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底,2016年國內綠色債券累計發行已經突破500億元。盡管從絕對值上看來總量并不大,但由于其“綠色”屬性,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
綠色債券是指任何將所得資金專門用于資助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項目或為這些項目進行再融資的債券工具。相比于普通債券,綠色債券主要在四個方面具有特殊性:債券募集資金的用途、綠色項目的評估與選擇程序、募集資金的跟蹤管理以及要求出具相關年度報告等。
上周,由中央結算公司主辦的“金融街十號論壇”上,來自行業自律組織、銀行以及券商多位專業人士認為,要促進綠色債券市場可持續發展,仍需主要解決收益風險比和融資成本的問題,呼吁相關配套政策應加快。
從發行規模來看,以銀行為發行主體的綠色金融債券從融資規模和利率水平較之非金融債券都略勝一籌。不少參會銀行代表也向記者表示,自己所在機構正考慮發行綠色債券。
對于此現象,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由于綠色金融債普遍發行規模較大,能夠實際起到降低融資成本的作用。而較之于綠色金融債發行積極,非金融綠色債券發行的積極性似乎不如預期。
國開銀行資金局債券承銷二處處長吳之雄表示,包含兩個原因。首先,相較于綠色債券,綠色貸款具有融資期限和利率的雙重優勢。以民企協合風電光伏發電項目為例,貸款期限都在8年以上,部分可達10年以上,而3億元、3年債券銷售都比較困難。此外,同樣的項目,銀行貸款利率往往基準,最多上浮10%;而這個企業發行3年期綠色債券利率都超過6%,要是發10年的,即使是項目收益債,估計至少8%以上,而且賣不出去可能性極大。其次,綠色債權由于其特殊性,額外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和時間成本。企業綠色債券僅在理念設計和資金使用要求上有別于普通債券,但在評估認證、材料審核和信息披露等方面遠高于債券,特別是評估認證需企業自行付費完成,額外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和時間成本。
而從投資人的角度,有券商風控部門人士向記者表示,由于現在綠色債券標準不統一、第三方認證也非“強制”認證,從自己機構的角度,究竟這類項目是否的風險如何心理還是沒底。加之前幾年,包括天威、英利的債券違約,給投資人留下了很大陰影面積。而其它的包括一些綠色補貼不到位,棄風、棄光很嚴重,補貼政策說變就變等等,都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打擊了交易員的風險判斷,進而影響了投資熱情。受今年以來債券市場違約高發的影響,投資人則更多從風險收益角度去評判投資品。
怎樣才能讓企業和投資人在一起愉快的“玩耍”?與會專家圍繞降低融資成本和風險兩方面,呼吁相關配套政策應加快。
降低融資成本方面,財稅優惠是各國普遍采取的措施,包括價格補貼、貼息、減免稅收等。但交易商協會市場創新部助理主任徐光坦言,按照現行的財政稅收體制下,很難對某一項金融產品的發行和投資給予額外一個外圍的補助,因此這個層面就沒有辦法來給予實際經濟利益優惠。
此外,綠色債券可持續性取決于所投資項目可持續性,如果不具有商業可持續性,就不可能具有風險收益比的吸引力。“從光伏行業的補貼政策經驗來看,該行業一度恰恰由于政府補貼、政府的有型之手介入過多、準入門檻不嚴,所有人都是到這個行業里面來,等著政府補貼落自己口袋里面來,造成了行業的亂象。”中國農業銀行(601288,股吧)資產管理部固定收益投資處處長孫建坤表示。
孫建坤建議,可以主要從兩條主線開展政策支持:第一是綠色債券投資項目收益讓度給綠色債券投資人。例如推進國家發改委文件中提到的稅收減免政策能夠落實。第二個建議對于投資人補充增加一些對環保責任或者社會責任的考量,使其更有動力關注這類投資。
如何降低綠色債券的風險。吳之雄建議目前可行的辦法:一是把既有政策更好落地,比如新能源補貼、優先上網等等,這是最基礎的;二是適度放松擔保公司擔保綠色債券的杠桿倍數;三是發展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通過資產分散化、產品結構化等方式實現內部增信。
今年以來,眾多機構都在爭做業內首單綠色債券以提升市場聲譽、行業地位。同時,很多也金融機構都在不同場合表達了自己的情懷和支持綠色發展的堅決態度。不過業內人士也多次強調,綠色債券并沒有脫離“債券的本質”,收益風險比仍然是投資人考慮的首要因素。有意愿發行的企業應從自身評估是否適合發行綠色債券。而長期來看,要促進綠色債券市場健康發展的配套政策也亟待落地。
綠色債券是指任何將所得資金專門用于資助符合規定條件的綠色項目或為這些項目進行再融資的債券工具。相比于普通債券,綠色債券主要在四個方面具有特殊性:債券募集資金的用途、綠色項目的評估與選擇程序、募集資金的跟蹤管理以及要求出具相關年度報告等。
上周,由中央結算公司主辦的“金融街十號論壇”上,來自行業自律組織、銀行以及券商多位專業人士認為,要促進綠色債券市場可持續發展,仍需主要解決收益風險比和融資成本的問題,呼吁相關配套政策應加快。
從發行規模來看,以銀行為發行主體的綠色金融債券從融資規模和利率水平較之非金融債券都略勝一籌。不少參會銀行代表也向記者表示,自己所在機構正考慮發行綠色債券。
對于此現象,業內人士表示主要是由于綠色金融債普遍發行規模較大,能夠實際起到降低融資成本的作用。而較之于綠色金融債發行積極,非金融綠色債券發行的積極性似乎不如預期。
國開銀行資金局債券承銷二處處長吳之雄表示,包含兩個原因。首先,相較于綠色債券,綠色貸款具有融資期限和利率的雙重優勢。以民企協合風電光伏發電項目為例,貸款期限都在8年以上,部分可達10年以上,而3億元、3年債券銷售都比較困難。此外,同樣的項目,銀行貸款利率往往基準,最多上浮10%;而這個企業發行3年期綠色債券利率都超過6%,要是發10年的,即使是項目收益債,估計至少8%以上,而且賣不出去可能性極大。其次,綠色債權由于其特殊性,額外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和時間成本。企業綠色債券僅在理念設計和資金使用要求上有別于普通債券,但在評估認證、材料審核和信息披露等方面遠高于債券,特別是評估認證需企業自行付費完成,額外增加了企業融資成本和時間成本。
而從投資人的角度,有券商風控部門人士向記者表示,由于現在綠色債券標準不統一、第三方認證也非“強制”認證,從自己機構的角度,究竟這類項目是否的風險如何心理還是沒底。加之前幾年,包括天威、英利的債券違約,給投資人留下了很大陰影面積。而其它的包括一些綠色補貼不到位,棄風、棄光很嚴重,補貼政策說變就變等等,都在某種程度上都是打擊了交易員的風險判斷,進而影響了投資熱情。受今年以來債券市場違約高發的影響,投資人則更多從風險收益角度去評判投資品。
怎樣才能讓企業和投資人在一起愉快的“玩耍”?與會專家圍繞降低融資成本和風險兩方面,呼吁相關配套政策應加快。
降低融資成本方面,財稅優惠是各國普遍采取的措施,包括價格補貼、貼息、減免稅收等。但交易商協會市場創新部助理主任徐光坦言,按照現行的財政稅收體制下,很難對某一項金融產品的發行和投資給予額外一個外圍的補助,因此這個層面就沒有辦法來給予實際經濟利益優惠。
此外,綠色債券可持續性取決于所投資項目可持續性,如果不具有商業可持續性,就不可能具有風險收益比的吸引力。“從光伏行業的補貼政策經驗來看,該行業一度恰恰由于政府補貼、政府的有型之手介入過多、準入門檻不嚴,所有人都是到這個行業里面來,等著政府補貼落自己口袋里面來,造成了行業的亂象。”中國農業銀行(601288,股吧)資產管理部固定收益投資處處長孫建坤表示。
孫建坤建議,可以主要從兩條主線開展政策支持:第一是綠色債券投資項目收益讓度給綠色債券投資人。例如推進國家發改委文件中提到的稅收減免政策能夠落實。第二個建議對于投資人補充增加一些對環保責任或者社會責任的考量,使其更有動力關注這類投資。
如何降低綠色債券的風險。吳之雄建議目前可行的辦法:一是把既有政策更好落地,比如新能源補貼、優先上網等等,這是最基礎的;二是適度放松擔保公司擔保綠色債券的杠桿倍數;三是發展綠色資產證券化產品,通過資產分散化、產品結構化等方式實現內部增信。
今年以來,眾多機構都在爭做業內首單綠色債券以提升市場聲譽、行業地位。同時,很多也金融機構都在不同場合表達了自己的情懷和支持綠色發展的堅決態度。不過業內人士也多次強調,綠色債券并沒有脫離“債券的本質”,收益風險比仍然是投資人考慮的首要因素。有意愿發行的企業應從自身評估是否適合發行綠色債券。而長期來看,要促進綠色債券市場健康發展的配套政策也亟待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