鉑陽太陽能執行董事彭立斌表示,公司到今年全年的薄膜太陽能設備生產總量將超過600兆瓦,預計公司今年全年的銷售收入和凈利潤都有望創下國際同類成套設備最高。
靠綜合實力贏得訂單
鉑陽太陽能今年與國內最大的民營清潔能源發電商漢能控股簽訂了總額為25.5億美元(約198.4億港元)的薄膜太陽能組件生產設備供貨合同,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大的薄膜電池成套設備訂單。彭立斌介紹說,僅這一項訂單,供貨周期就需要大約三年的時間,每年大約需要生產超過800兆瓦的設備。
事實上,漢能控股這份高額訂單幾乎是鉑陽太陽能從歐洲某著名國際薄膜太陽能成套設備公司手中奪來的。據知情者介紹,在鉑陽太陽能與漢能控股接觸之前,歐洲廠商已經與漢能控股進行了長時間的談判,并已經準備簽約。
彭立斌坦言,鉑陽太陽能最終獲得這份訂單主要憑借公司的綜合實力,一方面,公司產業化生產的組件轉化效率已經居于業界領先地位,不僅已經通過了TUV、UL等權威認證,并已經被大規模產業化生產所驗證,其實現的每瓦生產成本已經達到業界最低水平,極具競爭力;另一方面,鉑陽太陽能與其他脫胎于TFT產業技術路線的國際巨頭不同,其通過自主創新形成的技術路線一直遵從太陽能發電產業實用、高效、平價的要求,無論是單位裝機造價,還是建設成本和運營成本,都比其他技術路線低很多,在技術開放度和升級服務方面也優于競爭對手;并且,公司的成套設備標準化程度很高,交貨速度很快,一般在簽約半年左右就能供貨。
繼續國際化發展之路
據了解,目前,鉑陽太陽能所生產的薄膜電池設備已經基本覆蓋了國內100兆瓦以上的薄膜太陽能組件生產商,并且正在將產品銷往海外,全球化戰略正在醞釀中。
彭立斌介紹說,去年公司與日本一家公司簽訂了薄膜電池關鍵設備的銷售合同,今年又與越南一家公司簽訂了3300萬美元設備銷售訂單,目前公司還在與歐洲、亞太等地區的客戶協商有關訂單的事情,公司會繼續大力推進設備產品走向國際。
生產薄膜電池組件設備的技術難點在于提升所產電池組件的轉換率。彭立斌介紹說,由公司提供的薄膜電池生產線設備生產出的非晶硅鍺薄膜電池能夠達到8%的轉換率,而且已經能夠實現量產,使用壽命為25年,生產該設備的良品率超過93%。
目前鉑陽太陽能正在中試階段的薄膜電池生產線設備已經能夠實現超過10%的轉換率,預計明年底后年初公司有望量產轉換率達到10%的薄膜電池設備。屆時,用該生產線設備生產出的薄膜電池發電系統的發電成本將大幅下降,幾乎可以與風力發電成本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