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發電量連續兩年負增長中,用電需求萎縮是最主要因素,而在去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大幅反彈,達到5.9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
2016年全國發電量突破6萬億千瓦時,增長速度從上年的0.3%,提升到5.6%。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能源生產數據顯示,隨著實體經濟回暖、全社會用電需求反彈,發電量反映這一經濟運行冷暖的重要指標,在去年全年實現大幅回升,其中占發電量主導地位的火電,更是實現全年增速由負轉正。
國家統計局介紹,去年全國發電量呈現逐月穩步回升的走勢。從月度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看,前六個月增速較低,除3月份同比增長4.0%以外,其他月份同比增速均維持在零附近;7月份增速回升至7.2%,扭轉了自2015年以來的低迷態勢,之后各月發電增速相對穩定,維持在7%左右。
電力生產結構中,去年全國火電發電量增速由負轉正,水電保持增長,核能、風力和太陽能發電保持高速增長。火力發電增速由2015年的下降2.6%轉為增長3.6%;水力發電增長5.6%,比上年加快0.3個百分點;核能發電增長24.9%,回落4.0個百分點;風力發電增長27.6%,加快11.5個百分點;太陽能發電增長58.8%,加快4.5個百分點。
目前,火電仍在我國電力生產中占主導地位,因此火電發電量增速由負轉正,最能反映出需求端的回暖跡象。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介紹,隨著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下滑,近年來我國火電發電量接連出現下降。具體而言,從2014年開始,受電力消費需求放緩、非化石能源發電量高速增長等因素影響,火電發電市場萎縮,火電發電量自1974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到2015年,全口徑火電發電量連續第二年出現負增長,火電發電量為4097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3%;而當年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只有1%。
火電發電量連續兩年負增長中,用電需求萎縮是最主要因素,而在去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大幅反彈,達到5.9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中電聯發布的報告認為,去年夏季持續大范圍高溫天氣、2015年同期基數偏低、實體經濟運行呈現出穩中趨好跡象是去年三季度以來用電量增速明顯提高的主要原因;第四季度全社會用電量仍維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凸顯了實體經濟運行穩中趨好的跡象。
雖然火電發電量增速轉正,但這并不意味著環境壓力增大。國家統計局指出,去年我國的電力生產結構優化明顯,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進一步提升,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核能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比重進一步提高,占全部發電量比重分別為3.5%、3.9%和1.0%,比上年分別提高0.5、0.7和0.3個百分點;水力發電占19.4%,與上年持平;火力發電雖然增速提升,但占發電總量的72.2%,占比較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
由于我國火電生產以燃煤發電為主,2014年和2015年的火電發電量負增長,使得煤炭行業產能過剩情況更為突出。國家統計局介紹,去年全國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能源供給質量進一步提高,其中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年度任務超額完成,原煤產量下降明顯;而火電發電量增速提升,拉動對煤炭行業的需求,有關部門采取針對性措施,在堅持淘汰落后煤炭產能的同時,釋放先進產能,使得供需重新匹配,價格逐步穩定,能源結構實現優化。
去年全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的要求,淘汰落后產能,清理違規在建產能,嚴控新增產能。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原煤產量34.1億噸,比上年下降9.0%,超額完成年度去產能目標。這是自2013年我國原煤產量達到39.7億噸后,連續第三年下降,且降幅比2014年和2015年顯著擴大。
從月度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看,由于煤炭減量化生產政策的嚴格實施,4月份起連續七個月原煤產量降幅超過10%,其中6月份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6.6%,為近10年月度增速的最低水平;9月份之后,為了穩定煤炭供應、抑制煤炭價格過快上漲,有關部門采取針對性措施,有序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原煤產量降幅逐步收窄。
其他能源方面,國家統計局介紹,去年由于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迷,國內原油生產企業主動實施“以進頂產”,計劃性減產比較普遍,原油產量明顯減少,進口量較快增長,原油加工量平穩增長;天然氣產量穩定增長,進口量快速增長,由于北方地區冬季取暖消費導致峰谷差大,生產企業積極落實增產計劃,確保了天然氣的供應。
2016年全國發電量突破6萬億千瓦時,增長速度從上年的0.3%,提升到5.6%。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全國能源生產數據顯示,隨著實體經濟回暖、全社會用電需求反彈,發電量反映這一經濟運行冷暖的重要指標,在去年全年實現大幅回升,其中占發電量主導地位的火電,更是實現全年增速由負轉正。
國家統計局介紹,去年全國發電量呈現逐月穩步回升的走勢。從月度規模以上工業發電量看,前六個月增速較低,除3月份同比增長4.0%以外,其他月份同比增速均維持在零附近;7月份增速回升至7.2%,扭轉了自2015年以來的低迷態勢,之后各月發電增速相對穩定,維持在7%左右。
電力生產結構中,去年全國火電發電量增速由負轉正,水電保持增長,核能、風力和太陽能發電保持高速增長。火力發電增速由2015年的下降2.6%轉為增長3.6%;水力發電增長5.6%,比上年加快0.3個百分點;核能發電增長24.9%,回落4.0個百分點;風力發電增長27.6%,加快11.5個百分點;太陽能發電增長58.8%,加快4.5個百分點。
目前,火電仍在我國電力生產中占主導地位,因此火電發電量增速由負轉正,最能反映出需求端的回暖跡象。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介紹,隨著全社會用電量增速下滑,近年來我國火電發電量接連出現下降。具體而言,從2014年開始,受電力消費需求放緩、非化石能源發電量高速增長等因素影響,火電發電市場萎縮,火電發電量自1974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到2015年,全口徑火電發電量連續第二年出現負增長,火電發電量為40972億千瓦時,同比下降2.3%;而當年的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只有1%。
火電發電量連續兩年負增長中,用電需求萎縮是最主要因素,而在去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大幅反彈,達到5.9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比上年提高4個百分點。中電聯發布的報告認為,去年夏季持續大范圍高溫天氣、2015年同期基數偏低、實體經濟運行呈現出穩中趨好跡象是去年三季度以來用電量增速明顯提高的主要原因;第四季度全社會用電量仍維持了平穩較快增長,凸顯了實體經濟運行穩中趨好的跡象。
雖然火電發電量增速轉正,但這并不意味著環境壓力增大。國家統計局指出,去年我國的電力生產結構優化明顯,非化石能源發電比重進一步提升,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世界第一;核能發電、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比重進一步提高,占全部發電量比重分別為3.5%、3.9%和1.0%,比上年分別提高0.5、0.7和0.3個百分點;水力發電占19.4%,與上年持平;火力發電雖然增速提升,但占發電總量的72.2%,占比較上年下降1.4個百分點。
由于我國火電生產以燃煤發電為主,2014年和2015年的火電發電量負增長,使得煤炭行業產能過剩情況更為突出。國家統計局介紹,去年全國能源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能源供給質量進一步提高,其中化解煤炭過剩產能年度任務超額完成,原煤產量下降明顯;而火電發電量增速提升,拉動對煤炭行業的需求,有關部門采取針對性措施,在堅持淘汰落后煤炭產能的同時,釋放先進產能,使得供需重新匹配,價格逐步穩定,能源結構實現優化。
去年全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認真貫徹《國務院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的要求,淘汰落后產能,清理違規在建產能,嚴控新增產能。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原煤產量34.1億噸,比上年下降9.0%,超額完成年度去產能目標。這是自2013年我國原煤產量達到39.7億噸后,連續第三年下降,且降幅比2014年和2015年顯著擴大。
從月度規模以上工業原煤產量看,由于煤炭減量化生產政策的嚴格實施,4月份起連續七個月原煤產量降幅超過10%,其中6月份原煤產量同比下降16.6%,為近10年月度增速的最低水平;9月份之后,為了穩定煤炭供應、抑制煤炭價格過快上漲,有關部門采取針對性措施,有序釋放煤炭先進產能,原煤產量降幅逐步收窄。
其他能源方面,國家統計局介紹,去年由于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低迷,國內原油生產企業主動實施“以進頂產”,計劃性減產比較普遍,原油產量明顯減少,進口量較快增長,原油加工量平穩增長;天然氣產量穩定增長,進口量快速增長,由于北方地區冬季取暖消費導致峰谷差大,生產企業積極落實增產計劃,確保了天然氣的供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