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光伏扶貧作為精準扶貧的模式之一,自出臺以來就爭議不斷,曾有業內人士表示“光伏行業本身就是一個需要扶貧的行業,又如何去幫助扶貧”。而此種模式自開展以來,包括資金、電網條件、操作模式等在實際操作層面也遇到了相當多的問題。
日前有讀者向媒體爆料,山東聊城東阿某光伏扶貧項目采用貼標組件以假亂真,該項目總裝機規模約為50KW,建于村支部政府大院。
貼標情況如下:
原使用組件出自于德州東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注冊于2012年9月份,注冊資金為5000萬人民幣,主要經營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組件、光伏蓄電池、LED等產品。
而被貼的品牌則是SOLARLAND,SOLARLAND又名“施朗德(無錫)電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官網顯示其成立于2003年,擁有800MW光伏組件自有產能,業務涵蓋產品制造、技術方案提供以及電站運維等,據其官網資料分析,該公司產品主打海外市場,目前已將產品銷往世界38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Ⅲ類資源區中光照資源豐富的地區,山東省的光伏產業在近兩年發展迅速,2016年在國家能源局下發的各省規模指標中,山東省并未獲得普通光伏電站指標,僅有1.17GW光伏扶貧指標。由此,山東省之前在建以及建成未獲得指標的光伏電站項目不得已全部向光伏扶貧項目轉移,同時山東省的光伏扶貧也拉開了帷幕。
在此次貼標事件中無法探究設備廠商、EPC以及采購方之間到底存在何種共識及關系,就貼標本身來說已經是一種不符合市場規則的違法行為。一般而言,貼標的動機主要來源于幾個方面。
由于招標限制,A廠商不符合標書規定,那么與B廠商達成協議,用B的品牌效應助力A的產品中標;設備廠家被蒙在鼓里,EPC或者分包方偷換品牌;庫存組件無法售出,借助別的品牌效應進行銷售;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默認該事件的發生。貼標的目的到底如何,又想達成何種效果,在此不再做分析。
光伏電站的設計壽命周期是25年,符合國家標準且經過實踐檢驗的產品才能有力的保障長達二十幾年的使用壽命。在此再次呼吁作為列入民生大計的光伏扶貧項目,質量才是最根本的保障,從政策來看后續的質量監管也需要及時跟蹤。
日前有讀者向媒體爆料,山東聊城東阿某光伏扶貧項目采用貼標組件以假亂真,該項目總裝機規模約為50KW,建于村支部政府大院。
貼標情況如下:
原使用組件出自于德州東帝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注冊于2012年9月份,注冊資金為5000萬人民幣,主要經營太陽能電池片、太陽能組件、光伏蓄電池、LED等產品。
![光伏](http://m.hutangcun.com/skin/zxskin/image/lazy.gif)
而被貼的品牌則是SOLARLAND,SOLARLAND又名“施朗德(無錫)電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該公司官網顯示其成立于2003年,擁有800MW光伏組件自有產能,業務涵蓋產品制造、技術方案提供以及電站運維等,據其官網資料分析,該公司產品主打海外市場,目前已將產品銷往世界38個國家和地區。
![光伏](http://m.hutangcun.com/skin/zxskin/image/lazy.gif)
作為Ⅲ類資源區中光照資源豐富的地區,山東省的光伏產業在近兩年發展迅速,2016年在國家能源局下發的各省規模指標中,山東省并未獲得普通光伏電站指標,僅有1.17GW光伏扶貧指標。由此,山東省之前在建以及建成未獲得指標的光伏電站項目不得已全部向光伏扶貧項目轉移,同時山東省的光伏扶貧也拉開了帷幕。
在此次貼標事件中無法探究設備廠商、EPC以及采購方之間到底存在何種共識及關系,就貼標本身來說已經是一種不符合市場規則的違法行為。一般而言,貼標的動機主要來源于幾個方面。
由于招標限制,A廠商不符合標書規定,那么與B廠商達成協議,用B的品牌效應助力A的產品中標;設備廠家被蒙在鼓里,EPC或者分包方偷換品牌;庫存組件無法售出,借助別的品牌效應進行銷售;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默認該事件的發生。貼標的目的到底如何,又想達成何種效果,在此不再做分析。
光伏電站的設計壽命周期是25年,符合國家標準且經過實踐檢驗的產品才能有力的保障長達二十幾年的使用壽命。在此再次呼吁作為列入民生大計的光伏扶貧項目,質量才是最根本的保障,從政策來看后續的質量監管也需要及時跟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