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數年發展,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太陽能產品生產國和應用國。截至2016年底,我國光伏發電累計裝機容量77.42GW,位居全球第一。《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指出,2020年,我國太陽能發電規模達到110GW以上。盡管裝機量增長迅速,但西部地區“棄光限電”現象仍然嚴重。據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16年,西北五省(區)光伏電站利用小時數1151小時,棄光電量70.42億千瓦時,棄光率19.81%。其中,新疆、甘肅棄光率達32.23%、30.45%。
3月11日,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對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表示,“棄光”主要原因有:一是西北地區光伏電站建設速度與輸電網配套建設不協調,有電送不出。二是光伏發電建設規模與本地負荷水平不匹配,就地市場消納能力有限;三是產業轉型、新舊動能轉換疊加,用能需求增長放緩等。
據了解,為解決棄風棄光問題,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核定了光伏發電重點地區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在1300到1500小時之間。但是,目前只有河北、新疆、寧夏等省區出臺了保障性收購小時數,河北最低小時數為1400小時,寧夏為900小時,新疆為500小時,甘肅為400小時。只有河北省達到了國家的要求,其余三省區都沒有達到,而且與《通知》要求的額度相差甚遠。
南存輝指出,一邊是大量散煤取暖、環境壓力,一邊是“棄光限電”普遍、大量清潔能源被白白浪費。最低保障發電小時不落實,不僅導致企業虧損,嚴重損害了社會各界對新能源事業發展的信心和積極性,也大大削弱了節能減排、污染防治的效果。
對此,南存輝建議:一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加強對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執行情況的監管和考核,定期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情況進行專項監管;二是加快出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管理辦法》。明確電網企業必須優先、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地方政府承擔消納配額的義務。制定考核體系與獎懲制度,并通過經濟處罰等相關措施,保障配額制實施到位;三是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建立合理的調峰補償機制,通過省際間互濟、火電機組深度調峰、自備電廠參與調峰等措施,統籌安排發電計劃,優先保障新能源上網。
3月11日,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對中國經濟導報、中國發展網記者表示,“棄光”主要原因有:一是西北地區光伏電站建設速度與輸電網配套建設不協調,有電送不出。二是光伏發電建設規模與本地負荷水平不匹配,就地市場消納能力有限;三是產業轉型、新舊動能轉換疊加,用能需求增長放緩等。
據了解,為解決棄風棄光問題,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做好風電、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管理工作有關要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核定了光伏發電重點地區最低保障收購年利用小時數在1300到1500小時之間。但是,目前只有河北、新疆、寧夏等省區出臺了保障性收購小時數,河北最低小時數為1400小時,寧夏為900小時,新疆為500小時,甘肅為400小時。只有河北省達到了國家的要求,其余三省區都沒有達到,而且與《通知》要求的額度相差甚遠。
南存輝指出,一邊是大量散煤取暖、環境壓力,一邊是“棄光限電”普遍、大量清潔能源被白白浪費。最低保障發電小時不落實,不僅導致企業虧損,嚴重損害了社會各界對新能源事業發展的信心和積極性,也大大削弱了節能減排、污染防治的效果。
對此,南存輝建議:一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加強對光伏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執行情況的監管和考核,定期對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額保障性收購情況進行專項監管;二是加快出臺《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管理辦法》。明確電網企業必須優先、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地方政府承擔消納配額的義務。制定考核體系與獎懲制度,并通過經濟處罰等相關措施,保障配額制實施到位;三是推進電力市場化改革,建立合理的調峰補償機制,通過省際間互濟、火電機組深度調峰、自備電廠參與調峰等措施,統籌安排發電計劃,優先保障新能源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