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央視《天下財經》播出三則“虛擬電廠走進現實”主題深度報道,記者走訪浙江嘉興海寧、金華、義烏等地,探訪展示國網浙江電力加快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從技術、商業模式等領域探索虛擬電廠實踐,挖掘空調負荷、電動汽車、儲能資源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助力迎峰度夏電力保供的創新舉措。
虛擬電廠就是憑借能源互聯網技術,將閑散在終端用戶的充電樁、儲能、空調、分布式光伏等電力負荷資源聚合起來,并加以優化控制參與電網運行。
根據相關機構預計,到2025年,虛擬電廠平均每年投資建設規模達到200億元,運營市場規模每年在50億元以上。
聚合充電樁
虛擬電廠“削峰填谷”讓利消費者
在深圳,有1.8萬根充電樁接入虛擬電廠管理中心,可以隨時響應電網的調度進行調峰,并獲得相應的收益,其中的部分收益最終也會讓利給車主。這些充電樁收到后臺虛擬電廠的指令,下調充電功率,實現錯峰充電。
某能源數字化公司創始人 首席執行官 王陽:我們只需要調度一把充電槍,就會給正在使用它充電的車主彈一個對話框,詢問在這個時間點愿不愿意接受降低功率,你的充電時長會增加30分鐘,但是每度電可以打5折。
深圳虛擬電廠管理中心總經理 程韌俐:今年深圳的電動汽車已經達到83萬輛,到2025年我們預測是5000萬千瓦時的電池電量,這對深圳確實是很大的資源。虛擬電廠的建設成本是傳統電廠的1/10左右。
虛擬電廠激活儲能資源
企業積極“增儲”獲益
除了充電樁資源以外,儲能項目也是虛擬電廠的重要資源。在接入虛擬電廠之后,儲能項目如何實現盈利收回投資,又會產生哪些新的業態和商業模式?
總臺央視記者 平凡:在深圳的寶清儲能電站,有從大巴車和小轎車上拆卸下來的磷酸鐵鋰電池,這也是電池的梯次利用項目。整個項目就像一個能夠容納1200萬度的“超級充電寶”,未來也可應用在虛擬電廠的場景當中。在電網用電高峰時,為電網提供調峰服務。
這套系統由80臺大巴和76臺小轎車報廢拆卸的12.2萬個電池單體連接而成,剩余使用壽命約5年。電池轉化效率可以達到新儲能電池的90%以上,已經可以滿足接入虛擬電廠調度的要求。
在安徽合肥,當地的虛擬電廠正式接入25座換電站,參與輔助調峰。用電高峰時,可提供1.3萬千瓦的負荷資源,相當于2000多戶居民的用電負荷,同時也能為企業帶來一定收益。
某換電運營企業聯合創始人 張建平:讓電池和換電站、電網互動,到達高峰期時,通知換電站暫時停止供電。如果還需要電,換電站進行反向供給。
某光伏企業儲能業務總監 仇龍江:從目前的運營情況來看,基本上5年左右就能回收投資成本。
某光伏企業科技儲能中心主任 王綏軍:如果能夠把虛擬電廠需求側響應部分的收益落實,工商業或者是負荷側的儲能就會迎來非常快速的發展階段。
“電力+算力”聚沙成塔
虛擬電廠促新業態涌現
虛擬電廠聚合了身邊熟悉的電力負荷資源,包括空調、充電樁、儲能等。如何把這些分散的資源用好并獲得收益,算力在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電力+算力”正在促進新業態加速落地。
國網義烏市供電公司虛擬電廠業務工作人員 黃德志:用電高峰按兩小時計算,就是1800度電,可以獲取大概14400元收益。
在浙江金華虛擬電廠的指揮中心,可以智能管控樓宇空調等負荷資源,實時調整溫度,還能與電力交易中心互通,讓資源供應方獲取經濟收益。
國網金華供電公司虛擬電廠負責人 侯健生:未來通過系統的快速連接、快速響應,聚沙成塔,可以逐步提高空調的接入能力。交互完成之后,我們的補貼由聚合商進行發放。
在湖北,國家電網將當地13000座5G基站接入虛擬電廠,可調節負荷超3.8萬千瓦,利用算力搭建起基于虛擬電廠的調控一體化系統。
國網海寧市供電公司總經理 張海春:它相當于是一個剛剛建立起來的人工智能初級模型,相當于自動駕駛中的L1級的安全級別。未來如果通過大量算力的模擬仿真,它應對的能力效率將達到更高的水平。
固德威智慧能源立足其行業優勢和硬件優勢,正在積極布局能源管理及能源增值服務。固德威廣德虛擬電廠示范項目已經聚合了工業園區分布光伏、儲能、可控負荷資源等,并與宣城地調中心實現了信息互通,建設了初步虛擬電廠管理系統。今年將通過虛擬電廠平臺,實現全流程需求響應模擬交易,從信息下發、申報、出清、調控、結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