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都正式獲批成為“中國制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在進一步夯實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基礎的同時,開啟成都“智”造新征程。從制造,到“智”造,一字之變帶來成都工業跨越式發展。作為成都工業“智”造版圖上重要的承載地,雙流奮勇爭先,表現亮眼!
繼去年通威太陽能一期1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僅7個月就建成投產,創下令人驚嘆的“成都速度”后,日前,二期4GW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正式啟動建設。據悉,在產能和規模翻番的情況下,今年三季度二期項目有望建成投產,屆時將達到每天180萬片的高晶硅電池產量。令人驚喜的是,在雙流,深入貫徹省、市“項目年”部署,重大項目建設上演“速度與激情”的場景接連出現。金發科技華西新材料基地提前復工,中電子項目場平、基礎開挖等前期工程加快推進……按照計劃,雙流區今年計劃實施重大工業項目70個,計劃總投資943億元。
以新能源產業為首個發力點,新春伊始,雙流沖刺項目年的號角已吹響。
劍指高端制造業
首期投產三個月盈利超千萬
從一片空地到現代化工廠建立,再到首個產品下線,需要多久?
劍指全球規模最大、產能最高的太陽能電池片企業目標,通威用事實給出了響亮回答:7個多月。
從2015年11月18日開工建設,到去年2月一期工程生產廠房主體完工,并在6月實現第一片“雙流產”電池片順利下線,不到8個月的時間,就使一座現代化的高效晶硅電池片制造工廠在雙流拔地而起,創造了令業界驚嘆的“成都速度”。
然而,這并不是“成都速度”的全部含義。作為“中國智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成都速度”還有諸如承載重大產業功能和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等高精尖深刻內涵。
高端突破,通威太陽能項目頗具代表性。
從制絨到擴散,再到刻蝕、退火、鍍膜、絲網印刷、測試分選等,整個生產流程要經過7道精密工序,一塊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才能誕生。“除了上下料外,太陽能電池片都全部是由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設備來完成。”該項目技術人員表示。
據悉,雙流一期項目建成3個月后即實現滿負荷生產。而在產品質量方面,A級率一路上升,碎片率、入庫效率也做到了行業單晶產品的一流水平。高效、優質產品使項目首期投產三個月盈利超千萬。
二期產能規模翻番
今年三季度有望正式投產
值得關注的是,這樣的成都速度還將延續。
按照協議,因一期1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已在雙流建成投產,本次簽約項目將分為二、三期實施,分別規劃建設2GW高效晶硅電池產能,三期項目視市場需求決定投資建設進度。
“現在進行的就是二期2GW的施工建設,雖然二期項目要比一期項目產能和規模都要翻倍,施工難度更加復雜,但有一期的建設經驗,在雙流各個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相信二期建設速度會更加快,我們有信心在雙流再次刷新建設速度。”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周丹介紹說。“一期廠房為三層,兩層為生產車間,一層為配套車間,每層建筑面積達2萬平方米,二期廠房也將參考這個標準,不過規模會更大。除廠房外,我們還計劃建設全智能無人生產線。”周丹介紹,二期項目從春節前就已經啟動了前期的動工準備,進行了工地基建等招投標工作,18號的動工儀式后,將立刻進入加速建設階段,力爭5月完成場平、打圍工作,預計三季度完成建設并投產。“屆時將達到每天180萬片的高晶硅電池產量。”
“隨著通威太陽能雙流5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各條生產線的逐漸投產,預計到2020年,通威太陽能電池環節將規劃完成總計10GW電池片產能,成為全球最大、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世界級太陽能電池片企業。屆時,通威太陽能將帶動雙流新能源上下游企業,抱團發展、聯動發展,在雙流崛起一座新能源產業的高地。”周丹說。
掛圖作戰 倒排工期
“管家式”服務力促項目建設
為何通威項目能一再締造令業界矚目的“成都速度”?答案背后,是雙流區全力打造的高效優質服務的軟環境。
2月20日,西投公司啟動通威太陽能項目場地內水電氣管網、線路的遷改工作;
3月1日,通威公司啟動項目場平、打圍工作;
3月10日前區國土局完成通威太陽能項目80畝用地指標報征工作;
……
在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班子成員和各部室長的辦公桌上都擺放著一份關于通威太陽能4GW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的推進計劃表,從用地場平、土地證辦理到報規報建、環評安評,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一一表明了牽頭單位,計劃完成時間節點。
“我們按照 一企一策 原則,根據通威太陽能項目的具體情況,把項目分解到規劃、設計、預算、招標、征地、進場、建設等每個重要節點,并制定展板掛圖作戰,對每個項目推進情況每月更新標注,做到圖表化推進、精細化管理、規范化建設。”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杜昔航表示,通威太陽能4GW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簽約后,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立刻聯合發改、科經、國土、規建、能源辦、電力等部門組成一套“保姆”服務隊,全程為項目打通有礙建設、投產的“腸梗阻”。
“通威項目進展神速,超過公司預期。除了公司技術力量不斷提升,國內外市場行情好轉等因素外,與雙流政府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密不可分。”周丹表示。
高端制造業領銜
雙流區今年實施重大工業項目70個
按照雙流區2017年“項目年”相關部署,今年全區計劃實施重大工業項目70個,一季度“開門紅”目標為工業投資44億元,技改投資33億元。
“70個項目都屬于先進制造業。”雙流區科經局負責人表示。雙流區緊扣成都天府新區“大創造”和雙流高技術產業功能區定位,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要通過發展先進制造業來實現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為該區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打下堅實基礎。
“以預計6月正式投產的海匯藥業項目為例,目前已進入試生產試運行階段,它的投產將給我區生物醫藥產業增添新的力量。”雙流區科經局負責人介紹,海匯藥業項目正式投產后,將成為擁有國內及國際一流的設施設備,成為一家集化學藥品的研發及產業化孵化生產、銷售于一體,以國際認證標準注射劑生產線為特色的綜合性醫藥企業,預計到2020年,年產值將達到100億元,“2017年,我們將力促海匯藥業、多聯實業、天微電子等15個項目竣工投產,力促中電子、中電科等11個項目加快建設,力促歐派家居、成都芯谷等29個項目開工建設。”
部分重點項目簡介:
成都國際航空動力小鎮
成都國際航空動力小鎮規劃面積4.1平方公里,按照“軍民融合、產業融合、產城融合”產業發展思路,主要依托成都航空產業優勢,培育發展航空發動機、先進渦扇、無人機等航空關鍵技術及產品的研發、制造、展示為一體的航空動力產業鏈。項目計劃總投資150億元,建設年限為2016年至2018年,現已完成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小鎮將建設為宜商宜居宜業特色小鎮,預計實現年產值400億元,必將成為雙流對外“新名片”。
四川海匯藥業西南總部基地項目
四川海匯藥業西南總部基地項目,建設單位為揚子江藥業集團,項目協議用地500畝,總投資15億元,主要建設藥品生產基地、藥品中試基地、保健品生產基地、小分子靶向藥物產業化研究工程中心、早期成藥性評價關鍵技術中心、藥品營銷中心等,目前正在進行廠房裝修和GMP認證,預計2017年試生產,全面建成投產五年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
金發科技華西生產基地、加速器、孵化器項目
成都金發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雙流投資48億元,建設加速器、孵化器和華西生產基地3個項目,從事高性能改性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未來將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改性新材料企業。
華西生產基地項目
華西生產基地項目占地800畝,總投資30億元,建設改性塑料、碳纖維復合材料、全生物降解產品等生產線共180條,合計產能50萬噸/年,項目于2016年1月開工,目前部分建成試生產,全面建成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50億元,年稅收4.5億元以上。
加速器、孵化器2個項目占地630畝,總投資18億,計劃于2017開工建設,2021年建成投運,目前已與川大、電子科大等高校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力爭建設重點實驗室5個,打造產業技術聯盟3個,引進和培育高科技企業300家以上,全部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產值30億元。
繼去年通威太陽能一期1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僅7個月就建成投產,創下令人驚嘆的“成都速度”后,日前,二期4GW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正式啟動建設。據悉,在產能和規模翻番的情況下,今年三季度二期項目有望建成投產,屆時將達到每天180萬片的高晶硅電池產量。令人驚喜的是,在雙流,深入貫徹省、市“項目年”部署,重大項目建設上演“速度與激情”的場景接連出現。金發科技華西新材料基地提前復工,中電子項目場平、基礎開挖等前期工程加快推進……按照計劃,雙流區今年計劃實施重大工業項目70個,計劃總投資943億元。
以新能源產業為首個發力點,新春伊始,雙流沖刺項目年的號角已吹響。
劍指高端制造業
首期投產三個月盈利超千萬
從一片空地到現代化工廠建立,再到首個產品下線,需要多久?
劍指全球規模最大、產能最高的太陽能電池片企業目標,通威用事實給出了響亮回答:7個多月。
從2015年11月18日開工建設,到去年2月一期工程生產廠房主體完工,并在6月實現第一片“雙流產”電池片順利下線,不到8個月的時間,就使一座現代化的高效晶硅電池片制造工廠在雙流拔地而起,創造了令業界驚嘆的“成都速度”。
然而,這并不是“成都速度”的全部含義。作為“中國智造2025”試點示范城市,“成都速度”還有諸如承載重大產業功能和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等高精尖深刻內涵。
高端突破,通威太陽能項目頗具代表性。
從制絨到擴散,再到刻蝕、退火、鍍膜、絲網印刷、測試分選等,整個生產流程要經過7道精密工序,一塊單晶硅太陽能電池片才能誕生。“除了上下料外,太陽能電池片都全部是由高度智能化、自動化生產設備來完成。”該項目技術人員表示。
據悉,雙流一期項目建成3個月后即實現滿負荷生產。而在產品質量方面,A級率一路上升,碎片率、入庫效率也做到了行業單晶產品的一流水平。高效、優質產品使項目首期投產三個月盈利超千萬。
二期產能規模翻番
今年三季度有望正式投產
值得關注的是,這樣的成都速度還將延續。
按照協議,因一期1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已在雙流建成投產,本次簽約項目將分為二、三期實施,分別規劃建設2GW高效晶硅電池產能,三期項目視市場需求決定投資建設進度。
“現在進行的就是二期2GW的施工建設,雖然二期項目要比一期項目產能和規模都要翻倍,施工難度更加復雜,但有一期的建設經驗,在雙流各個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相信二期建設速度會更加快,我們有信心在雙流再次刷新建設速度。”通威太陽能(成都)有限公司首席財務官周丹介紹說。“一期廠房為三層,兩層為生產車間,一層為配套車間,每層建筑面積達2萬平方米,二期廠房也將參考這個標準,不過規模會更大。除廠房外,我們還計劃建設全智能無人生產線。”周丹介紹,二期項目從春節前就已經啟動了前期的動工準備,進行了工地基建等招投標工作,18號的動工儀式后,將立刻進入加速建設階段,力爭5月完成場平、打圍工作,預計三季度完成建設并投產。“屆時將達到每天180萬片的高晶硅電池產量。”
“隨著通威太陽能雙流5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各條生產線的逐漸投產,預計到2020年,通威太陽能電池環節將規劃完成總計10GW電池片產能,成為全球最大、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世界級太陽能電池片企業。屆時,通威太陽能將帶動雙流新能源上下游企業,抱團發展、聯動發展,在雙流崛起一座新能源產業的高地。”周丹說。
掛圖作戰 倒排工期
“管家式”服務力促項目建設
為何通威項目能一再締造令業界矚目的“成都速度”?答案背后,是雙流區全力打造的高效優質服務的軟環境。
2月20日,西投公司啟動通威太陽能項目場地內水電氣管網、線路的遷改工作;
3月1日,通威公司啟動項目場平、打圍工作;
3月10日前區國土局完成通威太陽能項目80畝用地指標報征工作;
……
在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班子成員和各部室長的辦公桌上都擺放著一份關于通威太陽能4GW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的推進計劃表,從用地場平、土地證辦理到報規報建、環評安評,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都一一表明了牽頭單位,計劃完成時間節點。
“我們按照 一企一策 原則,根據通威太陽能項目的具體情況,把項目分解到規劃、設計、預算、招標、征地、進場、建設等每個重要節點,并制定展板掛圖作戰,對每個項目推進情況每月更新標注,做到圖表化推進、精細化管理、規范化建設。”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杜昔航表示,通威太陽能4GW高效晶硅電池生產項目簽約后,西航港經濟開發區立刻聯合發改、科經、國土、規建、能源辦、電力等部門組成一套“保姆”服務隊,全程為項目打通有礙建設、投產的“腸梗阻”。
“通威項目進展神速,超過公司預期。除了公司技術力量不斷提升,國內外市場行情好轉等因素外,與雙流政府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密不可分。”周丹表示。
高端制造業領銜
雙流區今年實施重大工業項目70個
按照雙流區2017年“項目年”相關部署,今年全區計劃實施重大工業項目70個,一季度“開門紅”目標為工業投資44億元,技改投資33億元。
“70個項目都屬于先進制造業。”雙流區科經局負責人表示。雙流區緊扣成都天府新區“大創造”和雙流高技術產業功能區定位,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要通過發展先進制造業來實現發展新舊動能轉換,為該區經濟長期平穩健康發展培育新的增長點,打下堅實基礎。
“以預計6月正式投產的海匯藥業項目為例,目前已進入試生產試運行階段,它的投產將給我區生物醫藥產業增添新的力量。”雙流區科經局負責人介紹,海匯藥業項目正式投產后,將成為擁有國內及國際一流的設施設備,成為一家集化學藥品的研發及產業化孵化生產、銷售于一體,以國際認證標準注射劑生產線為特色的綜合性醫藥企業,預計到2020年,年產值將達到100億元,“2017年,我們將力促海匯藥業、多聯實業、天微電子等15個項目竣工投產,力促中電子、中電科等11個項目加快建設,力促歐派家居、成都芯谷等29個項目開工建設。”
部分重點項目簡介:
成都國際航空動力小鎮
成都國際航空動力小鎮規劃面積4.1平方公里,按照“軍民融合、產業融合、產城融合”產業發展思路,主要依托成都航空產業優勢,培育發展航空發動機、先進渦扇、無人機等航空關鍵技術及產品的研發、制造、展示為一體的航空動力產業鏈。項目計劃總投資150億元,建設年限為2016年至2018年,現已完成城市控制性詳細規劃。小鎮將建設為宜商宜居宜業特色小鎮,預計實現年產值400億元,必將成為雙流對外“新名片”。
四川海匯藥業西南總部基地項目
四川海匯藥業西南總部基地項目,建設單位為揚子江藥業集團,項目協議用地500畝,總投資15億元,主要建設藥品生產基地、藥品中試基地、保健品生產基地、小分子靶向藥物產業化研究工程中心、早期成藥性評價關鍵技術中心、藥品營銷中心等,目前正在進行廠房裝修和GMP認證,預計2017年試生產,全面建成投產五年后預計可實現年產值50億元。
金發科技華西生產基地、加速器、孵化器項目
成都金發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在雙流投資48億元,建設加速器、孵化器和華西生產基地3個項目,從事高性能改性新材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未來將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改性新材料企業。
華西生產基地項目
華西生產基地項目占地800畝,總投資30億元,建設改性塑料、碳纖維復合材料、全生物降解產品等生產線共180條,合計產能50萬噸/年,項目于2016年1月開工,目前部分建成試生產,全面建成達產后預計實現年產值150億元,年稅收4.5億元以上。
加速器、孵化器2個項目占地630畝,總投資18億,計劃于2017開工建設,2021年建成投運,目前已與川大、電子科大等高校建立了長期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力爭建設重點實驗室5個,打造產業技術聯盟3個,引進和培育高科技企業300家以上,全部建成后預計實現年產值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