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湖南首屆新能源車展系列活動落下帷幕,由此引發的一場關于新能源汽車該如何發展的討論在業界發酵。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以數倍的增速擴張,引得眾多資本蜂擁而至。但與此同時,核心技術的缺乏卻讓整個行業蒙上一團迷霧。企業提升核心技術,盡快走出靠政府補貼存活的局面,正成為業界共識。
這次新能源車展雖設在長沙三環以外的青竹湖,卻絲毫沒能打消觀展人的熱情,更是吸引了北汽株洲、比亞迪、中車時代等近30個知名整車、零部件企業和運營商前來參展。
與新能源車展一樣火爆的,當屬近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擴張速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達34萬輛和33萬輛,同比增長3.3倍和3.4倍,銷量首次超越美國,一舉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此背景下,湖南新能源汽車發展赫然走在全國前列。據省經信委數據,2013年至2015年全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2.1萬輛,其中長株潭城市群推廣應用1.9萬輛,是國家下達我省任務的325.7%,推廣數量全國第7,任務完成率全國第2。去年,全省產銷新能源汽車3.3萬輛,比上年增長763%。
目前,我省已聚集了長沙比亞迪、南車時代電動、長沙眾泰、北汽株洲、中聯重科、長沙梅花等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整車、電機電控、動力電池和電池材料在內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至2015年底,全省已建成充換電站40座,交直流充電樁2567個。長沙、株洲等地已建成一定規模的城市充電服務網絡,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南段建成18座充電站。
“我省在技術創新上也表現突出。”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車時代電動汽車開發了增程式(插電式)、“雙源雙充”式等多種新能源車型,比亞迪純電動大巴采用多項世界領先的自主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中車株機研制出采用9500法拉超級電容的“在線超快充純電動客車”等。
【業界】政策助力,跨界造新能源車盛行
本次北京國際車展,互聯網公司樂視的首款電動汽車吸引了無數人的駐足與圍觀。據不完全統計,格力、富士康、阿里巴巴、西部資源等眾多非汽車企業已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時,國內開始流行起跨界造新能源汽車。
眾多企業為何對新能源汽車趨之若鶩?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與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鼓勵政策分不開,也促進了跨界造車的局面。”一業內人士解釋。
按照我國2013-2015年度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每輛新能源汽車可獲得從數萬到數十萬元的財政補貼。據統計,2015年,國家和地方針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多達300多億元。
問題
伴隨著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也面臨一系列問題。
“電池續航短、能源補給不便利、電池壽命短、安全性不高等都是電動汽車推廣中的重重阻礙。”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健指出,若除去政策補貼,新能源汽車無論從價格還是安全性上都還無法取勝傳統燃油車。
新能源汽車因電池體積大,無法集中放在一小塊安全的地方,當發生碰撞時,存安全隱患。近年,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爆炸事故就時常有之。
對于一輛純電動汽車而言,按一度電需要10公斤電池來算,50度電就要500公斤電池,續航僅200多公里。普通燃油車一箱油50升左右,僅重30至40公斤,續航可達500公里。相比之下,電動汽車的負擔要大得多,“產能”卻相對較低。
普通燃油車加一箱油只需幾分鐘,而電動汽車充電則以小時計。一臺電動車的電池價值約10萬元,如果充500次,每次就產生200塊錢的折舊費,成本優勢似乎也未顯現。
“這些都是缺乏核心技術所致,它正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桎梏。”4月29日,在2016湖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發展研討會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資源中心部長助理呂仁志指出,部分新能源汽車廠家利用國家政策漏洞大肆“騙補”、基礎設施不完善,這些難題讓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蒙上一層迷霧。
出路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開啟,我省新能源汽車發展也正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面對諸多難題,各新能源車企該如何應對?
“下大力氣補齊產品研發和基礎配套兩大短板。”4月29日,在湖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發展對接會上,張劍飛副省長如此作答。他還指出,新能源車企不能老想著政府補貼度日,必須靠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來生存和發展。
呂仁志介紹,我國新能源汽車從2009-2015年經歷培育技術基礎及培養產業基礎兩個階段后,2016-2020年第三個階段要通過提升技術水平來提高產品質量,保證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運營。
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鐘志華也表示,核心技術的研發至關重要,而其中輕量化和模塊化是兩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鐘志華所指輕量化包括綜合從結構、材料、制造工藝幾個方面來解決汽車輕化問題,而模塊化則包括商業模式和研發模式的創新。“通過多家機構的協同研發,解決高性能整體方案,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形成更高的競爭力。”
呂仁志認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成本正在快速下降,依靠產業革新和市場內生動力發展是大勢所趨。
此外,新能源汽車推廣模式創新、新能源汽車和互聯網融合的發展創新、新能源汽車開發模式與探索、充電設施建設與完善以及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模式建立安全運營監管平臺。
數讀
剛剛發布的《湖南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中,也已初步確定,到2020年湖南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到2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到50萬輛。
省經信委主任謝超英指出,湖南將依托產業基礎,著力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制約,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落實和完善扶持政策,優化配套環境,創新商業模式,擴大市場應用,走出一條健康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新路。
15.6萬輛
根據財政部、工信部等五部委下發《關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獎勵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湖南“十三五”推廣任務總量為15.6萬輛。
此外,4月29日,在湖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發展對接會上,謝超英透露,《湖南省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及獎勵方案》、《湖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6-2020)》等政策文件正在修改完善中,出臺在即。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以數倍的增速擴張,引得眾多資本蜂擁而至。但與此同時,核心技術的缺乏卻讓整個行業蒙上一團迷霧。企業提升核心技術,盡快走出靠政府補貼存活的局面,正成為業界共識。
這次新能源車展雖設在長沙三環以外的青竹湖,卻絲毫沒能打消觀展人的熱情,更是吸引了北汽株洲、比亞迪、中車時代等近30個知名整車、零部件企業和運營商前來參展。
與新能源車展一樣火爆的,當屬近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擴張速度。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統計,201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達34萬輛和33萬輛,同比增長3.3倍和3.4倍,銷量首次超越美國,一舉成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此背景下,湖南新能源汽車發展赫然走在全國前列。據省經信委數據,2013年至2015年全省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2.1萬輛,其中長株潭城市群推廣應用1.9萬輛,是國家下達我省任務的325.7%,推廣數量全國第7,任務完成率全國第2。去年,全省產銷新能源汽車3.3萬輛,比上年增長763%。
目前,我省已聚集了長沙比亞迪、南車時代電動、長沙眾泰、北汽株洲、中聯重科、長沙梅花等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初步形成了新能源整車、電機電控、動力電池和電池材料在內較為完整的產業鏈。至2015年底,全省已建成充換電站40座,交直流充電樁2567個。長沙、株洲等地已建成一定規模的城市充電服務網絡,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南段建成18座充電站。
“我省在技術創新上也表現突出。”省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車時代電動汽車開發了增程式(插電式)、“雙源雙充”式等多種新能源車型,比亞迪純電動大巴采用多項世界領先的自主技術和關鍵零部件,中車株機研制出采用9500法拉超級電容的“在線超快充純電動客車”等。
【業界】政策助力,跨界造新能源車盛行
本次北京國際車展,互聯網公司樂視的首款電動汽車吸引了無數人的駐足與圍觀。據不完全統計,格力、富士康、阿里巴巴、西部資源等眾多非汽車企業已宣布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一時,國內開始流行起跨界造新能源汽車。
眾多企業為何對新能源汽車趨之若鶩?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與國家出臺的一系列鼓勵政策分不開,也促進了跨界造車的局面。”一業內人士解釋。
按照我國2013-2015年度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每輛新能源汽車可獲得從數萬到數十萬元的財政補貼。據統計,2015年,國家和地方針對新能源車的補貼多達300多億元。
問題
伴隨著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也面臨一系列問題。
“電池續航短、能源補給不便利、電池壽命短、安全性不高等都是電動汽車推廣中的重重阻礙。”汽車安全與節能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宋健指出,若除去政策補貼,新能源汽車無論從價格還是安全性上都還無法取勝傳統燃油車。
新能源汽車因電池體積大,無法集中放在一小塊安全的地方,當發生碰撞時,存安全隱患。近年,新能源汽車發生自燃、爆炸事故就時常有之。
對于一輛純電動汽車而言,按一度電需要10公斤電池來算,50度電就要500公斤電池,續航僅200多公里。普通燃油車一箱油50升左右,僅重30至40公斤,續航可達500公里。相比之下,電動汽車的負擔要大得多,“產能”卻相對較低。
普通燃油車加一箱油只需幾分鐘,而電動汽車充電則以小時計。一臺電動車的電池價值約10萬元,如果充500次,每次就產生200塊錢的折舊費,成本優勢似乎也未顯現。
“這些都是缺乏核心技術所致,它正成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桎梏。”4月29日,在2016湖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發展研討會上,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數據資源中心部長助理呂仁志指出,部分新能源汽車廠家利用國家政策漏洞大肆“騙補”、基礎設施不完善,這些難題讓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蒙上一層迷霧。
出路
隨著“中國制造2025”戰略開啟,我省新能源汽車發展也正迎來一個嶄新的時代。面對諸多難題,各新能源車企該如何應對?
“下大力氣補齊產品研發和基礎配套兩大短板。”4月29日,在湖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發展對接會上,張劍飛副省長如此作答。他還指出,新能源車企不能老想著政府補貼度日,必須靠提升自身市場競爭力來生存和發展。
呂仁志介紹,我國新能源汽車從2009-2015年經歷培育技術基礎及培養產業基礎兩個階段后,2016-2020年第三個階段要通過提升技術水平來提高產品質量,保證新能源汽車的安全運營。
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院士鐘志華也表示,核心技術的研發至關重要,而其中輕量化和模塊化是兩個無法回避的問題。鐘志華所指輕量化包括綜合從結構、材料、制造工藝幾個方面來解決汽車輕化問題,而模塊化則包括商業模式和研發模式的創新。“通過多家機構的協同研發,解決高性能整體方案,有利于新能源汽車產業形成更高的競爭力。”
呂仁志認為,我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正在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成本正在快速下降,依靠產業革新和市場內生動力發展是大勢所趨。
此外,新能源汽車推廣模式創新、新能源汽車和互聯網融合的發展創新、新能源汽車開發模式與探索、充電設施建設與完善以及基于互聯網+大數據的模式建立安全運營監管平臺。
數讀
剛剛發布的《湖南省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五年行動計劃(2016-2020)》中,也已初步確定,到2020年湖南節能和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到25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生產能力達到50萬輛。
省經信委主任謝超英指出,湖南將依托產業基礎,著力突破核心技術和關鍵零部件制約,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和技術水平,落實和完善扶持政策,優化配套環境,創新商業模式,擴大市場應用,走出一條健康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新路。
15.6萬輛
根據財政部、工信部等五部委下發《關于“十三五”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獎勵政策及加強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通知》,湖南“十三五”推廣任務總量為15.6萬輛。
此外,4月29日,在湖南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及產業發展對接會上,謝超英透露,《湖南省2016-20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及獎勵方案》、《湖南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6-2020)》等政策文件正在修改完善中,出臺在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