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陽在這一領域已經走在前列。在中國最富含頁巖氣的四川盆地,恰好也是中海陽投資太陽能光熱設備生產的基地,為中海陽在此領域提供了得天獨厚的研發條件。“我們預測,光熱發電與頁巖氣聯合循環在技術上與理論上都是可行的,具體實施還仍需要2-3年的時間,到2016年,基本就可以實現產業化了。”薛黎明說。
認清“雙反”本源
歐盟“雙反”雖以和平的方式解決,但是薛黎明認為應該通過該事件認識“雙反”的本源,如果不抓住問題的本質,而執著于表面現象,就會迷失方向。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實施“雙反”的本源是什么 ? 至少有兩點原因,第一,前些年歐盟整體經濟形勢不錯,出于節能減排等方面考慮,大力發展光伏產業,對光伏設備的需求量非常大,這給了中國光伏設備企業廣闊的市場空間,直接帶動了國內一大批企業成長起來,但這幾年歐盟經濟形勢急速衰退,無力支撐一個龐大而“昂貴”的光伏產業發展,發展速度減慢,對光伏產品的需求增長大大減弱,這是歐盟光伏產業發展的大形勢。
第二,在前幾年光伏產業快速發展的刺激下,從2008年開始,歐盟區域內也催生了一批本地光伏設備企業,并進行了產能擴張,在之前光伏產業大發展的大好形勢下,這些企業的產能也許不能滿足歐盟區域內的需求,需要進口中國的產品來填補,但到了光伏產業發展緩慢期,本地企業就基本能夠滿足歐盟區域內的需求,到2012年,歐洲許多國家產能相對飽和,實現了產需平衡,這時自然就失去了進口中國產品的動力。
薛黎明說,“但中國的光伏產品相比歐盟企業生產的更便宜,本地又有這么多的產能,怎么辦 ? 從保護本區域光伏設備企業出發,歐盟自然就會想到要實施貿易保護,限制中國光伏設備的進入。這就是歐盟光伏”雙反“的本質所在,也清楚地問答了為什么歐盟會從前幾年熱烈歡迎中國的光伏產品,發展到今天拒絕中國光伏產品的局面。”
重視國內市場
與歐盟光伏“雙反”有一定關聯度的是尚德的破產,許多人因此唱衰中國的光伏產業, 薛黎明感嘆道,施正榮博士把尚德帶到了一個相當的高度,自己也一度成為中國首富,應該說,他為中國的光伏事業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尚德之所以走到了今天,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因此唱衰中國的光伏產業,顯然是有失偏頗的。首先要清楚地認識到,受“雙反”影響的這些企業,包括英利、天合光能,以及破產的尚德,只是中國光伏產業的一個環節,即設備制造環節,不代表整個中國光伏產業。那么整個中國光伏產業是什么樣的 ? 應該說,是蓬勃發展的朝陽產業,在包括金太陽工程以及國家其他一系列支持政策的推動下,近年來我國光伏產業快速發展,裝機規模不斷擴大,尤其是從2011年開始,光伏裝機規模每年幾乎是以100%的速度在增長,僅2012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就達到約400萬千瓦,占世界光伏總裝機的比例也越來越高,今年的發展速度依然非常喜人,可以說,國內的光伏市場完全打開了,我國的光伏產業國內需求正處于歷史最好發展時期。
薛黎明說,在前幾年出口市場的刺激下,大量與光伏不相干的企業一擁而上,紛紛進入這個行業,一些原有的企業則不斷擴大產能,致使現在的光伏設備產能嚴重過剩。到去年,我國的多晶硅片產能已經接近50吉瓦,而去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不過4個吉瓦,如果僅僅按照國內的需求來算,就有80%以上的產能過剩,這是一個非常可怕的數字。在這個時候,出現優勝劣汰也就不足為怪了。
產業整合是好事,適者生存,強者發展,只有經過大浪淘沙,最有創新力、競爭力的企業才會凸顯出來,這樣才會更加有利于整個光伏產業的健康發展。
中海陽秉承博大的歷史使命,憑借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從太陽能光伏發電切入,逐步延拓到太陽能光熱發電、太陽能光熱發電與頁巖氣(天然氣)聯合循環、一個大能源概念的架構已初見雛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