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產業迎來發展機遇期,保險等金融機構正在尋求介入的可能性,而安邦保險已在運營保險、項目收益等方面嘗試提供保險服務。分析人士認為,光伏電站建設本身是一次性投入,之后每年的費用相對較低而且可以預期,所以是一個“天生的金融化產品”。 在能源互聯網路線圖全面出爐之際,保險業可考慮通過多種渠道介入光伏產業鏈。
承保光伏電站運營
光伏產業融資長期以來受限于光伏電站“輕資產,擔保難”的特性。
安邦財險相關負責人表示,已于近日推出“太陽能光伏電站綜合運營險”,為企業提供了運營期一切險、太陽輻射發電指數保險和營業中斷電費收入損失險為一體的綜合性保險。光伏電站綜合運營險致力將電站風險以保險方式轉嫁,通過為企業轉嫁因自然風險、意外事故、人為事故導致的物質損失;因太陽輻射量不足導致的發電量減少所造成的電費收入損失;因損失賠償期間,發電量減少導致的電費收入損失,從而切實有效地解決企業融資難、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商業模型確定性問題。
安邦財險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來,在國家對光伏市場定位、布局、定價、稅收、規劃等一系列產業政策的支持下,全國光伏企業躍身而起。目前,安邦財險正積極向各光伏企業接洽,全面開展該項業務。
而這并非保險企業首度介入光伏領域。2012年10月,英大財險發布“25年期光伏組件質量及性能保險”,國內首度出現針對光伏組件的25年期不可撤銷型保險產品。有效期內,一旦光伏組件企業倒閉,買方利益有保障。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類似的保障沒有推廣,使得光伏投資人對后續的風險有所忌憚,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光伏產業的發展。而且,就光伏電站而言,組件質保只是其中一部分,單獨保障組件的輸出穩定等性能還不夠,保障電站整體的年平均固定輸出千瓦時才更有實際意義。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分布式光伏電站而言,開發商尋找到客戶后,需要有第三方投資的介入,如果沒有與光伏電站建設相配套的保險,投資人會覺得風險不明確,并且缺少擔保。建立起一套與光伏標準相配套的保險體系,保證投資人“敢進入、能退出”,對于引入長期投資至關重要。光伏電站建設本身是一次性投入,之后每年的費用相對較低而且可以預期,所以是一個“天生的金融化產品”。
前景可期
近日,《“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的出臺,敲定了智慧能源等11個重點領域發展目標任務以及相關支持措施。分析人士表示,能源互聯網路線圖全面出爐,萬億元產業蛋糕呼之欲出,保險業考慮通過多種渠道伺機介入光伏產業鏈。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安邦保險在能源領域已經開展更多布局。近日,其與某能源類企業合作,為一款投資理財產品提供風險保障。該企業是聚焦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業務的企業,嘗試開展以實物融資租賃為商業模式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其旗下包含若干業務板塊。近期,該公司與安邦保險就其中一個板塊聯合推出了一款收益保險型融資租賃項目,項目的本金和收益由安邦保險全程擔保。
與安邦保險合作的該板塊產品主要業務聚焦于光伏組件。該能源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產品嘗試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推動新能源、儲能、生態農業等領域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投資人最少花費1000元即可購買系列項目中的產品,且每份產品對應一塊真實存在的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發電板被安裝在太陽能光伏電站發電,并獲得穩定的電費收入和政府補貼,以此作為向用戶支付租金的來源。“理論上講,這是比銀行存款更安全的一款投資產品。”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光伏產業鏈中保險介入程度有限,其能發揮的投資保障效果尚待市場檢驗,特別是大數據的積累和風險保障模式有待完善。在“互聯網金融+新能源”的思路下,保險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空間值得期待,未來更多的介入有助于市場培育,也有利于保險業加深參與互聯網金融的程度。
承保光伏電站運營
光伏產業融資長期以來受限于光伏電站“輕資產,擔保難”的特性。
安邦財險相關負責人表示,已于近日推出“太陽能光伏電站綜合運營險”,為企業提供了運營期一切險、太陽輻射發電指數保險和營業中斷電費收入損失險為一體的綜合性保險。光伏電站綜合運營險致力將電站風險以保險方式轉嫁,通過為企業轉嫁因自然風險、意外事故、人為事故導致的物質損失;因太陽輻射量不足導致的發電量減少所造成的電費收入損失;因損失賠償期間,發電量減少導致的電費收入損失,從而切實有效地解決企業融資難、資產證券化過程中商業模型確定性問題。
安邦財險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來,在國家對光伏市場定位、布局、定價、稅收、規劃等一系列產業政策的支持下,全國光伏企業躍身而起。目前,安邦財險正積極向各光伏企業接洽,全面開展該項業務。
而這并非保險企業首度介入光伏領域。2012年10月,英大財險發布“25年期光伏組件質量及性能保險”,國內首度出現針對光伏組件的25年期不可撤銷型保險產品。有效期內,一旦光伏組件企業倒閉,買方利益有保障。
業內人士介紹,目前類似的保障沒有推廣,使得光伏投資人對后續的風險有所忌憚,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光伏產業的發展。而且,就光伏電站而言,組件質保只是其中一部分,單獨保障組件的輸出穩定等性能還不夠,保障電站整體的年平均固定輸出千瓦時才更有實際意義。
業內人士表示,對于分布式光伏電站而言,開發商尋找到客戶后,需要有第三方投資的介入,如果沒有與光伏電站建設相配套的保險,投資人會覺得風險不明確,并且缺少擔保。建立起一套與光伏標準相配套的保險體系,保證投資人“敢進入、能退出”,對于引入長期投資至關重要。光伏電站建設本身是一次性投入,之后每年的費用相對較低而且可以預期,所以是一個“天生的金融化產品”。
前景可期
近日,《“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的出臺,敲定了智慧能源等11個重點領域發展目標任務以及相關支持措施。分析人士表示,能源互聯網路線圖全面出爐,萬億元產業蛋糕呼之欲出,保險業考慮通過多種渠道伺機介入光伏產業鏈。
中國證券報記者獲悉,安邦保險在能源領域已經開展更多布局。近日,其與某能源類企業合作,為一款投資理財產品提供風險保障。該企業是聚焦太陽能光伏發電領域業務的企業,嘗試開展以實物融資租賃為商業模式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其旗下包含若干業務板塊。近期,該公司與安邦保險就其中一個板塊聯合推出了一款收益保險型融資租賃項目,項目的本金和收益由安邦保險全程擔保。
與安邦保險合作的該板塊產品主要業務聚焦于光伏組件。該能源企業相關負責人表示,這一產品嘗試利用互聯網新技術,推動新能源、儲能、生態農業等領域新產品的研發和應用。投資人最少花費1000元即可購買系列項目中的產品,且每份產品對應一塊真實存在的太陽能電池板。太陽能發電板被安裝在太陽能光伏電站發電,并獲得穩定的電費收入和政府補貼,以此作為向用戶支付租金的來源。“理論上講,這是比銀行存款更安全的一款投資產品。”
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光伏產業鏈中保險介入程度有限,其能發揮的投資保障效果尚待市場檢驗,特別是大數據的積累和風險保障模式有待完善。在“互聯網金融+新能源”的思路下,保險在新能源領域的發展空間值得期待,未來更多的介入有助于市場培育,也有利于保險業加深參與互聯網金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