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新特能源回A之路進入關鍵時刻。
這一天,上交所上市審核委員會2023年第85次審議會議審議了公司建議發行A股事項,審議結果為:符合發行條件、上市條件和信息披露要求。
新特能源與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協鑫科技稱作光伏硅料四大天王。其中通威、大全已成功上市,協鑫也在去年啟動了回A計劃。此次新特能源A股IPO成功過會,有望在2023年底前完成發行。那時,硅料四巨頭也將迎來更為激烈的競爭。
募資88億回A
新特能源成立于2008年,主要從事高純多晶硅的研發、生產和銷售。2011年,其收購了新能源公司,意在發揮產業鏈優勢,提高運營效率。也就是從這時起,其主營業務新增了風能、光伏電站的建設和運營。
作為國內最早進入多晶硅生產及風能、光伏電站投資建設領域的公司之一,新特能源已發展成光伏行業內的領軍企業之一。
根據新特能源招股書,本次IPO募資擬發行不超過3億股,募集資金不超過88億元,募集資金擬用于建設年產20萬噸高端電子級多晶硅綠色低碳循環經濟建設項目。根據規劃,該項目分兩期各10萬噸建設,建設期均為1年。
從港股上市已有八年,作為特變電工旗下新能源業務,新特能源選擇謀求A股,其實這樣的決定并不意外。
早在2021年1月,特變電工就開始籌備新特能源境內上市的前期準備工作。去年3月,特變電工發布公告稱,新特能源將正式啟動A股上市計劃。
新特能源作為特變電工旗下的H股上市公司,主要負責其新能源業務。截至目前,特變電工直接及間接持有公司合計65.33%的股份。
為何選擇回A,特變電工解釋,新特能源境內上市,將打造新的融資平臺,有利于發揮資本市場作用,增強新特能源的資金實力,優化產業布局,增強新能源產業競爭力及盈利能力,實現新能源產業更好的發展,符合公司的戰略規劃和長遠發展。
根據新特能源招股書顯示,2022年,新特能源完成了新疆多晶硅生產線技術改造及以子公司內蒙古新特為實施主體的年產10萬噸多晶硅項目建設,并實現了達質達產,截至2022年末,其多晶硅生產線產能達到20萬噸/年。
本次投產,新特能源年產能將從20萬噸提升至40萬噸。
值得一提的是,新特能源是繼通威股份、大全能源之后的第三家將要在A股上市的多晶硅公司。如果順利完成IPO,新特能源也將成為國內又一家“A+H”兩地上市的光伏企業。
如今,新特能源已首發過會,能如愿圓A+H兩地上市的夢嗎?
高光不再
受益于多晶硅產品量價齊升,前兩年新特能源的業績突飛猛進。2020年至2022年,其營收分別為141.82億元、225.23億元和368.31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17億元、48.61億元和132.6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7.6%、680.3%和170.3%,業績大幅增長。
在這期間,去年,新特能源的凈利潤首次突破100億大關,創下了歷史最高紀錄。
不過今年上半年,受多晶硅價格大幅下跌等因素的影響,新特能源高光不再,營收175.87億元,同比增長19.51%;利潤總額64.42億元,同比下降9.18%;歸母凈利潤47.59億元,同比下降15.28%。
目前多晶硅及其相關產品仍是新特能源的主要收入。2020-2022年,其多晶硅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0.81%、50.31%和68.41%。
上半年硅料價格大幅下跌,給新特能源帶來了一定的影響。但總的來說,前期硅料價格仍位于較高水平,這也就是為什么新特能源等硅料企業享受高額盈利的一大原因。
上半年新特能源多晶硅營收126.41億元,同比增長21.79%。其在半年報稱,主要是由于多晶硅產能釋放,銷量較上年同期增加約80%,同時多晶硅售價較去年同期下降約32%所致。
從凈利潤來看,上半年新特能源歸母凈利潤47.59億元,其中上游多晶硅板塊就貢獻了45億元。
盡管主營業務仍在增長,但新特能源預計,今年前三個季度營業收入將同比下滑12.84%-13.00%;凈利潤同比下滑39.96%-41.62%;扣非后凈利潤同比下滑45.56%-47.09%。
在招股書中,新特能源甚至坦言,預計未來多晶硅市場價格總體會呈現震蕩下行趨勢,并回歸到合理價格水平,甚至可能出現大幅下跌的情形。
9月15日,硅業分會分布,N型料成交價9.00-9.90萬元/噸,平均為9.23萬元/噸,環比持平。單晶復投料成交價7.80-8.70萬元/噸,平均為8.23萬元/噸,均價周環比上漲0.12%。
如今,硅料價格即將迎來“九連漲”,在供需重新實現新平衡的希望的風口,新特能源還能回復往日的輝煌嗎?
背靠大樹
新特能源與通威股份、大全能源、協鑫科技稱作光伏硅料四大天王。其中通威、大全已成功上市。協鑫也在去年啟動了回A計劃,將首選科創板上市。
據了解,通威2004年上市時,募資4.238億元;大全能源2021年上市時,募資60.67億元。此次新特能源上市的募資88億元,遠遠超過了產量排在前面的大全能源。
從這點看,新特能源有著不小的野心。這或許離不開其背后的重要力量——母公司特變電工。
公開資料顯示,特變電工主營業務包括輸變電產品與服務、新能源產品及系統集成業務、能源業務及新材料業務。
近幾年來,依托于新特能源,特變電工的新能源轉型尤為突出,目前,以光伏為核心的新能源業務占比已超過三分之一,成為主營業務。
受其影響,特變電工的市值也曾一度漲至超千億。
7月,特變電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目前有年產20萬噸的多晶硅產能,準東20萬噸一期10萬噸項目已于2022年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中期建設完成并投產。
隨著新建產能的陸續投產,屆時特變電工多晶硅產能將達到40萬噸/年。
背靠特變電工這個大佬,新特能源也在加速發展。上半年,新特能源實現多晶硅銷量8.6萬噸,同比增長81%。
目前,隆基、晶澳、晶科、高景太陽能等硅片生產企業是新特能源的主要客戶。
不過從這兩年看,新特能源存在客戶集中度較高的風險。2020年-2022年,其多晶硅產品向前五大客戶的銷售收入合計占當期多晶硅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8.39%、84.51%、76.73%。
在風能、光伏電站建設業務上,新特能源同樣也存在客戶集中的問題。
屢遭質疑
其實,新特能源沖刺A股的消息一出,就遭到了業內的質疑。
究其原因,光伏項目違規操作、高管天價薪酬、銷售費用率下降、采購金額不匹配、關聯交易或存遺漏、申報期間轉讓瑕疵項目等等一系列問題讓人應接不暇。
先說新特能源的天價高管,其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核心技術人員2022年度薪酬(不含股份支付費用)500萬元以上的共有銀波、夏進京和胡海勇三人,薪酬分別為704.55萬元、801.54萬元和574.66萬元,不過據新特能源稱,三人均為公司多晶硅業務核心骨干人員。
不過與同行業可比公司相比,新特能源的部分高管薪酬的確偏高。以大全能源為例,其薪酬最高的三人薪酬分別為674.11萬元、196.28萬元和177.63萬元,而華電新能源薪酬最高的三人分別為89.50萬元、81.25萬元和77.03萬元。
與天價高管費用相對的,還有新特能源逐年下降的銷售費用率。
2019年-2022年上半年,新特能源銷售費用逐年上升,分別為36015.70萬元、50638.41萬元、74247.62萬元和28666.78萬元,但銷售費用占營業收入的比重卻逐年下降,分別為3.80%、3.57%、3.30%和1.95%。
然而同期,大全能源的銷售費用率都不及0.1%。
讓投資者質疑的遠不止這些。
根據新特能源招股書,2020-2022年,新特能源對特變電工旗下天池能源及其全資子公司新疆能源采購煤炭及配套運輸的金額合計分別為35097.63萬元、39065.34萬元、50113.55萬元。
據了解,天池能源也一直是新特能源多晶硅業務經營類采購的前五名供應商。
2020-2022年,新特能源對天池能源(采購額按同一控制原則合并披露)采購煤炭及配套運輸金額分別為35938.03萬元、39065.34萬元、50113.55萬元。
這其中,2020年的采購金額卻有著840.4萬元的差距,也難免讓人質疑新特能源招股書的真實性。
不過在當下IPO收緊的情況下,疊加硅料價格整體走低,新特能源越過重重阻礙成功過會,也意味著未來硅料四巨頭將會迎來更為激烈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