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6日-19日,2023北京國際風能大會暨展覽會(CWP2023)在北京如約召開。作為全球風電行業年度最大的盛會之一,這場由百余名演講嘉賓和數千名國內外參會代表共同參與的風能盛會,再次登陸北京,聚焦中國能源革命的未來。
本屆大會以“構筑全球穩定供應鏈 共建能源轉型新未來”為主題,將歷時四天,包括開幕式、主旨發言、高峰對話、創新劇場以及關于“全球風電產業布局及供應鏈安全”“雙碳時代下的風電技術發展前景”“國際風電市場發展動態及投資機會”“風電機組可靠性論壇”等不同主題的21個分論壇。能見App全程直播本次大會。
在17日下午召開的碳視角下的新型電力系統主題論壇上,來自國內外的研究機構、專家學者、企業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新型電力系統的思考與展望。
嘉賓精彩觀點摘要如下:
郭辰:新型電力系統背景下若干重要技術方向的思考
中國華能清潔能源技術研究院院長助理,華能集團可再生能源領域首席專家郭辰
第一個主要的技術方向是電站儲能,就光熱型熔巖儲能技術而言,光熱和光伏在一定配比下的運行,或許可以成為一個需要關注的熱點,工商業儲能作為分布式儲能用戶側的典型應用,也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領域。目前全國范圍內儲能相關的政策出臺力度較大,結合具體政策內容來看,江浙地區、廣東、四川等地比較適合推廣用戶側儲能,當然這也是動態變化的,7月底江浙滬、湖南、廣東、重慶這些省份也出臺了相關政策。
此外,還有具有主動支撐功能的發電設備、智慧終端設備、深度再電氣化、多能互補融合技術、信息化和智慧化的技術等多個技術方向,也值得業界共同關注。
查浩: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進程下的風電發展展望
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新能源研究院海洋能源處長查浩
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進程之下,關于風電發展有幾點需要考慮。
首先是持續優化布局,將來風電發展集中和分散并舉、陸上和海上并舉,就地和外送并舉,單一品種和多品種多能互補的要協同開發,單一場景和綜合場景,特別是在鄉村振興等領域要不斷創新應用;其次是增強涉網的技術性能,特別是沙戈荒、水風光的大基地,距離換流站、升壓站距離較遠,本身就是就地支撐電源不足,接入的薄弱電網地區,電壓波動、越線問題很突出;接著是增強設備的性能和保供能力,設備要更加可靠,抗臺風、抗低溫寒潮,有更可靠的運行能夠利用,同時增強電力氣象的預測精度,為將來參與電力的平衡保供以及參與電力市場提供更好的支撐;最后,在業態方面還要加強創新,應該更加積極地推動風電在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礦區等負荷中心,高速公路、港區、旅游區等不同場景下,因地制宜地創新業態,不斷提高風電的參與度。
鐘孝泰:可持續的電力系統,能源轉型的基石
西門子能源電網科技集團高級副總裁/中國電網及工業銷售總經理鐘孝泰
氣候問題,迫在眉睫。作為能源行業的消費者、參與者,要使能源具備可獲得性、經濟性、可持續性、安全性,這意味著巨大的挑戰。作為能源服務商,西門子也在不斷總結和思考,今后能源的社會需求肯定會持續增長,不管是生活、生產還是科研,都離不開能源。
但能源的分布又是極為不均的,生產區、生活區和能源所在區并不保持一致,這又關系到輸電企業如何助力新型電力系統。首先要繼續大力發展和接入可再生能源,要解決化石能源短缺的問題;第二要大力發展和構建遠距離的輸電;第三是在設備方面可以主動做降碳甚至是零碳;第四是發展儲能,增強新型電力系統的電網穩定性。
楊志千:金風風電構網技術探索與實踐
金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副總經理楊志千
以風光為主的新能源發展,給電網及發電企業帶來了諸多挑戰。針對這些新能源高占比的電網挑戰,行業從電網、發電業主、設備廠家等不同角度共同探討應對的方案,金風在電源側提出了構網型風機技術的解決方案。
構網能力并不是越強越好。所謂構網和隨網組合一定是結合電力系統的穩定需求,根據適應增強電網強度、頻率支撐、黑啟動電力交易等不同維度的電網功能要求,提供對應的支撐服務。為此,金風推出了系列化產品,可以滿足沙戈荒大基地場景、分散式場景、源網荷儲場景以及深遠海送出等不同場景的不同需求。
劉瑩:風儲系統如何優化協同?
中車山東風電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劉瑩
風儲系統是如何優化協同的?正常情況下,風力發電系統是向電網提供電能,如果風力發電需要向儲能系統輸出電能或者需要調頻的時候,風力發電系統額外電能需要給儲能充電,這遵循了經濟最優的原則。
調度指令發布要提升頻率,優先要調用風電功率,也就是此地風電要提升發電功率了,優先調用風電機組的功率;如果要是降低頻率,則優先調用混合儲能,保持整個系統是一個發電量最大的狀態,從而避免出現依賴傳統風機參與調頻的方式從而經濟性折減的問題。
楊萌:源網荷儲綜合能源規劃的四大痛點
天潤低碳設計研究院資深電力市場研究員楊萌
綜合能源規劃的痛點可以總結為四個方面:
一是搭建量化計算的底層模型,讓系統可以給出更加精準的規劃方案,比如風、光、儲、氫以及配套的電發熱裝置、儲能裝置,幾種能源設施如何搭配、如何流通轉化、轉化效率如何控制,細化到這種程度;二是生成快捷工具,供客戶和前端人員去使用;三是模型配置,像搭積木一樣搭出一些前端應用,形成對新場景的快速支持;四是不斷豐富場景,優先選擇拓展綠色冶煉、綠色礦場、綠色甲醇、綠色氫氣這些工藝流程相對固定的用電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