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前中國風電形勢,我是又喜又憂。喜的是‘2060年碳中和’給行業極大振奮,憂的是中國陸上風電平價時代、海上風電‘后補貼時代’,全行業將面臨最嚴峻的挑戰。
——上海電氣集團副總裁、風電集團董事長金孝龍在CWP2020“企業家論壇”上表示
2020年北京國際風能展上,上海電氣重磅推出了3款新機型和1個數字化風場設計平臺。重磅新品“3+1”,這是上海電氣因時因地制宜、應時代之喜解時代之憂的風電解決方案,也是為走中國特色風電發展道路貢獻“上海電氣智慧”。
陸上平價時代:低風基地開發“王牌重器”
風能展期間,上海電氣WE4.55N-168數字化陸上新機型在“創新劇場”重磅發布并在展臺舉辦了設計認證頒證儀式。該機型葉輪直徑為168米,是目前國內葉輪直徑最大的4MW級風電機組。
10月14日下午,上海電氣WE4.55N-168數字化陸上風機設計認證頒證儀式舉行。第三方權威認證機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市場總監兼新能源處長邢合萍為新機型頒發了設計認證證書,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副總工程師兼陸上產品線總監馬文勇代表公司獲頒證書。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宋向東、上海電氣風電集團首席數字官兼技術總經理康鵬舉出席見證。
WE4.55N-168數字化陸上風機額定功率為4.55MW,葉輪直徑為168米。該機型針對新時代低風大基地開發市場需求設計,將成為陸上平價新時代的“王牌重器”。
“十四五”即將啟幕,低風速、大基地、集約化將成為中國陸上風電開發的關鍵詞。上海電氣數字化風機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技術相結合,是致力于打造智慧型綜合能源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機型獲權威認證,是對上海電氣陸上風電新時代新產品設計研發能力、產品開發質量方面優異實力的權威認可,也是上海電氣在平臺化認證戰略實施方面取得的又一次的成功成果。
海上“后補貼時代”:中低風速市場“捕風利器”
風能展期間,上海電氣重磅推出了2款海上風電新機型:“Synergy”平臺產品WG5.55F-172機型和W6.5F-185機型。兩款新機型主要應對杭州灣以北中低風速海上近岸及中遠海風電市場,充分利用最先進的產品技術、成熟可靠的供應鏈體系,助力海上風電“后補貼時代”平穩過渡到平價時代。
“Synergy”平臺產品WG5.55F-172機組海上風機新機型10月14日在上海電氣展臺正式發布。上海電氣風電集團總裁繆駿、首席數字官兼技術總經理康鵬舉、海上產品線總監黃軒,威能極中國齒輪箱總經理Joerg Sieber、發電機總經理Andreas Josef Nagel、齒輪箱銷售總監盧永要出席發布儀式,共同見證這一精彩時刻。
繆駿在發布儀式講話中指出,在中國海上風電即將進入“后補貼時代”之際,上海電氣因時因地制宜地推出全新的“Synergy”平臺WG5.55F-172機組,并聯合全球領先的驅動鏈供應商威能極,應用全球先進成熟的技術體系,協同設計、共同開發,打造出中國海上后補貼時代最適合市場需要的產品。該新型額定功率5.55MW,葉輪直徑172米,年平均風速8m/s,單位千瓦掃風面積為4.18。此次推出的“Synergy”平臺產品,將成為中國中低風速海域的王牌產品,為客戶提供開發中低風速海上風電的綜合解決方案,創造全面利用海上風能的可能,為中國特色海上風電平價道路貢獻解決方案和上海電氣智慧。
另一款機型W6.5F-185海上直驅新機型在“創新劇場”重磅發布。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海上產品線總監黃軒在會上對新機型做了精彩推介。該機型額定功率為6.5MW,葉輪直徑為185米,葉片長度90米,單位千瓦掃風面積為4.13。該機型為中低風速中遠海區域海上風電開發量身定制。
后補貼時代機組選擇需因時因地制宜。2021年,中國海上風電將迎來“最強搶裝潮”,杭州灣以北的浙江東北部、江蘇、環渤海海域將成為重要主戰場。因此,在降低LCOE的考量下,如何利用好現有成熟產業鏈和配套設備是關鍵。上海電氣W6.5F-185新機型沿用現有吊裝方案和船只要求,吊船機選擇性高,可顯著降低吊裝成本;90%以上調試工作陸上完成,更加安全高效;成熟平臺的高可靠性,針對中遠海的少運維設計,可顯著降低運維成本。與上一代產品相比,W6.5F-185單位千瓦掃風面積增加11%;低風速區發電能力更高,平均風速7.5m/s下年滿發小時3200h以上,比上一代平臺提高8—9%。據測算,采用W6.5F-185,項目LCOE 比上一代風機降低10%以上。
“十四五”中國海上風電開發將仍以近海、中海為主,深遠海示范起步。預計“十四五”期間量產葉片長度水平在80—100m。上海電氣2款海上新機型憑借成熟可靠的技術、成熟供應鏈,順應時代和市場需求開發理念,將助力客戶跑贏“后補貼時代”。
數字化時代:i-WINDSIGHT助力數字化風場
風能展期間,上海電氣重磅推出了數字化風場設計平臺i-WINDSIGHT。該平臺是自2019年上海電氣與WindSim簽署合作協議后雙方合作的重要成果,將成為風電新時代數字化風場設計開發的一款“利器”。
10月14日,上海電氣在展位舉行了i-WINDSIGHT平臺聯合發布儀式。WindSim中國區總經理吳軒、上海電氣風電集團首席數字官兼技術總經理康鵬舉、技術部系統中心主任兼廣東分公司總工程師彭明出席本次儀式。
i-WINDSIGHT平臺由上海電氣與WindSim聯合發布。這是一款貫穿風電場全生命周期及協同行業生態鏈的數字化設計平臺,平臺依托于分布式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將提供風電場規劃、環境數據庫、精細化微觀選址、風功率預測、經濟性評估及后評估等多個模塊化解決方案。i-WINDSIGHT平臺的上線標志著上海電氣風電將建立起閉環的風場評估體系,具備了為平價時代數字化風場開發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的能力。
風蘊未來,能創無限。在“碳中和2060”引領下的風電新時代,上海電氣因時因地制宜、借助數字化智能化為時代發展提供新動力,引領行業走一條中國特色的風電發展道路。
——上海電氣集團副總裁、風電集團董事長金孝龍在CWP2020“企業家論壇”上表示
2020年北京國際風能展上,上海電氣重磅推出了3款新機型和1個數字化風場設計平臺。重磅新品“3+1”,這是上海電氣因時因地制宜、應時代之喜解時代之憂的風電解決方案,也是為走中國特色風電發展道路貢獻“上海電氣智慧”。
陸上平價時代:低風基地開發“王牌重器”
風能展期間,上海電氣WE4.55N-168數字化陸上新機型在“創新劇場”重磅發布并在展臺舉辦了設計認證頒證儀式。該機型葉輪直徑為168米,是目前國內葉輪直徑最大的4MW級風電機組。
10月14日下午,上海電氣WE4.55N-168數字化陸上風機設計認證頒證儀式舉行。第三方權威認證機構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市場總監兼新能源處長邢合萍為新機型頒發了設計認證證書,上海電氣風電集團副總工程師兼陸上產品線總監馬文勇代表公司獲頒證書。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副主任宋向東、上海電氣風電集團首席數字官兼技術總經理康鵬舉出席見證。
WE4.55N-168數字化陸上風機額定功率為4.55MW,葉輪直徑為168米。該機型針對新時代低風大基地開發市場需求設計,將成為陸上平價新時代的“王牌重器”。
“十四五”即將啟幕,低風速、大基地、集約化將成為中國陸上風電開發的關鍵詞。上海電氣數字化風機與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5G技術相結合,是致力于打造智慧型綜合能源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機型獲權威認證,是對上海電氣陸上風電新時代新產品設計研發能力、產品開發質量方面優異實力的權威認可,也是上海電氣在平臺化認證戰略實施方面取得的又一次的成功成果。
海上“后補貼時代”:中低風速市場“捕風利器”
風能展期間,上海電氣重磅推出了2款海上風電新機型:“Synergy”平臺產品WG5.55F-172機型和W6.5F-185機型。兩款新機型主要應對杭州灣以北中低風速海上近岸及中遠海風電市場,充分利用最先進的產品技術、成熟可靠的供應鏈體系,助力海上風電“后補貼時代”平穩過渡到平價時代。
“Synergy”平臺產品WG5.55F-172機組海上風機新機型10月14日在上海電氣展臺正式發布。上海電氣風電集團總裁繆駿、首席數字官兼技術總經理康鵬舉、海上產品線總監黃軒,威能極中國齒輪箱總經理Joerg Sieber、發電機總經理Andreas Josef Nagel、齒輪箱銷售總監盧永要出席發布儀式,共同見證這一精彩時刻。
繆駿在發布儀式講話中指出,在中國海上風電即將進入“后補貼時代”之際,上海電氣因時因地制宜地推出全新的“Synergy”平臺WG5.55F-172機組,并聯合全球領先的驅動鏈供應商威能極,應用全球先進成熟的技術體系,協同設計、共同開發,打造出中國海上后補貼時代最適合市場需要的產品。該新型額定功率5.55MW,葉輪直徑172米,年平均風速8m/s,單位千瓦掃風面積為4.18。此次推出的“Synergy”平臺產品,將成為中國中低風速海域的王牌產品,為客戶提供開發中低風速海上風電的綜合解決方案,創造全面利用海上風能的可能,為中國特色海上風電平價道路貢獻解決方案和上海電氣智慧。
另一款機型W6.5F-185海上直驅新機型在“創新劇場”重磅發布。上海電氣風電集團海上產品線總監黃軒在會上對新機型做了精彩推介。該機型額定功率為6.5MW,葉輪直徑為185米,葉片長度90米,單位千瓦掃風面積為4.13。該機型為中低風速中遠海區域海上風電開發量身定制。
后補貼時代機組選擇需因時因地制宜。2021年,中國海上風電將迎來“最強搶裝潮”,杭州灣以北的浙江東北部、江蘇、環渤海海域將成為重要主戰場。因此,在降低LCOE的考量下,如何利用好現有成熟產業鏈和配套設備是關鍵。上海電氣W6.5F-185新機型沿用現有吊裝方案和船只要求,吊船機選擇性高,可顯著降低吊裝成本;90%以上調試工作陸上完成,更加安全高效;成熟平臺的高可靠性,針對中遠海的少運維設計,可顯著降低運維成本。與上一代產品相比,W6.5F-185單位千瓦掃風面積增加11%;低風速區發電能力更高,平均風速7.5m/s下年滿發小時3200h以上,比上一代平臺提高8—9%。據測算,采用W6.5F-185,項目LCOE 比上一代風機降低10%以上。
“十四五”中國海上風電開發將仍以近海、中海為主,深遠海示范起步。預計“十四五”期間量產葉片長度水平在80—100m。上海電氣2款海上新機型憑借成熟可靠的技術、成熟供應鏈,順應時代和市場需求開發理念,將助力客戶跑贏“后補貼時代”。
數字化時代:i-WINDSIGHT助力數字化風場
風能展期間,上海電氣重磅推出了數字化風場設計平臺i-WINDSIGHT。該平臺是自2019年上海電氣與WindSim簽署合作協議后雙方合作的重要成果,將成為風電新時代數字化風場設計開發的一款“利器”。
i-WINDSIGHT平臺由上海電氣與WindSim聯合發布。這是一款貫穿風電場全生命周期及協同行業生態鏈的數字化設計平臺,平臺依托于分布式云計算、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等技術,將提供風電場規劃、環境數據庫、精細化微觀選址、風功率預測、經濟性評估及后評估等多個模塊化解決方案。i-WINDSIGHT平臺的上線標志著上海電氣風電將建立起閉環的風場評估體系,具備了為平價時代數字化風場開發提供全生命周期解決方案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