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馨月 世紀新能源網
相對于中國電池組件行業剛剛興起便一鳴驚人的輝煌,本土逆變器就顯得一直沉寂很多。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中國制造的電池板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誦經瑯瑯”,而盤踞國內的諸多逆變器公司,也一定不會甘心只做“一方之侯”,但是,本土逆變器公司的“外來僧”之路路在何方?
國內企業競爭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 行業發展較晚,尚需積累的時間。光伏逆變器是對長期運行穩定性要求較高的產品,所以需要較深厚的技術積累。國外的逆變器企業有些從1992年開始就已經著手產品研發了,并且到現在已經更新了好幾代產品,而中國的老牌企業卻是少之又少,國內領軍企業陽光電源也是從98年開始著手研發,而六年時間對于逆變器這種電力電子產品來說足以改頭換面數次了。因此,用陽光電源公司總經理曹仁賢的話來說,中國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 低價競爭帶來質量下降的惡性循環。“兄弟鬩于墻,而共御外侮”,中國企業常常把前半句發揮的淋漓盡致,雖然有人稱逆變器毛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將會啟穩,但目前國內的惡意競爭此起彼伏的現象是不容忽視的。如果技術跟不上降價,只能削減產品質量,而最終受害者是我們自己。若想走出國門,中國逆變器企業最好先想想自己最終的競爭對手是誰,把后半句做好才是真正的勝利。2010年中國幾家逆變器企業進駐澳大利亞市場的失敗便為國內同行敲響警鐘——中國制造的逆變器故障率高不能成為國產的標簽。
三、 配套服務得不到重視。開拓市場的中國逆變器企業多是將注意力轉向銷售的突圍,而歐洲等發達國家卻恰恰看重的是一個產品的配套服務尤其是售后保障。如全球逆變器巨頭SMA現在就致力于完善自己的售后體系,尤其是其中的現場服務和質保方面。比如SMA在德國設有17個服務支持中心,能夠滿足用戶從現場故障診斷到24小時設備更換,以及所有技術咨詢等方面的要求。并且所有SMA的逆變器都有5年的標準質保期。用戶還可以選擇延長質保期至10年;只要在質保期范圍內,用戶即可享受免費的維修和設備更換服務。如果用戶采購的逆變器在保質期外發生故障,需要維修或更換設備,SMA只收取成本費用。同時,對于更換后的設備,質保期會延長一年。當然,這一系列保障措施也是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但是拼財力并不占優勢的中國企業也可以把服務納入企劃,一點點進行完善,若是完全忽略只會將隱患積累。
四、 準入機制不規范,市場標準難以統一,導致魚龍混雜,為行業發展帶來阻礙。小型逆變器行業進入門檻低,使得很多并不具備相關資質或者研發能力的企業哄然而入,低質低價產品頓時橫行于世,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雖然在行業洗牌中這些投機者會被清理出局,但是,如果在一開始完善審查機制,是不是會為日后行業發展減輕不必要的阻力呢?
誰為國產逆變器的“外來僧”夢想指條明路?
目前無論媒體宣傳還是行業分析師預測,都對逆變器市場保持看好,有預期稱光伏逆變器有望在未來10年中保持20%~30%的增速。但是通過尋訪業內人士,卻都難以保持樂觀。比起資深的大企業通過數年韜光養晦已經蓄勢待發,那些同樣懷揣夢想并且一直不懈努力的中小型企業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國內市場的硝煙彌漫讓很多企業已經倍感焦頭爛額,應對無序的低價競爭更讓他們手忙腳亂,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大企業也經常會被突如其來的惡意競價搞得措手不及。面對廣闊的國外市場,國產逆變器似乎急需一位“亂世英雄”橫空出世,披荊斬棘為其他同胞開出一條路來。
那么這位“英雄”該具備那些超越凡人的素質呢?
首先,依舊是國產產品的殺手锏——高性價比。低質低價也許會短暫的占有市場,但是長期來看產品使用后的故障連連一定會促使消費者更傾向于高質價優的產品。雖然國內產品質量標準并不規范明確,但是國外先進的質檢標準是值得產品開發前期借鑒的。
其次,“入鄉隨俗”的服務保障。歐、日等國外市場都是極其注重產品的服務體系的,只憑靠中國風格的銷售“沖鋒”來席卷市場,而不注重銷售前后的服務提供,只能在陣風過后一片狼藉。
最后,“甘于寂寞”。英雄并非全是天才,他需要勤奮的學習與積累方可達到日后的所向披靡。像光伏組件界的“黑馬”阿特斯,在2008到2010的光伏“井噴期”,面對其他同類企業30%的高利潤,阿特斯卻因為堅持自己的模式而成了“旁觀者”,忍受著漫長的只有15%到20%低利期。但是,經過了市場拐點,在同行紛紛為之前的盲目樂觀而“買單”時,阿特斯卻在2011年從全球出貨量排名第六躍居第二,并保持了平穩的發展勢頭。因此,韜匱藏珠的一時“寂寞”為的是腳步可以走的更遠,“苦練內功”是為了日后的一鳴驚人。
我們期待,“英雄”的出現會接連不斷,讓中國逆變器為全球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未完待續!
世紀新能源網,聚焦逆變器市場系列報道
第三篇——《“舌尖上”的光伏之國產逆變器的“外來僧”之坎坷歷程》
第二篇——《“舌尖上”的逆變器之本土電子企業對光伏逆變器行業的“逆襲”》
第一篇——《“舌尖上”的光伏逆變器之發展脈絡簡介》
作者郵箱:zhangxy@ne21.com 歡迎交流
相對于中國電池組件行業剛剛興起便一鳴驚人的輝煌,本土逆變器就顯得一直沉寂很多。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中國制造的電池板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誦經瑯瑯”,而盤踞國內的諸多逆變器公司,也一定不會甘心只做“一方之侯”,但是,本土逆變器公司的“外來僧”之路路在何方?
國內企業競爭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一、 行業發展較晚,尚需積累的時間。光伏逆變器是對長期運行穩定性要求較高的產品,所以需要較深厚的技術積累。國外的逆變器企業有些從1992年開始就已經著手產品研發了,并且到現在已經更新了好幾代產品,而中國的老牌企業卻是少之又少,國內領軍企業陽光電源也是從98年開始著手研發,而六年時間對于逆變器這種電力電子產品來說足以改頭換面數次了。因此,用陽光電源公司總經理曹仁賢的話來說,中國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二、 低價競爭帶來質量下降的惡性循環。“兄弟鬩于墻,而共御外侮”,中國企業常常把前半句發揮的淋漓盡致,雖然有人稱逆變器毛利率下降到一定程度將會啟穩,但目前國內的惡意競爭此起彼伏的現象是不容忽視的。如果技術跟不上降價,只能削減產品質量,而最終受害者是我們自己。若想走出國門,中國逆變器企業最好先想想自己最終的競爭對手是誰,把后半句做好才是真正的勝利。2010年中國幾家逆變器企業進駐澳大利亞市場的失敗便為國內同行敲響警鐘——中國制造的逆變器故障率高不能成為國產的標簽。
三、 配套服務得不到重視。開拓市場的中國逆變器企業多是將注意力轉向銷售的突圍,而歐洲等發達國家卻恰恰看重的是一個產品的配套服務尤其是售后保障。如全球逆變器巨頭SMA現在就致力于完善自己的售后體系,尤其是其中的現場服務和質保方面。比如SMA在德國設有17個服務支持中心,能夠滿足用戶從現場故障診斷到24小時設備更換,以及所有技術咨詢等方面的要求。并且所有SMA的逆變器都有5年的標準質保期。用戶還可以選擇延長質保期至10年;只要在質保期范圍內,用戶即可享受免費的維修和設備更換服務。如果用戶采購的逆變器在保質期外發生故障,需要維修或更換設備,SMA只收取成本費用。同時,對于更換后的設備,質保期會延長一年。當然,這一系列保障措施也是需要一定的資金支持,但是拼財力并不占優勢的中國企業也可以把服務納入企劃,一點點進行完善,若是完全忽略只會將隱患積累。
四、 準入機制不規范,市場標準難以統一,導致魚龍混雜,為行業發展帶來阻礙。小型逆變器行業進入門檻低,使得很多并不具備相關資質或者研發能力的企業哄然而入,低質低價產品頓時橫行于世,嚴重擾亂了市場秩序。雖然在行業洗牌中這些投機者會被清理出局,但是,如果在一開始完善審查機制,是不是會為日后行業發展減輕不必要的阻力呢?
誰為國產逆變器的“外來僧”夢想指條明路?
目前無論媒體宣傳還是行業分析師預測,都對逆變器市場保持看好,有預期稱光伏逆變器有望在未來10年中保持20%~30%的增速。但是通過尋訪業內人士,卻都難以保持樂觀。比起資深的大企業通過數年韜光養晦已經蓄勢待發,那些同樣懷揣夢想并且一直不懈努力的中小型企業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國內市場的硝煙彌漫讓很多企業已經倍感焦頭爛額,應對無序的低價競爭更讓他們手忙腳亂,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大企業也經常會被突如其來的惡意競價搞得措手不及。面對廣闊的國外市場,國產逆變器似乎急需一位“亂世英雄”橫空出世,披荊斬棘為其他同胞開出一條路來。
那么這位“英雄”該具備那些超越凡人的素質呢?
首先,依舊是國產產品的殺手锏——高性價比。低質低價也許會短暫的占有市場,但是長期來看產品使用后的故障連連一定會促使消費者更傾向于高質價優的產品。雖然國內產品質量標準并不規范明確,但是國外先進的質檢標準是值得產品開發前期借鑒的。
其次,“入鄉隨俗”的服務保障。歐、日等國外市場都是極其注重產品的服務體系的,只憑靠中國風格的銷售“沖鋒”來席卷市場,而不注重銷售前后的服務提供,只能在陣風過后一片狼藉。
最后,“甘于寂寞”。英雄并非全是天才,他需要勤奮的學習與積累方可達到日后的所向披靡。像光伏組件界的“黑馬”阿特斯,在2008到2010的光伏“井噴期”,面對其他同類企業30%的高利潤,阿特斯卻因為堅持自己的模式而成了“旁觀者”,忍受著漫長的只有15%到20%低利期。但是,經過了市場拐點,在同行紛紛為之前的盲目樂觀而“買單”時,阿特斯卻在2011年從全球出貨量排名第六躍居第二,并保持了平穩的發展勢頭。因此,韜匱藏珠的一時“寂寞”為的是腳步可以走的更遠,“苦練內功”是為了日后的一鳴驚人。
我們期待,“英雄”的出現會接連不斷,讓中國逆變器為全球市場注入新的活力。
未完待續!
世紀新能源網,聚焦逆變器市場系列報道
第三篇——《“舌尖上”的光伏之國產逆變器的“外來僧”之坎坷歷程》
第二篇——《“舌尖上”的逆變器之本土電子企業對光伏逆變器行業的“逆襲”》
第一篇——《“舌尖上”的光伏逆變器之發展脈絡簡介》
作者郵箱:zhangxy@ne21.com 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