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發布報告稱,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停止增長,總排放量較2018年同比持平。IEA根據發達經濟體的碳排情況推估出了一個樂觀結論: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可能已經觸頂,進入2020年代有望開始下降。IEA署長法提赫·比羅爾表示:“這是一個信號,表明我們有機會通過更雄心勃勃的政策和投資,來推動更大規模的減排活動。”
21世紀10年代首次零增長
IEA指出,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出現了十年來首次“停滯”。去年全球經濟增長近3%,但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與2018年持平,約為330億噸。截至目前,能源行業是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源。
《金融時報》指出,2017和2018年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連續增長,此前多家研究機構均認為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并對當前減排措施和力度持懷疑態度,但IEA卻做出了迄今“最令人驚訝也最為樂觀的預估”,這從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士氣。
不過,對于IEA的“峰值預測”,業內普遍持保守態度,認為2019年只是一次“停頓”而非“峰頂”,應該謹慎對待。對此,比羅爾承認,要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全球仍需要進一步大幅降低排放量。
“盡管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仍在繼續使用煤炭,但風能和太陽能的強勁增長以及從煤電向天然氣和核電大規模轉變的結果,促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現下降。”比羅爾稱,“可再生能源普及迅猛以及清潔能源轉型加快,讓我們充滿了希望,但依賴煤炭的地區仍是最大隱憂。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是阻止排放量進一步上升。事實上,我們已擁有的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因此必須充分利用它們。2019年的表現給我們帶來了希望,期待2020年代實現徹底解脫。”
排放增量被降幅“抵消”
路透社指出,2019年發達經濟體排放量的大幅下降抵消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增長。
IEA數據顯示,去年除發達經濟體之外的各經濟體和地區排放水平仍在迅速上升,約增加了4億噸排放量,其中近80%來自亞洲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歸其原因是煤炭發電占比龐大。
美國、歐盟等發達經濟體能源行業的碳排放出現下降,其中污染最嚴重的煤炭的排放量下降了15%—25%。日本重啟核電促使該國去年排放量較2018年減少4500萬噸,降幅約4%。此外,發達經濟體電力部門的總排放量降至20世紀80年代末期水平,當時電力需求比當前低1/3。
IEA數據顯示,美國2019年排放量達48億噸,較2018年減少了1.4億噸,降幅接近3%,較2000年峰值降低了近1億噸。IEA指出,在頁巖浪潮帶來的廉價天然氣的帶動下,美國2019年排放量降幅顯著。但也有分析認為,這一降幅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國電力部門在煤炭使用方面“基數很大”。
2019年歐盟總排放量同比下降5%,相當于減少1.6億噸,這主要是由于該地區更多使用天然氣和風電。IEA指出,歐盟去年燃煤發電量下降超過25%,而燃氣發電量增長近15%并首次超過煤電,風力發電量首次接近煤炭發電量。據了解,德國去年碳排放量降低至20世紀50年代水平。
彭博社指出,在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下,天然氣價格下跌和碳成本上漲,促使歐洲地區煤炭發電量下降1/4。
確保2019年達排放“峰值”
“我們現在必須努力確保2019年成為全球碳排放峰值年份,絕不要曇花一現。”比羅爾強調,“2019年的減排成績證明世界各國政府有能力做更多事情,我們應該更努力推動電力行業脫碳,同時更加關注運輸和工業的脫碳力度。”
美國CNBC新聞網指出,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不斷擴大,將有助于保持排放水平穩定。英國低碳經濟咨詢服務機構碳信托董事SimonRetallack表示:“IEA的數據表明,我們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斗爭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這只是暫時的,為確保全球排放量已達峰值,世界各國都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向清潔發電轉型,同時還應確保運輸、工業、農業等部門的減排目標。”
根據IEA在今年達沃斯論壇發表的報告,全球與能源相關的排放,約15%來自于將油氣從地下運至消費者的整個過程。IEA呼吁油氣公司必須增加對低碳能源的投資,否則將面臨越來越大的抵制,這可能威脅到其長期利潤和社會認可度。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油氣公司在可再生能源等非核心領域的平均投資仍被限制在總資本支出的1%左右。
比羅爾表示:“2019年的停滯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人類能夠應對本世紀的氣候挑戰,行業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納入考慮范圍,無所作為絕對不是一種選擇。”
21世紀10年代首次零增長
IEA指出,2019年全球碳排放量出現了十年來首次“停滯”。去年全球經濟增長近3%,但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幾乎與2018年持平,約為330億噸。截至目前,能源行業是溫室氣體的最大排放源。
《金融時報》指出,2017和2018年與能源相關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連續增長,此前多家研究機構均認為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并對當前減排措施和力度持懷疑態度,但IEA卻做出了迄今“最令人驚訝也最為樂觀的預估”,這從一定程度上鼓舞了全球應對氣候危機的士氣。
不過,對于IEA的“峰值預測”,業內普遍持保守態度,認為2019年只是一次“停頓”而非“峰頂”,應該謹慎對待。對此,比羅爾承認,要實現《巴黎協定》氣候目標——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全球仍需要進一步大幅降低排放量。
“盡管亞洲發展中經濟體仍在繼續使用煤炭,但風能和太陽能的強勁增長以及從煤電向天然氣和核電大規模轉變的結果,促使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出現下降。”比羅爾稱,“可再生能源普及迅猛以及清潔能源轉型加快,讓我們充滿了希望,但依賴煤炭的地區仍是最大隱憂。我們要做的第一步是阻止排放量進一步上升。事實上,我們已擁有的技術可以做到這一點,因此必須充分利用它們。2019年的表現給我們帶來了希望,期待2020年代實現徹底解脫。”
排放增量被降幅“抵消”
路透社指出,2019年發達經濟體排放量的大幅下降抵消了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增長。
IEA數據顯示,去年除發達經濟體之外的各經濟體和地區排放水平仍在迅速上升,約增加了4億噸排放量,其中近80%來自亞洲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東南亞國家,歸其原因是煤炭發電占比龐大。
美國、歐盟等發達經濟體能源行業的碳排放出現下降,其中污染最嚴重的煤炭的排放量下降了15%—25%。日本重啟核電促使該國去年排放量較2018年減少4500萬噸,降幅約4%。此外,發達經濟體電力部門的總排放量降至20世紀80年代末期水平,當時電力需求比當前低1/3。
IEA數據顯示,美國2019年排放量達48億噸,較2018年減少了1.4億噸,降幅接近3%,較2000年峰值降低了近1億噸。IEA指出,在頁巖浪潮帶來的廉價天然氣的帶動下,美國2019年排放量降幅顯著。但也有分析認為,這一降幅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國電力部門在煤炭使用方面“基數很大”。
2019年歐盟總排放量同比下降5%,相當于減少1.6億噸,這主要是由于該地區更多使用天然氣和風電。IEA指出,歐盟去年燃煤發電量下降超過25%,而燃氣發電量增長近15%并首次超過煤電,風力發電量首次接近煤炭發電量。據了解,德國去年碳排放量降低至20世紀50年代水平。
彭博社指出,在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下,天然氣價格下跌和碳成本上漲,促使歐洲地區煤炭發電量下降1/4。
確保2019年達排放“峰值”
“我們現在必須努力確保2019年成為全球碳排放峰值年份,絕不要曇花一現。”比羅爾強調,“2019年的減排成績證明世界各國政府有能力做更多事情,我們應該更努力推動電力行業脫碳,同時更加關注運輸和工業的脫碳力度。”
美國CNBC新聞網指出,風能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作用不斷擴大,將有助于保持排放水平穩定。英國低碳經濟咨詢服務機構碳信托董事SimonRetallack表示:“IEA的數據表明,我們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斗爭中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這只是暫時的,為確保全球排放量已達峰值,世界各國都需要以更快的速度向清潔發電轉型,同時還應確保運輸、工業、農業等部門的減排目標。”
根據IEA在今年達沃斯論壇發表的報告,全球與能源相關的排放,約15%來自于將油氣從地下運至消費者的整個過程。IEA呼吁油氣公司必須增加對低碳能源的投資,否則將面臨越來越大的抵制,這可能威脅到其長期利潤和社會認可度。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油氣公司在可再生能源等非核心領域的平均投資仍被限制在總資本支出的1%左右。
比羅爾表示:“2019年的停滯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人類能夠應對本世紀的氣候挑戰,行業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納入考慮范圍,無所作為絕對不是一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