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中科院前沿局組織專家在上海嘉定對上海微系統所承擔的院知識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超高效率HIT型太陽電池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進行了現場驗收。專家組由來自發改委能源所、南開大學、上海技物所、浙江大學、海潤光伏、常州天合等八家單位的專家組成。前沿局劉桂菊副局長、上海微系統所趙建龍副所長及項目組骨干等近30人出席了會議,會議由前沿局技術科學處趙慧斌副處長主持。
該項目針對HIT太陽電池中晶體硅表面結構和處理技術,PECVD制作本征非晶硅(i層)、p型和n型非晶硅薄膜的工藝技術條等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并且對晶體硅/非晶硅界面的高品質化、降低光損失和串聯電阻關鍵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研究開發了超高效率HIT太陽電池的關鍵技術和工藝。經第三方測試,項目中研制的面積為50×50mm2 HIT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為21.3%,開路電壓為714.8mV;125×125mm2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為20.1% ,開路電壓為722mV;一批次20片125×125mm2太陽電池,平均轉換效率為19.7%,合格率為95%。
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負責人的匯報,審閱了項目組提交的驗收材料,經過充分討論、質詢和評議后,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并對項目組取得的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與會專家與領導也一致認為,良好的產、學、研、用聯合運行機制是該項目順利進行的保障。項目團隊和常州天合等業界知名公司合作,雙方投入資金、人力和設備,以聯合實驗室為載體,目標一致,緊密合作,確保了項目的順利開展。
與會期間,領導和專家們參觀了上海微系統所新能源技術中心高效太陽電池研發平臺、CIGS工藝平臺和屋頂發電系統。
該項目針對HIT太陽電池中晶體硅表面結構和處理技術,PECVD制作本征非晶硅(i層)、p型和n型非晶硅薄膜的工藝技術條等關鍵技術進行了研究,并且對晶體硅/非晶硅界面的高品質化、降低光損失和串聯電阻關鍵技術進行了系統研究,研究開發了超高效率HIT太陽電池的關鍵技術和工藝。經第三方測試,項目中研制的面積為50×50mm2 HIT太陽電池轉換效率為21.3%,開路電壓為714.8mV;125×125mm2太陽電池的轉換效率為20.1% ,開路電壓為722mV;一批次20片125×125mm2太陽電池,平均轉換效率為19.7%,合格率為95%。
專家組認真聽取了項目負責人的匯報,審閱了項目組提交的驗收材料,經過充分討論、質詢和評議后,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并對項目組取得的研究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同時與會專家與領導也一致認為,良好的產、學、研、用聯合運行機制是該項目順利進行的保障。項目團隊和常州天合等業界知名公司合作,雙方投入資金、人力和設備,以聯合實驗室為載體,目標一致,緊密合作,確保了項目的順利開展。
與會期間,領導和專家們參觀了上海微系統所新能源技術中心高效太陽電池研發平臺、CIGS工藝平臺和屋頂發電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