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下午,由中共山西省委宣傳部、山西省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主辦,山西新聞網承辦的“壯美黃河——第十三屆全國網絡媒體山西行”采訪團來到忻州市偏關縣采訪。
光伏扶貧工程是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2016年以來,偏關縣積極響應號召,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光伏扶貧有關政策,按照“五位一體”模式,集思廣益,創新思路,大力推進以光伏發電為主體的“一村一品”脫貧產業項目,率先走出“集中式共用”“聯合式同用”“分布式戶級”三種模式發展光伏扶貧產業項目的“陽光增收之路”,實現了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
近年來,偏關縣采取“集中式”、“村級聯合式”、“戶級分布式”三種發展模式建設光伏扶貧電站,實現了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光伏產業成為“照亮”該縣貧困戶脫貧攻堅路的“陽光”工程。
偏關縣2018年村級(聯村)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總投資1.4691億元,于2018年6月30日建成并網發電。為了最大限度的獲取光伏電站收益,偏關縣充分發揮天峰坪四個村光照資源充足、交通便利,貧困戶發展意愿高等優勢,選址在天峰坪四個村集中連片租用林地、耕地共800畝建設57座村級(聯村)光伏扶貧電站,項目惠及全縣91個貧困村3376戶貧困戶。
據了解,電站收益至少25年,年可發電約3122萬千瓦時,年收益約2341.5萬元,收益全部分配到91個貧困村,作為村集體收益,村集體再進行二次分配,其中收益的40%通過獎勵補助形式直接補給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戶均3000元左右,收益的60%用于壯大村集體經濟和通過公益崗位、小型公益事業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獲得勞務收入。
同時,電站采用“林光互補”的方式,將光伏太陽能板架高3米,讓原有經濟林發揮效益,同時規劃部分土地讓涉及村的扶貧產業合作社集中發展中藥材、養殖項目,實現收益多元化,效益最大化。
光伏脫貧聯合電站項目是偏關縣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為該縣光伏脫貧探索了路子、創造了經驗,同時也是該縣繼風力發電之后新能源基地建設的又一里程碑。
偏關縣有關負責人介紹光伏產業發展情況
光伏扶貧工程是國務院扶貧辦確定的“十大精準扶貧工程”之一。2016年以來,偏關縣積極響應號召,全面落實中央、省、市光伏扶貧有關政策,按照“五位一體”模式,集思廣益,創新思路,大力推進以光伏發電為主體的“一村一品”脫貧產業項目,率先走出“集中式共用”“聯合式同用”“分布式戶級”三種模式發展光伏扶貧產業項目的“陽光增收之路”,實現了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
近年來,偏關縣采取“集中式”、“村級聯合式”、“戶級分布式”三種發展模式建設光伏扶貧電站,實現了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全覆蓋,光伏產業成為“照亮”該縣貧困戶脫貧攻堅路的“陽光”工程。
偏關縣光伏扶貧電站項目航拍圖(圖片由山西新聞網提供)
偏關縣2018年村級(聯村)光伏扶貧電站項目,總投資1.4691億元,于2018年6月30日建成并網發電。為了最大限度的獲取光伏電站收益,偏關縣充分發揮天峰坪四個村光照資源充足、交通便利,貧困戶發展意愿高等優勢,選址在天峰坪四個村集中連片租用林地、耕地共800畝建設57座村級(聯村)光伏扶貧電站,項目惠及全縣91個貧困村3376戶貧困戶。
據了解,電站收益至少25年,年可發電約3122萬千瓦時,年收益約2341.5萬元,收益全部分配到91個貧困村,作為村集體收益,村集體再進行二次分配,其中收益的40%通過獎勵補助形式直接補給無勞動能力的貧困戶,戶均3000元左右,收益的60%用于壯大村集體經濟和通過公益崗位、小型公益事業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獲得勞務收入。
偏關縣光伏扶貧電站項目
同時,電站采用“林光互補”的方式,將光伏太陽能板架高3米,讓原有經濟林發揮效益,同時規劃部分土地讓涉及村的扶貧產業合作社集中發展中藥材、養殖項目,實現收益多元化,效益最大化。
光伏脫貧聯合電站項目是偏關縣由“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的轉變,為該縣光伏脫貧探索了路子、創造了經驗,同時也是該縣繼風力發電之后新能源基地建設的又一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