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能源局日前(2月5日)最新發布的統計數據,2016年,我國光伏新增裝機容量達到了3454萬千瓦(34.54吉瓦);而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累計光伏裝機容量則達到了7742萬千瓦(77.42吉瓦)。由此,在光伏新增裝機及累計光伏裝機這兩項數據上,中國再度位列全球第一。
而相對于此,2015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為1513萬千瓦(15.13吉瓦);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為4318萬千瓦(43.18吉瓦).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光伏發電量達到了662億千瓦時,占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1%。此外,國家能源局分析稱,2016年,我國光伏發電呈現出向中東部轉移的趨勢;同時,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發展提速,2016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比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增長了200%。
光伏發電呈現向中東部轉移趨勢
2016年12月下旬,國家發改委正式對外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一《規劃》可謂影響深遠,不僅是因為他將牽動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更為關鍵的是,其啟動及執行,關系到我國至2020年,能否實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5%的目標。
以太陽能為例,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各類太陽能發電裝機約70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萬億元。而這比《規劃》中“水電的新增投資約5000億元”、“風電的新增投資約7000億元”都要多。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在2016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中,西北地區為974萬千瓦,占全國的28%;西北以外地區為2480萬千瓦,占全國的72%;中東部地區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省份達9個,其中山東322萬千瓦、河南244萬千瓦、安徽225萬千瓦、河北203萬千瓦。
相對于此,2015年時,新疆(含兵團)、內蒙古和江蘇居新增裝機前三位,分別為210萬千瓦、187萬千瓦和165萬千瓦。就此,國家能源局分析稱,2016年,我國光伏發電呈現出向中東部轉移的趨勢。
如今,光伏已經成為了我國最具優勢的產業之一。上述《規劃》曾經指出,在光伏方面,我國創造了晶硅等新型電池技術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建立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光伏發電全產業鏈,突破了多晶硅生產技術封鎖,多晶硅產量已占全球總產量的40%左右,光伏組件產量達到全球總產量的70%左右。技術進步及生產規模擴大使“十二五”時期光伏組件價格下降了60%以上。
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增長200%
據悉,《規劃》將“全面推進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綜合利用工程”放在了促進太陽能利用的首要位置。
《規劃》提出,我國繼續支持在已建成且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用電集中區域規模化推廣屋頂光伏發電系統;積極鼓勵在電力負荷大、工商業基礎好的中東部城市和工業區周邊,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則建設光伏電站項目;結合土地綜合利用,依托農業種植、漁業養殖、林業栽培等,因地制宜創新各類“光伏+”綜合利用商業模式,促進光伏與其他產業有機融合;創新光伏的分布利用模式,在中東部等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人人1千瓦光伏”示范工程,建設光伏小鎮和光伏新村。
同時,在分布式光伏和“光伏+”之外,《規劃》還提出了有序推進大型光伏電站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示范工程建設、大力推廣太陽能熱利用的多元化發展、積極推進光伏扶貧工程等要求。
事實上,如今我國在“全面推進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綜合利用工程”上已經初見成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累計光伏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中,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為6710萬千瓦,而分布式累計裝機容量則達到了1032萬千瓦。
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2016年新增裝機容量424萬千瓦,比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增長200%。據國家能源局統計,去年,我國中東部地區分布式光伏有較大增長,新增裝機排名前5位的省份是浙江(86萬千瓦)、山東(75萬千瓦)、江蘇(53萬千瓦)、安徽(46萬千瓦)和江西(31萬千瓦).
而相對于此,2015年,我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為1513萬千瓦(15.13吉瓦);截至2015年年底,我國光伏累計裝機容量為4318萬千瓦(43.18吉瓦).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光伏發電量達到了662億千瓦時,占我國全年總發電量的1%。此外,國家能源局分析稱,2016年,我國光伏發電呈現出向中東部轉移的趨勢;同時,分布式光伏發電裝機容量發展提速,2016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比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增長了200%。
光伏發電呈現向中東部轉移趨勢
2016年12月下旬,國家發改委正式對外發布了《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以下簡稱《規劃》)。這一《規劃》可謂影響深遠,不僅是因為他將牽動我國可再生能源產業,更為關鍵的是,其啟動及執行,關系到我國至2020年,能否實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15%的目標。
以太陽能為例,據《證券日報》記者整理,《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將新增各類太陽能發電裝機約7000萬千瓦,新增投資約1萬億元。而這比《規劃》中“水電的新增投資約5000億元”、“風電的新增投資約7000億元”都要多。
國家能源局最新數據顯示,在2016年全國新增光伏發電裝機中,西北地區為974萬千瓦,占全國的28%;西北以外地區為2480萬千瓦,占全國的72%;中東部地區新增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省份達9個,其中山東322萬千瓦、河南244萬千瓦、安徽225萬千瓦、河北203萬千瓦。
相對于此,2015年時,新疆(含兵團)、內蒙古和江蘇居新增裝機前三位,分別為210萬千瓦、187萬千瓦和165萬千瓦。就此,國家能源局分析稱,2016年,我國光伏發電呈現出向中東部轉移的趨勢。
如今,光伏已經成為了我國最具優勢的產業之一。上述《規劃》曾經指出,在光伏方面,我國創造了晶硅等新型電池技術轉換效率的世界紀錄。建立了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光伏發電全產業鏈,突破了多晶硅生產技術封鎖,多晶硅產量已占全球總產量的40%左右,光伏組件產量達到全球總產量的70%左右。技術進步及生產規模擴大使“十二五”時期光伏組件價格下降了60%以上。
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量增長200%
據悉,《規劃》將“全面推進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綜合利用工程”放在了促進太陽能利用的首要位置。
《規劃》提出,我國繼續支持在已建成且具備條件的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等用電集中區域規模化推廣屋頂光伏發電系統;積極鼓勵在電力負荷大、工商業基礎好的中東部城市和工業區周邊,按照就近利用的原則建設光伏電站項目;結合土地綜合利用,依托農業種植、漁業養殖、林業栽培等,因地制宜創新各類“光伏+”綜合利用商業模式,促進光伏與其他產業有機融合;創新光伏的分布利用模式,在中東部等有條件的地區,開展“人人1千瓦光伏”示范工程,建設光伏小鎮和光伏新村。
同時,在分布式光伏和“光伏+”之外,《規劃》還提出了有序推進大型光伏電站建設、因地制宜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示范工程建設、大力推廣太陽能熱利用的多元化發展、積極推進光伏扶貧工程等要求。
事實上,如今我國在“全面推進分布式光伏和‘光伏+’綜合利用工程”上已經初見成效。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累計光伏裝機容量7742萬千瓦中,光伏電站累計裝機容量為6710萬千瓦,而分布式累計裝機容量則達到了1032萬千瓦。
其中,分布式光伏發電2016年新增裝機容量424萬千瓦,比2015年新增裝機容量增長200%。據國家能源局統計,去年,我國中東部地區分布式光伏有較大增長,新增裝機排名前5位的省份是浙江(86萬千瓦)、山東(75萬千瓦)、江蘇(53萬千瓦)、安徽(46萬千瓦)和江西(31萬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