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還剩下最后四十多天。
整個風電行業的氣氛變得愈發嚴肅。
今年5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并隨文下發《風電項目競爭配置指導方案(試行)》,明確從2019年起,推行競爭方式配置風電項目。
面對競價,風電開發商是墨守成規、將壓力層層傳導下去,還是痛定思痛、改變思路迎接新時代?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
面對新的形勢,開發企業必須迅速做出改變。應該轉變觀念,根據資源、環境條件的變化以及風電項目自身特點,調整開發建設與運維管理方式,推動各個環節朝著更加智能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并以全生命周期為視角來降低度電成本。
相比標桿電價時代“閉著眼都能掙錢”,競價時代的風電開發商必須從“粗放式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用更有技術的洞察力和技術判斷力對項目的發電量、度電成本等進行精確測算,讓技術驅動產業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達到項目預期。遠景集團創始人兼CEO張雷說:
開發商不能再比大小、稱重量、拼價格了。風機1%的電量提升,對應150元初始投資成本的降低。未來風電產業的發力點,是開發商技術升級引領,是比電量、拼質量。
拒絕虛高承諾電量 建立后評估閉環
為了應對競價時代不確定的風險,一些開發商還習慣于通過壓低風電設備價格來減少投資成本。
然而現在風機供應鏈生態的成本幾乎降到底了,過度壓價肯定會影響設備質量,行業價格戰無異于飲鴆止渴,長期下去劣幣驅逐良幣,將會影響產業發展。
于是,越來越多的開發商漸趨理性,采用解決方案公開招標方法,要求在設備招投標過程中,把各設備廠家的解決方案和項目本身的二十年經濟性收益掛鉤。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某些項目招采過程中,出現設備廠家虛高承諾電量的現象,而且靠隨意承諾發電量博取訂單的虛高承諾電量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
“廠家敢承諾,業主就敢認”,由于諸多因素中,發電量對LCOE的影響最大,這種做法會給將來的競價項目帶來巨大風險。
部分廠家在鉆開發商技術驗證能力沒有形成閉環的空子,通過高承諾先拿單,“寅吃卯糧,飲鴆止渴”。對此,未來有競爭力的開發企業必然會借助后評估及實測來驗證設備,而不是看設備廠家承諾。
若實際發電量不能實現,開發商與設備商之間出現糾紛,必須有獨立第三方出具證明確認是否是設備問題,但目前獨立第三方機構較少,難以滿足舉證需求。一位大型風電開發商運營負責人表示:
有的整機商承諾機組發電小時數能達到一定標準,當實際表現達不到承諾標準時,則找借口說當地的風資源不好。這種狀況下,往往很難去舉證是因為風機問題導致的發電量損失。
發電量和風機性能都是需要閉環驗證的,如果開發商不具備后評估的能力,其投標的電價和采購的設備就大大增加了風險。若實際機組發電性能不達標,不僅有損經濟效益,也是對風資源的極大浪費。
開發商們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測試、驗證、后評估閉環評價系統,從而選出最優的風電機組及整體解決方案。
重新面對后評估 華潤模式已卓有成效
其實早在2012年,國家能源局就印發了《風電場項目后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含風電場工程后評價報告大綱)》(國能新能〔2012〕310號),將風電項目后評價工作納入國家風電產業管理體系,對風電場后評價工作流程、主要內容、質量管理、成果應用等進行了規范和深化。
后評價突出強調項目投資造價分析和經濟效益評價、風電場主要設備運行及質量情況評價、項目并網運行和市場消納情況評價等內容。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說:
后評價對于風電開發企業來說,好處體現在:一是關注項目的可持續性和經濟性,如果前期工作不到位,發電量、造價水平的評價都能反映出問題,有利于及時調整,不斷糾偏;二是關注項目的建設流程,哪些地方容易出問題,可以在日后的開發建設管理中揚長避短,提出改進措施。
然而在過去十多年,風電產業處于快速成長期,業內更重視前期建設,即把項目先做起來,后評估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實際上,一般的風電項目很少實施后評估,更多的是以開發商為主體,評價該投資行為是否達到最初的收益預期。
競價時代的到來讓部分具有實力的大型開發商開始重視風電后評估,摸索建立后評估閉環評價系統,以期提升項目的回報率。作為業內公認的優質開發商,華潤電力在其位于河南安陽的內黃風電場做了大量關于后評估的積極探索。
華潤內黃風電場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平原單體風電場,風場內各點風資源差別不大。華潤在風場內安裝了4家主流整機廠商的5個機型的測試風機,進行性能的比較和評估,為將來風電設備的采購提供指導。華潤內黃風電場強風站站長鄧忠建表示:
通過實際驗證,華潤看到了各家風機真實的發電量,避免了被個別整機商的宣傳誤導,不僅減少了風險,保障了收益,也為后續風電項目的機組選型積累了數據。
華潤電力制定了風電項目投資后評估管理辦法,其風電項目的后評估是從并網一年后開始實施,持續不斷的貫穿風電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鄧忠建坦言:
華潤的后評估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以投資回報率等財務指標為主線。作為核心資產,風電機組的性能表現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據了解,華潤的風電后評估在華南、山東、河南等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組建了專業的后評估技術團隊,通過實施后評估,有效改善了風場管理,實現了持續優化,對后續項目的風機選型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開發商積極發力后評估 未來強者愈強
除了華潤外,其他領軍企業也在積極探索后評估。龍源電力在江蘇如東豎起了包括8個廠家的9種測試機型,被業內稱為“八國聯軍”。三峽集團在福建興化灣的海上風電場也立了幾個廠家的測試機型,都在通過后評估團隊對各廠家的風機進行功率曲線測試。
據了解,目前開發商常用的針對機組的后評估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純理論派,用數學方式解耦,理論分析各個影響因素,拉平看性能;另一種是以華潤、龍源、三峽等為代表的理論+驗證派,把風機真正的立在那里,對不同廠家、不同機型的風機進行發電量的對標及功率曲線測試。
判斷風機好壞最主要的衡量指標就是發電量。但發電量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風速大小、風機性能的好壞,風機可靠性、備品備件維護的及時率、電網限電的情況等。過去,這些因素無法解耦,風機好壞的標準一直無法定論。遠景能源解決方案負責人許鋒飛表示:
一個風機在福建發電表現好,在低風速的安徽發電表現差,不能就說安徽風電場管理不好,而是因為風資源的差異很大。后評估就是要把風資源、風機性能、風機可靠性、備品備件及時性、限電等因素解耦。
華潤內黃風電場實際對標運行數據顯示,遠景140米高塔筒EN131-2.2MW機組與機位點風資源相似、配置相同的其他樣機相比,在對標雙方都并網正常運行的8、9兩個完整月里,發電量高出9.58%,發電小時高出14.56%,同時故障率也是最低。
目前市場上,各個整機商都在宣傳自己的風機是智能風機,但對發電量的提升效果或許并不像廣告說的那樣。許鋒飛說:
開發商不能只看風機廣告,要看實際發電量的效果。EN131-2.2MW機組的發電量及可靠性指標在對標中居于領先,也證明了在大平原高剪切地區,高塔筒確實能帶來非常大的效益提升。
開發商可以與設備商建立技術伙伴關系,設備商憑借對設備的了解,可以幫助開發商建立技術評估驗證能力和標準,打造后評估閉環。張雷表示:
當前風電行業正在走向競價時代,未來還將面臨著與光伏的競爭。風電全產業鏈需要共同建立起技術評估驗證能力,遠景能源愿意與開發商建立技術伙伴關系,幫助開發商建立技術評估驗證能力。
競價時代,發電量是主導因素,沒有后評估閉環,發電量數值就無法驗證,其精準性也不能保證。只有建立技術評估驗證能力的開發商,才能在電量評估過程中洞若觀火,如龍源在低風速區域,三峽在海上風電區域、華潤在大平原高剪切區域的后評估閉環驗證等。
這些領先的風電開發商,正在逐步建立風電場產品全系統的精準化分析能力,對不同設備廠家方案進行自評自檢,形成客觀真實的評價決策,把風電場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做到更低,進而獲得更大收益,未來將形成強者愈強格局。反之,那些風資源評價技術水平差、專業技術能力不夠,對項目投資收益測算不精準的企業或將慢慢被淘汰。
整個風電行業的氣氛變得愈發嚴肅。
今年5月,國家能源局印發《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并隨文下發《風電項目競爭配置指導方案(試行)》,明確從2019年起,推行競爭方式配置風電項目。
面對競價,風電開發商是墨守成規、將壓力層層傳導下去,還是痛定思痛、改變思路迎接新時代?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委會秘書長秦海巖表示:
面對新的形勢,開發企業必須迅速做出改變。應該轉變觀念,根據資源、環境條件的變化以及風電項目自身特點,調整開發建設與運維管理方式,推動各個環節朝著更加智能化和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并以全生命周期為視角來降低度電成本。
相比標桿電價時代“閉著眼都能掙錢”,競價時代的風電開發商必須從“粗放式管理”轉向“精細化管理”,用更有技術的洞察力和技術判斷力對項目的發電量、度電成本等進行精確測算,讓技術驅動產業可持續發展,才能更好的達到項目預期。遠景集團創始人兼CEO張雷說:
開發商不能再比大小、稱重量、拼價格了。風機1%的電量提升,對應150元初始投資成本的降低。未來風電產業的發力點,是開發商技術升級引領,是比電量、拼質量。
拒絕虛高承諾電量 建立后評估閉環
為了應對競價時代不確定的風險,一些開發商還習慣于通過壓低風電設備價格來減少投資成本。
然而現在風機供應鏈生態的成本幾乎降到底了,過度壓價肯定會影響設備質量,行業價格戰無異于飲鴆止渴,長期下去劣幣驅逐良幣,將會影響產業發展。
于是,越來越多的開發商漸趨理性,采用解決方案公開招標方法,要求在設備招投標過程中,把各設備廠家的解決方案和項目本身的二十年經濟性收益掛鉤。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某些項目招采過程中,出現設備廠家虛高承諾電量的現象,而且靠隨意承諾發電量博取訂單的虛高承諾電量現象有愈演愈烈之勢。
“廠家敢承諾,業主就敢認”,由于諸多因素中,發電量對LCOE的影響最大,這種做法會給將來的競價項目帶來巨大風險。
部分廠家在鉆開發商技術驗證能力沒有形成閉環的空子,通過高承諾先拿單,“寅吃卯糧,飲鴆止渴”。對此,未來有競爭力的開發企業必然會借助后評估及實測來驗證設備,而不是看設備廠家承諾。
若實際發電量不能實現,開發商與設備商之間出現糾紛,必須有獨立第三方出具證明確認是否是設備問題,但目前獨立第三方機構較少,難以滿足舉證需求。一位大型風電開發商運營負責人表示:
有的整機商承諾機組發電小時數能達到一定標準,當實際表現達不到承諾標準時,則找借口說當地的風資源不好。這種狀況下,往往很難去舉證是因為風機問題導致的發電量損失。
發電量和風機性能都是需要閉環驗證的,如果開發商不具備后評估的能力,其投標的電價和采購的設備就大大增加了風險。若實際機組發電性能不達標,不僅有損經濟效益,也是對風資源的極大浪費。
開發商們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測試、驗證、后評估閉環評價系統,從而選出最優的風電機組及整體解決方案。
重新面對后評估 華潤模式已卓有成效
其實早在2012年,國家能源局就印發了《風電場項目后評價管理暫行辦法(含風電場工程后評價報告大綱)》(國能新能〔2012〕310號),將風電項目后評價工作納入國家風電產業管理體系,對風電場后評價工作流程、主要內容、質量管理、成果應用等進行了規范和深化。
后評價突出強調項目投資造價分析和經濟效益評價、風電場主要設備運行及質量情況評價、項目并網運行和市場消納情況評價等內容。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易躍春說:
后評價對于風電開發企業來說,好處體現在:一是關注項目的可持續性和經濟性,如果前期工作不到位,發電量、造價水平的評價都能反映出問題,有利于及時調整,不斷糾偏;二是關注項目的建設流程,哪些地方容易出問題,可以在日后的開發建設管理中揚長避短,提出改進措施。
然而在過去十多年,風電產業處于快速成長期,業內更重視前期建設,即把項目先做起來,后評估并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實際上,一般的風電項目很少實施后評估,更多的是以開發商為主體,評價該投資行為是否達到最初的收益預期。
競價時代的到來讓部分具有實力的大型開發商開始重視風電后評估,摸索建立后評估閉環評價系統,以期提升項目的回報率。作為業內公認的優質開發商,華潤電力在其位于河南安陽的內黃風電場做了大量關于后評估的積極探索。
華潤內黃風電場是目前國內最大的平原單體風電場,風場內各點風資源差別不大。華潤在風場內安裝了4家主流整機廠商的5個機型的測試風機,進行性能的比較和評估,為將來風電設備的采購提供指導。華潤內黃風電場強風站站長鄧忠建表示:
通過實際驗證,華潤看到了各家風機真實的發電量,避免了被個別整機商的宣傳誤導,不僅減少了風險,保障了收益,也為后續風電項目的機組選型積累了數據。
華潤電力制定了風電項目投資后評估管理辦法,其風電項目的后評估是從并網一年后開始實施,持續不斷的貫穿風電項目的整個生命周期。鄧忠建坦言:
華潤的后評估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以投資回報率等財務指標為主線。作為核心資產,風電機組的性能表現也是其中的重要部分。
據了解,華潤的風電后評估在華南、山東、河南等地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組建了專業的后評估技術團隊,通過實施后評估,有效改善了風場管理,實現了持續優化,對后續項目的風機選型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
開發商積極發力后評估 未來強者愈強
除了華潤外,其他領軍企業也在積極探索后評估。龍源電力在江蘇如東豎起了包括8個廠家的9種測試機型,被業內稱為“八國聯軍”。三峽集團在福建興化灣的海上風電場也立了幾個廠家的測試機型,都在通過后評估團隊對各廠家的風機進行功率曲線測試。
據了解,目前開發商常用的針對機組的后評估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純理論派,用數學方式解耦,理論分析各個影響因素,拉平看性能;另一種是以華潤、龍源、三峽等為代表的理論+驗證派,把風機真正的立在那里,對不同廠家、不同機型的風機進行發電量的對標及功率曲線測試。
判斷風機好壞最主要的衡量指標就是發電量。但發電量受很多因素影響,比如風速大小、風機性能的好壞,風機可靠性、備品備件維護的及時率、電網限電的情況等。過去,這些因素無法解耦,風機好壞的標準一直無法定論。遠景能源解決方案負責人許鋒飛表示:
一個風機在福建發電表現好,在低風速的安徽發電表現差,不能就說安徽風電場管理不好,而是因為風資源的差異很大。后評估就是要把風資源、風機性能、風機可靠性、備品備件及時性、限電等因素解耦。
華潤內黃風電場實際對標運行數據顯示,遠景140米高塔筒EN131-2.2MW機組與機位點風資源相似、配置相同的其他樣機相比,在對標雙方都并網正常運行的8、9兩個完整月里,發電量高出9.58%,發電小時高出14.56%,同時故障率也是最低。
目前市場上,各個整機商都在宣傳自己的風機是智能風機,但對發電量的提升效果或許并不像廣告說的那樣。許鋒飛說:
開發商不能只看風機廣告,要看實際發電量的效果。EN131-2.2MW機組的發電量及可靠性指標在對標中居于領先,也證明了在大平原高剪切地區,高塔筒確實能帶來非常大的效益提升。
開發商可以與設備商建立技術伙伴關系,設備商憑借對設備的了解,可以幫助開發商建立技術評估驗證能力和標準,打造后評估閉環。張雷表示:
當前風電行業正在走向競價時代,未來還將面臨著與光伏的競爭。風電全產業鏈需要共同建立起技術評估驗證能力,遠景能源愿意與開發商建立技術伙伴關系,幫助開發商建立技術評估驗證能力。
競價時代,發電量是主導因素,沒有后評估閉環,發電量數值就無法驗證,其精準性也不能保證。只有建立技術評估驗證能力的開發商,才能在電量評估過程中洞若觀火,如龍源在低風速區域,三峽在海上風電區域、華潤在大平原高剪切區域的后評估閉環驗證等。
這些領先的風電開發商,正在逐步建立風電場產品全系統的精準化分析能力,對不同設備廠家方案進行自評自檢,形成客觀真實的評價決策,把風電場全生命周期度電成本做到更低,進而獲得更大收益,未來將形成強者愈強格局。反之,那些風資源評價技術水平差、專業技術能力不夠,對項目投資收益測算不精準的企業或將慢慢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