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發布關于征求《可再生能源電力配額及考核辦法》意見的函(發改辦能源〔2018〕1109號)的消息不脛而走,在光伏新政發布之后,對于被關進了小黑屋的光伏,配額制一絲一毫的進展無疑都讓人十分興奮。
在實施方面,上述文件規定各省級能源主管制定本行政區的能源及電力規劃時應將電力消費中可再生能源比重作為約束性指標,并在電力改革中建立支持可再生能源電力優先利用的制度,按照可再生能源優先發展和充分利用的原則開展電力建設和運行管理。并明確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補貼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除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核定保障小時數地區超過保障小時數的集中式風電(不含海上風電)、光伏發電的可上網電量,其他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部可上網電量均為保障性收購電量。
協鑫新能源葉超對記者說:
“配額制的關鍵是能否做出剛性的要求,把配額的指標明確下來。如果作為一個剛性要求,才能激發電網公司、地方政府、售電公司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動力。”
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1日 下發的國家發改委823號文明確規定:“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建設”。由此,中國光伏發電在政策倒逼下,一夜進入平價時代。這意味著,中國的光伏發電在電站的開發建設端進入了市場化的新時代。然而,舊有的電力體制與驅動機制卻難以跟上平價光伏發電的步伐,問題不斷突顯。
第一個是舊有的電力體制無法滿足“光伏發電”的市場化生存,比如說至今不允許隔墻售電。如果能把這個問題解決,那么光伏相當于打開了一扇新的窗,不會完全地陷入黑暗。
第二個是隨著光伏電的國家補貼被取消,地方政府同時喪失了發展這一可再生能源的動力。現有政策規定,針對無需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地方政府可以自行組織。沒有國家度電補貼帶來的光伏發電稅收激勵,必須有新的政策來激發地方政府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新動力。
光伏業內人士表示:“光伏發電從政策市場進入市場化市場,現在的痛點在哪里?既有的電網系統,電力體制都是與傳統能源相適應,并沒有滿足新能源發展。因為這牽扯到利益格局的再調整問題,電網的收益怎么來?如果調整為收取過網費,那么過網費怎么定?光伏新能源電力的快速發散發中,還牽扯到新舊能源的平衡。”
2017年10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兩個月后,又下發了《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補充通知》,這些都讓業內人士看到了無限的希望,甚至分布式光伏的試點都已經上報了。但是從最終的結果來看,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分布式市場化交易在電網側仍然沒有達成一致,何時能夠取得突破還難以預測。
國家發改委823號文鼓勵平價上網。對于平價上網,一方面,光伏行業技術進步和競爭,降低產品價格;另一方面,政府的非技術成本問題是否能夠配合起來,那么就能夠實現實現平價上網。
而關鍵的問題是對于非技術成本的下降,地方政府的動力何在?新能源大規模的發展,對于任何一個地方政府來說,在全社會用電量沒有大規模增長的情況下,政府作為一個平衡者的角色,還要顧及傳統能源的聲音。而且對于平價時代的光伏風電,降低土地使用價格,降低地方性的一些收費,積極性自然不高,如何調動積極性是平價時代政府層面需要去考慮的地方。
葉超談到:“目前的情況是去補貼關上光伏政策市場的大門,而新能源市場化市場的配套制度,或者說市場的窗沒有徹底打開。光伏發電創造了能源、低碳、環保三重價值。如果能夠得到更高層面政府機構的關注,我想新能源能走得更順暢一點,波折的過程能縮短一些,這對整個社會應該是有益的。”
在實施方面,上述文件規定各省級能源主管制定本行政區的能源及電力規劃時應將電力消費中可再生能源比重作為約束性指標,并在電力改革中建立支持可再生能源電力優先利用的制度,按照可再生能源優先發展和充分利用的原則開展電力建設和運行管理。并明確享受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基金補貼的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除國務院能源主管部門核定保障小時數地區超過保障小時數的集中式風電(不含海上風電)、光伏發電的可上網電量,其他非水電可再生能源發電全部可上網電量均為保障性收購電量。
協鑫新能源葉超對記者說:
“配額制的關鍵是能否做出剛性的要求,把配額的指標明確下來。如果作為一個剛性要求,才能激發電網公司、地方政府、售電公司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動力。”
記者了解到,今年6月1日 下發的國家發改委823號文明確規定:“暫不安排2018年普通光伏電站建設規模”、“各地不得以任何形式安排需國家補貼的普通電站建設”。由此,中國光伏發電在政策倒逼下,一夜進入平價時代。這意味著,中國的光伏發電在電站的開發建設端進入了市場化的新時代。然而,舊有的電力體制與驅動機制卻難以跟上平價光伏發電的步伐,問題不斷突顯。
第一個是舊有的電力體制無法滿足“光伏發電”的市場化生存,比如說至今不允許隔墻售電。如果能把這個問題解決,那么光伏相當于打開了一扇新的窗,不會完全地陷入黑暗。
第二個是隨著光伏電的國家補貼被取消,地方政府同時喪失了發展這一可再生能源的動力。現有政策規定,針對無需國家補貼的光伏發電項目,地方政府可以自行組織。沒有國家度電補貼帶來的光伏發電稅收激勵,必須有新的政策來激發地方政府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新動力。
光伏業內人士表示:“光伏發電從政策市場進入市場化市場,現在的痛點在哪里?既有的電網系統,電力體制都是與傳統能源相適應,并沒有滿足新能源發展。因為這牽扯到利益格局的再調整問題,電網的收益怎么來?如果調整為收取過網費,那么過網費怎么定?光伏新能源電力的快速發散發中,還牽扯到新舊能源的平衡。”
2017年10月,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兩個月后,又下發了《關于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補充通知》,這些都讓業內人士看到了無限的希望,甚至分布式光伏的試點都已經上報了。但是從最終的結果來看,事情并沒有那么簡單,分布式市場化交易在電網側仍然沒有達成一致,何時能夠取得突破還難以預測。
國家發改委823號文鼓勵平價上網。對于平價上網,一方面,光伏行業技術進步和競爭,降低產品價格;另一方面,政府的非技術成本問題是否能夠配合起來,那么就能夠實現實現平價上網。
而關鍵的問題是對于非技術成本的下降,地方政府的動力何在?新能源大規模的發展,對于任何一個地方政府來說,在全社會用電量沒有大規模增長的情況下,政府作為一個平衡者的角色,還要顧及傳統能源的聲音。而且對于平價時代的光伏風電,降低土地使用價格,降低地方性的一些收費,積極性自然不高,如何調動積極性是平價時代政府層面需要去考慮的地方。
葉超談到:“目前的情況是去補貼關上光伏政策市場的大門,而新能源市場化市場的配套制度,或者說市場的窗沒有徹底打開。光伏發電創造了能源、低碳、環保三重價值。如果能夠得到更高層面政府機構的關注,我想新能源能走得更順暢一點,波折的過程能縮短一些,這對整個社會應該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