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由京津冀三地聯合制定的《京津冀地區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試點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發布,計劃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基本建成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體系。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部件,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是5-8年。2009年我國第一批裝載動力電池的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如今,這些動力電池已陸續進入了退役期。
有相關機構測算稱,2018年我國動力電池報廢回收量或將達到6.5萬噸,同比增長130%,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則達到50億元。
京津冀地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大,不僅推廣數量多,而且產品種類多,覆蓋面廣,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方案》稱,京津冀地區新能源汽車較為集中,動力蓄電池從2018年開始出現大規模退役。2018年退役3466噸,2019年退役6483噸,2020年退役10446噸。
據悉,京津冀地區動力電池回收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回收服務體系仍未有效建立;資源化再生利用項目落地困難;綜合利用相關技術及標準急需突破和完善;市場相關基礎數據不健全;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亟待技術升級。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測算,預計到2020年,我國累計廢舊動力電池將達到約20萬噸。專家介紹,目前退役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大約有70%可以做梯次利用,而除此之外的報廢電池,還可以通過拆解、分離、提純、冶煉等處理,進行再生利用。
《方案》指出,為做好京津冀地區廢舊動力蓄電池的資源化利用,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將基本建成規范有序、合理高效且可持續發展的回收利用體系及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化發展氛圍。建成京津冀地區動力蓄電池溯源信息系統,實現動力蓄電池全生命周期信息的溯源和追蹤。基于大數據的廢舊動力蓄電池殘值評估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廢舊動力蓄電池拆解技術和裝備實現產業化。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初步實現產業化發展,建成24家廢舊動力蓄電池拆解示范線和梯次利用工廠。探索和布局1-2家動力蓄電池資源化再生利用企業。
今年初出臺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提出,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應采用標準化、通用性及易拆解的產品結構設計,從而提高回收利用的效率。同時,工信部將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從電池生產到報廢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
《方案》支持相關企業開展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在通信基站備用電源領域的商業化示范工程建設,在電力儲能系統領域的示范驗證,在移動充電、家庭儲能、風光互補路燈等其他領域的探索應用。鼓勵企業積極探索“以租代售”、“提供服務”等新型商業運營模式和新業態,推動更具活力的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市場化創新發展。
作為新能源汽車的主要部件,動力電池的使用壽命一般是5-8年。2009年我國第一批裝載動力電池的新能源汽車進入市場,如今,這些動力電池已陸續進入了退役期。
有相關機構測算稱,2018年我國動力電池報廢回收量或將達到6.5萬噸,同比增長130%,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市場規模則達到50億元。
京津冀地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規模大,不僅推廣數量多,而且產品種類多,覆蓋面廣,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方案》稱,京津冀地區新能源汽車較為集中,動力蓄電池從2018年開始出現大規模退役。2018年退役3466噸,2019年退役6483噸,2020年退役10446噸。
據悉,京津冀地區動力電池回收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是:回收服務體系仍未有效建立;資源化再生利用項目落地困難;綜合利用相關技術及標準急需突破和完善;市場相關基礎數據不健全;報廢汽車回收拆解企業亟待技術升級。
據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的測算,預計到2020年,我國累計廢舊動力電池將達到約20萬噸。專家介紹,目前退役的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大約有70%可以做梯次利用,而除此之外的報廢電池,還可以通過拆解、分離、提純、冶煉等處理,進行再生利用。
《方案》指出,為做好京津冀地區廢舊動力蓄電池的資源化利用,到2020年,京津冀地區將基本建成規范有序、合理高效且可持續發展的回收利用體系及公平競爭、規范有序的市場化發展氛圍。建成京津冀地區動力蓄電池溯源信息系統,實現動力蓄電池全生命周期信息的溯源和追蹤。基于大數據的廢舊動力蓄電池殘值評估技術取得重大突破,廢舊動力蓄電池拆解技術和裝備實現產業化。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初步實現產業化發展,建成24家廢舊動力蓄電池拆解示范線和梯次利用工廠。探索和布局1-2家動力蓄電池資源化再生利用企業。
今年初出臺的《新能源汽車動力蓄電池回收利用管理暫行辦法》明確提出,動力蓄電池生產企業應采用標準化、通用性及易拆解的產品結構設計,從而提高回收利用的效率。同時,工信部將通過信息化手段,建立從電池生產到報廢回收的全生命周期溯源管理。
《方案》支持相關企業開展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在通信基站備用電源領域的商業化示范工程建設,在電力儲能系統領域的示范驗證,在移動充電、家庭儲能、風光互補路燈等其他領域的探索應用。鼓勵企業積極探索“以租代售”、“提供服務”等新型商業運營模式和新業態,推動更具活力的動力蓄電池梯次利用市場化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