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2019中國光伏行業年度大會暨創新發展高峰論在深圳順利召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王仲穎出席此次論壇并發表主題演講。針對“十四五”期間可再生能源如何更好發展,他表示:“2050年要想建成現代化強國,要倡導“三化論”,做好綠色電力大文章,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景。何為“三化論”,即產業電氣化、行業智能化、電力綠色化,這樣我們才能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
高碳能源結構四十年未變 我國面臨多重風險
我國能源結構改革開放40年來,一次能源總量經過急速增長期后,現在已經進入緩增階段,但是高碳能源結構卻始終沒有變化。王仲穎直言:“高碳結構40年沒有變化,實際上不僅使我國國內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同時也影響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事實上,高碳能源結構也使得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同樣處于不利地位。王仲穎坦言:“歐盟近期已經制訂了全面低碳發展的戰略,并且劃分了多個低碳發展階段,最終實現2050年100%低碳能源的目標,這使得我國在全球經濟貿易環境中隨時都面臨著關稅壁壘的風險。”
也就是說,高碳的能源結構已經不符合我國目前經濟高質量、能源高質量的總體要求了。
能源發展應走新路 倡導“三化論”
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此前,習近平總書記曾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明確表示能源低碳發展關乎著人類的未來,中國應高度重視能源低碳發展,積極推進能源消費、能源供給、能源技術、能源體制四方面革命,同國際社會一道,全方位加強能源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那么能源低碳發展究竟應該如何進行?
對此,王仲穎表示,能源發展無外乎老路和新路兩個選擇。“老路并不見得別人走一步,你就完全按照別人的腳印走,畢竟社會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老路也要改進。假設我們按照發達國家走過的老路走,到2050年我們的能源結構可能頂多是“三分天下”,三分之一的煤炭、三分之一油氣,三分之一的非化石能源,這遠達不到氣侯文化的要求。”由此可見,無論從技術、經濟、能源效率的角度來看,高碳能源是不能夠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
那么新路怎么走?
“新路怎么走?就是建立生態能源體系來解決高碳能源問題。”王仲穎肯定的說。“十三五”已經進入收官階段,“十四五”近期,能源領域要做的就是減煤、控(穩)油、增氣、跨越式發展可再生能源。無疑,“十四五”時期是可再生能源跨越式發展的基礎期,要想實現能源低碳發展,就必須盡快尋找突破點,那么突破點在哪里?王仲穎表示突破點在于“電力的綠色化”,電力綠色化是建立生態能源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利器。
“我國到2050年要想建成現代化強國,我的觀點是要倡導“三化論”,做好綠色電力大文章,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景。何為“三化論”,即產業電氣化、行業智能化、電力綠色化,這樣我們才能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王仲穎這樣說。
要實現低碳能源發展 體制機制革命與完善的電力市場必不可少
在本次大會上,王仲穎還對我國2050年能源發展情況進行了預測,他表示“到2050年我們國家的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是35.36億噸標準煤,而可再生能源占到三分之二以上。”要想達到該情景,王仲穎表示,“沒有一個體制機制改革,沒有一個完善的電力市場是不可能的。”
以德國為例,歐洲的日全食對于德國電網而言一直是個潛在威脅,德國四大電力公司早在兩年前就做了預案,應對日全食時期人們龐大的用電量需求,但當日全食真正發生時,四大電力公司的預案沒有一個啟動,原因在于德國將近800家的配備公司早在一到兩年前就通過歐洲的期貨市場采購了足夠多的應付突發事件時所需的電量,這就是電力市場的威力。
“不要怕風、光在我們電力市場的比例占多少,只要我們的制造業、產業電氣化,商業智能化,再加上完善的電力市場,可以支撐百分之百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王仲穎說。
光伏行業的發展瞬息萬變,不論是產業、市場還是價格,我們現在屬于“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始階段,任重而道遠,但相信光伏行業的前景是光明的,光伏發電也終會打開能源電力的新篇章!
高碳能源結構四十年未變 我國面臨多重風險
我國能源結構改革開放40年來,一次能源總量經過急速增長期后,現在已經進入緩增階段,但是高碳能源結構卻始終沒有變化。王仲穎直言:“高碳結構40年沒有變化,實際上不僅使我國國內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破壞,同時也影響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事實上,高碳能源結構也使得我國在國際貿易中同樣處于不利地位。王仲穎坦言:“歐盟近期已經制訂了全面低碳發展的戰略,并且劃分了多個低碳發展階段,最終實現2050年100%低碳能源的目標,這使得我國在全球經濟貿易環境中隨時都面臨著關稅壁壘的風險。”
也就是說,高碳的能源結構已經不符合我國目前經濟高質量、能源高質量的總體要求了。
能源發展應走新路 倡導“三化論”
面對能源供需格局新變化、國際能源發展新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必須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
此前,習近平總書記曾就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提出了“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戰略,明確表示能源低碳發展關乎著人類的未來,中國應高度重視能源低碳發展,積極推進能源消費、能源供給、能源技術、能源體制四方面革命,同國際社會一道,全方位加強能源合作,實現開放條件下的能源安全。那么能源低碳發展究竟應該如何進行?
對此,王仲穎表示,能源發展無外乎老路和新路兩個選擇。“老路并不見得別人走一步,你就完全按照別人的腳印走,畢竟社會發展是螺旋式上升的,老路也要改進。假設我們按照發達國家走過的老路走,到2050年我們的能源結構可能頂多是“三分天下”,三分之一的煤炭、三分之一油氣,三分之一的非化石能源,這遠達不到氣侯文化的要求。”由此可見,無論從技術、經濟、能源效率的角度來看,高碳能源是不能夠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
那么新路怎么走?
“新路怎么走?就是建立生態能源體系來解決高碳能源問題。”王仲穎肯定的說。“十三五”已經進入收官階段,“十四五”近期,能源領域要做的就是減煤、控(穩)油、增氣、跨越式發展可再生能源。無疑,“十四五”時期是可再生能源跨越式發展的基礎期,要想實現能源低碳發展,就必須盡快尋找突破點,那么突破點在哪里?王仲穎表示突破點在于“電力的綠色化”,電力綠色化是建立生態能源體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利器。
“我國到2050年要想建成現代化強國,我的觀點是要倡導“三化論”,做好綠色電力大文章,實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情景。何為“三化論”,即產業電氣化、行業智能化、電力綠色化,這樣我們才能夠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發展。”王仲穎這樣說。
要實現低碳能源發展 體制機制革命與完善的電力市場必不可少
在本次大會上,王仲穎還對我國2050年能源發展情況進行了預測,他表示“到2050年我們國家的一次能源消費總量是35.36億噸標準煤,而可再生能源占到三分之二以上。”要想達到該情景,王仲穎表示,“沒有一個體制機制改革,沒有一個完善的電力市場是不可能的。”
以德國為例,歐洲的日全食對于德國電網而言一直是個潛在威脅,德國四大電力公司早在兩年前就做了預案,應對日全食時期人們龐大的用電量需求,但當日全食真正發生時,四大電力公司的預案沒有一個啟動,原因在于德國將近800家的配備公司早在一到兩年前就通過歐洲的期貨市場采購了足夠多的應付突發事件時所需的電量,這就是電力市場的威力。
“不要怕風、光在我們電力市場的比例占多少,只要我們的制造業、產業電氣化,商業智能化,再加上完善的電力市場,可以支撐百分之百的可再生能源電力。”王仲穎說。
光伏行業的發展瞬息萬變,不論是產業、市場還是價格,我們現在屬于“十三五”收官,“十四五”開始階段,任重而道遠,但相信光伏行業的前景是光明的,光伏發電也終會打開能源電力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