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密歇根州一處在建的中國企業工廠項目已被中止。在今年的1月,韓國LG公司也無限期擱置了與通用汽車在美國合作建設電池工廠的計劃。7月份,中國臺灣的臺積電由于缺乏熟練工人,將原定在美國的生產計劃推遲至2025年。同時,日本本田在10月份宣布退出與通用汽車合作生產廉價電動汽車的計劃,而福特汽車也推遲了與韓國SK On合資公司在肯塔基州的電池生產計劃。可見,今年以來,眾多國際知名企業紛紛放棄了或推遲了在美建廠的計劃。
考慮到生產成本因素,松下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在堪薩斯州建設的工廠成本高于預期,因此很難在俄克拉荷馬州再建一家工廠。同樣,本田首席執行官三部敏宏也坦言,成本是本田放棄在美國建廠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些企業所面臨的“成本難題”,實際上反映了美國電動汽車產業鏈的現狀。
專家指出,美國在電池原材料開采和加工方面過于依賴進口,同時能源、土地和勞動力等要素成本較高,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企業的投資支出。此外,臺積電也因缺乏熟練勞動力而面臨機器安裝困難的問題,這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當前美國制造業所面臨的勞動力短缺和空心化困境。
為了解決制造業空心化問題,歷屆美國政府都將“再工業化”作為美國經濟發展重點,希望以此將就業機會帶回國內。然而,有分析指出,美國在成本方面處于劣勢地位、產業政策缺乏連貫性、經濟結構過度側重金融業等因素,都增加了重振制造業的難度。
此外,美國的基礎設施配套建設也給消費者帶來了不小的困擾。據市場調查機構J.D.Power的報告顯示,美國公共充電樁中存在不少故障問題,2022年美國電動汽車車主的充電失敗率達到了五分之一。續航里程不足、電價昂貴以及電網穩定性不足等問題也讓美國消費者怨聲載道,導致第三季度電動汽車在美國汽車市場的占有率僅為7.9%。
更重要的是,企業希望其投資能夠處于一個穩定且有利于長期發展的宏觀經濟和營商環境中。據美媒報道,韓國LG和通用汽車之間的談判陷入僵局,部分原因是LG高管對美國宏觀經濟前景感到擔憂。近期,美聯儲將美國2024年經濟增長預期下調了0.1個百分點至1.4%。業內專家認為,美國債務負擔創新高、通脹仍處于高位以及制造業頻繁罷工等問題,都使企業對美國的營商環境產生了擔憂。此外,美國貨幣政策急轉彎、突發性政治事件等不確定性因素也令企業望而卻步。
不僅如此,美國還將經濟議題政治化,并在相關政策中加入各種“護欄”條款,這進一步打擊了企業的信心和積極性。例如,《芯片與科學法案》規定相關企業在赴美建廠時必須作出排他性選擇;《通脹削減法案》的新規定指出,從2024年起在美生產的電動汽車不能使用中國等國家制造或組裝的電池組件。這些條款無疑給企業設置了一道難以跨越的障礙。目前,中國的電動汽車電池在全球市場占據半壁江山,同時在部分電池材料方面的供應可滿足90%的需求。因此,與中國的“脫鉤斷鏈”幾乎是不可能的。全美數千家汽車經銷商近日聯名致信政府,呼吁暫停“激進”的電動車發展計劃。
由此可見,這些企業之所以要放棄或者暫緩在美國建廠與美國變化不定的政策、動蕩不安的社會環境和具備歧視性的排他選擇有很重要的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