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逐步消解,全球市場上發展光伏產業的需求加速釋放。據悉,2009年中國光伏出口超過100億美元,高出2008年一倍以上。承擔全球行業70%以上光伏檢測和認證業務的德國萊茵TUV相關人士表示,對400余家中國光伏制造商而言,單一的價格戰已不能主導國際市場,差異化的品質競爭才能提升優勢。
據了解,2008年受金融危機影響,光伏產業波動較大,不過去年三、四季度以來,光伏市場回暖跡象相當明顯。業內估算,整個2009年度中國光伏產品出口超過2008年一倍,金額達100億美元以上。而據歐洲光伏行業協會的預測,歐洲光伏市場將從2008年的4.5GW(1GW等于100萬千瓦)增長到2013年的11GW,美國市場將從0.3GW增長到4.5GW,日本將從0.23GW增長到1.7GW,世界其他國家(包括中國、韓國等)也將從0.5GW增長到2013年的5GW。
需求的擴大對于95%以上光伏產品出口的中國而言,是重大利好。目前,中國是全球產能最大的太陽能電池供給市場,光伏制造商已從2004年的10余家躍升至400多家,其中有10多家企業躋身世界光伏制造的前30強。而隨著競爭的激烈和國際市場準入門檻的提高,國內光伏企業也不再單一打價格戰,轉而追求品質的差異化。例如在功率控制方面,海外買家在選擇中國供應商時是以額定的輸出功率作為計價標準,如每瓦售價定為1.5歐元,額定功率為100w的光伏組件售價就約150歐元。因此,供應商如能保證產品實際功率與標定的發電功率一致,有助于加強買方信任,增強產品在出口中的優勢。據悉,全球唯一一家開展“Power Controlled”(功率控制)認證的德國萊茵TUV已經在中國完成了對首批光伏企業的認證。萊茵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不少國家對光伏產業的補貼是按輸出功率計算,這決定了買方市場對功率認證的需求會逐步趨于強烈,也意味著對出口商的生產品質提出了更高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