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風電整機制造商金風科技正在積極進入風電舊機改造市場。
1月13日,金風科技一款小機型GW 82-1.1MW獲得風能領域權威雜志《Windpower Monthly》2020最佳陸上風電機組金獎。
金風GW 82-1.1MW是金風GW1S系列的一款特定機型,葉片長82米,功率1.1MW。金風GW1S系列正是金風面向風電舊機改造市場的新產品,功率可以在750kW-1.3MW上下,葉片除匹配82米葉片外,還可以匹配66米、70米、87米等多款葉片。
在去年的風能大會上,和采用新平臺的三款大兆瓦陸上風機新品一道,金風科技首次公開展示了GW1S風電機組,其定位即為面向存量的舊機改造市場。
據金風科技業務副總裁兼全球研發中心總經理劉萬平介紹,GW1S風電機組在2019年就已經立項,首臺樣機在去年5月在吉林一家風電場并網運行,第二臺機組立在遼寧的大唐石營子風電場,去年8月實現了并網運行。
中國擁有規模巨大的舊風機改造需求。
從風機機型看,根據統計,中國在運MW級以下風電機組11000余臺,分別在1989年至2013年間投運,總裝機約8700 MW,另外,服役投運超過10年,單機容量在1-1.3MW的非主流機型近千臺,裝機容量超1200MW。
從運行時間看,風機的運行壽命可達20年,但在現實運行中,運行超過10年以上,風機就逐漸進入了故障高發期。據公開數據,2012年前投運的風電項目高達75GW。
劉萬平表示,這些運行超過10年的老舊風電場往往布局在我國風資源最優越的地區,但由于零部件老化,機組故障頻發,這給業主帶來了經濟損失,也是對風資源的浪費。
金風科技產品與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助理王棟表示,理論上,舊機改造直接替換當前的主流大兆瓦風機,經濟性最佳。但在現實中,更換不同功率的機型,需要按照新建風電場重新經過審批,一是審批時間漫長,且存在不確定性;二是審批過后,原風電場享受并網時補貼電價,改造后的新風電場執行電價政策目前還不明朗。
現實需求催生了金風的GW1S風電機組產品,它立足于金風最成功的1.5MW平臺,其功率可以匹配需替代的舊機型,更關鍵的是,由于功率相當,僅更換機頭,仍采用舊風機的塔筒,可以視作大部件維修更換,在現實中不會觸動重新審批。
也因為GW1S風電機組可以直接采用原有的舊塔筒,只需更換機頭,這就降低了改造成本并提高了改造效率。
王棟表示,第一臺樣機從發貨到安裝、并網,僅用了15天。第二臺機組改造從合同簽署后到安裝、并網也僅用了39天。
最關鍵的是舊機改造帶來的經濟效益。
據悉,這款機組重量更輕,體積更小,啟動風速可以低至2.5m/s,這可以帶來更高的發電小時數。兩臺機組中,第一臺樣機替換的原機年發電小時僅1000小時,替換后發電小時提高到了2600小時。第二臺機組替換的原機發電小時不足2000小時,替換后發電小時增加了1000小時。
“現實測算中,要扣除舊機的發電小時再測算新增發電量。”王棟說,一般來說,舊機改造相比風電場風機平均年發電量提升60%以上,在測算經濟回報時,將舊機剩余生命周期的折舊計入成本后,投資回收期在6年左右。
劉萬平表示,目前在舊機改造市場,由于部分風電整機商已經退出風電市場,其已售風機后續維修存在困難,部分機組安全風險也較高,這部分業主改造舊機的意愿最為強烈。
另一方面,電網對風電場更高的運行要求對老舊機組尤其是定槳距機組帶來了挑戰。比如,電網公司已明確要求,未來,新能源場站全年參與一次調頻。這些電網的要求也刺激了舊機改造的需求。
市場研究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mac)認為,運行15年以上風電場將成為舊機改造的主要對象。對應中國2007-2010年間爆發式增長的風電裝機,預計從2023年起,中國舊機改造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原來業主還在觀望。”王棟說,兩臺機組立起后,很多業主都來咨詢。GW1S推向市場兩個多月,已經簽單13臺,還有幾十個風場正在洽談改造方案,“今年一季度還會再簽一批。”
1月13日,金風科技一款小機型GW 82-1.1MW獲得風能領域權威雜志《Windpower Monthly》2020最佳陸上風電機組金獎。
金風GW 82-1.1MW是金風GW1S系列的一款特定機型,葉片長82米,功率1.1MW。金風GW1S系列正是金風面向風電舊機改造市場的新產品,功率可以在750kW-1.3MW上下,葉片除匹配82米葉片外,還可以匹配66米、70米、87米等多款葉片。
在去年的風能大會上,和采用新平臺的三款大兆瓦陸上風機新品一道,金風科技首次公開展示了GW1S風電機組,其定位即為面向存量的舊機改造市場。
據金風科技業務副總裁兼全球研發中心總經理劉萬平介紹,GW1S風電機組在2019年就已經立項,首臺樣機在去年5月在吉林一家風電場并網運行,第二臺機組立在遼寧的大唐石營子風電場,去年8月實現了并網運行。
中國擁有規模巨大的舊風機改造需求。
從風機機型看,根據統計,中國在運MW級以下風電機組11000余臺,分別在1989年至2013年間投運,總裝機約8700 MW,另外,服役投運超過10年,單機容量在1-1.3MW的非主流機型近千臺,裝機容量超1200MW。
從運行時間看,風機的運行壽命可達20年,但在現實運行中,運行超過10年以上,風機就逐漸進入了故障高發期。據公開數據,2012年前投運的風電項目高達75GW。
劉萬平表示,這些運行超過10年的老舊風電場往往布局在我國風資源最優越的地區,但由于零部件老化,機組故障頻發,這給業主帶來了經濟損失,也是對風資源的浪費。
金風科技產品與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助理王棟表示,理論上,舊機改造直接替換當前的主流大兆瓦風機,經濟性最佳。但在現實中,更換不同功率的機型,需要按照新建風電場重新經過審批,一是審批時間漫長,且存在不確定性;二是審批過后,原風電場享受并網時補貼電價,改造后的新風電場執行電價政策目前還不明朗。
現實需求催生了金風的GW1S風電機組產品,它立足于金風最成功的1.5MW平臺,其功率可以匹配需替代的舊機型,更關鍵的是,由于功率相當,僅更換機頭,仍采用舊風機的塔筒,可以視作大部件維修更換,在現實中不會觸動重新審批。
也因為GW1S風電機組可以直接采用原有的舊塔筒,只需更換機頭,這就降低了改造成本并提高了改造效率。
王棟表示,第一臺樣機從發貨到安裝、并網,僅用了15天。第二臺機組改造從合同簽署后到安裝、并網也僅用了39天。
最關鍵的是舊機改造帶來的經濟效益。
據悉,這款機組重量更輕,體積更小,啟動風速可以低至2.5m/s,這可以帶來更高的發電小時數。兩臺機組中,第一臺樣機替換的原機年發電小時僅1000小時,替換后發電小時提高到了2600小時。第二臺機組替換的原機發電小時不足2000小時,替換后發電小時增加了1000小時。
“現實測算中,要扣除舊機的發電小時再測算新增發電量。”王棟說,一般來說,舊機改造相比風電場風機平均年發電量提升60%以上,在測算經濟回報時,將舊機剩余生命周期的折舊計入成本后,投資回收期在6年左右。
劉萬平表示,目前在舊機改造市場,由于部分風電整機商已經退出風電市場,其已售風機后續維修存在困難,部分機組安全風險也較高,這部分業主改造舊機的意愿最為強烈。
另一方面,電網對風電場更高的運行要求對老舊機組尤其是定槳距機組帶來了挑戰。比如,電網公司已明確要求,未來,新能源場站全年參與一次調頻。這些電網的要求也刺激了舊機改造的需求。
市場研究機構伍德麥肯茲(Woodmac)認為,運行15年以上風電場將成為舊機改造的主要對象。對應中國2007-2010年間爆發式增長的風電裝機,預計從2023年起,中國舊機改造市場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原來業主還在觀望。”王棟說,兩臺機組立起后,很多業主都來咨詢。GW1S推向市場兩個多月,已經簽單13臺,還有幾十個風場正在洽談改造方案,“今年一季度還會再簽一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