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无码免费永久在线观看-国产高清中文手机在线观看-麻豆最新国产av原创精品-97久久精品人妻人人搡人人玩

世紀新能源網-新能源行業媒體領跑者,聚焦光伏、儲能、風電、氫能行業。
  • 微信客服微信客服
  • 微信公眾號微信公眾號

廣西:積極布局“光伏+儲能”分布式電源 推動“兩個一體化”發展

   2022-02-14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60020
核心提示: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的通知(桂政辦發〔2021〕143號)各市、縣人民政府
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高質量發展

“十四五”規劃的通知

(桂政辦發〔2021〕143號)

各市、縣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已經自治區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2021年12月3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編制,主要闡明“十四五”時期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以下簡稱經濟區,包括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崇左六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戰略框架、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是經濟區未來五年高質量發展的行動綱領。

第一章 譜寫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也是經濟區加快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跨越式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和重要窗口期。

第一節 發展基礎

“十三五”時期,經濟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賦予廣西的“三大定位”新使命和“五個扎實”新要求,砥礪奮進、攻堅克難,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的主要目標任務,正邁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綜合經濟實力邁上新臺階。2020年,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 如無特殊說明,經濟區指標均以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崇左六市計,下同。],占全區比重達到48.3%,財政收入占全區比重達到52.5%。“十三五”時期,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率高于全區平均水平,固定資產投資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均增長率分別為10.1%、6.4%。電子信息、金屬新材料、化工新材料等八大產業集群加速形成,總產值接近8000億元。營業收入超過100億元、200億元的制造業企業數量占全區比重均超過40%。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壯大,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2%。

全方位開放合作取得新成就。經濟區不懈推動“南向、北聯、東融、西合”全方位開放發展,開放合作門戶基本形成。2020年,經濟區外貿進出口總額突破4000億元,占全區比重超過80%,“十三五”時期年均增長7.7%。實際利用外資金額占全區比重從2015年的55.5%提高到2020年的78.6%。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東盟信息港、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等國家級開放平臺獲批建設。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成為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務實平臺,泛北部灣經濟合作論壇連續成功舉辦,東興、憑祥等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深入推進,保稅物流體系加快形成。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扎實成效,引進一批百億元重大項目。

國際門戶港建設取得新突破。截至2020年底,北部灣港建成萬噸級以上泊位98個,開通集裝箱航線52條,實現與世界100多個國家(地區)的200多個港口通航。港口貨物吞吐量從2015年的2.05億噸提高到2020年的2.96億噸,年均增長7.62%,排名從全國第15位躍居第11位;集裝箱吞吐量從2015年的142萬標箱提高到2020年的505萬標箱,年均增長29%,排名從全國第18位躍居第10位。2020年,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行4607列,開行數量超過前3年總和。港航服務水平顯著提升,港口綜合收費水平與國內主要港口基本持平,航運“一站式”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區域協同發展邁出新步伐。經濟區深入實施主體功能區規劃,建立健全區域合作機制,區域發展布局不斷優化。強首府戰略實現良好開局,南寧市首位度穩步提升,五象新區核心區基本成型。北欽防一體化加快推進,戶籍同城化和醫保異地就醫結算一體化落地生效,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水平顯著提升,初步實現產業協同錯位發展。

改革創新煥發新活力。依托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穩步推進通關便利化,“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落地實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主要業務應用率近100%。“放管服”改革不斷提速,營商環境持續優化,企業開辦、不動產登記、繳納稅費等各項指標全面提升。信用體系建設深入推進,南寧市成為首批加入“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城市信用聯盟的城市。園區運營管理體制機制更加健全,建立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欽州港片區工委、管委新機制和新體制,完成中馬欽州產業園區、欽州保稅港區、欽州港經濟技術開發區3個國家級平臺的功能整合和統一管理。

生態文明建設繪就新畫卷。生態保護與修復成效明顯,沿海防護林成為經濟區的“綠色長城”,茅尾海、潿洲島—斜陽島珊瑚礁等重要涉海自然保護地建設取得關鍵性進展。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一、二類)達到95.5%,居全國領先水平。經濟區各設區市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下降率均完成國家和自治區指標,經濟區各設區市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98.7%。

民生福祉得到新提升。經濟區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高于全區平均水平。社會保障基本實現應保盡保,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基本醫療保險實現全覆蓋,各級衛生機構基礎設施全面達標,村村有衛生室、鄉鎮有衛生院、縣縣有二級公立醫院、市市有三甲醫院。城鄉居民健康主要指標持續優于全國平均水平。高等教育發展獲得新機遇,廣西師范學院、欽州學院分別獲批更名為南寧師范大學、北部灣大學。

表1 “十三五”時期經濟區主要發展指標實現情況


第二節 發展環境

重要機遇。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全球治理體系和國際秩序變革加速推進,我國持續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生效實施,中國和東盟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取得重大突破,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深入實施,為經濟區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帶來歷史性機遇。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為經濟區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黨中央、國務院強化舉措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加大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加快發展,為經濟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城鄉發展、深入推進興邊富民和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帶來重大機遇。

主要挑戰。經濟全球化深度調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廣泛而深遠,國際分工進一步分化,經濟區開放合作面臨復雜嚴峻的國際環境,在集聚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和承接產業轉移等方面面臨東盟國家和周邊省份的競爭壓力。經濟區經濟實力相對較弱,產業體系結構不優,創新能力不強,新舊動能轉換不暢,資源能源和生態環境約束壓力增大;連接國際國內的通道存在瓶頸,空港、海港、陸港一體化銜接不緊密,沿海港口大型深水泊位、航道建設滯后;開放型經濟水平整體不高,利用外資、外貿規模不夠大,協調深化與國內重點區域以及東盟合作的機制有待完善。

第二章 總體要求

第一節 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4·27”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廣西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按照自治區第十二次黨代會部署要求,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強化開放引領,突出創新驅動,加快綠色發展,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政策為大、項目為王、環境為本、創新為要,向海而興、向海圖強,加快暢通西部陸海新通道,構建全方位開放合作新格局,全力建設現代向海經濟新體系,開創區域協同發展新局面,推動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打造高質量發展新樣板,為建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壯美廣西提供持久動力。

第二節 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斷提高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能力和水平,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績,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積極順應人民群眾物質文化需求的新變化,激發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堅持突出開放引領。推進經濟區全方位開放發展,加快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以面向東盟更好服務“一帶一路”開放合作為重點,提升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以高水平開放引領高質量發展。

——堅持強化創新驅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制度創新,以產業創新增強發展活力動力,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奮力闖出一條創新發展新路子。

——堅持綠色轉型發展。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守生態保護紅線,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探索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新路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第三節 發展目標

綜合考慮國內外發展趨勢和經濟區發展條件、優勢、潛力,“十四五”時期經濟區高質量發展要努力實現以下具體目標。

——經濟發展能級顯著增強。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高于全區1個百分點以上,經濟總量占全區比重超過50%,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領先全區,接近全國平均水平。現代向海經濟體系更趨完善,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左右,制造業增加值占經濟區經濟總量的比重提高1—2個百分點,形成若干有規模、有核心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加速增長,綜合經濟實力和區域競爭優勢穩步提升。

——開放合作水平大幅提升。基本建成經濟、高效、便捷、綠色、安全的西部陸海新通道,北部灣國際門戶港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000萬標箱,貨物吞吐量達到5億噸,鐵海聯運集裝箱運量達到60萬標箱,跨境鐵路班列達到2000列,通道、港口和物流樞紐運營更加高效。與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海南自由貿易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區域的協作高效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新戰略支點作用顯著增強。強首府戰略、北欽防一體化建設取得明顯成效,區域協同發展效應凸顯。

——改革創新取得突破性進展。營商環境達到全國一流水平,加快融入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全國大市場,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基本形成,促進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健全。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基本形成,創新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22%以上,創新型北部灣加快建設。

——綠色發展邁出新步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進一步優化,綠色生產生活方式基本形成,資源能源配置和利用開發效率大幅提高,生態環境協同監管體系基本建立,環境污染聯防聯治機制有效運行,節能減排降碳完成國家和自治區指標,大氣、水和土壤環境質量優良,生態環境保持全國一流,生態安全屏障更加牢固。

——人民生活品質明顯改善。經濟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高于全區水平。率先實現城鄉、港產城深度融合,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就業、教育、衛生、養老、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一體化水平明顯提升。

展望2035年,經濟區綜合競爭力和戰略功能地位大幅躍升,與全國同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總量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邁上新臺階。科技支撐能力顯著增強,基本建成創新型北部灣。向海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顯著提升,海洋經濟占全國比重進一步提高,基本實現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在全區率先建成現代化經濟體系。開放水平大幅提升,形成全方位開放發展新格局,西部陸海新通道全面建成,北部灣港建成國際樞紐海港。生態環境質量領先全國,全面建成宜居宜業康壽美麗灣區。區域一體化協調發展局面全面形成,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優質化一體化、社會治理聯防共治基本實現。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表2 “十四五”時期經濟區主要發展指標


第三章 高質量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

堅持陸海統籌、雙向共濟,高標準建設互聯互通基礎設施,推進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完善集疏運體系,全面提升運行效率效益,加快建成連接中國與東盟時間最短、服務最好、價格最優的陸海新通道。

第一節 打造北部灣國際門戶港

優化港口功能布局。對標國際一流港口,以發展專業化港區為重點,進一步優化港區資源整合與功能布局,加快建成千萬標箱大港。防城港港域重點提高大宗散貨服務的集約化水平,加強糧食、集裝箱等運輸功能,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大宗商品集散樞紐港。欽州港域加快發展集裝箱、石油化工品運輸,完善集裝箱鐵海聯運集疏運體系,重點建設北部灣國際集裝箱干線港。北海港域發展郵輪、液化天然氣(LNG)運輸,統籌區域產業發展與布局,科學論證港口功能和航道等級。

完善港航基礎設施。按照“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的要求,提升碼頭、航道設施能力及智能化水平。推進北海鐵山港深水航道、欽州港2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及進港航道、防城港30萬噸級散貨碼頭及進港航道等項目建設。進一步完善北部灣港倉儲、物流等配套設施,加強大型船舶和危化品船舶專用錨地、防風錨地、防波堤工程等建設。加快北部灣智慧港口建設,強化港口節能減排設施改造,打造智慧綠色港口。

大力發展國際航運服務。聚焦國際樞紐海港定位,建立健全國際化、專業化航運服務體系,做大做強港口航運服務業。打造北部灣國際航運服務集聚區,欽州重點建設北部灣國際門戶港航運服務中心、港航物流信息平臺、海員基地;防城港重點推進跨境融資等邊境金融服務,打造北部灣(防城港)國際航運貿易綜合金融服務大數據平臺,建設防城港國際港航服務中心;北海重點吸引海事法律服務、旅游客運等功能要素集聚;南寧重點吸引區域航運總部、航運金融、航運人才等功能要素集聚。深化北部灣港與貨主企業、國內大型航運企業等戰略合作,積極引進第三方貨代、船代企業。組建北部灣航運交易所,加強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發展指數、航運運價指數等研究。

專欄1 北部灣國際門戶港建設重點工程

航道工程:建設北海鐵山港深水航道、國際客運港航道擴建工程。建設欽州港20萬噸級進港航道、西航道擴建工程。建設防城港30萬噸級進港航道、三牙航道擴建、潭油作業區進港航道二期、鋼鐵基地專用碼頭支線航道、西賢航道擴建工程。

碼頭工程:建設防城港赤沙作業區1—2號泊位及后方陸域工程、6號及21—24號泊位工程,鋼鐵基地專用碼頭,企沙南作業區30萬噸級碼頭,漁澫港區503、504、511、512號泊位,榕木江西港點1—6號泊位,云約江作業區3號泊位,潭油作業區3—6號泊位。建設欽州港大欖坪作業區1—6、1001—1002、1101—1103、12—13號泊位,大環作業區17—19號泊位,大欖坪南作業區11、1101—1102、14—18號泊位和9—10號自動化集裝箱泊位,金鼓江作業區12—17、19號泊位。建設北海北暮作業區7—10、17—20號泊位,北暮作業區南1—2、4—5和7—10號泊位,石頭埠作業區19、23號泊位,啄羅作業區7、10—11、13、33號泊位,欖根作業區1—2及南1—3號泊位,沙尾作業區4—5號泊位,潿洲島西角3000GT碼頭等工程。

改造提升工程:開展防城港漁澫港區老舊碼頭升級、糧食輸送等設施改造,推進欽州港大欖坪南作業區12—13號泊位改造,推動北海港石步嶺港區搬遷。在防城港、欽州港配置礦石、煤炭等專用卸貨碼頭自動取制樣一體化設備,加快港口車輛水平運輸、散貨物料倉儲、散改集等裝卸貯存運輸方式改造更新,加強港口環保基礎設施建設。

智慧港口建設工程:打造“北港網”一站式服務平臺。推動廣西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北部灣港無紙化“智慧灣”與“北港網”對接,完善設備交接單無紙化、卡口放行無紙化等系統,進一步優化海港口岸無紙化應用功能。

鐵海聯運網絡工程:拓展鐵海聯運網絡,實現渝桂、黔桂、滇桂、川桂、湘桂、甘桂、陜桂及廣西區內等鐵海聯運班列常態化運營,拓展鐵海聯運市場。

第二節 構建向海通道網絡

加強海運網絡建設。以外貿航線為重點,織密國際國內航線網絡,加強與周邊主要港口合作。拓展國際海運網絡,進一步提高至東盟國家航線密度和準班率,積極發展非洲、南美航線,逐步拓展北美、歐洲、中東、印巴等遠洋航線。加快拓展沿海內貿航線,加密至天津、青島等港口的北向航線,加強與珠三角港口的東向融合,推動與海南自由貿易港的南向合作,積極開展沿海捎帶、內外貿集裝箱同船運輸等業務,支持北部灣港與海南主要港口開展航線相互喂給,到2025年,力爭開通集裝箱航線105條以上,其中外貿航線超過68條。

暢通西部陸海新通道主通道。加快大能力集疏運通道建設,形成東中西線通路合理分工、核心覆蓋區和輻射延展帶密切溝通、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的陸路交通網絡。優化完善自成都經瀘州(宜賓)、百色至北部灣出海口西線通路,加快建設黃桶至百色鐵路、云桂沿邊鐵路等項目,加強既有鐵路擴能改造,加快G80廣昆高速公路百色至南寧段擴容、湘桂鐵路南寧至憑祥段擴能改造等工程建設。提升自重慶經貴陽、南寧至北部灣出海口(北部灣港、洋浦港)中通路運輸能力,推進貴陽至南寧高鐵、合浦至湛江高鐵、黔桂鐵路增建二線等項目建設,規劃研究雙層集裝箱運輸通道。暢通自重慶經懷化、柳州至北部灣出海口東通路,推進G72泉南高速公路廣西段擴容等項目和普通國省干線公路建設。加快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打造江鐵海聯運通道。加快鐵路跨境通道建設,積極對接中國(廣西)—中南半島鐵路網,加快構建以鐵路干線為骨架、以公路集疏運網絡為支撐的南寧—新加坡國際陸路運輸大通道。推進連接憑祥、東興等口岸鐵路建設,建成南寧至崇左至憑祥鐵路、防城港—東興鐵路等項目。實施沿邊公路擴能改造,提升集疏運公路技術等級和通行能力。

完善北部灣港內陸無水港布局。以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重要城市為關鍵節點,打造覆蓋西南中南、輻射西北的內陸無水港體系。加快南寧國際鐵路港、桂林蘇橋、柳州、來賓等無水港建設,拓展桂北、桂東、桂西等地無水港布局。提升在重慶、四川、貴州、云南等西南地區無水港的運營及管理水平,逐步拓展在陜西、甘肅、湖南、湖北等西北、中南地區布局發展無水港,打造內陸無水港10個以上,研究境外無水港布局。

第三節 積極拓展物流服務

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發揮不同運輸方式優勢,發展規模化、通道化、網絡化多式聯運。大力發展鐵海、公水、江海聯運,建設“西南—北部灣—東盟/中國沿海”點線并舉、境外布局多式聯運示范工程、欽州鐵路集裝箱中心站二期工程等。優化鐵海聯運班列網絡,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運價下浮和品類、站點設置,支持鐵路箱“下水出境”及境外還箱點布局,推進鐵水聯運、中歐班列運單“提單化”。發展空陸聯運,開通面向東盟的跨境直達貨郵航線,推廣貨物空空中轉、航空快件中轉集拼。強化與西江銜接,推進貴港蘇灣、南寧六景等江海聯運港區建設,打通鐵路“最后一公里”,暢通江海運輸。加快國際多式聯運發展,構建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建設中國—東盟多式聯運聯盟基地和服務中心,積極推動建立完善國際多式聯運標準體系。培育壯大多式聯運經營企業,引導企業建立“一次委托、一口報價、一單到底、一票結算”的全程物流服務模式。

完善通道物流服務功能。完善通道沿線物流樞紐布局,培育發展專業化物流服務,打造海港陸港空港聯動發展的物流服務網絡體系。提升港口物流服務水平,推行“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新作業模式,提高港區間穿梭巴士密度,強化與干線班輪銜接。拓展港口及口岸經營服務范圍,發展冷鏈物流、滾裝及重大件等運輸功能。推進防城港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市場和交割倉庫建設,加快推進防城港“保稅混礦”試點。拓展西部陸海新通道鐵海聯運、國際鐵路聯運、跨境公路運輸國際冷鏈物流業務,打造國際冷鏈物流門戶樞紐。

推動通道降成本優服務。加強標準規范銜接,降低物流成本,深化通關便利化,提升通道服務能力和效率。深入實施北部灣港集裝箱進出口對標提升工程,推行“先放后檢”、“預約通關”等海關監管模式,擴大“經認證的經營者”(AEO)互認范圍,爭取以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的重要火車站點為啟運港、以北部灣港為離境港,實施啟運港退稅政策試點。實施北部灣優化營商環境行動,壓縮口岸、港口操作時間,推動港口、鐵路站場及專用線、物流園區等運營主體優服提質降費。推行“一單制”聯運服務模式,加快鐵路海運作業單證電子化和數據共享開放,逐步建立完善的港口、鐵路一體化運營模式,拓展鐵海聯運班列“一口價”政策覆蓋范圍。加快實現與東盟國際貨物“一站式”運輸,打造“國際營銷服務公共平臺+產業園區+海外倉+跨境物流”全鏈條運營模式。

第四章 協同建設鏈群共生的現代向海產業體系

聚焦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實施產業基礎再造和全產業鏈提升工程,加快構建現代向海產業體系,培育壯大具有全國影響力、競爭力的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成為西部地區產業發展新高地。

第一節 打造陸海聯動的先進制造基地

建設國家級高端化工新材料產業基地。發揮深水大港和原料產品內外運輸優勢,高水平推進“油、煤、氣、鹽”特色化專業化的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建設。做大做強石油化工產業鏈,以“減油增化”、精深加工為方向,構建煉化一體化、多元烯烴產業鏈,發展附加值高的有機原料等精細化工,培育發展電子化學品、新型催化劑等高端專用化學品,加快培育化工新材料增長點。利用進口煤炭便利優化發展現代煤化工,加快煤制甲醇、乙二醇、甲醇制烯烴等系列產品及后續產品開發,推進“氣頭”、“鹽頭”化工互補錯位發展。推動氯堿、輪胎、化肥、磷化工等傳統領域提質增效與改造升級,提高產業精細化綠色化發展水平。推進南寧六景工業園建設,形成以欽州、北海為主的煉化一體化產業鏈,提高欽州石化產業園區產業鏈協同發展水平,加快推進新材料、高端化工等重要項目建設,形成3000億元化工新材料產業集群,力爭成為國家級現代石化產業基地。

打造全國重要的金屬新材料產業基地。發揮經濟區臨港大工業布局優勢,依托境外礦產資源,推進鋼、銅、鋁、錳、鋰等精深加工,打造原材料保障可靠、精深加工能力強的高端金屬新材料產業鏈。依托防城港鋼鐵基地等項目,加快延伸鋼鐵冶煉—軋制—精深加工—應用制品全產業鏈,打造國內重要的冶金新材料產業基地。加快推進南國銅業(二期)、正威玉林新材料產業城等項目建設,打造銅精礦—電解銅—銅材加工—銅材應用產品的銅精深加工全產業鏈。推進廣西生態鋁工業基地(防城港)和南寧高端鋁產業基地建設,加強鋁產業上下游之間協同發展。加快70萬噸鋰電新能源材料一體化產業基地、中偉新材料南部(欽州)產業基地等項目建設,以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三元正極材料為核心,打造精煉—化工—材料一體化新能源材料產業鏈。力爭“十四五”期末形成5000億元的金屬新材料產業集群,成為全國重要的高端金屬新材料產業基地。

共建鏈接粵港澳大灣區面向東盟的電子信息產業鏈。發揮面向粵港澳大灣區及東盟開展產業協作的區位優勢,大力引進產業鏈龍頭企業和引領性項目,打造高水平、國際化的電子信息產業集群。依托南寧、北海、欽州三大電子信息產業基地,積極引進上下游企業、配套項目、高端研發機構、技術人才和創新型企業,推進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完善產業配套鏈條。加快發展新型顯示器、電子元器件、汽車電子、手機、智能影音系統等優勢產品,積極發展智能家居、智能終端、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裝備等新產業。重點加快惠科電子北海產業新城、中國電子北部灣信息港、瑞聲科技南寧產業園等重大項目建設,提高產業承載能力、集聚水平和協同效應,打造千億元級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加快高端裝備產業智能化升級。積極發展先進裝備制造業,共建共享零部件配套和供應鏈體系,打造具有較強競爭力的裝備制造產業基地。以南寧、玉林為重點,支持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廣西申龍汽車制造有限公司、南寧中車鋁材精密加工有限公司等領軍企業發展壯大,推動新能源汽車智能化、網聯化、規模化發展,加快軌道交通裝備向智能安全高效舒適方向升級。做強內燃機、船舶電力系統、牽引系統等拳頭產品及配套鏈條,加快推進產業鏈數字化、高端化,打造面向東盟的南方汽車出口基地。推動裝載機、挖掘機、起重機等工程機械高端化升級,提高關鍵核心部件的配套比例。以南寧、欽州為重點,推進海洋工程裝備、節能環保裝備、海上風電裝備等高端裝備制造業發展。重點建設廣西先進裝備制造城(玉林)、南寧高端裝備制造城,打造千億元級裝備制造產業集群。

增強輕工食品產業核心競爭力。推動造紙產業高端化發展,做強食品、紡織加工產業,提升特色輕工產業集群建設水平。推動造紙產業向高強度、功能化、環保型方向轉型升級,打造高端造紙、綠色家具產業鏈,重點推進南寧(興寧)綠色家居產業園建設。重點建設北海鐵山港(臨海)工業區、合浦工業園區(烏家產業園)、廣西生態板材家具產業園(玉林)、扶綏木業家居產業集聚區、廣西崇左·龍贊東盟國際林業循環經濟產業園等產業基地,建設太陽紙業等一批重大項目。加強木材原材料進口,在欽州、北海、防城港等市打造國際木材交易市場、進口木材加工基地,為高端綠色家居全產業鏈提供原材料保障。支持中糧油脂、大海糧油、渤海農業、澳加糧油等國內外知名糧油加工企業加快發展,創建國家級糧油加工基地。推動食品工業向品種多樣化、生產系列化、包裝精致化升級。提升海產品加工能力,開發海洋生物保健品、海洋大健康產品等高附加值產品。促進蔗糖精深加工、循環發展,重點推進廣西—東盟經濟技術開發區特色食品產業園建設。依托廣西玉林(福綿)節能環保生態產業園、廣西(北流)輕工產業園、南寧六景工業園等產業載體,積極承接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加快發展混紡紗、高檔面料等產業,推進精品化、高端化、定制化轉型。

專欄2 臨港制造業集群重點項目

金屬新材料:北海鐵山港新材料產業園,防城港鋼鐵、生態鋁、銅基新材料產業基地,中偉新材料南部(欽州)產業基地,南寧高端鋁產業基地,70萬噸鋰電新能源材料一體化產業基地,玉林銅精深加工產業基地,崇左銅錳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等。

電子信息:中國—東盟北斗示范基地,中國—東盟(欽州)5G智能終端產業園,中國—東盟數字經濟產業園,廣西三諾智慧產業園,廣西泰嘉超薄玻璃基板深加工項目等。

先進裝備制造:廣西先進裝備制造城(玉林),南寧高端裝備制造城,南寧軌道產業園,中船廣西海上風電產業基地等。

糧油及食品加工:中儲糧北部灣糧食儲備物流基地,京東糧油食品產業園,益海嘉里(防城港)綜合糧油加工,澳加糧油山茶健康產業綜合示范項目,海天調味品生產基地,中國—東盟南寧空港扶綏經濟區休閑食品產業園等。

木材加工:橫州市現代林業產業園,太陽紙業林漿紙一體化項目,北部灣(合浦)林產循環經濟產業園,廣西生態板材家具產業園,扶綏木業家居產業集聚區,廣西崇左·龍贊東盟國際林業循環經濟產業園等。

第二節 壯大特色戰略性新興產業

推動海洋新興產業蓬勃發展。加強陸海產業鏈供應鏈對接整合,培育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強化海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大力發展海上風電,布局建設南海天然氣水合物登陸點、加工儲運基地,打造我國面向東盟的海上新能源開發重要基地。依托北海海洋產業科技園區發展壯大海上風電裝備、漁業裝備、船舶修造、旅游設備等產業,打造廣西北部灣海洋工程裝備產業制造基地和南海資源開發綜合保障基地。加快以珍珠、螺旋藻和其他海產品為主的海洋創新藥物、生物制品、海洋生物材料等研發、中試與產業化。重點開展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海上生產活動和交通服務領域的應用示范,打造“智慧海洋”平臺,建設北部灣海洋大數據中心。

加快建設“數字北部灣”。加快布局前沿數字技術產業,推動一二三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發展壯大北斗、智能終端制造、高端軟件、人工智能等產業。高水平建設中國—東盟信息港,加快中國—東盟信息港南寧核心基地和欽州副基地建設,構建面向東盟的國際信息通信樞紐和算力中心。推進中國—東盟數字經濟產業園、中國電子北部灣信息港、欽州華為數字小鎮等數字經濟產業園、數字創新示范基地建設。拓展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合作打造數字經濟產業園,推動建設21世紀“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數字化車間、智能生產線,加快產業園區數字化改造,打造國家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加快發展數字金融、遠程醫療、線上教育、新零售等新型業態,鼓勵數字經濟企業擴大服務貿易出口。加快發展智慧農業漁業,實施農業農村大數據工程和農業物聯網工程,建設一批智慧農業漁業示范基地。

加快現代醫藥產業創新發展。發展特色中藥民族藥、海洋生物制藥、生物技術藥物、化學藥、半合成藥物、醫療器械等產業,培育特色突出的生物醫藥和大健康產業集群。建設南寧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玉林中醫藥健康產業園、北部灣中醫藥健康產業園、防城港醫療器械產業園、南寧產投集團醫療器械產業園等醫藥產業基地。充分發揮民族醫藥優勢,推動中藥壯瑤藥產品研制,建設中醫藥重點實驗室、中醫藥臨床研究基地以及一批重點學科。積極引進高端醫藥項目,推動原料藥和仿制藥制劑研發及產業化。打造“桂十味”中藥材品牌,支持防城港市創建國家中醫藥綜合改革試驗區。加快發展數字化診療設備,大力發展醫療防護用品和預防監測預警設備,推動醫用防疫物資產業規模化品牌化發展。

第三節 建設面向東盟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提升現代物流業水平。完善物流設施,優化物流園區布局,暢通物流通道,發展多種業態,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體系。高水平建設南寧陸港型、欽州—北海—防城港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推動防城港(東興)、崇左(憑祥)等陸上邊境口岸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建設。加快申報南寧商貿服務型、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爭取國家將南寧列為空港型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將玉林列為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著力將南寧吳圩國際機場打造成為國際航空物流樞紐。以鋁、銅、鋼鐵、固液氣石化原材料、糧食、生鮮、木材、糖、中藥材、香辛料等大宗商品和戰略物資為重點,建設大宗物資中轉交易市場和物流集散基地。著力發展冷鏈物流,建設一批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南寧冷鏈物流中心樞紐、北海福達農產品冷鏈物流園、欽州綜合保稅區國際冷鏈中心、崇左中國—東盟內陸商貿物流港、東盟國際冷鏈交易市場,發展防城港冷鏈集裝箱運輸,支持崇左、北海建設海峽兩岸冷鏈物流產業合作試點城市。

推動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濱海度假旅游、文化旅游、邊關旅游、海洋休閑運動等,加快建設北部灣國際濱海度假勝地。推動現有A級旅游景區和國家級、自治區級旅游度假區、生態旅游示范區品質提升。發展海島觀光游、郵輪游艇度假游等新業態,建設北海國際郵輪母港和防城港郵輪港,開辟海上跨國郵輪精品線路。依托國際賽事大力發展濱海和海上體育運動產業。加快發展邊海江跨境旅游,提升東興、德天、友誼關等邊關游品質,加快跨境旅游一體化服務設施建設。加快景區專用道路建設,爭取實現國家級旅游景區高速公路直達,建設北部灣智慧旅游大數據平臺和服務體系。

專欄3 文化旅游特色產業重點項目

創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左江花山巖畫、昆侖關景區。

創建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北海銀灘、大新明仕田園、防城港江山半島、北海潿洲島。

重點節慶賽事:南寧國際馬拉松賽、欽州蠔情節。

重點平臺:防城港邊境旅游試驗區,南寧、北海、欽州創建國家級旅游休閑城市,南寧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示范城市,北海創建國家文化和旅游消費試點城市。

跨境旅游:中越德天—板約瀑布跨境旅游合作區、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旅游合作區、中越友誼關—友誼國際旅游合作區、中越公母山—母山跨境旅游合作區。

主題旅游環線:環首府生態旅游圈、十萬大山邊海環線游、大明山環線游。

建設康養產業高地。創新集群化發展康養產業,打造集醫、養、健、游、居于一體的全季節、全產業鏈條。加快發展高端精準醫療服務,引進和建設具有國際水準的醫療康復機構,鼓勵興辦醫養結合機構,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醫養結合服務。發展中醫保健、養生康復、食膳調理等健康養生服務,創建國家中醫藥健康旅游示范區。發展度假養老、陪護養老產業,建設集醫、護、樂于一體的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創新發展智慧養老新產品,提升養老服務品質。打造一批高端康養旅游綜合體,突出打造十萬大山、環大明山等健康旅游產業集群。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染病主動預防、康養產業深度融合,加快醫療健康大數據開發,培育“互聯網+”康養新業態。

建設金融開放門戶。全方位深化跨境金融創新和跨境金融協作交流,高水平推進綠色金融改革、保險綜合創新、直接融資改革、期現聯動等試點,提升引領示范效應。加快建設面向東盟的金融開放門戶,依托中國—東盟金融城,著力打造“4×4”發展平臺,創建保險綜合創新示范區、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示范區、跨境金融創新示范區、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示范區“四大示范區”,建設面向東盟的區域性人民幣離岸金融中心、區域性貨幣交易清算中心、跨境投融資中心、跨境金融中介服務中心“四大中心”,打造面向東盟的金融后臺服務基地、財富管理服務基地、金融信息服務基地、金融交流培訓基地“四大基地”,健全中國—東盟大宗商品現貨交易市場、黃金產業交易市場、區域股權投資市場、區域產權交易市場“四大市場”。推動經濟區金融一體化,支持金融機構提供同城化結算、跨區域聯合授信、融資抵押品異地互認、跨區域信用信息和金融信息共享等同城化金融服務。探索設立專業化金融法庭,為發展國際金融業務提供司法保障。

加快商貿流通提質升級。完善商貿設施,創新發展新業態,促進商品跨境集散,建設北部灣國際商貿圈。提升鋼鐵、糖、有色金屬、糧食和農副產品、中藥材等特色大宗商品交易集散中心功能,培育新零售、非接觸式服務等模式。支持南寧、北海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創建輻射周邊、綜合承載能力強、地域特色突出的消費高地。提升經濟區城市綜合商圈功能,形成中國—東盟跨境消費集聚區,打造中國—東盟特色商品集散中心。加強重點商圈、特色商業街等載體建設,大力發展社區便民服務設施,開展數字商圈試點。繁榮夜間經濟,推出夜游精品線路,建設夜間經濟示范街區,創建國家級夜間文旅消費集聚區。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推進南寧和崇左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建設,鼓勵廣西農產品及加工等商貿流通企業利用跨境電商平臺開拓國際市場。建設中國—東盟商品交易市場,打造原產于東盟的中高端國際消費品集散地和進口商品“東盟超市”。打造培育南寧海吉星、玉林宏進、玉林國際香料交易中心等一批百億元級大型專業市場。

第四節 提升龍頭企業和產業園區發展能級

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開展“百億強企”、“千億跨越”大企業大集團提升行動,通過招大引強、培育扶持、戰略重組等方式打造領航企業新方陣。制定培育企業清單,推動政策、資金、人才等要素向清單內企業聚集,培育打造一批產業關聯度大、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骨干企業,集中力量打造千億元級、五百億元級、百億元級企業。大力推動優質企業改制上市,支持上市公司利用資本市場做優做強,強化龍頭企業服務保障。

專欄4 重點培育龍頭企業

千億元級企業:北海惠科電子有限公司、廣西時代鋰電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廣西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等。

五百億元級企業:廣西玉柴機器集團有限公司、廣西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廣西澤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廣西華昇新材料有限公司、廣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等。

百億元級企業:廣西柳鋼中金不銹鋼有限公司、玖龍紙業(北海)有限公司、廣西太陽紙業有限公司、廣西金川有色金屬有限公司、廣西金桂漿紙業有限公司、廣西恒逸新材料有限公司、廣西信義光伏產業有限公司、廣西中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廣西南南鋁加工有限公司、佛山市海天(南寧)調味食品有限公司、廣西寧達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中糧油脂(欽州)有限公司、大海糧油工業(防城港)有限公司、防城港澳加糧油工業有限公司等。

加快重點產業園區提質升級。強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等產業園區的平臺載體作用,打造一批超千億元的重點產業園區。重點提升國家級產業園區發展能級,在產業轉型、集群培育、協同發展、園區建設、體制機制改革等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打造經濟區高質量發展的領頭雁。積極推動符合條件的自治區級園區申報國家級園區。提高自治區級產業園區的產業集中度和顯示度,加快培育特色和主導優勢產業,打造經濟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大中脊。推進市級和縣域工業園區特色化集聚化發展,引導產業、企業和資源要素向重點園區集中,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建設特色產業小鎮,推動縣域工業形成2—3個主導產業發展格局。

打造產業轉移合作特色園區。積極主動承接國內外產業轉移,培育發展一批專業性園區。規模化鏈條式地引進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要素資源,主動對接長江經濟帶發展,推動東部省份在經濟區建立代工產業基地。完善產業轉移合作機制,在產業政策、要素保障上給予支持,打造“灣企入桂”的核心載體,推進跨省(區)合作園區建設,引入戰略投資者和園區運營商布局建設一批專業園、飛地園。推進中馬欽州產業園區、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中泰(崇左)產業園等國際產業合作園區建設,探索建立“兩國雙園”更高水平開放的新機制。加快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打造跨境產業合作的重要節點。

打造高質量發展園區平臺。完善工業園區規劃,提高園區投資效率和產出水平,培育壯大一批主導產業突出、產業鏈配套完善、特色鮮明的工業園區。實施重點園區升級計劃,加快培育一批千億元級園區、五百億元級園區、百億元級園區。推進自治區級及以上工業園區(開發區)開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改革試點,建設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建設一批布局合理、規模適度、功能完備的標準廠房,支持強鏈補鏈重大項目標準廠房建設實行“定制模式”。推廣建設多層標準廠房,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快園區道路、供水、供電等各類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財政、土地、人才、能源、公共服務等要素保障。


第五章 合力建設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

推動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為建優建強經濟區、推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第一節 完善一體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構建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加快高鐵通道建設,補強普速鐵路網,提高鐵路運輸質量。構建以南寧為中心,連接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東盟的高標準出省出邊高鐵客運通道。打造“三縱兩橫”骨干鐵路交通網。建設連通北部灣港、西江重要港口及重點園區的支專線鐵路、市域(郊)鐵路,建設南寧等城市軌道交通網、市區與機場軌道交通連接線,推動軌道交通“四網融合”。重點推進南寧大塘至吳圩國際機場鐵路、合浦至鐵山港鐵路等項目建設。

完善公路網絡。促進高速公路加速成網,提升公路容量和通行服務能力。加快建設經濟區縱橫聯通、出省出邊、通江達海、高效銜接的“九縱六橫”高速公路網。加快完善連接港口、機場、主要口岸的高速公路,對擁堵路段擴容改造。強化普通國省干線公路提質改造,全面消除無鋪裝路面,研究推進部分路段貨運重載化專用化改造。推進國省干線公路城市過境路段改線,加快建設旅游公路,推進銜接邊境口岸、3A級以上旅游景區、自治區級物流園區及產業園區等重要節點的干線公路建設,打通龍門大橋、大風江大橋等關鍵節點。加快推進邊防、海防公路建設。提高農村公路服務水平和網絡化程度,實現90%以上自然村(屯)通硬化路。到2025年,經濟區高速公路里程突破4300公里,100%普通國道達到二級及以上等級,80%以上普通省道達到二級及以上等級。

優化航空網絡布局。依托北部灣城市機場群,建設輻射西南中南地區、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機場和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加快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推進南寧吳圩國際機場基礎設施改造提升,開工建設T3航站樓。完善玉林福綿機場設施,開工建設防城港機場,適時啟動北海第二機場前期工作。拓展加密國際國內航線,實現通達國內主要城市、覆蓋東盟、直達歐美的航空通道。加快一批通用機場項目建設,構建低空經濟圈和沿海沿邊通道,形成輻射廣西的通用機場網絡。積極推進南寧面向東盟的第五航權開放試點工作。研究建設中國(南寧)—東盟通用航空產業示范區。

推進內河航道網建設。加快建成干線成網、省際互聯的高等級內河航道網。提升南寧港建設水平,提高南寧至貴港航道通航等級,開工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形成江海聯動新通道。整治升級左江支流航道,完善內河港口碼頭設施,推動繡江復航擴能。加快航道過船設施建設,建設大能力、高效率船閘系統,規劃建設水運支持保障系統及相關服務設施。

專欄6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工程

鐵路:“三縱兩橫”鐵路重點項目:南寧—欽州—北海/防城港鐵路(縱1,建成)、梧州—玉林—北海城際鐵路(縱2,規劃)、崇左—防城港鐵路(云桂沿邊鐵路)(縱3,規劃),東興—防城港—欽州—北海—湛江高速鐵路(橫1,續建)、憑祥—崇左—南寧—玉林—岑溪鐵路(橫2,續建)。

普鐵、貨運鐵路及支線:規劃建設南防鐵路欽州至防城港段增建二線、合浦至鐵山港鐵路、沙河至鐵山港東岸鐵路支線、鐵山港至石頭埠鐵路支線等。

公路:“九縱六橫”高速公路網絡:玉林—鐵山港(縱1,建成)、浦北—合浦—北海(縱2,建成)、橫州—靈山—欽州港(縱3,規劃)、南寧(上林)—欽州港(縱4,建成)、南寧—北海(縱5,規劃)、南寧—欽州—防城港—東興(縱6,建成)、南寧—上思—峒中/上思—防城港(縱7,續建)、南寧—崇左—憑祥(縱8,建成)、天等—龍州—憑祥(縱9,續建),賓陽—武鳴—隆安—碩龍(橫1,續建)、容縣—興業—南寧(橫2,建成)、玉林—橫州—南寧—大新(橫3,規劃)、博白—浦北—靈山—憑祥(橫4,續建)、合浦—欽州—上思—崇左—那坡(橫5,建成)、憑祥—東興—防城港—欽州港—鐵山港(橫6,規劃)。

高速公路聯絡線:續建南寧(大塘)—靈山—浦北—北流(清灣)、北流—化州等項目,規劃建設欽州海棠至勒溝、南寧南過境線(六景至大塘段)、欽州北過境線、貴港—博白等項目。

普通國道:繼續推進G228廣西濱海公路龍門大橋工程、G228廣西濱海公路大風江大橋工程等項目建設,推進G325南寧至欽州(大垌至黎合江段)、G325南寧至欽州(南間至大垌段)、G228廣西濱海公路大風江至高德、G228山口至興港段改線等項目升級改造。

農村公路:通過實施鄉村道路三項工程,基本完成已硬化路面寬度過窄或嚴重破損的通自然村(屯)道路提升工程,基本完成現有農村公路新增安全隱患及新納入管養通自然村(屯)道路安全隱患治理。

民用機場:加快建設南寧面向東盟的門戶樞紐和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推進南寧吳圩國際機場T3航站樓、第二跑道建設,建設防城港等支線機場,適時啟動北海第二機場前期工作。

通用機場:規劃建設南寧武鳴、橫州、賓陽,北海潿洲島、合浦,欽州城區、靈山,防城港城區、上思,玉林容縣、博白,崇左大新、寧明、龍州等若干通用機場。

內河航運:建成西津二線船閘,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左江船閘及三級航道整治工程、南寧至貴港3000噸級航道工程、繡江復航工程等。

第二節 加快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網。圍繞強化數字轉型、智能升級,建設集成互聯、安全高效的信息基礎設施。建成高水平全光網絡,建設千兆城市、百兆鄉村,推進5G網絡規模化建設,深挖、推廣特色5G應用,探索基于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6G)網絡的應用建設。建設、擴容面向東盟的海纜、陸纜,建設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北部灣國際海纜登陸站等基礎設施及跨境信息服務平臺。優化數據中心布局,規劃建設云計算數據中心、邊緣數據計算中心,支持建設E級、10E級超級計算中心,打造中國—東盟國際新型基礎設施算力基地。整合北部灣城市“公共云”資源,構建大數據基礎資源體系,推動跨城市、跨部門數據全面對接和共享、運用和管理。

推動融合基礎設施發展。加強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3D打印等廣泛應用,促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各行業的融合發展。鼓勵工業企業上云,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創建一批“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打造“5G+工業互聯網”智慧園區。以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為牽引,加快建設中國—東盟北部灣產業互聯網平臺,積極探索“工業互聯網標識+區塊鏈”的應用。建設融合的政務數據應用開放平臺,推動5G、物聯網、區塊鏈等在城市管理、交通運輸、社會保障、醫療衛生、公共安全等領域推廣應用,建設智慧城市、智能交通、智慧邊境、智慧口岸等,系統打造“北部灣大腦”。

推進智能化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建設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構建引領未來的新型實驗室體系。在海洋、空間信息等領域創建創新平臺和大科學裝置。爭創一批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國家技術創新中心。推動自治區實驗室建設,推動一批新型研發機構、應用數學中心、野外科學研究觀測站等創新平臺建設運營。建設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與科技資源服務類創新平臺。

專欄7 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建設中國—東盟國際互聯光纜工程、電子商務認證授權機構(CA)體系、中國聯通南寧總部基地、南寧區域性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南寧信息交流中心、城市光纖網和互聯網帶寬擴容與提速工程、廣西電子政務外網信息資源中心、廣西至東盟各國出口國際直達專用數據通道。

中國—東盟信息港建設:建設中國—東盟區域性綜合信息服務平臺,爭取在東盟國家設立數據存儲交易平臺,支持面向東盟的超算中心、人工智能算力中心、云計算平臺和物聯網平臺等建設,構建以南寧為核心的基礎設施、技術合作、經貿服務、信息共享、人文交流等平臺,建立信息資源互換共享機制,打造國內連接東盟的數字經濟節點。

5G華為數字小鎮:加快5G應用和產業孵化,建設5G聯合創新中心,推動華為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企業落戶,形成以華為為核心的數字經濟示范區,積極創建國家級大數據科創平臺。

第三節 強化清潔低碳能源基礎設施建設

大力發展清潔低碳能源。建設沿海清潔電源基地,探索新型能源開發利用,推進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規模化,形成清潔電源規模化應用示范,增強能源多元化供給能力。以海上風電、核電、陸上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發電、清潔煤電、氣電為重點,布局一批沿海清潔電源。合理布局天然氣發電,適時建設北海等地高效天然氣發電項目,支持頁巖氣等非常規天然氣開采利用,加快生物天然氣示范利用及推廣。積極參與南海油氣和天然氣水合物試采,統籌推進氫能“制儲輸用”全鏈條發展。加大海洋能研究開發力度,探索發展潮汐能、鹽差能等海洋能發電。建設一批抽水蓄能和新型儲能工程,開展“新能源+儲能”應用,積極布局“光伏+儲能”分布式電源,推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發展。積極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提高電網對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納和調控能力。強化清潔低碳能源開發利用國際合作,共同推動區域能源轉型,積極參與清潔能源合作中心建設。

提升化石能源清潔利用水平。加快煤炭減量,積極實施電能替代工程。擴大天然氣利用規模,推進終端用能領域“煤改氣、煤改電、油改氣、油改電”,逐步降低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加快煤電節能升級和靈活性改造,有序推進熱電聯產和分布式能源站項目建設。推動清潔能源對交通領域用能替代,完善新能源汽車充換電網絡,建設綜合供能服務站,推進新建碼頭同步建設岸電設施。

加強能源儲運網絡建設。建設一批能源儲備基地,完善油氣管網、智能電網等網絡建設,增強新能源存儲能力。推進北部灣國際門戶港綜合能源基地建設,打造北部灣煤炭儲備基地,構建以北部灣沿海大型LNG接收站為主的多層次天然氣儲備格局,布局建設以北海、防城港、欽州為核心的北部灣石油儲備基地。完善成品油管道和煤炭輸送通道,提高油品和煤炭輸送能力。健全油氣管網體系,完善油氣主干管網配套支線管道和互聯互通工程,實現縣縣通天然氣。實施北部灣電網輸變電工程,完善電網網架結構,高水平建成綠色智能電網。強化各類能源網絡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構建能源形態協同轉化、集中式與分布式能源協同運行的綜合能源互聯網。

專欄8 現代能源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海上風電:重點推進北部灣海上風電示范項目、海上風電和海洋牧場試點項目、廣西北部灣海上風電基地、廣西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基地等骨干項目建設。到2025年底,建成海上風電裝機容量300萬千瓦,在建海上風電裝機容量450萬千瓦。

陸上風電(裝機容量25萬千瓦以上項目):重點推進賓陽馬王風電場、賓陽那景風電場、良慶大塘風電場、欽州欽南風電場、欽南風門嶺風電場、浦北龍門風電場、欽北古道嶺風電場、靈山六爐山風電場、靈山伯勞風電場、欽南東場鎮300MW風電、欽南東場鎮風電場、欽北逍遙風電場、防城灘營風電場、防城門崖嶺風電場、博白射廣嶂風電場、博白石觀嶂風電場等項目。

核電:投產防城港紅沙核電3、4號機組,爭取核準開工防城港紅沙核電5、6號機組和白龍核電一期1、2號機組。

天然氣:投產廣西LNG項目二期工程,開工建設廣西LNG三期擴建項目及配套氣化外輸設施工程,加快防城港LNG接收站二期、欽州LNG接收站工程前期工作。實施北海天然氣發電項目。加快推進桂滇線(北海—崇左—百色—文山)、桂湘贛線等管道工程項目建設,建成北海—靈山—貴港干線、防城港—欽州互聯互通外輸管道項目。加快推進合浦—博白—浦北等“縣縣通”工程建設。

清潔煤電、水電:重點建設國能廣投北海電廠、欽州電廠三期1號機組、南寧抽水蓄能電站工程,加快推進崇左渠珠水利樞紐工程前期工作,適時啟動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工作。

生物質能源發電:合浦理昂(二期)農林廢棄物熱電聯產項目、扶綏新奧能源發展有限公司山圩產業園綜合能源項目、靈山生物質熱電聯產項目、隆安縣生物質發電項目、橫縣生物質發電項目、北海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防城港市垃圾焚燒發電項目二期工程、崇左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5萬千瓦以上項目):信義北海合浦400MWp漁(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一、三期)、靈山縣三隆光伏發電項目、欽州300MW光伏平價上網示范項目、欽州市東場鎮(一期)200MW農光互補光伏電站項目、東興市150MW漁光互補旅游綜合示范項目、防城港市港口區國家級漁光互補產業園光伏發電項目。

電網:加快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崇左六市智能電網一體化建設,突出抓好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南寧片區智能電網示范區建設。實施北部灣電網一批輸變電工程,實施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

第四節 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提高防災減災應急保障能力

加強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實施供水能力提升工程,加強主要支流、中小河流治理,增強水旱災害防御能力。推進環北部灣水資源配置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加快經濟區各設區市第二水源和備用水源建設,推進馱英水庫及灌區、龍云灌區、左江治旱黑水河現代化灌區、五化灌區、伶俐水庫及灌區、隆西灌區等大中型灌區建設和洪潮江水庫灌區現代化改造。新建黃章水庫等一批中小型水源水庫工程。全面完成已鑒定病險水庫和新增病險水庫除險加固。推進南流江、北流河等重要支流及中小河流治理。推進農村供水規模化發展,規范化建設改造一批小型供水工程,更新改造一批老舊工程和管網,有條件的地區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持續提升農村供水安全保障水平。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加快推進那垌水利樞紐等防洪控制性工程,建設生態海堤。

共筑防災減災體系。加快防災減災設施建設,健全災害防控體系,提高應急保障能力。建設氣象多災種綜合監測平臺,提升海洋觀測預警能力,強化災害性天氣和極端氣候事件預報和實時監測,有效應對臺風、風暴潮等極端氣象、海洋災害,強化海上應急救援能力。健全地震災害監測預警體系,加強區域和城市生命線系統抗震設防,強化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完善化工、電力、油氣、水利、核電的重大安全生產設施,建設防城港核電輻射防控設施、北海和欽州石化基地風險防范與環保設施,提升安全風險管控和應急救援能力。加強城鄉公共消防等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和裝備配備、物資儲備,加快發展專業滅火救援隊伍,提高應對各類災害事故的能力。推進海綿城市、地下綜合管廊、人民防空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建設公共衛生、重要生產生活物資、能源等應急儲備庫。

第六章 共同構筑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戰略支點

堅持實施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的對內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抓住建設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3.0版的歷史機遇,加快構筑國內國際雙循環重要戰略支點,為構建全方位開放發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撐。

第一節 提升面向東盟的開放水平

持續增強“南寧渠道”功能。以中國—東盟博覽會為核心,提升中國與東盟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交流渠道。打造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升級版,從服務“10+1”向服務RCEP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拓展,舉辦國家級RCEP高峰論壇,繼續在國際經貿合作、產能與投資合作、環境、海關、科技、數字經濟、衛生和文化等多領域舉辦高層次國際論壇。持續打造中國—東盟博覽會“4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臺,推動“云上東博會”全年在線、常態化運行,提升線上展示平臺、在線會議和洽談平臺、直播營銷推廣平臺和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等線上平臺服務水平。建設中國—東盟經貿中心、中國—東盟投資貿易促進中心、中國—東盟博覽會全球采購中心、北部灣國際集中采購中心。

打造面向東盟跨境產業鏈。強化與東盟的資源優勢互補和產業鏈分工協作,構建共生共贏、穩定可靠、競爭力強的跨境產業鏈。聚焦電子信息、中藥材、木材、橡膠等重點領域,構建國際原材料或初加工—經濟區精深加工產業鏈。創新發展跨境經濟合作區和產業園區,加快中國東興—越南芒街跨境經濟合作區、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推進中越跨境電子信息產業園、華立東興邊境深加工產業園區項目建設,構建北部灣制造—東盟組裝出口產業鏈。建設國家外貿轉型升級基地,打造面向東盟的物流中心倉,推動在東盟國家設立海外倉。

示范實施RCEP國際經貿規則。深入推進投資貿易、產業合作、金融開放、營商環境等制度創新,促進RCEP條款加快落地。探索推動貨物貿易、原產地規則、投資和服務貿易、產業鏈供應鏈、平臺建設、便利化措施和營商環境等RCEP規則在經濟區示范實施。積極參與RCEP區域產業合作,鼓勵優勢制造企業建設海外基地,開拓RCEP其他成員國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的市場,深化在通關、認證認可、標準計量等方面的國際合作。推動與RCEP其他成員國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地區)的會展合作,建設國際會展企業總部基地。建立RCEP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稅率對比清單,擴大向東盟國家出口電子電器、金屬制品、化學工業品、機械設備等規模,促進從東盟國家進口鐵礦石、銅精礦、鋁礦、煤等大宗商品。

第二節 打造高水平開放平臺體系

高標準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以制度創新為核心,深入開展差別化探索,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高地。實施產業高質量發展系統集成示范工程,聚焦電子信息、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化工新材料、中藥材加工、東盟特色產品加工等產業,在高端制造、現代服務、跨境合作等領域打造一批領軍企業。建設面向東盟的油品、礦產品、木材、糧食、汽車、酒類、水海產品、中藥材等國際貿易平臺和現貨交易市場。實行負面清單制度,開展要素市場化配置試點。推進科技體制改革、科技成果轉化機制、科技金融、離岸研發、保稅維修、外籍人才引育等方面創新,推動智能科技企業整合利用國際國內資源,實現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雙輪驅動”。

推動中外合作產業園區提質升級。以中外合作共建產業園區為載體,創新合作機制,提升國際產能合作水平。重點打造中馬“兩國雙園”升級版,創新“兩國雙園、兩港多區”互動發展機制,提升“兩國雙園”聯合合作理事會規格。推進中馬欽州產業園和馬中關丹產業園間形成更便利的要素流動機制,探索建設“兩國雙園”跨國自由貿易合作示范區,開展更高水平投資合作便利化試點,擴大生產性服務業準入開放,推動全面實現“雙園”間自由貿易。深入開展中馬欽州產業園金融創新試點,支持設立“兩國雙園”產業投資基金和跨境貿易結算平臺。打造“雙港雙園”新能源、汽車、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跨境產業鏈和供應鏈。加快建設中國·印尼經貿合作區、中新南寧國際物流園等國際合作園區,探索將中泰(崇左)產業園打造為新的“兩國雙園”國際產能合作平臺。創新與東盟國家產業鏈合作互補形式,推動特色海外產品“走進來”、優勢企業和產能“走出去”。

建設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對標國內一流、國際先進,建成全國臨空經濟創新發展先導區。全面提升南寧吳圩國際機場面向東盟國家的樞紐功能和集疏運能力,完善機場客貨運基礎設施,拓展南寧至東盟國家全貨機航線。創新發展南寧臨空高端產業集群,加快構建以航空物流、航空維修制造、臨空高新技術、臨空商務、國際貿易為支撐的臨空產業體系,打造國際貿易新高地和國際消費新商圈。引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物流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多式聯運物流,完善航空物流服務鏈。加強機場口岸與東興、憑祥、峒中口岸以及北部灣港口通關一體化建設和聯動。建成區域航空物流運營中心和進境肉類、水果等海關監管作業場地,支持空域管理、航權分配等民航改革先行先試。推動中國—東盟南寧空港扶綏經濟區等周邊區域與南寧核心區協同發展。依托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打造北部灣臨空產業集群。

構建高質量綜合保稅體系。加快綜合保稅區創新升級、協同發展,進一步完善政策,拓展功能,壯大保稅物流業務。實施加快綜合保稅區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快完善基礎設施,建成南寧綜合保稅區二期并通過驗收,經濟區綜合保稅區圍網面積整體開發率達到95%以上。壯大產業規模,力爭每個綜合保稅區各引進2—3家加工貿易龍頭企業,加快建設南寧綜合保稅區中韓產業園、中藥材加工產業園,北海綜合保稅區糧食等進口配額管理商品加工中心,欽州綜合保稅區進口原油期貨保稅交割中心、國際集拼冷鏈交易市場,憑祥綜合保稅區中國—東盟跨境特色食品藥品深加工產業園等。推進加工制造企業承接境內區外委托加工業務,探索建立高端制造全產業鏈保稅模式。實施專利申請優先審查推薦和落實專利費用減免政策,推動重大專利落地轉化。落實原產地自主聲明制度和原產地預裁定制度。實施審慎包容監管,鼓勵“法無禁止即可為”。到2025年,各綜合保稅區發展績效評估綜合排名全部達到全國中等偏上水平,力爭不少于1個綜合保稅區進入A類。推動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玉林及北流市等符合條件且確有需要的地方申建保稅物流中心(B型)。

全力推進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建設。聚焦主導產業,打造特色醫藥產業鏈,建設國際醫學新高地。大力發展醫學實驗動物繁育、藥物臨床前研究和先進醫藥制造業,培育開發傳統醫藥、食藥物質加工、營養食品等產業,提升醫療衛生事業和康養產業服務品質。建設國家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保育基地、儲備中心、種質資源基地,培育特色實驗動物產業。推動建設藥品進口口岸城市,實現生物制品、境內銷售的藥品進口通關,支持玉林市增設國家一類口岸,建設中藥材進口口岸城市。廣泛開展國際醫學人文交流和區域醫療衛生合作,常態化舉辦國際醫學創新合作論壇、中國—東盟藥品合作發展高峰論壇等國際醫學醫藥論壇,構建與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和東盟國家技術交流與信息共享合作機制,搭建高水平國際醫藥展覽展銷平臺。強化應急救援、疫情防控等領域的跨國合作,推動國內外知名高校在試驗區開展合作辦學和醫學研究。

第三節 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

推進“兩灣”產業深度融合。加快構建“粵港澳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東盟”跨區域跨境產業鏈供應鏈,強化“兩灣”產業鏈上下游分工和深度協作,深度對接大灣區先進制造業體系。積極承接大灣區全產業鏈轉移,加快建設一批產業承接項目。推進“兩灣”產業融合發展先行試驗區(廣西·玉林)等建設,推動設立港澳青年創業園區、“兩灣”飛地園區。加速融合大灣區市場要素,協同發展濱海旅游、郵輪旅游和大健康產業,建設面向大灣區的優質農副產品供給基地,促進“兩灣”農產品、高端消費品、醫藥等多品類冷鏈物流協同發展。

強化“兩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加強基礎設施對接,構建連接大灣區的快速通道網絡。暢通連接大灣區鐵路骨干大通道,加快建設南寧—玉林—深圳、合浦—湛江等高速鐵路。加密外通內聯的“東融”高速公路網,推動一批高速公路建設,全面打通連接大灣區省際公路“斷頭路”,拓寬“瓶頸路”。培育和加密北部灣港至大灣區各港口的班輪航線,推動大灣區港口加入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合作共建泛北部灣區域全息海洋大數據平臺。

加快融入大灣區科創體系。加強創新資源對接,共建創新平臺,深化科創合作。積極爭取大灣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在經濟區設立新型研發(產業技術研究)機構等創新平臺,鼓勵大灣區企業建立研發中心和“創新飛地”。深化與大灣區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探索和推廣“產業基地+產業基金+創新平臺+創新聯合體”四位一體的產業科技創新體系。積極開展科技金融、成果轉化、技術交易、產業孵化等科技服務領域合作。深入實施港澳臺英才聚桂計劃,大力吸引大灣區高層次人才到經濟區創新創業。探索建立經濟區與大灣區干部雙向交流、掛職機制。

完善合作協調機制。健全多層次常態化協調推進機制,及時解決跨地區重大問題。堅持粵桂黨政主要領導每年互訪機制,建立“兩灣”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充分利用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粵桂協作等既有省級合作機制,建立“兩灣”市級會商機制。探索成立“兩灣”協同發展辦公室,建立“兩灣”專家咨詢委員會,組建“兩灣”行業協會、智庫聯盟等合作組織。推動省際毗鄰區域協同發展,建立規劃銜接、設施共享、治理協同等機制。

第四節 聯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

以港口合作為重點,以產業合作為紐帶,以自由貿易試驗區和自由貿易港協同發展為突破,開創與海南自由貿易港合作新局面。推動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協同發展,加快開展北部灣港與海南主要港口航線合作和相互喂給,共同培育北部灣港—洋浦港至東南亞、南亞、大洋洲、中東等地區雙向聯運航線,協同拓展鐵海聯運、沿海捎帶、內外貿集裝箱同船運輸等創新業務,推動戰略目標、業務協同、資本運作和經營團隊等方面一體化發展。深化海洋經濟領域“港”、“灣”合作,加強海洋石油、天然氣水合物、海上風電和天然氣、海洋水產、海洋生物技術、海洋娛樂休閑等產業合作,推進生態、民俗、康養等主題旅游度假區建設。加強政策協同聯動,在投資領域改革、金融開放創新等方面學習借鑒創新經驗。推進博鰲亞洲論壇與中國—東盟博覽會、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與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以及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東盟港口城市合作網絡等開放平臺共建共享。

第五節 深化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協作

加強通道互聯互通,推動產業、科創等方面融合發展。扎實推進川桂、渝桂合作共建西部陸海新通道,加快建設北部灣港—成渝地區鐵海聯運示范工程,打通四川通往北部灣的出海貨運鐵路通道。深化在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商貿物流等重點領域產業合作,依托中國西部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民企入桂”投資合作洽談會等平臺積極引進成渝地區知名企業,推進川桂國際產能合作產業園等園區建設,共建一批臨海、沿邊加工制造和跨境物流產業園。推動中國電子北部灣信息港與成都芯谷對接,共建智慧城市數據中樞。強化科技創新合作,積極與中國西部科學城和成渝地區的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開展重大科研項目合作,大力吸引高層次、高學歷人才。

第六節 推進沿邊地區開發開放

推動沿邊開放合作平臺提質發展。以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為載體,全面提升開放合作平臺能級。高標準推進廣西憑祥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建設,以憑祥市區為核心,依托廣西憑祥綜合保稅區、憑祥邊境經濟合作區、中泰(崇左)產業園等重點園區,打造沿邊經濟合作區、國際旅游合作區和邊境新型村鎮建設先行區,推進國際產能合作示范基地、加工貿易合作基地、臨空產業合作基地建設。推動廣西東興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升級發展,加快建設中國東興—越南芒街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東興邊境經濟合作區、華立東興邊境深加工產業園,推進東興市與跨境經濟合作區協同發展,大力發展跨境貿易、跨境物流、跨境金融、跨境商貿、跨境勞務。

推動邊境貿易創新發展。完善邊境貿易發展平臺,推動擴大邊民互市貿易商品種類和來源地,打造“邊境貿易+落地加工”產業鏈。依托沿邊口岸和邊民互市貿易區(點),加快建設一批特色產品專業市場、邊境貿易采購中心和集散中心。推動擴大邊民互市貿易商品準入品種,支持邊民通過互市貿易進口周邊國家商品,全面實行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負面清單制度。深化邊民互市貿易進口商品落地加工改革,優化監管方式,對邊境地區注冊的落地加工企業實施“直通車”運輸,在出口商品簡化申報等方面強化政策支持。推動商業銀行與符合條件的非銀行支付機構合作開展邊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便利互市商品交易結算、互市貿易商品經營戶結算和互市貿易商品游客結算。

創新沿邊開發機制和政策。實施沿邊差異化扶持政策,加快建立有利于邊境發展的機制,促進沿邊地區高質量發展。加快跨境勞動力市場一體化建設,深化跨境勞務合作機制,建立健全跨境勞務進出便利化制度,規范外籍務工人員管理使用制度,完善憑祥境外邊民務工管理服務中心功能。探索實行規劃特殊管理政策,爭取對邊境0—3公里實行更加靈活的土地規劃政策,科學布局邊境產業園區、邊境居民回遷點等。深化跨境旅游機制改革,推進旅游通關便利化。

第七章 構建強有力的創新發展引擎

聚焦創新支撐產業高質量發展,堅持前端聚焦、中間協同、后端轉化,優化創新資源配置,培育創新主體,激發創新活力,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建設具有鮮明特色的創新型北部灣。

第一節 提升產業創新發展能力

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加強引領性科技攻關,聚焦支撐向海經濟發展的關鍵技術,布局科技攻關和創新項目。聚焦電子信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現代特色農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化工、金屬新材料、鋁精深加工等傳統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建立產業鏈上下游關聯企業清單、創新資源清單、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清單等“三張清單”,攻克制約產業鏈高質量發展“卡脖子”技術,形成一批自主創新技術、標準和品牌。開展海洋生物、生命健康、人工智能等具有前瞻性的科學技術攻關,瞄準第三代半導體、生物工程、生物育種、氫能與儲能、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加大爭取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的力度。開展具有特色優勢的海洋動植物、微生物等海洋資源、海洋產品加工副產物等綜合利用技術研發。鼓勵企業牽頭聯合區內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同組建創新聯合體,落實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稅收優惠政策,充分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引進和培育創新資源推進創新合作與聯合攻關。加大科技計劃項目申報實施的開放力度,創造各地科研機構創新團隊同臺競爭、公平競爭的環境。

搭建重點領域創新平臺。加強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構建支撐產業發展的實驗室體系、技術創新中心體系。建設一批向海經濟工程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中心、新型技術研發機構。全面建設中國—東盟科技城,加快南寧·中關村創新示范基地等平臺發展。以北海海洋產業科技園為載體,推進建設海洋領域廣西實驗室和自然資源部熱帶海洋生態系統與生物資源重點實驗室,打造北部灣海洋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依托防城港國際醫學開放試驗區建設,打造醫藥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國際醫學醫藥研究共享實驗平臺和面向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東盟國家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創新平臺。在南寧布局未來產業技術研究院,加快布局先進裝備制造、高端鋁等領域研發機構與實驗室。打造北部灣石化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創建高效節能環保內燃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國家海上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及裝備研發設計中心,打造一批銅錳稀土新材料國家企業技術中心。支持國內科研院所或涉海高校以分支機構、新型研發機構、實驗室等形式進駐經濟區。爭取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項目落地,加快建設近海海床地基與工程結構系統安全創新平臺(海基一號),推動建設中國—東盟衛星應用中心。

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建設多層次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完善科技成果評價和使用機制,加快產學研用一體化。高標準打造產學研用一體的創新鏈,加快建設一批中試熟化基地。引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專業化的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機構。圍繞廣西大學、北部灣大學、自然資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廣西海洋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建設成果轉化帶。鼓勵北部灣大學等有條件的高校建設大學科技園,推動廣西大學科技園等符合條件的大學科技園升級為國家大學科技園。推動南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橫州市等國家級雙創示范基地特色化、專業化、國際化發展,建設一批自治區級雙創示范基地。建立科研成果與企業科技需求對接機制,國家重大科技項目到經濟區轉化支持機制,創新成果轉移轉化收益分配機制,以及企業購買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建立健全科技成果市場化評價機制,規范科技成果第三方評價。探索賦予科研人員科技成果所有權和長期使用權。建立成果轉化引導基金制度,提供制度化、精細化、差別化服務,推動優秀創新成果落地。加強線上線下科技成果轉化交易市場建設,鼓勵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企業入駐經濟區各類技術市場。

第二節 匯聚國內外創新人才資源

培育引進國內外高端人才。大力實施創新人才培育計劃,突出“產才融合”,打造面向東盟的區域性人才高地。完善區域性國際化人才聯合培養模式,加強與國內外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合作,建設一批與重點發展產業、新興產業對接的示范性現代產業學院,培育一批具有基礎研究創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和重點領域緊缺的專業人才。實施北部灣“優才”計劃,建立共引共用人才機制,實施“高精尖缺”人才清單制度,引進高層次人才。推進院士專家顧問工作,組織開展“院士行駐北部灣”活動,搭建與院士專家團隊協同創新平臺,與企業開展定向研發合作。探索建立中國—東盟人才大數據庫,建設海外人才創新創業基地和離岸孵化基地。鼓勵企業到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城市群等創新資源密集地建立研發機構和“人才飛地”,就地吸納創新人才。

創新人才管理體制機制。推進人才評價制度改革,提高人才管理的彈性和靈活性。圍繞科技人才的科學評價、有效激勵、合理流動,系統推進科技人才管理機制改革,全面用活各類人才資源。推進經濟區人才跨地區、跨行業、跨體制無障礙流動,鼓勵企事業單位人才暢通流動和高效共享,鼓勵支持在職創業、在崗創業、離崗創業等創新創業方式。建立健全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間創新資源自由有序流動機制,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建立“雙聘”制度。建立健全激勵與分配機制,構建創新價值導向的收入分配機制,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收益激勵,落實完善高層次創新型人才獎勵制度。優化人才服務體系,嚴格落實各級各項人才政策,在高端人才配偶就業、子女入學、住房保障、醫療保障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

第八章 推動區域城鄉協調發展

全面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全面提升區域城鄉協調發展水平,構建以南寧強首府為核心,北欽防一體化發展為重要增長極,玉林和崇左“兩翼”聯動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第一節 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

強化國土空間分區分類管控。統籌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細化優化主體功能區布局,形成統一有序、責權清晰、科學高效的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科學有序統籌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分類提高城市化地區發展水平,推動農業生產向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和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集聚,筑牢生態屏障。推動南寧市城區和欽州灣—防城灣、廉州灣、鐵山灣三大海灣片區等重點開發區域按照產業發展導向,提升經濟和人口高效集聚水平。鼓勵以南流江三角洲為主的農產品主產區穩定糧食生產,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強化以十萬大山、北部灣沿海為主的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服務功能。

實施差異化引導。完善主體功能區配套政策,差異化引導重大基礎設施、重大生產力和公共資源布局。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為重點,推動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并向優勢區域傾斜,提高綜合承載能力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強化對區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遵循生態優先原則,圍繞農產品主產區、重點生態功能區和邊境地區等區域的發展導向,細化主體功能區政策,提高重要功能區域保障能力。按照保護優先的原則,以陸域腹地服務海洋開發保護,以海灣環境容量約束陸地和海洋資源開發,提升陸海統籌發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自然保護地、戰略性礦產保障區、邊境重點發展區3類重要區域名錄。

第二節 促進區域一體化聯動發展

圍繞強首府戰略打造南寧核心城市。著力聚要素、擴空間、優環境、增活力,增強首府城市集聚力、承載力和輻射力,形成引領高質量發展核心增長極。引導國內外高端要素集聚,強化產業支撐帶動能力,打造電子信息、先進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三大重點產業集群,加快發展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建設面向東盟的先進制造業基地。加快建立都市圈一體化軌道交通體系,提高都市圈基礎設施連接性和貫通性,推動南寧國際鐵路港、國際空港建設,打造一批綜合交通物流樞紐,增強面向東盟的次區域合作支撐能力。鼓勵都市圈社保、教育和醫療等資源共享,建立跨區域城鄉生態環境協同治理機制。

深入推進北欽防一體化。強化聯動合作,全面建設北海向海經濟發展示范城市、欽州西部陸海新通道戰略樞紐、防城港現代化臨港工業城市,打造向海經濟走廊,提升整體發展水平和效率。打造一體化交通物流網,強化區域重點交通基礎設施統籌規劃,貫通濱海公路,打造“1130”快捷區域交通網,實現北欽防與南寧、湛江等周邊主要城市1小時通達,北欽防主城區1小時通勤,北欽防主城區與相鄰園區、港區30分鐘通達。統籌推進北欽防三市高水平開放合作,加強生態、公共服務領域共建共享。依托交通干線通道,以主要城鎮和開發園區為載體,形成一體化現代臨港產業體系。深入實行北欽防一體化產業協同發展限制布局清單制度,強化北欽防三市產業分工合作,差異化發展金屬新材料、電子信息、化工等千億元級產業集群,推動產業協同聯動發展。

推動玉林、崇左“兩翼”特色發展。加強區域深度聯動,加快“兩翼”全面融入經濟區發展。東翼,支持玉林高水平建設“兩灣”產業融合發展先行試驗區,圍繞“東融”、“南向”總體方略,推進高鐵、高速公路、水運航線、空中通道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打通交通“脈絡”;積極承接大灣區產業轉移,推動制造業趕超、輕工業振興、商貿流通業提升,協同北海共同推進龍港新區建設,建立龍港新區跨區域合作發展機制。西翼,支持崇左建設現代化南疆國門城市,以建設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崇左片區為契機,聚焦產業興邊、民生安邊、開放睦邊、強基固邊、團結穩邊,完善基礎設施,大力發展邊境加工貿易,構建跨境產業鏈,培育壯大邊境經濟特色產業集群,打造沿邊開發開放新高地。

促進區域聯動協同發展。促進強首府戰略、北欽防一體化戰略和“兩翼”聯動發展。依托南北交通大動脈打造“南寧—北欽防”城鎮發展主軸,促進沿線城鎮居民點、商業服務設施和產業園區集中建設,提升產業集群集聚水平和產業鏈跨地區協作水平。依托南寧臨空經濟示范區聯動崇左、防城港發展,發揮五象新區向南輻射作用,建設南寧現代工業產業園,加快向臨海區域融合,以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為支撐打造跨區域的協同發展帶。加強南寧陸港型、欽州—北海—防城港港口型和東興、憑祥陸上邊境口岸型等國家物流樞紐的融合,實現內陸樞紐和臨海樞紐的聯動發展。構建一體化、均等化的城鄉公共服務體系,推進通訊、金融、教育、醫療、人才服務全面同城化。

第三節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

構建特色城鎮體系。壯大城市規模,促進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因地制宜發展小城鎮。提升南寧核心城市綜合功能,建設面向東盟合作的區域性國際大都市。進一步提高北海、欽州、防城港、玉林、崇左等區域中心城市的產業、資源要素和人口的集聚水平。到2025年,南寧市建成城區常住人口超500萬、具有濃郁壯鄉特色和亞熱帶風情的生態宜居特大城市,北海、玉林市建成城區常住人口超100萬的Ⅱ型大城市,欽州市建成中等城市,防城港、崇左市向中等城市邁進。以城鄉融合發展帶動優化縣域人口、產業、交通、公共設施布局,建設一批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把博白、北流、靈山、橫州、容縣、合浦、陸川、賓陽等縣(市)打造為城區常住人口超30萬的Ⅰ型小城市。發揮小城鎮連接城市和農村的紐帶作用,培育一批綜合型、工貿型、農貿型、交通節點型、旅游型示范性小城鎮。

引導人口向沿海沿邊城市遷移。合理規劃生產力布局和人口布局,不斷增大沿海城市經濟體量,增強沿海城市人口承載力。深化戶籍制度改革,簡化戶口遷移手續,創新重點用工園區和企業人口入城服務方式,提高農民入城意愿。健全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隨遷子女入學政策,保障享有普惠性學前教育。完善遷移人口社會保障體系,健全住房保障體系。深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推進遷移人口職業技能培訓擴面提質。推進東興、憑祥等邊境地區人口規模較大的自然村、抵邊村莊就地城鎮化,優先發展邊境地區交通、教育、衛生、文化、科技事業,著力改善邊民居住和生活條件。對標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改革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創建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推動北海、玉林、欽州率先開展自治區級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

第四節 加快港產城融合發展

優化港產城功能布局。統籌港口、產業和城鎮布局,打造一批“港口+園區+新城”綜合體。依托港口大力發展臨港產業,加快培育一批主導產業突出、鏈條配套齊備、特色鮮明的臨港優勢產業園。完善港口、園區與腹地綜合交通體系,提升港產城一體化互聯互通水平。加強沿海產業園工業、商務、文教、生活、行政及交通等功能科學銜接與混合嵌套,建設一批鄰里中心,打造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推動產業園由單一生活功能向綜合配套功能轉變,促進具備條件的產業園向城市綜合功能區轉型。

建設港產城融合新區。以新區建設為載體,提升城市功能和服務配套,實現以產促港、以港興城、以城帶產。推進鐵山港西港區與南珠新城、鐵山港東港區與龍港新區、欽州港區與欽州港新城、企沙港區與企沙鎮深度融合,建成一批宜居宜業宜商的現代化臨港新城,重點推進防城港興港·赤沙鄰里中心、北海南珠新城三塘片區、中馬欽州產業園區啟動區綜合配套設施等港產城融合項目建設。研究在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入海口區域規劃建設臨港產業與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濱海新城。

第五節 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壯大現代特色農業。積極發展特色種養殖業,加快特色海洋漁業提質升級,打造特色農業品牌,壯大鄉村經濟。重點發展糖料蔗、澳洲堅果、茉莉花(茶)、中藥材、金花茶、果蔬、富硒農業、水產畜牧、海產品、種業繁育等特色產業,形成具有區域特色優勢的現代農業集群。建設國家糖料蔗種植基地、南方地區重要禽畜養殖基地、粵港澳大灣區優質果蔬種植供應基地、南方道地藥材種植基地、富硒農業重要產區。加快白龍珍珠灣海域、銀灘南部海域、三娘灣海域和冠頭嶺西南海域等國家級海洋牧場示范區建設。建設優質珍珠養殖基地,振興南珠產業,培育一批海水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和區域特色品牌。提升大洋性和跨洋性遠洋漁業捕撈能力。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和農產品地理標志建設,健全農產品保障和溯源體系,打造特色農漁產品品牌,將“廣西好嘢”桂字號農業品牌打造成中國高品質農產品品牌新標桿。強化農業國際合作,積極參與中國東盟農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加快建設中國—東盟現代農業種業示范園。

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水平,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提升鄉村發展品質。堅持建管并重,因地制宜推動農村水、電、路、氣、通信、廣播電視、物流等基礎設施提檔升級。統籌縣域城鎮和村莊規劃建設,編制實施“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加強農房建設管控,提升建設品質,打造彰顯桂風壯韻的特色鄉村。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為重點,以全域環境整治、完善基本公共服務設施為主線,深入推進全域“三清三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做好“美化、綠化、亮化、文化”工程,打造一批環境整治精品示范村,建設一批“美麗鄉村”示范帶。

第九章 共建美麗北部灣

堅持陸海統籌治理,提升陸海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加強大氣、水、土壤污染聯防聯控,打造一體化藍綠生態屏障,推進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大力發展生態經濟。

第一節 協同共建“藍色生態灣區”

構筑生態安全屏障。嚴格落實主體功能區布局和生態空間管控,加大生態功能區的保護與修復力度,加強對山水林田湖草海濕地系統保護修復。構建以十萬大山、北部灣沿海生態功能區和左右江、郁江、邕江等西江綠色生態走廊為主要骨架,以南流江、欽江、茅嶺江、大風江、九洲江、防城江、北侖河等入海河流生態廊道為支脈,聯通自然保護地、濕地和紅樹林等生態節點的生態廊帶。推進重要水源涵養地、自然保護地、河流發源地森林樹種結構調整,筑牢生態安全屏障。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鞏固空氣質量達標成果,確保“藍天白云、繁星閃爍”。加強治理道路揚塵和機動車尾氣排放,推進港口船舶大氣污染防治。持續推進電力、冶金、石化、造紙等重點行業污染治理升級改造,完成鋼鐵、焦化、水泥等行業超低排放改造,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和不達標工業爐窯,實施鋼鐵、有色金屬、建材、化工等行業工業爐窯深度治理。加強石化、制藥、木材加工、印染等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控制。重點協同推進移動源、生活源、農業源綜合治理。建立統一生態環境監測信息平臺。

全力守護碧水清流。打好水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兼顧水資源、水生態和水環境,加強水環境精細化管理和精準化治理,確保“清水綠岸、魚翔淺底”。嚴格落實河長制、湖長制,開展流域、海灣水環境綜合治理和系統修復,加強西門江、明江、九洲江、南流江、欽江、北侖河、洪潮江等水體污染治理,加強茅尾海、欽州灣、廉州灣、鐵山港灣和防城灣等重點近岸海域水污染治理,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和北部灣入海河流綜合治理工程。建設工業污水、城鎮污水、醫療醫藥廢水、港口碼頭污染物等集中處置設施,鼓勵生態養殖和清潔生產,從源頭嚴控工農業及生活污水排放。規范入海排污口設置,建設完善深海排放設施。加快推進海上污染應急處置能力建設,優化完善海洋環境自動化監測系統,健全跨區域聯合執法和專項執法機制。

扎實推進凈土行動。深入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源頭防控、嚴格準入、管控修復、協同治理,切實解決突出土壤環境問題,確保“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統籌布局建設垃圾填埋場、碼頭航道建設拋泥區、固體廢物處置區及相關環保基礎設施,加強固體廢物無害化處置與資源化利用,以化工、石化、有色金屬冶煉等行業為重點,加強危險廢物無害化處置或綜合利用。建設土壤環境信息化管理平臺。

第二節 加強陸域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推進森林草原生態保護與修復。精準提升森林質量,保護天然林,加強重點公益林管護,完善沿江沿海防護林體系。以自然恢復為主,以人工促進為輔,保育并舉,改善天然林林分結構,培育鄉土樹種,提高森林質量。推動大明山水源涵養及土壤保持生態功能區、六萬大山—云開大山水源涵養生態功能區、四方嶺—十萬大山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功能區保護和修復,開展重點區域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建設。打造高質量區域性國家森林城市群建設示范區。強化草原生態保護修復,通過人工種草、草原改良、圍欄建設等措施,開展退化草原修復治理。

加強流域水系與河湖濕地保護。構建以主要水系為骨架的河流綠色生態廊道,加強重要江河源頭區、湖庫型飲用水水源地等區域的水土保護。通過退耕還濕、退養還灘、退塘還紅樹林、排水退化濕地生態恢復等措施,開展濕地修復與綜合治理。加強湖濱帶、重點湖庫及小流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提高城市河段植被的固岸護坡和景觀等生態服務功能。

提升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平。共建共保生態廊道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強化野生動物及其棲息地環境保護。加強十萬大山、北侖河口、山口紅樹林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區管理。加強中越邊境跨境生物多樣性保護廊道建設。建立生物資源數據庫和信息系統,建設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基因保存庫、救護繁育場所。堅決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捕捉和交易,防范外來物種入侵。重點開展三娘灣白海豚、合浦儒艮、山口紅樹林、大風江紅樹林、廉州灣紅樹林、茅尾海珊瑚礁、潿洲島—斜陽島珊瑚礁、白龍尾珊瑚礁等重點物種保護。

第三節 強化近岸海域生態保護

打好重點海灣污染防治攻堅戰,堅持陸海統籌、河海聯動、聯防共治,確保“水清灘凈、岸綠灣美、魚鷗翔集、人海和諧”。嚴守海洋生態保護紅線,切實保護海洋生態系統、海洋保護區、重要濱海濕地、重要砂質岸線和沙源保護海域等重要生態功能區。以紅樹林、珊瑚礁、海草、濱海濕地為重點,推進海洋特別保護區和海洋公園建設,搶救性保護一批重要種質資源,重點加強海洋類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建設,構建協同保護和重點保護空間層次體系。統籌海岸帶一體化系統性修復,保護和修復自然岸線,推動人工海岸生態化。加強海岸帶保護和管控,嚴格保護自然形態保持完好、生態功能與資源價值顯著的自然岸線。加強海洋生態預警監測,科學評估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成效。

第四節 大力發展生態經濟

推進低碳化綠色化改造。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加快綠色技術創新,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實施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工程。推動能源領域結構優化調整和鋼鐵、有色金屬、火力發電、建材、制糖、石化、造紙等傳統高耗能行業節能技改。實施產業結構調整負面清單和落后低效產能淘汰政策。實行主要污染物等量或減量置換制度,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加快園區生態化、綠色節能化改造,建設一批綠色產業示范基地、生態工業園區和循環經濟園區。逐步建立企業綠色發展水平與企業信用等級評定掛鉤的社會信用機制。

加快“綠水青山”價值轉換。促進特色生態資源保值增值,加快生態資源轉化為生態產品、生態產業。推進優質的自然資源與生態產品相結合,發展生態旅游、生態農業、生態漁業等生態產業,加快發展旅居養老、森林康養、濱海旅游、綠色食品等新業態。生產綠色健康特色海產品農產品,打造北部灣特色產品綠色品牌。完善生態保護市場化機制,建立陸海統籌生態補償機制。推進自然資源資產交易平臺和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健全統一的自然資源市場交易規則,完善自然資源社會信用體系,組織符合條件的企業積極參加全國碳排放權交易,探索開展用能權、排污權交易。探索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

促進資源節約和高效利用。嚴格實施能源消費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以強化能耗雙控倒逼產業結構加快優化。強化建設用地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嚴控國土開發強度,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利用“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引導行業布局和項目落地。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用水總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區限制納污“三條紅線”管理,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強化流域和區域水資源統一配置。強化工業、農業、生活和服務業等領域節約用水。提高海洋資源、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保護水平。

專欄9 “綠水青山”六大轉換路徑

生態補償:建立森林、海洋、濕地、水資源保護補助標準和分級分類的差別化補償機制。通過贖買、租賃、置換等方式加強重點區位生態保護,探索通過先造后補、貸款貼息、以獎代補等多種方式進行生態補償。

碳匯交易:積極引導探索開發林業碳匯項目,做好造林地的后續核查評估、備案、監測和核證工作。

生態產權交易:開展用水、用能確權,引進市場交易中介,搭建水、能源產權交易流轉平臺,在造紙、水泥等行業推行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探索開展生態權益交易和流轉,實現生態資源使用權和發展權交易價值增值。

林下經濟:以林下經濟示范基地為依托,積極發展林藥、林菌、林草、林菜、林花、林禽、林畜、林蜂等生態、仿生態種養模式。

綠色金融:鼓勵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拓展生態金融業務,推動林地、林木抵押貸款模式創新,積極開展森林保險,構建多業態區域性綠色金融創新中心。

“生態+”產業轉化:開發滿足居民綠色消費的新型生態產品,積極發展綠色會展、生態旅游、康體養生等產業,利用生態資源的生態服務能力獲取經濟收益,實現服務增值、林農增收。

第十章 共享幸福北部灣

順應人民對幸福美好生活新期待,加強特色文化、教育、健康、就業、社會保障等領域建設,推動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不斷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實現社會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現代化,共建文明幸福平安北部灣。

第一節 繁榮發展邊海山特色文化

提升社會公共文化服務水平。加強公共文化產業和服務供給,推進公共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優化城鄉文化資源配置,推進文化館、科技館、影劇院等文化服務設施提檔升級,推動北部灣海洋文化博物館、南珠博物館、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等建設,打造博物館群。高標準建設南寧東盟文化博覽園、北海文化產業園、欽州坭興陶文化創意產業園等基地。深入挖掘海洋、邊關、山水文化,創作一批具有北部灣特色的文藝作品和原創精品。推動建設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文化創意項目,開發《花山》等特色文化演藝項目。健全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機制。

推動文化傳承創新與交流。整合文化資源,打造特色文化品牌。深入挖掘龍州起義、昆侖關戰役、鎮南關大捷等愛國主義教育資源,加大革命遺址遺跡保護和修繕力度。深入挖掘海絲文化、坭興陶文化、駱越文化、銅鼓文化、民族文化等,打造本土特色文化品牌。加強非遺文化傳承力度,加強世界文化遺產左江花山巖畫文化景觀保護利用,支持北海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聯合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實施千年坭興陶文化復興計劃,規劃建設缸瓦窯文化旅游街區,設立坭興陶非遺文化傳承體驗基地。加強與東盟國家文化交流合作,推動壯瑤苗醫藥、坭興陶、采茶戲等特色文化“走出去”,發展文化服務貿易。

第二節 加快完善現代化公共服務體系

大力提升教育現代化水平。統籌優化教育資源共建共享,聯合提升區域教育現代化水平。加快學前教育優質普惠發展,提升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水平,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鞏固提升高中階段教育普及水平,促進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化發展。促進中高職教育貫通發展,研究組建北部灣職業教育集團。支持南寧市打造中國(南寧)—東盟產教融合創新示范基地(園區)。大力發展高等教育,支持經濟區高校建設一流大學、一流學科、一流專業和一流課程。全面發展特殊教育、成人教育、民辦教育,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管理。深化與東盟國家教育交流合作。深入實施“互聯網+教育”行動計劃,推動新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建設經濟區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通過學校聯盟、集團化辦學等多種方式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全面推進健康北部灣建設。加快完善公共衛生體系,實施體育惠民工程,全面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完善醫療保障制度。推動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加強醫聯體建設。鞏固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強化縣級醫院提標擴能,支持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升等級,推動一批鄉鎮中心衛生院建成縣域醫療次中心。推進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標準化建設,構建重大疫情應急體系、傳染病救治網絡,建設廣西海上緊急醫學救援基地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完善地中海貧血等遺傳疾病篩查體系。加強醫療衛生信息化建設,大力發展“互聯網+醫療健康”。廣泛開展全民健身運動,建立體育產業聯盟,推動民族體育、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協調發展,推進防城港中國—東盟健康運動產業園建設。

促進充分就業和提高人民收入。堅持經濟發展就業導向,強化就業優先政策,推動實現更加充分高質量就業,拓展居民收入增長渠道。健全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勞動關系協調機制、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拓展互聯網+現代服務業等新型產業就業新空間,引導零工經濟等新經濟業態發展。扎實做好重點群體就業,落實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政策,統籌公益性崗位安置,幫扶殘疾人、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落實就業創業扶持政策,實施北部灣英才匯聚計劃和青年優秀人才引進計劃,鼓勵東盟國家優秀人才來北部灣創業,推進廣西北部灣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建設。完善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機制,健全工資合理增長機制,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加大社保、轉移支付等調節力度,積極發展慈善事業。

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入實施全民參保計劃,健全覆蓋全民、統籌城鄉、公平統一、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穩步提高保障水平。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發展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完善工傷保險自治區級統籌制度,探索推進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自治區級統籌。健全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建設職工醫療互助保障體系。完善社保合作機制,建立非經濟區人員在經濟區參保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機制。健全靈活就業人員社保制度、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體系、退役軍人工作體系和保障制度。保障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完善社會福利制度和幫扶機制。推動社會保障卡跨地區跨部門應用。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第三節 推進平安北部灣建設

堅持安全發展,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構建經濟區社會治理體系,全面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推進智慧化、網格化社區建設,逐步實現各地區“多網合一”、全域覆蓋。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探索建立經濟區基層治理聯盟、社會工作組織聯盟。高水平建設法治北部灣,完善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完善立體化、智能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構建一體化“治安防控圈”,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風險和駕馭社會治安局勢的能力。

第十一章 加快體制機制改革

堅持市場化取向和高效能標準,打通管理體制、經營機制、營商環境、要素配置、一體化協同合作發展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梗阻,促進新時代經濟區高水平開放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 構建一流營商環境

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政府權責清單,轉變政府職能,提升政府服務質量和效率。推行統一的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持續放寬市場準入門檻,推廣商事登記確認制和市場準營承諾即入制。健全重大政策事前評估和事后評價制度,同步清理、精簡、優化行政許可事項和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創建覆蓋企業準入、準營、退出全生命周期的商事制度改革新機制、新模式。推動政務服務從“一網通辦”邁向“一網辦好”,推動更多事項從“網上辦”轉向“掌上辦”,加快探索“一業一證”改革。深化行政綜合執法改革,整合執法資源,探索成立跨區域、跨部門執法機構,推進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探索建立不予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清單。建立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容錯機制和營商環境社會監督員制度。

優化公平競爭市場環境。對標國際先進規則,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完善政策法規體系,加大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力度,建立現代產權制度。推動政府和企業行為邊界制度化和法制化,構建新型政商關系。推進市場主體監管信息共享,構建以信息公示為手段、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體系。加快社會信用立法,推進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司法公信等重點領域制度建設。建設“信用北部灣”,構建覆蓋經濟區的征信體系和新型監管機制。

第二節 推進要素市場化改革

推進土地、勞動力、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制度建設,完善要素交易規則和服務體系。深化土地資源市場化配置,建立不同產業用地類型合理轉化機制,探索增加混合產業用地供給,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試點推行國有農林場土地收儲新機制。深化電力體制改革,優化完善電力市場機制及電價機制,擴大電力市場化交易規模,開展跨省跨境電力合作,促進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落地見效。完善資本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加強股權工具和債權工具應用,加大培育上市企業力度,提高直接融資比重,完善多層次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北部灣產權交易市場。完善技術、技能評價制度,健全統一規范的人力資源市場體系,暢通人才、勞動力社會性流動渠道。深化跨境勞務合作,進一步規范外籍務工人員使用和管理,延長外籍務工人員臨時居住有效時間,建立外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保障機制。培育發展數據要素市場,加強北部灣大數據交易中心等數據交易平臺建設,構建跨區域數據交易體系。

第三節 構建一體化協同合作發展機制

強化經濟區統籌管理,創新一體化發展機制,加快形成一體化發展合力。優化和提升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職能,完善一體化協調發展機制,在園區建設、產業發展、港口岸線利用及港口建設等領域實行統一規劃、協調推進。探索建立統一的政府產業引導基金,吸引社會投資,加大對重點產業發展、重大園區建設、重要創新平臺的支持力度。構建互利共贏的共享機制,建立經濟區層面協調指導重大項目落地和要素保障的工作機制,深入實行產業協同發展限制布局清單制度,探索建立重要資源配置、重大項目落戶前期聯合審查機制。創新園區管理運營機制,理順龍港新區管理體制,推動北海、玉林兩市合作共建玉港合作園。支持在合作園區聯合成立管委會,共同組建平臺公司,協作開發建設運營,探索建立多種形式的跨行政區財政協同投入機制,允許合作園區內企業自由選擇注冊地。加快建立與“飛地經濟”發展相配套的財稅、統計分享機制,探索異地建廠、建園、設店在地方稅收方面的協調政策。

第十二章 建立健全規劃實施保障機制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健全規劃政策配套體系,完善規劃組織實施機制,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匯聚強大合力,確保規劃主要目標和任務如期實現。

第一節 加強黨的全面領導

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發展全過程。堅持和完善黨領導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根本保證。充分發揮黨的各級組織在推進經濟區發展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戰斗堡壘作用,明確各級黨委和人民政府職責,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全面調動各級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順利實現規劃目標提供根本保障。

第二節 健全規劃政策配套體系

加強統一規劃體系建設,推動形成統籌協調的規劃和政策體系。自治區北部灣辦要會同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崇左六市和自治區有關部門,依據本規劃,組織編制有關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細化落實本規劃提出的目標任務,確保在政策目標、空間布局、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等方面與本規劃充分銜接。圍繞本規劃提出的戰略導向,研究出臺創新、產業、人才、投資、金融等配套政策和綜合改革措施,健全協同發力的政策體系。

第三節 完善規劃實施機制

自治區北部灣辦負責統籌指導和綜合協調規劃實施,研究審議重大規劃、重大政策、重大項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督促落實重大事項。建立區域合作推進機制,南寧、北海、防城港、欽州、玉林、崇左六市要明確工作分工,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確保規劃確定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自治區各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加強對規劃實施的指導,在相關事項方面予以積極支持。對納入規劃的重大項目,優先列入年度統籌推進計劃,加強用地、用林、用海、用能、用資等要素保障。規劃主管部門適時開展規劃實施監測和評估。完善規劃實施的公眾參與機制,廣泛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營造全社會共同推動經濟區高質量發展的良好氛圍。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2024全球光伏品牌100強榜單全面開啟【申報入口】 2024第四屆中國高比例風光新能源電力 發展研討會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模小黎自慰gogo人体| 国产成人无码网站| 人妻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a级国产乱理伦片| 日本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 精品国精品自拍自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妇女| 国产无av码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下载| 精品丰满人妻无套内射| 国产一区二区三精品久久久无广告| 国产精品美女www爽爽爽视频| 国产亚洲3p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抽搐一进一出gif日本| 性色av网站| 国产内射合集颜射| 情侣作爱网站| 韩国19禁无遮挡啪啪无码网站|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天美传媒国产精品果冻| 无码人妻av一二区二区三区| 成人爽a毛片免费|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猫咪| 狠狠爱俺也去去就色| 999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人成电影网站色|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97夜夜澡人人双人人人喊| 麻豆乱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人碰人摸人爱视频|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无码| 熟妇五十路六十路息与子| 妺妺窝人体色777777| 无人在线观看高清电影电视剧|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粗大的内捧猛烈进出在线视频| 高雅人妻被迫沦为玩物电影bd| 玩50岁四川熟女大白屁股直播| 久久综合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