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可以提供新能源;太陽能電池光電轉換效率將超過40%;超濾技術能提供真正的凈化水。昨天,作為第二屆“留交會”的活動之一,“2009環境、能源與經濟3E國際院士論壇”在南京國際博覽中心召開,中外院士和專家描述了科技與環保結合打造出的“低碳新生活”。
垃圾變能源可緩解氣候變暖
垃圾是廢物,卻可以為汽車提供能源,而且有益于緩解氣候變暖――曾擔任俄羅斯聯邦工程科學院西北分院副院長的瓦吉姆?科拉博廖夫教授,介紹了這項正在進行的神奇研究。
科拉博廖夫教授說,和中國一樣,俄羅斯也是近兩年才開始實行垃圾分類,85%以上垃圾以填埋為主。以圣彼得堡為例,城里有20個垃圾堆場,其中4個是大型垃圾填埋場。
為了處理垃圾填埋場的沼氣,專家首先捕獲垃圾填埋場釋放的氣體,通過物理和化學的方法將其凈化,把沼氣轉為生物甲烷,為公共汽車提供燃料。“開發生物甲烷非常有意義,原先被浪費掉的甲烷得到利用,汽車使用生物甲烷作為燃料也將減產二氧化碳排放。”
新技術讓電池“吃”下更多光線
“微納光學”,一個有些深奧的名詞,主要研究的是微米至納米尺度下的光學現象。上海理工大學光電學院莊松林院士說,把這項技術應用于新型太陽能電池,最高可把光電轉換率提升到40%以上。
第一代太陽能電池是單晶硅和多晶硅太陽能電池板,實驗室里的轉換率可達25%,而生產上只有17%―18%;第二代是薄膜太陽能電子,成本低,但轉換率只有8%左右;第三代還處在概念和實驗室階段。
莊松林院士的課題組正在研制用微納光學技術,通過功率只有一瓦的“飛秒激光器”,對硅片進行掃描,可以改變硅片的微結構,使晶亮的硅片變成“黑硅”。“通過這個技術,光在硅片里的‘路程’會變得更長,更多的光子進入硅片并被吸收,從紫外線、可見光到紅外線,所有波長的光線都能利用起來,大大提高電池的光電轉換率。”
Shine(光能)&Solarbe于會議期間對中環(中國)工程有限公司總裁 顧華敏 先生(中)進行了采訪。
“超濾”技術提供真正的“干凈水”
“20世紀人們為石油而戰,21世紀將為水而戰。”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李圭白院士認為,水污染首先的受害者是人類自己,而對人體健康的危害是無法計算的。一個人一天只喝兩升水,只要把飲用水處理到位,是不是就不會損害人體健康了?其實,水污染可以通過三個途徑進入人體:一是飲用水;二是洗浴經過皮膚;三是通過水霧經由肺部進入,各占三分之一。“所以,僅僅把飲用水處理好,并不能有效阻止污染進入人體。”
李圭白介紹,目前科學家正研究一種名為“超濾”的技術,對水進行全面深度凈化,有效去除水中所有致病微生物和污染物。他建議,自來水廠應該對所有的水進行深度處理,在此之前,有條件的小區和樓宇可以先行對全部的生活和飲用水進行深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