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產業鏈的生存環境和利潤空間并不一定優于其他主機廠,其在自動駕駛和信息娛樂領域具有優勢,但在車身控制等方面不敵傳統車企。”
近日,有外媒報道,特斯拉早在2012年就知道ModelS的電池冷卻裝置設計不當,可能造成短路甚至起火,但管理層為了產量和業績卻視而不見。
質量問題、起火事故、減配風波……特斯拉的負面新聞幾乎從未斷過。但這些都沒影響特斯拉的市場表現,其市值甚至一舉超越豐田,成為全球最值錢的車企。6月30日,特斯拉市值更是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
成立僅17年、年銷量不足40萬輛,就登頂汽車行業之巔。特斯拉憑什么?在驚嘆于特斯拉創造市值奇跡的同時,人們也不免擔憂,這樣的風光能否持續下去?特斯拉未來還有多大的發展空間?
顛覆傳統供應鏈體系與商業模式
“特斯拉國產化是超預期的起點。”在華西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崔琰看來,從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工,到今年1月國產Model3交付,現在其產量已爬升至4000輛/周,“特斯拉國產化進展迅速,已經解決了此前被大家反復詬病的產能瓶頸。”
“特斯拉打破了傳統燃油車的供應鏈體系。”崔琰表示,傳統燃油車有3萬多個零部件,一級、二級、三級供應商層級分明,其中一級供應商只有200—300家。但電動汽車只有1萬多個零部件,且特斯拉把許多二級供應商提升為一級供應商,擁有600—700家一級供應商,使其供應鏈更加扁平化。她進一步表示,特斯拉供應鏈國產化比例已經超過30%,預計年底將達到70%。
伴隨快速國產化的是價格不斷下探。“特斯拉國產Model3長續航版從最初的43.3萬元降到了34.4萬元,降幅達20%;標準續駛升級版價格則從最初的35.58萬元降至27.15萬元,降幅高達24%。”在華西證券汽車行業高級分析師劉靜遠看來,特斯拉的定價已經跳過全生命周期平價階段,其售價已低于燃油車競品。
崔琰認為,特斯拉的商業模式與傳統車企不一樣。傳統汽車主要賺制造端的錢,而特斯拉賺的是全生命周期的錢,包括制造端、銷售端、充電、維保等都會涉及。目前后端的收入并不高,但隨著保有量的增長,后端的收入和利潤將快速提升。
在崔琰看來,特斯拉未來有無限的發展前景。“特斯拉不僅是一輛電動汽車,更是一輛智能電動汽車。”她解釋稱,特斯拉的智能技術領先市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特斯拉的ADAS數據積累遠遠超過競爭對手。截至2019年底,特斯拉累計交付搭載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的車輛達85萬輛,累計行駛30億英里,積累了海量數據。其次,特斯拉直接跨越集中電子電器架構,采用車載電腦方式,領先行業5—10年。
問題頻發引發消費者不滿
但特斯拉風光無限的背后卻暗藏隱憂。
據外媒近日報道,早在2012年,特斯拉就發現ModelS電池組存在兩處問題:電池組冷卻盤管末端的鋁容易出現裂紋和針孔;盤管末端的配件之間也沒有完全接合,容易導致冷卻液泄漏,進而引發短路乃至起火。但特斯拉高層卻對此置之不理,ModelS仍正常交付。
與此同時,市場研究公司J.D.Power近日發布的全球新車質量年度研究顯示,特斯拉在美國銷量最高的32個汽車品牌中排名墊底。
據了解,J.D.Power的新車質量研究報告已延續34年,特斯拉是第一次被列入其中。該研究主要調查上萬新型主流汽車車主在購車后90天內遇到的問題。除了傳統的汽車問題和故障外,還加入了與新技術有關的問題,如難以使用新配件、消費者難以理解或不合理的新功能等。J.D.Power使用每100輛車的平均故障數計算分數,分數越低,意味著結果越好。特斯拉最終得分為250分,表現遠落后于道奇、起亞等品牌。
此外,特斯拉在前沿技術應用方面也十分大膽,由電池和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引發的系列事故,也使特斯拉多次被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調查。即使是在制造工藝上,特斯拉也多次被爆出中央觸摸失靈、油漆缺陷、縫隙過大、零部件異響等問題。
而面對質疑,特斯拉表現出一貫的個性。此前,國產Model3標準續航版被發現“減配”,Model3宣傳資料以及電動車環保信息隨車清單上明確標注的整車控制器型號與實際不符,由標配HW3.0降為了HW2.5。特斯拉避重就輕回應稱“疫情影響、產能不足、后續免費升級”,緊接著,馬斯克“甩鍋”給消費者沒有選裝,引發消費者不滿。
“需要給特斯拉降降溫”
盡管如此,國產特斯拉的市場銷量依然可觀。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5月,特斯拉國產Model3銷量為11095輛,環比增長205%,在國內純電動市場中,特斯拉市場占比近20%。
截至6月30日,特斯拉的股價報收于1079.81美元,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總市值1737.56億美元的豐田汽車只能屈居其后。
“人們對特斯拉估值,反映了特斯拉未來在銷量、收入、利潤指標等方面超過豐田的預期。目前是一個階段性高點。”北汽產投分析師唐嘉良表示,從市場銷量來看,2019年豐田銷量為1074.2萬輛,特斯拉僅為36萬輛,“特斯拉無限‘特吹’的預期存在修正空間,需要給特斯拉降降溫了。”
唐嘉良認為,特斯拉產業鏈的生存環境和利潤空間并不一定優于其他主機廠,其在自動駕駛和信息娛樂領域具有優勢,但在車身控制等方面不敵傳統車企。“特斯拉自身的核心能力比較強,在對待核心供應商方面并不友好,比如特斯拉早期與蓮花、奔馳、豐田等主機廠以及大型供應商都有一些資本和業務層面合作,但后來大多無果而終。”
特斯拉經常被拿來和蘋果公司類比。但在唐嘉良看來,特斯拉并不存在蘋果一樣的發展空間。“目前汽車市場已進入負增長的調整期,相對傳統汽車來說是一個替代效應和存量市場的博弈。”
唐嘉良進一步表示,樂觀預測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3000萬輛,中國突破1500萬,類似智能手機10年10倍的空間市場。“通過對Model3和中國汽車市場價格分析,特斯拉在價格上不太可能像蘋果手機一樣,10年接近3倍的漲價空間,特斯拉要完成目標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反而要通過降價來實現。”
近日,有外媒報道,特斯拉早在2012年就知道ModelS的電池冷卻裝置設計不當,可能造成短路甚至起火,但管理層為了產量和業績卻視而不見。
質量問題、起火事故、減配風波……特斯拉的負面新聞幾乎從未斷過。但這些都沒影響特斯拉的市場表現,其市值甚至一舉超越豐田,成為全球最值錢的車企。6月30日,特斯拉市值更是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再創歷史新高。
成立僅17年、年銷量不足40萬輛,就登頂汽車行業之巔。特斯拉憑什么?在驚嘆于特斯拉創造市值奇跡的同時,人們也不免擔憂,這樣的風光能否持續下去?特斯拉未來還有多大的發展空間?
顛覆傳統供應鏈體系與商業模式
“特斯拉國產化是超預期的起點。”在華西證券汽車行業首席分析師崔琰看來,從2019年1月特斯拉上海工廠開工,到今年1月國產Model3交付,現在其產量已爬升至4000輛/周,“特斯拉國產化進展迅速,已經解決了此前被大家反復詬病的產能瓶頸。”
“特斯拉打破了傳統燃油車的供應鏈體系。”崔琰表示,傳統燃油車有3萬多個零部件,一級、二級、三級供應商層級分明,其中一級供應商只有200—300家。但電動汽車只有1萬多個零部件,且特斯拉把許多二級供應商提升為一級供應商,擁有600—700家一級供應商,使其供應鏈更加扁平化。她進一步表示,特斯拉供應鏈國產化比例已經超過30%,預計年底將達到70%。
伴隨快速國產化的是價格不斷下探。“特斯拉國產Model3長續航版從最初的43.3萬元降到了34.4萬元,降幅達20%;標準續駛升級版價格則從最初的35.58萬元降至27.15萬元,降幅高達24%。”在華西證券汽車行業高級分析師劉靜遠看來,特斯拉的定價已經跳過全生命周期平價階段,其售價已低于燃油車競品。
崔琰認為,特斯拉的商業模式與傳統車企不一樣。傳統汽車主要賺制造端的錢,而特斯拉賺的是全生命周期的錢,包括制造端、銷售端、充電、維保等都會涉及。目前后端的收入并不高,但隨著保有量的增長,后端的收入和利潤將快速提升。
在崔琰看來,特斯拉未來有無限的發展前景。“特斯拉不僅是一輛電動汽車,更是一輛智能電動汽車。”她解釋稱,特斯拉的智能技術領先市場,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特斯拉的ADAS數據積累遠遠超過競爭對手。截至2019年底,特斯拉累計交付搭載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的車輛達85萬輛,累計行駛30億英里,積累了海量數據。其次,特斯拉直接跨越集中電子電器架構,采用車載電腦方式,領先行業5—10年。
問題頻發引發消費者不滿
但特斯拉風光無限的背后卻暗藏隱憂。
據外媒近日報道,早在2012年,特斯拉就發現ModelS電池組存在兩處問題:電池組冷卻盤管末端的鋁容易出現裂紋和針孔;盤管末端的配件之間也沒有完全接合,容易導致冷卻液泄漏,進而引發短路乃至起火。但特斯拉高層卻對此置之不理,ModelS仍正常交付。
與此同時,市場研究公司J.D.Power近日發布的全球新車質量年度研究顯示,特斯拉在美國銷量最高的32個汽車品牌中排名墊底。
據了解,J.D.Power的新車質量研究報告已延續34年,特斯拉是第一次被列入其中。該研究主要調查上萬新型主流汽車車主在購車后90天內遇到的問題。除了傳統的汽車問題和故障外,還加入了與新技術有關的問題,如難以使用新配件、消費者難以理解或不合理的新功能等。J.D.Power使用每100輛車的平均故障數計算分數,分數越低,意味著結果越好。特斯拉最終得分為250分,表現遠落后于道奇、起亞等品牌。
此外,特斯拉在前沿技術應用方面也十分大膽,由電池和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引發的系列事故,也使特斯拉多次被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調查。即使是在制造工藝上,特斯拉也多次被爆出中央觸摸失靈、油漆缺陷、縫隙過大、零部件異響等問題。
而面對質疑,特斯拉表現出一貫的個性。此前,國產Model3標準續航版被發現“減配”,Model3宣傳資料以及電動車環保信息隨車清單上明確標注的整車控制器型號與實際不符,由標配HW3.0降為了HW2.5。特斯拉避重就輕回應稱“疫情影響、產能不足、后續免費升級”,緊接著,馬斯克“甩鍋”給消費者沒有選裝,引發消費者不滿。
“需要給特斯拉降降溫”
盡管如此,國產特斯拉的市場銷量依然可觀。乘聯會數據顯示,今年5月,特斯拉國產Model3銷量為11095輛,環比增長205%,在國內純電動市場中,特斯拉市場占比近20%。
截至6月30日,特斯拉的股價報收于1079.81美元,創歷史新高,市值突破2000億美元大關,總市值1737.56億美元的豐田汽車只能屈居其后。
“人們對特斯拉估值,反映了特斯拉未來在銷量、收入、利潤指標等方面超過豐田的預期。目前是一個階段性高點。”北汽產投分析師唐嘉良表示,從市場銷量來看,2019年豐田銷量為1074.2萬輛,特斯拉僅為36萬輛,“特斯拉無限‘特吹’的預期存在修正空間,需要給特斯拉降降溫了。”
唐嘉良認為,特斯拉產業鏈的生存環境和利潤空間并不一定優于其他主機廠,其在自動駕駛和信息娛樂領域具有優勢,但在車身控制等方面不敵傳統車企。“特斯拉自身的核心能力比較強,在對待核心供應商方面并不友好,比如特斯拉早期與蓮花、奔馳、豐田等主機廠以及大型供應商都有一些資本和業務層面合作,但后來大多無果而終。”
特斯拉經常被拿來和蘋果公司類比。但在唐嘉良看來,特斯拉并不存在蘋果一樣的發展空間。“目前汽車市場已進入負增長的調整期,相對傳統汽車來說是一個替代效應和存量市場的博弈。”
唐嘉良進一步表示,樂觀預測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將突破3000萬輛,中國突破1500萬,類似智能手機10年10倍的空間市場。“通過對Model3和中國汽車市場價格分析,特斯拉在價格上不太可能像蘋果手機一樣,10年接近3倍的漲價空間,特斯拉要完成目標銷量和市場占有率,反而要通過降價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