大約在6-8年時間,那是在國家大力補貼的情況下,要是沒有補貼的話,回本時間還要增加一倍。”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光伏產業研究員紅煒指出,無論動機如何,只要能夠切實推進光伏扶貧項目,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和貧困戶增收,這是一種雙贏。不過,光伏企業最重要的是做好產品質量,讓農民真正受惠。
“投入到光伏項目中的企業,主要靠政府補貼激勵,而非市場行為,不是一個持續因素,就會在未來出現問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高級顧問李小云說。
“說好的三年收回成本,萬一國家不補貼了,怎么辦?”對于補貼政策的穩定性問題村民們更是擔心。
“光伏扶貧補貼政策是相對穩定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能源上市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未來隨著光伏技術的進步,原材料的降低,補貼政策會有調整,甚至會取消,但項目投產后相應補貼政策不會變。”
不排除一些企業“空手套白狼”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光伏扶貧項目的落地還面臨很多現實問題。
貧困地區的空地大多都是農業用地,不能進行光伏扶貧項目建設,更不能占用耕地;土地流轉不暢,也會給項目開展帶來阻力;貧困戶的房屋、基礎設施也較差,光伏系統的安裝與運行存在很大風險。由于很多貧困戶地處偏遠山區,各貧困戶電站比較分散,電站的日常維護、管理也成為一個大問題。這需要光伏企業與地方政府、村集體以及村民進行充分協商。
最大的難題還是資金,雖有較大額度的配套資金支持,能否按時落地并不確定。貸款雖有政府貼息,但償還風險和收益穩定性問題,使不少金融機構并不看好光伏扶貧項目。電站建成后,如補貼不能按時發放,將直接影響扶貧效果。
目前,國家能源局已經部署試點省份的能源監管機構對光伏扶貧項目進行監管,重點監管工程質量、電站運行、電費結算和補貼發放等情況。
光伏扶貧項目要真正讓貧困人群有收益,除了充分考慮光伏扶貧發電模式外,還需要對光伏資源準確評價、科學設計,監管項目后期運行。企業以盈利為目的,地方政府在實施光伏扶貧的同時,也要兼顧企業的利益,確保企業有一定的合理利潤空間。
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光伏企業上演“空手套白狼”的把戲。“一些企業為了去庫存、或降成本,往往會選擇過剩,甚至劣質的電站組件等原材料,加上補貼,甚至可以實現零投入,而發電時效卻很難保證,貧困戶的收益也就成了大問題。”一業內人士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對此,該人士建議政府部門要嚴格市場準入機制,保障光伏扶貧實現預期效果。
政策紅利和脫貧任務給光伏產業帶來了千億級的大市場,而配套資金落地、補貼穩定性等問題,需對光伏扶貧的風險實施進一步的評估。
廣東羅定市加益鎮合江村駐村干部正在查看光伏扶貧項目的光伏發電表
政策紅利驅動千億級大市場
2016年3月,國家發改委、能源局等五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實施光伏發電扶貧工作的意見》指出,在2020年之前,在16個省的471個縣的約3.5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以整村推進的方式,保障200萬建檔立卡無勞動力貧困戶每年每戶增收3000元以上。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全國光伏精準扶貧試點建設規模達1836兆瓦,年均收益22.6億元,投資收益率接近13.72%;近43萬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增收,其中包括8.8萬戶“失能”貧困戶。
根據國家能源局的規劃,“十三五”時期,我國光伏扶貧工程總規模將達15吉瓦。而這就意味著,按照每千瓦投入8000元來計算,投資資金將高達1200億元。面對千億級投資市場,眾多光伏企業蜂擁而至,意圖分得一杯羹。在政策紅利和脫貧任務的驅動之下,光伏扶貧項目在全國各地大規模推廣,廣東也不例外。
2015年年底,晶科能源子公司晶科光伏與肇慶達成合作協議,到2018年,肇慶將在全市五縣共180個村大力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
據廣東漢能薄膜太陽能有限公司市場部相關負責人透露,目前,該公司主營的分布式光伏發電正在廣東全面鋪開推廣,主要針對的是貧困戶。
“目前,國內的光伏發電技術成熟,風險小,穩定收益期長達25年,既有利于貧困人口脫貧又能夠擴大光伏市場,光伏扶貧項目是優勢較強的扶貧項目。”廣州某新能源公司負責人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據了解,該公司投資額數十億的光伏扶貧項目準備在粵北落地。
地方政府和扶貧駐村干部積極迎合,也是光伏扶貧項目迅速的落地重要原因之一。一扶貧駐村干部坦言:“光伏扶貧既能完成扶貧任務,又能夠促進村民增收,何樂而不為呢?”
沒有補貼,回本時間翻倍
巨額的補貼,是眾多光伏企業爭取扶貧項目重要原因之一。
2015年3月,《光伏扶貧試點實施方案編制大綱(修訂稿)》頒布,提出由地方政府對戶用和基于農業設施的光伏扶貧項目給予35%初始投資補貼,對大型地面電站給予20%初始投資補貼,國家按等比例進行初始投資補貼配置;同時光伏扶貧項目在還貸期內享受銀行全額貼息。今年4月份,國家能源局發文鼓勵財政補貼向分布式光伏發電、光伏扶貧項目傾斜。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如果沒有國家的補貼,光伏扶貧項目沒有太大的經濟意義。”南方電網一專業人士稱。羅定市翔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漢能集團授權經銷商)總經理陳龍坦言:“現在光伏投入,回本時間大約在6-8年時間,那是在國家大力補貼的情況下,要是沒有補貼的話,回本時間還要增加一倍。”
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光伏產業研究員紅煒指出,無論動機如何,只要能夠切實推進光伏扶貧項目,有利于企業自身發展和貧困戶增收,這是一種雙贏。不過,光伏企業最重要的是做好產品質量,讓農民真正受惠。
“投入到光伏項目中的企業,主要靠政府補貼激勵,而非市場行為,不是一個持續因素,就會在未來出現問題。”中國國際扶貧中心高級顧問李小云說。
“說好的三年收回成本,萬一國家不補貼了,怎么辦?”對于補貼政策的穩定性問題村民們更是擔心。
“光伏扶貧補貼政策是相對穩定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新能源上市公司總經理告訴記者,“未來隨著光伏技術的進步,原材料的降低,補貼政策會有調整,甚至會取消,但項目投產后相應補貼政策不會變。”
不排除一些企業“空手套白狼”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光伏扶貧項目的落地還面臨很多現實問題。
貧困地區的空地大多都是農業用地,不能進行光伏扶貧項目建設,更不能占用耕地;土地流轉不暢,也會給項目開展帶來阻力;貧困戶的房屋、基礎設施也較差,光伏系統的安裝與運行存在很大風險。由于很多貧困戶地處偏遠山區,各貧困戶電站比較分散,電站的日常維護、管理也成為一個大問題。這需要光伏企業與地方政府、村集體以及村民進行充分協商。
最大的難題還是資金,雖有較大額度的配套資金支持,能否按時落地并不確定。貸款雖有政府貼息,但償還風險和收益穩定性問題,使不少金融機構并不看好光伏扶貧項目。電站建成后,如補貼不能按時發放,將直接影響扶貧效果。
目前,國家能源局已經部署試點省份的能源監管機構對光伏扶貧項目進行監管,重點監管工程質量、電站運行、電費結算和補貼發放等情況。
光伏扶貧項目要真正讓貧困人群有收益,除了充分考慮光伏扶貧發電模式外,還需要對光伏資源準確評價、科學設計,監管項目后期運行。企業以盈利為目的,地方政府在實施光伏扶貧的同時,也要兼顧企業的利益,確保企業有一定的合理利潤空間。
此外,也不排除一些光伏企業上演“空手套白狼”的把戲。“一些企業為了去庫存、或降成本,往往會選擇過剩,甚至劣質的電站組件等原材料,加上補貼,甚至可以實現零投入,而發電時效卻很難保證,貧困戶的收益也就成了大問題。”一業內人士告訴南方農村報記者。對此,該人士建議政府部門要嚴格市場準入機制,保障光伏扶貧實現預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