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金融與環保融合,架起生態環保和金融發展之間的橋梁,將有力推動環保從單一整治向依法依規監管、有力有效服務轉變,讓管理對象從環境整治中受益,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近日,江蘇召開首次“金環”對話會,旨在破解綠色金融產品不豐富、信息不對稱等難題,營造齊抓共管的氛圍,確保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的同時,有效推動產業綠色轉型、經濟持續增長。
江蘇省副省長繆瑞林表示,發展綠色金融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只有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在調結構、轉方式、推動經濟綠色轉型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和激勵金融資本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才能更大力度地服務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環保領域投資缺口較大,迫切需要引入社會資本
江蘇綠色金融發展起步較早,自2001年以來,國內首筆排污權交易、首筆跨區域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均在江蘇誕生。2008年在全國率先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2012年在全國率先啟動企業環保信用評價制度,2017年發起設立了生態環保發展基金,2018年推出了首個綠色金融產品“環保貸”,初步形成了具有江蘇特色的環境經濟政策體系。
“產業結構偏重,污染物排放量大,僅靠末端治理成本較高且效果有限,一些地區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企業綠色化改造的融資渠道偏窄,資金成本高。”記者從“金環”對話會上了解到,這些都是嚴重制約江蘇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的瓶頸,迫切需要綠色金融的強力支撐。
為充分發揮金融杠桿作用,在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的同時,引導和激勵社會資金進入生態環保領域,日前,江蘇省環保廳、省財政廳等9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綠色金融服務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包括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等6方面措施。
此次,江蘇省環保廳與16家金融機構簽訂“金環”對話合作備忘錄。江蘇將通過財政貼息等方式引導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綠色金融服務,設計更豐富的綠色金融產品,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生態環境治理領域,切實緩解污染治理投資不足的矛盾。
江蘇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環保和金融每季度都會舉辦一次對話會,創造更多成果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
建立“金環”對話機制,幫助金融機構規避環境風險
“建議金融機構準確把握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的政策要求,對受控區域、受控行業內的新上項目進行嚴格審核、審慎投資;結合四季度環境質量管控要求,對涉水、涉氣的重點行業企業做好金融風險防范。”會上,江蘇省環保廳從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等方面,對金融機構規避環境風險進行了提示。
“部分社會資本想進入生態環境治理這個領域,但由于對事關投資風險的環保政策、企業環保信用等情況掌握不夠,為了規避風險,結果往往放棄投資或者只能輕度參與。”會上,不少金融機構的負責人提出了顧慮。
繆瑞林表示,只有增強彼此互信,加強信息資源的歸集分析和結果應用,列出信息清單,定期向共享平臺推送信息,為擴大投資、預防風險等決策提供依據,切實找準推進綠色金融政策創新、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前進方向,才能使投資者放心投資。
各種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是踐行綠色金融的關鍵抓手。“金環”對話機制的建立,就是針對環保因素可能引發的法律和市場風險,指導幫助金融機構做好風險防范和規避。
據悉,江蘇將加強與綠色投資相關的金融風險監管,建立健全客戶重大環境和社會風險的內部報告等制度,嚴格執行資本市場信息披露制度,有效防范綠色債券的違約風險。
同時,鼓勵建立綠色信貸風險監測和評估機制,及時采取必要風險控制措施。
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業務,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支持
記者了解到,有別于傳統金融業務,綠色金融缺少完善的配套措施,抵質押相對困難,需要從產品和政策兩個方面創新,推動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
江蘇將加大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力度,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在客戶篩選、風險識別等方面的作用,開發諸如新能源利用收益權資產證券化等新型產品,促進綠色發展。
同時,加大綠色金融政策創新力度,更好發揮政府在政策指導等方面的作用,系統設計發展綠色金融的政策體系,在綠色貸款貼息和擔保支持等方面加強政策創新,豐富綠色金融政策工具箱,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綠色金融。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鼓勵將黑臭水體整治等項目和休閑度假、旅游觀光等有穩定收益的項目打包實施,優先納入省級PPP項目儲備庫,對其中符合獎補條件的落地項目,獎補標準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0%。
此外,《意見》明確,銀行機構不得違規為環保排放不達標、嚴重污染環境且整改無望的落后企業提供授信或融資。對環保信用評級為紅色、黑色等級的企業在其環保信用等級修復之前,暫停向其新增貸款。
江蘇省副省長繆瑞林表示,發展綠色金融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重要舉措。只有充分發揮綠色金融在調結構、轉方式、推動經濟綠色轉型發展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和激勵金融資本參與生態環境保護,才能更大力度地服務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
環保領域投資缺口較大,迫切需要引入社會資本
江蘇綠色金融發展起步較早,自2001年以來,國內首筆排污權交易、首筆跨區域二氧化硫排污權交易均在江蘇誕生。2008年在全國率先開展環境污染責任保險試點,2012年在全國率先啟動企業環保信用評價制度,2017年發起設立了生態環保發展基金,2018年推出了首個綠色金融產品“環保貸”,初步形成了具有江蘇特色的環境經濟政策體系。
“產業結構偏重,污染物排放量大,僅靠末端治理成本較高且效果有限,一些地區的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企業綠色化改造的融資渠道偏窄,資金成本高。”記者從“金環”對話會上了解到,這些都是嚴重制約江蘇生態文明建設深入推進的瓶頸,迫切需要綠色金融的強力支撐。
為充分發揮金融杠桿作用,在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優化產業結構的同時,引導和激勵社會資金進入生態環保領域,日前,江蘇省環保廳、省財政廳等9部門共同印發了《關于深入推進綠色金融服務生態環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了包括綠色信貸、綠色證券等6方面措施。
此次,江蘇省環保廳與16家金融機構簽訂“金環”對話合作備忘錄。江蘇將通過財政貼息等方式引導鼓勵金融機構積極參與綠色金融服務,設計更豐富的綠色金融產品,吸引更多的社會資本進入生態環境治理領域,切實緩解污染治理投資不足的矛盾。
江蘇省環保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環保和金融每季度都會舉辦一次對話會,創造更多成果服務全省高質量發展。
建立“金環”對話機制,幫助金融機構規避環境風險
“建議金融機構準確把握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的政策要求,對受控區域、受控行業內的新上項目進行嚴格審核、審慎投資;結合四季度環境質量管控要求,對涉水、涉氣的重點行業企業做好金融風險防范。”會上,江蘇省環保廳從產業布局、結構調整等方面,對金融機構規避環境風險進行了提示。
“部分社會資本想進入生態環境治理這個領域,但由于對事關投資風險的環保政策、企業環保信用等情況掌握不夠,為了規避風險,結果往往放棄投資或者只能輕度參與。”會上,不少金融機構的負責人提出了顧慮。
繆瑞林表示,只有增強彼此互信,加強信息資源的歸集分析和結果應用,列出信息清單,定期向共享平臺推送信息,為擴大投資、預防風險等決策提供依據,切實找準推進綠色金融政策創新、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前進方向,才能使投資者放心投資。
各種風險的識別和評估是踐行綠色金融的關鍵抓手。“金環”對話機制的建立,就是針對環保因素可能引發的法律和市場風險,指導幫助金融機構做好風險防范和規避。
據悉,江蘇將加強與綠色投資相關的金融風險監管,建立健全客戶重大環境和社會風險的內部報告等制度,嚴格執行資本市場信息披露制度,有效防范綠色債券的違約風險。
同時,鼓勵建立綠色信貸風險監測和評估機制,及時采取必要風險控制措施。
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業務,為環保產業發展提供支持
記者了解到,有別于傳統金融業務,綠色金融缺少完善的配套措施,抵質押相對困難,需要從產品和政策兩個方面創新,推動綠色金融可持續發展。
江蘇將加大綠色金融產品創新力度,充分發揮金融機構在客戶篩選、風險識別等方面的作用,開發諸如新能源利用收益權資產證券化等新型產品,促進綠色發展。
同時,加大綠色金融政策創新力度,更好發揮政府在政策指導等方面的作用,系統設計發展綠色金融的政策體系,在綠色貸款貼息和擔保支持等方面加強政策創新,豐富綠色金融政策工具箱,撬動更多的社會資本參與綠色金融。
值得關注的是,《意見》鼓勵將黑臭水體整治等項目和休閑度假、旅游觀光等有穩定收益的項目打包實施,優先納入省級PPP項目儲備庫,對其中符合獎補條件的落地項目,獎補標準在現有基礎上提高10%。
此外,《意見》明確,銀行機構不得違規為環保排放不達標、嚴重污染環境且整改無望的落后企業提供授信或融資。對環保信用評級為紅色、黑色等級的企業在其環保信用等級修復之前,暫停向其新增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