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王偉兵應該高興才是。
他領導的浙江寶利特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溫嶺市唯一從事光伏發電系統研發的高新技術企業,今年以來的表現可謂搶眼:一季度銷售額6000萬元,生產訂單已經排到6月份,預計二季度的銷售會更好。
但王偉兵憂心忡忡。
“末班車”效應
現在,王偉兵手下400多員工和母公司臺州寶利特鞋業有限公司3800名工人創造的產值不相上下。后者可是全國首家股份合作制企業,一天能生產6萬只PU鞋,出口到140多個國家,銷量全球第一。
走進寶利特新能源公司的廠區,只見主道兩側的6盞路燈在春風中轉動著槳葉,這是寶利特自主設計安裝的風光互補型太陽能路燈;登上辦公樓頂,可以看到被納入國家“金太陽”項目的太陽能光伏電站正在安裝中,預計年發電量39萬度,可以解決寶利特新能源公司約四分之一的用電量。
去年這時候可是另一番光景:車間基本停產,工人全部放假……
可是,王偉兵來不及沾沾自喜,反倒多了些憂慮。
“我們還得看著市場吃飯!”王偉兵謹慎地對記者說,“現在利潤空間越來越薄了,主要是歐元大幅下跌帶來的匯率風險,原材料價格還在漲,訂單的價格反而下跌……”
對于眼前大增的訂單,王偉兵看得很清楚,主要是受到德國將降低當地太陽能發電的補助幅度的影響。繼西班牙和法國之后,德國成為歐洲第三個宣布削減太陽能補貼的國家。根據其公布的計劃,4月起太陽能屋頂電價買回費率將下調15%,7月起太陽能電廠系統買回費率則下調25%,而在4月前安裝的太陽能發電設備享受原有補貼標準。
“這趟末班車開過之后,還會有什么?”
坐了幾回“過山車”
市場這個東西,變化實在太大了。公司創建5年,王偉兵坐了好幾回“過山車”。
2006年5月,基于“由傳統產業向新興產業逐步轉化”的戰略考慮,臺州寶利特鞋業有限公司成立了新能源公司,第一年就投入上億元,生產各式各樣的晶體硅太陽能組件,王偉兵出任總經理。
“我們做的主要是大型組件,出口給歐洲國家的太陽能電廠;也有小型組件,適合歐美、中東的家庭使用。”王偉兵介紹,這些小型組件在國外非常暢銷,像歐美國家,政府補貼多,國民環保意識強,家用新能源產品的市場相當廣闊。
“那時,我們看到的前景一片輝煌。”王偉兵回憶說,根據國外相關媒體、投行分析,2005年至2008年,光伏產業以每年不低于50%的速度增長,2010年至2014年將進入新一輪增長周期。毋庸置疑,這將是一場盛宴。比起勞動密集型的鞋業,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的光伏產業顯然更賺錢,往往一個訂單就上億元。
可公司當年11月正式投產時,市場突然變得清淡,原因在于主要出口國德國對新能源產品的補貼政策有變,導致市場需求萎縮,直接影響到中國的加工制造企業。
慘淡經營到2007年9月,市場逐漸火爆,可原材料價格波動加劇。
從2007年9月到2008年9月,算是過了一段平穩日子。2008年,僅有220名員工的寶利特新能源公司,銷售額達到了2.6億元。
然而,好日子戛然而止,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光伏產品的海外訂單一夜間消失,短短數月,原材料價格又跌了三分之二。
一直到2009年8月,才接到老客戶的第一筆新訂單。
后面追兵還很多
“這種‘過山車’,坐得真是驚心動魄啊!”王偉兵痛定思痛。
幸好有始終穩健的母公司補充“糧草”,寶利特新能源公司沒有消失,而在暗暗發力:從上海交大等高校引進人才,技術團隊從5人壯大到15人;給技術工人提高待遇,給管理團隊股權激勵;加強國際化營銷團隊的建設,現在營銷總部設在上海金橋商務區,營銷人員中一半有海外生活經歷,今年準備擴充到20人;繼續投入200多萬元,完成進入美國、澳大利亞、印度等市場的一系列產品論證;計劃在今后3年設備投入1.3億元……
“從長期看世界經濟在恢復,整體光伏需求量在增長,”王偉兵笑言,“應該說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肯定是曲折的。”
王偉兵不敢懈怠的另一層原因,還在于后面追兵甚多。作為我省新能源應用綜合示范基地之一,溫嶺市正大力扶持新能源與節能環保新興產業。溫嶺市東部產業集聚區,一個面積達2000畝的新能源產業園區正在規劃中,一些知名的新能源企業有望落戶。
“不斷有企業消失,不斷有新面孔出現。這個市場實在變化太快了。”
這一切,逼得王偉兵馬不停蹄。
記者結束采訪時,王偉兵已經在安排接下來的工作了:法國光伏電站投資商將帶一隊銀行高管來考察,必須連夜趕到上海接洽;和一家臺灣企業商談代工事宜;面談從同行那挖來的技術骨干;辦理引進國外新生產線的立項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