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在全球電池競賽中,美國不僅僅是敗下陣來,而是幾乎沒有參與競爭。
目前中國主導著全球鋰電池的生產,并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建廠。歐洲也正在增加電池工廠的數量,當前該地區電網和汽車企業正在從化石燃料轉向電動技術。雖然也有一些企業計劃在美國建廠,例如特斯拉的得克薩斯工廠,但是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預計,2025年時,美國在全球電池產量中的占比將從現在的8%下降到6%。
然而事實上,美國擁有電池制造行業所需的大部分要素。首先,美國擁有原材料,當前有三家企業正在開發從南加州沙漠的地下鹵水中提取鋰的設施,而阿肯色州和內華達州也在進行類似的項目。其次,美國對于電池也有需求,公用事業公司正在將大型電池接入電網,以儲存可再生電力并防止電力中斷。而美國汽車制造商也在增加電動汽車的產量。
在奧巴馬執政期間,美國政府曾推動國內電池工廠的建設。但是市場對這些設備的需求,并不足以支持這些工廠的運營,導致這個努力尷尬地以失敗告終,例如2012年,一家名為A123 Systems的制造商在獲得2.49億美元的聯邦撥款后依然宣告破產。然而,如今這種情況已經改變了。
Cairn Energy Research Advisors是一家位于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Boulder)的咨詢公司,該公司總經理Sam Jaffe表示:“如果我們想要在北美建立一個國內電池供應鏈,現在已經是必須按下加速器的時候。對話應該圍繞著‘礦到車’展開,而不僅僅是‘電池到車’。”
鋰電池已經成為了21世紀的一項基礎性技術,發揮了關鍵的作用,以至于美國政府在2018年的時候,將鋰列入35種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礦產清單之中。清潔技術非營利組織New Energy Nexus的首席能源官Danny Kennedy表示:“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不參與其中,這簡直不可思議。如果我們現在就參與進來,我們有潛力成為未來的冠軍,而不會將其拱手讓給別人。”該組織最近發布了一份關于建立國內電池產業可能性的報告。
對美國汽車制造商來說,他們非常希望在本土生產電池。在貿易動蕩的時代中,依賴進口電池依然是一個問題,雖然新任總統拜登廢除了前總統的關稅方式。隨著全球車企開始向電動化轉型,底特律需要充足的電池供應,將汽車的價格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上。
此外,電動汽車電池包又大又重,因此其運輸成本非常高,例如,一輛雪佛蘭Bolt緊湊型汽車的電池組重量大約為950磅(約430公斤)。而如果這些電池來自美國本土的工廠,則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汽車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的技術總監Brett Smith表示:“想象一下,將幾百萬個電池包從亞洲運輸過來,這簡直是一場噩夢。在這種情況下,在本土生產電池更合乎邏輯。”
除了通用和LG化學在俄亥俄州建設的電池工廠,以及SK Innovation即將在佐治亞州建設的兩家工廠外,美國境內還有許多即將量產的電池初創企業。位于科羅拉多州的電池制造商Solid Power Inc.預計最早將在2025年底開始為汽車生產提供支持,該公司首席執行官Doug Campbell表示,美國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創新能力。他說道:“不過,我們所面臨的風險是:這些創新能留在本國嗎?我們會不會走上太陽能電芯的老路?”
目前中國主導著全球鋰電池的生產,并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建廠。歐洲也正在增加電池工廠的數量,當前該地區電網和汽車企業正在從化石燃料轉向電動技術。雖然也有一些企業計劃在美國建廠,例如特斯拉的得克薩斯工廠,但是彭博新能源財經(BloombergNEF)預計,2025年時,美國在全球電池產量中的占比將從現在的8%下降到6%。
然而事實上,美國擁有電池制造行業所需的大部分要素。首先,美國擁有原材料,當前有三家企業正在開發從南加州沙漠的地下鹵水中提取鋰的設施,而阿肯色州和內華達州也在進行類似的項目。其次,美國對于電池也有需求,公用事業公司正在將大型電池接入電網,以儲存可再生電力并防止電力中斷。而美國汽車制造商也在增加電動汽車的產量。
在奧巴馬執政期間,美國政府曾推動國內電池工廠的建設。但是市場對這些設備的需求,并不足以支持這些工廠的運營,導致這個努力尷尬地以失敗告終,例如2012年,一家名為A123 Systems的制造商在獲得2.49億美元的聯邦撥款后依然宣告破產。然而,如今這種情況已經改變了。
Cairn Energy Research Advisors是一家位于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Boulder)的咨詢公司,該公司總經理Sam Jaffe表示:“如果我們想要在北美建立一個國內電池供應鏈,現在已經是必須按下加速器的時候。對話應該圍繞著‘礦到車’展開,而不僅僅是‘電池到車’。”
鋰電池已經成為了21世紀的一項基礎性技術,發揮了關鍵的作用,以至于美國政府在2018年的時候,將鋰列入35種對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礦產清單之中。清潔技術非營利組織New Energy Nexus的首席能源官Danny Kennedy表示:“作為世界最大的經濟體,美國不參與其中,這簡直不可思議。如果我們現在就參與進來,我們有潛力成為未來的冠軍,而不會將其拱手讓給別人。”該組織最近發布了一份關于建立國內電池產業可能性的報告。
對美國汽車制造商來說,他們非常希望在本土生產電池。在貿易動蕩的時代中,依賴進口電池依然是一個問題,雖然新任總統拜登廢除了前總統的關稅方式。隨著全球車企開始向電動化轉型,底特律需要充足的電池供應,將汽車的價格維持在較低的水平上。
此外,電動汽車電池包又大又重,因此其運輸成本非常高,例如,一輛雪佛蘭Bolt緊湊型汽車的電池組重量大約為950磅(約430公斤)。而如果這些電池來自美國本土的工廠,則可以降低運輸成本。汽車研究中心(Center for Automotive Research)的技術總監Brett Smith表示:“想象一下,將幾百萬個電池包從亞洲運輸過來,這簡直是一場噩夢。在這種情況下,在本土生產電池更合乎邏輯。”
除了通用和LG化學在俄亥俄州建設的電池工廠,以及SK Innovation即將在佐治亞州建設的兩家工廠外,美國境內還有許多即將量產的電池初創企業。位于科羅拉多州的電池制造商Solid Power Inc.預計最早將在2025年底開始為汽車生產提供支持,該公司首席執行官Doug Campbell表示,美國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創新能力。他說道:“不過,我們所面臨的風險是:這些創新能留在本國嗎?我們會不會走上太陽能電芯的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