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末的壩上草原,風勁光強,山陵間風機連綿,視野里間或有牧人趕著羊群出現,古老與現代文明景象在這片土地上完美“同框”。
這里是塞外名城河北省張家口。2022年冬奧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近年來,一系列利好因素讓這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鎮,已經擁有千萬千瓦級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國家風光儲示范電站以及風電檢測中心,正打造低碳奧運專區,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如火如荼。
張家口擁有河北省一半光伏裝機 七成風電裝機
在位于張北縣境內的風光儲輸示范電站聯合控制中心,操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風光儲聯合發電控制系統。大屏幕上,顯示著電站風電、光伏、儲能的實時出力數據,截至當日上午10時37分,當日發電量已經達到151.6萬千瓦時。
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輸示范電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風光儲輸公司”)總經理馬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今年5月份,風光儲示范電站今年以來發電量就已突破5.5億千瓦時,提前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這5.5億千瓦時發電量,在張家口每年可再生能源全部發電量中并不顯眼。但是,風光儲輸協調出力的發電模式卻使得這部分電量擁有媲美火電的穩定性,具有很強的示范意義。
張家口擁有作為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優越自然條件。這里風能資源可開發量4000萬千瓦,太陽能資源可開發量3000萬千瓦,年均日照時數2898小時。是華北地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河北省光伏累計裝機達到492萬千瓦,風電累計并網容量1164萬千瓦。最新數字顯示,張家口目前光伏發電裝機260萬千瓦,風電裝機814萬千瓦。河北省一半光伏裝機、七成風電裝機在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在河北省新能源發展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加上生物質發電,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經達到1076萬千瓦,占全部電力裝機的70%,位居全國前列。”張家口市發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處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張家口完善了可再生能源開發模式,把可再生能源開發與植樹造林、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撤并空心村和行政村,加大土地流轉和整理力度,推進可再生能源的基地化、規?;l展。”
據了解,張家口當前已經規劃了15個多能互補和風光小鎮項目,并列入了今年的全市前期重點項目。
根據《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到2020年,示范區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將達2000萬千瓦,其中,風電1300萬千瓦,光伏600萬千瓦,光熱發電100萬千瓦。“到2020年,張家口風電、光伏、光熱裝機達到2000萬千瓦,這基本相當于現在冀北電力公司包括火電在內,所有裝機總和。”上述人士表示。
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風電檢測中心、張北大數據中心,一批新興產業項目在張家口落地。當前,可再生能源為代表新興產業集群正在成為張家口經濟增長新支柱。在規劃期內,示范區新能源、大數據、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將達到15%,2020年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15%左右。
摘得中國工業大獎 風光儲輸承擔科技創新使命
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裝機絕大部分分布于壩上。從張家口市區一路向北,藍天籠罩之下,是綿延的壩上丘陵。偶爾會有牧人趕著羊群出現在視野里,成為草原上最靈動的音符,傳遞著這片土地古老神韻。點綴其間的無數風機,給遠離繁華的塞外,增添了現代氣息。
在張北壩上,記者明顯感覺風要比張家口市區大很多。從風光儲輸示范電站樓頂觀景臺望去,近處光伏板鱗次櫛比,在陽光下閃耀光輝。遠處山梁上,一座座風機隨著地形起伏勾勒出條條曲線。
遠處的一臺大號風機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在眾多風機中格外顯眼。電站工作人員介紹,“這是孟家梁風電場的5兆瓦大型風機,高100米,塔筒直徑就有6米,葉片長62米,重達743噸。我們都叫它‘擎天柱’”。
當前,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已經完成一期和二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風電9.85萬千瓦、光伏發電4萬千瓦和儲能2萬千瓦。二期建設規模為風電40萬千瓦、光伏6萬千瓦、儲能5萬千瓦。同時二期預留了5萬千瓦的容量,將配置大容量及試驗性風機。
在采訪中,馬力向記者介紹,今年1月21日,示范電站單日發電818萬千瓦時,創投運以來最高值。“目前已累計輸出超過30億千瓦時平穩可控綠色電能,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221萬噸。”
對于張家口乃至全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而言,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承擔著特殊的責任。工程采用全球首創的“風光儲輸聯合發電”技術路線,在智能電網的框架下,構建新能源發電領域自主創新和試驗示范兩個平臺,是提升新能源綜合利用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由此,示范工程也承擔著風光儲輸領域出成果、出標準、出人才的重任。”風光儲輸公司黨委書記高峰一語道出示范工程的核心所在。
2016年12月,在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會上,國家電網公司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摘得中國工業大獎桂冠,這是中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與之相并肩的不乏中國探月工程探測器系統、大連船舶航母工程、高鐵列車高可靠性齒輪系統等國家級頂尖工業項目。
在做好電站運維之外,風光儲輸示范電站還造福一方,積極協助地方做好能源扶貧工作。近期,按照“施工—運行—管理”全方位保障路徑,風光儲輸示范電站幫助建設的石灣村39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已順利并網、穩定運行,可實現年增收60余萬元,被譽為“壩上地區精準扶貧模范范例”。
擬建立四方機制推動風電供暖大規模推廣
電力輸出問題曾經是困擾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大問題。記者2015年到張家口采訪時了解到,在電網“三站四線”工程還沒有建成之前,張家口棄風率高達30%以上,而如今,張家口風電擁有2071小時的年平均利用小時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300個小時。基于上述情況,2016年河北省整體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達到2077小時,在北方風電大省中是最高的。
從今年一季度河北省的風電并網運行情況看,利用小時數達到583小時,同比增加20小時。同時,棄風率降至10%,同比下降8個百分點。在這方面,擁有全省七成風電裝機的張家口功不可沒。
在電力送出通道建設方面,“十三五”期間張家口將再投資560億元。目前,張北柔性直流輸變電工程即將開工建設,“張家口—北京—石家莊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可研報告也已經完成。未來張家口可再生能源電力送出通道將更加通暢。
同時,張家口也在努力提升本地清潔電力消納水平。日前,一份《張家口風電供暖實施方案》上報國家能源局,今年該市計劃啟動2000萬平方米以上的清潔能源供暖試點工作。
記者了解到,在方案中擬建立“政府+電網+發電企業+用戶側”的四方機制??偟乃悸肥牵胤秸疇款^協調,以電網公司為主體搭建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平臺,風電企業將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之外的棄風電力競價上網,電網公司進行優先調度并在輸配電環節給予優惠支持,大幅降低電供暖用戶下網電價,從根本上消除風電供暖大規模推廣的成本阻力。
記者從方案征求意見稿中看到,尚義縣、懷來縣、崇禮區、經開區509萬平方米供暖面積擬納入試點。初步測算,試點項目每年可消納棄風電量7億千瓦時。
試點成熟后,該模式可進一步向充電、制氫、大數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應用端推廣,逐步擴大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同時也能提升張家口吸引新興產業項目的競爭力。
這里是塞外名城河北省張家口。2022年冬奧會、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級可再生能源示范區……近年來,一系列利好因素讓這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作為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重鎮,已經擁有千萬千瓦級的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國家風光儲示范電站以及風電檢測中心,正打造低碳奧運專區,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建設如火如荼。
張家口擁有河北省一半光伏裝機 七成風電裝機
在位于張北縣境內的風光儲輸示范電站聯合控制中心,操作人員向記者展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國家風光儲聯合發電控制系統。大屏幕上,顯示著電站風電、光伏、儲能的實時出力數據,截至當日上午10時37分,當日發電量已經達到151.6萬千瓦時。
國網新源張家口風光儲輸示范電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風光儲輸公司”)總經理馬力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截至今年5月份,風光儲示范電站今年以來發電量就已突破5.5億千瓦時,提前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
這5.5億千瓦時發電量,在張家口每年可再生能源全部發電量中并不顯眼。但是,風光儲輸協調出力的發電模式卻使得這部分電量擁有媲美火電的穩定性,具有很強的示范意義。
張家口擁有作為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的優越自然條件。這里風能資源可開發量4000萬千瓦,太陽能資源可開發量3000萬千瓦,年均日照時數2898小時。是華北地區風能和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之一。
根據國家能源局統計數據,今年一季度河北省光伏累計裝機達到492萬千瓦,風電累計并網容量1164萬千瓦。最新數字顯示,張家口目前光伏發電裝機260萬千瓦,風電裝機814萬千瓦。河北省一半光伏裝機、七成風電裝機在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在河北省新能源發展中的地位可見一斑。
“加上生物質發電,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經達到1076萬千瓦,占全部電力裝機的70%,位居全國前列。”張家口市發展改革委可再生能源處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今年張家口完善了可再生能源開發模式,把可再生能源開發與植樹造林、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通過撤并空心村和行政村,加大土地流轉和整理力度,推進可再生能源的基地化、規?;l展。”
據了解,張家口當前已經規劃了15個多能互補和風光小鎮項目,并列入了今年的全市前期重點項目。
根據《河北省張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發展規劃》,到2020年,示范區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將達2000萬千瓦,其中,風電1300萬千瓦,光伏600萬千瓦,光熱發電100萬千瓦。“到2020年,張家口風電、光伏、光熱裝機達到2000萬千瓦,這基本相當于現在冀北電力公司包括火電在內,所有裝機總和。”上述人士表示。
風光儲輸示范工程、風電檢測中心、張北大數據中心,一批新興產業項目在張家口落地。當前,可再生能源為代表新興產業集群正在成為張家口經濟增長新支柱。在規劃期內,示范區新能源、大數據、新材料等新興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將達到15%,2020年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將達到15%左右。
摘得中國工業大獎 風光儲輸承擔科技創新使命
張家口可再生能源裝機絕大部分分布于壩上。從張家口市區一路向北,藍天籠罩之下,是綿延的壩上丘陵。偶爾會有牧人趕著羊群出現在視野里,成為草原上最靈動的音符,傳遞著這片土地古老神韻。點綴其間的無數風機,給遠離繁華的塞外,增添了現代氣息。
在張北壩上,記者明顯感覺風要比張家口市區大很多。從風光儲輸示范電站樓頂觀景臺望去,近處光伏板鱗次櫛比,在陽光下閃耀光輝。遠處山梁上,一座座風機隨著地形起伏勾勒出條條曲線。
遠處的一臺大號風機吸引了記者的目光,在眾多風機中格外顯眼。電站工作人員介紹,“這是孟家梁風電場的5兆瓦大型風機,高100米,塔筒直徑就有6米,葉片長62米,重達743噸。我們都叫它‘擎天柱’”。
當前,風光儲輸示范工程已經完成一期和二期建設。一期工程建設風電9.85萬千瓦、光伏發電4萬千瓦和儲能2萬千瓦。二期建設規模為風電40萬千瓦、光伏6萬千瓦、儲能5萬千瓦。同時二期預留了5萬千瓦的容量,將配置大容量及試驗性風機。
在采訪中,馬力向記者介紹,今年1月21日,示范電站單日發電818萬千瓦時,創投運以來最高值。“目前已累計輸出超過30億千瓦時平穩可控綠色電能,相當于節約標準煤11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超221萬噸。”
對于張家口乃至全國可再生能源發展而言,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承擔著特殊的責任。工程采用全球首創的“風光儲輸聯合發電”技術路線,在智能電網的框架下,構建新能源發電領域自主創新和試驗示范兩個平臺,是提升新能源綜合利用水平的重大科技創新工程。“由此,示范工程也承擔著風光儲輸領域出成果、出標準、出人才的重任。”風光儲輸公司黨委書記高峰一語道出示范工程的核心所在。
2016年12月,在第四屆中國工業大獎發布會上,國家電網公司風光儲輸示范工程摘得中國工業大獎桂冠,這是中國工業領域最高獎項。與之相并肩的不乏中國探月工程探測器系統、大連船舶航母工程、高鐵列車高可靠性齒輪系統等國家級頂尖工業項目。
在做好電站運維之外,風光儲輸示范電站還造福一方,積極協助地方做好能源扶貧工作。近期,按照“施工—運行—管理”全方位保障路徑,風光儲輸示范電站幫助建設的石灣村390千瓦光伏扶貧電站已順利并網、穩定運行,可實現年增收60余萬元,被譽為“壩上地區精準扶貧模范范例”。
擬建立四方機制推動風電供暖大規模推廣
電力輸出問題曾經是困擾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發展的大問題。記者2015年到張家口采訪時了解到,在電網“三站四線”工程還沒有建成之前,張家口棄風率高達30%以上,而如今,張家口風電擁有2071小時的年平均利用小時數,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近300個小時。基于上述情況,2016年河北省整體風電年平均利用小時數達到2077小時,在北方風電大省中是最高的。
從今年一季度河北省的風電并網運行情況看,利用小時數達到583小時,同比增加20小時。同時,棄風率降至10%,同比下降8個百分點。在這方面,擁有全省七成風電裝機的張家口功不可沒。
在電力送出通道建設方面,“十三五”期間張家口將再投資560億元。目前,張北柔性直流輸變電工程即將開工建設,“張家口—北京—石家莊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輸變電工程”可研報告也已經完成。未來張家口可再生能源電力送出通道將更加通暢。
同時,張家口也在努力提升本地清潔電力消納水平。日前,一份《張家口風電供暖實施方案》上報國家能源局,今年該市計劃啟動2000萬平方米以上的清潔能源供暖試點工作。
記者了解到,在方案中擬建立“政府+電網+發電企業+用戶側”的四方機制??偟乃悸肥牵胤秸疇款^協調,以電網公司為主體搭建可再生能源電力交易平臺,風電企業將最低保障收購小時數之外的棄風電力競價上網,電網公司進行優先調度并在輸配電環節給予優惠支持,大幅降低電供暖用戶下網電價,從根本上消除風電供暖大規模推廣的成本阻力。
記者從方案征求意見稿中看到,尚義縣、懷來縣、崇禮區、經開區509萬平方米供暖面積擬納入試點。初步測算,試點項目每年可消納棄風電量7億千瓦時。
試點成熟后,該模式可進一步向充電、制氫、大數據、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等應用端推廣,逐步擴大可再生能源消費量,同時也能提升張家口吸引新興產業項目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