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10月21日召開的“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呂梁)現場會”上獲悉,呂梁項目開工率100%,項目投資率78.6%,總竣工率66.7%,各項綜合指標名列全省前茅。
易地扶貧搬遷、光伏扶貧、生態建設是呂梁市精準扶貧的重大項目。三大項目涉及23萬人穩定脫貧,占到全市48萬貧困人口的近一半。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呂梁市堅持以扶貧攻堅統領全局,由扶貧辦、發改委、財政局、農發行等13個單位組成聯席會議,集中優勢兵力“攻城拔寨”,多快好省推進移民搬遷扶貧工程。
呂梁按照“五年任務、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全市啟動易地搬遷扶貧項目42個,涉及10.14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34萬人。
呂梁方山縣采取“集中安置為主,分散安置為輔,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扶貧投資有限公司,積極承接省里下撥的項目資本金4000萬元,取得國開行扶貧搬遷貸款1300萬元。這是山西省拿下的第一單中央專項貸款。該縣今年開工建設3個集中移民安置區,可安置貧困戶1129戶、3306人。目前,搬遷貧困戶已經全部落實到戶,明年春季具備入住條件。推進速度質量均在全省遙遙領先。
與易地扶貧搬遷相配套的是光伏扶貧項目。2015年,在興縣、方山縣建成11個村級電站,已經并網發電。2016年全市規劃建設26個總規模209.9MW的光伏扶貧項目。可使6個國定貧困縣12300戶、34440口深度貧困人口受益,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作為呂梁山片區“三個一”扶貧行動之一,呂梁把光伏扶貧作為精準脫貧項目重點推進。在項目規劃、資金落實、工程進度、分配機制等方面,均走在全省前列。
為了減輕移民搬遷負擔,呂梁市嚴格控制安置住房面積和建設成本,嚴格兌現補助和獎勵政策,統籌使用各級財政資金,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扶貧投入新格局。同步配套后續產業、就業培訓、社會保障等,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日前,記者在交城縣嶺底鄉圪洞移民新區見到了60歲的白占娥。她家是前不久剛搬進來的。兩室一廳的房子有60多平方米,屋里亮亮堂堂,而且水、電、暖一應俱全。白占娥老人對新家非常滿意。
在迎賓大道西側的會立鄉岔口村移民新區,記者看到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進入后期室內的水、電、氣入網安裝工程,預計在今年春節前就可以入住。
易地扶貧搬遷、光伏扶貧、生態建設是呂梁市精準扶貧的重大項目。三大項目涉及23萬人穩定脫貧,占到全市48萬貧困人口的近一半。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呂梁市堅持以扶貧攻堅統領全局,由扶貧辦、發改委、財政局、農發行等13個單位組成聯席會議,集中優勢兵力“攻城拔寨”,多快好省推進移民搬遷扶貧工程。
呂梁按照“五年任務、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思路,全市啟動易地搬遷扶貧項目42個,涉及10.14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34萬人。
呂梁方山縣采取“集中安置為主,分散安置為輔,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模式,在全省率先成立了扶貧投資有限公司,積極承接省里下撥的項目資本金4000萬元,取得國開行扶貧搬遷貸款1300萬元。這是山西省拿下的第一單中央專項貸款。該縣今年開工建設3個集中移民安置區,可安置貧困戶1129戶、3306人。目前,搬遷貧困戶已經全部落實到戶,明年春季具備入住條件。推進速度質量均在全省遙遙領先。
與易地扶貧搬遷相配套的是光伏扶貧項目。2015年,在興縣、方山縣建成11個村級電站,已經并網發電。2016年全市規劃建設26個總規模209.9MW的光伏扶貧項目。可使6個國定貧困縣12300戶、34440口深度貧困人口受益,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作為呂梁山片區“三個一”扶貧行動之一,呂梁把光伏扶貧作為精準脫貧項目重點推進。在項目規劃、資金落實、工程進度、分配機制等方面,均走在全省前列。
為了減輕移民搬遷負擔,呂梁市嚴格控制安置住房面積和建設成本,嚴格兌現補助和獎勵政策,統籌使用各級財政資金,形成“多個渠道引水,一個龍頭放水”的扶貧投入新格局。同步配套后續產業、就業培訓、社會保障等,確保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日前,記者在交城縣嶺底鄉圪洞移民新區見到了60歲的白占娥。她家是前不久剛搬進來的。兩室一廳的房子有60多平方米,屋里亮亮堂堂,而且水、電、暖一應俱全。白占娥老人對新家非常滿意。
在迎賓大道西側的會立鄉岔口村移民新區,記者看到主體工程已全部完工,進入后期室內的水、電、氣入網安裝工程,預計在今年春節前就可以入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