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太陽能熱發電標桿上網電價政策的通知》。標桿電價核準、技術要求初定、完工日期明確,廣受關注的幾大問題逐步落定,再一次激發了光熱行業的發展動能。
1.15元/kwh:可支撐首批示范項目有效啟動
根據此次發布的通知,核定全國統一的太陽能熱發電(含4小時以上儲熱功能)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1.15元(含稅)。“雖然這一電價水平低于此前的預期,但1.15元/kwh的價格還是可以有效支撐第一批示范項目的啟動。”9月13日,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光熱發電專委會舉辦的“標桿電價、光熱啟航”產業分析暨媒體見面會上,首航節能光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技術總監姚志豪告訴記者,根據公司目前在敦煌已經建設完成的一期項目,經過實地研發和裝備測試,1.15元/kwh的電價對于100MW的二期項目是可以達到投資收益要求的。
“去年國家能源局在組織示范項目申報時對資本的內部收益率有明確規定,當時按照一期項目的保守計算報價在1.2-1.3元/kwh左右,隨著第一批項目的開工建設,如果產能進一步擴大,各方面成本能夠下降,1.15元/kwh的電價應該能夠有效啟動第一批國家示范項目。”針對這一價格水平,北京工業大學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馬重芳表示,目前光熱項目在美國的招標電價約合0.9-1元/kwh,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1.15元/kwh的價格足以體現國家對于光熱發電甚至是整個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支持力度。
與現行的光伏和風電定價不同,此次發布的光熱電價為全國統一的標桿電價,不再區分地域和技術類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認為,這一方式有利于優勢項目的先期開發,能夠使技術較為先進和相對成熟的項目在前期階段優先推出。同時,姚志豪也表示,這也是符合光熱行業自身特性和技術要求的。“因為光熱利用的是太陽的直射光,與光伏能夠利用總輻射的方式不同,所以必然在直射光資源好的地方建設,全國統一價也是希望把項目都驅動到優質資源地帶集中建設。”
當前,我國光熱行業尚處于初級的起步階段。此次發布的通知也傳遞出產業培育的政策信號。時璟麗指出,在經濟性方面,光熱產業還面臨著較大挑戰。通過此次標桿電價的核準,可能會建設一批示范項目,通過一個較為短暫的技術產業和市場培育期,從而推動光熱發電的技術進步和產業體系建立,進一步降低成本。“希望通過示范項目的培育,可以在‘十四五’前后使成本進入快速下降期。”
4小時以上儲熱:調峰電源的發展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通知中明確指出,享受1.15元/kwh的光熱發電須具備4小時以上儲熱功能,這也表明了光熱與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區別——儲能。“直觀地說,它可以實現全天侯發電。”中投億星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亞斌介紹,在眾多儲能技術中,光熱發電采用的熔鹽儲能技術是利用白天的光照把儲熱介質熔鹽加熱后儲存起來,到夜晚釋放,通過換熱產生蒸汽,利用蒸汽機發電。
鑒于這一特性,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專業副會長兼秘書長曾少軍指出,光熱發電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布局應該致力于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使其替代火電成為其它可再生能源的調峰電源。姚志豪透露,不久前,水科院在內蒙古二連浩特組織評估了7個集群項目,其中有3個項目就是利用部分光熱承擔火電的調峰功能。“在二連浩特,本身太陽光資源很不錯,如果附帶8-10小時儲熱,就完全可以實現一個年發4000-5000小時的火電廠的調峰功能。”
同時,從供給側改革角度,由于光熱項目多為大型工程且在建設過程中與傳統火電項目有諸多相似,所以在消化玻璃、鋼材等產能方面大有潛力。此外,也將給工業鍋爐、化工儀表等裝備制造業帶來新的發展動能。
2018年底完工:前期準備啟動在即
按照通知規定,只有在2018年12月31日以前全部投運的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方可執行標桿上網電價。不足兩年半的時間,工期緊張與否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9月14日,國家能源局已正式發布消息,公布首批示范項目名單。經組織專家對有關地區推薦申報項目進行評審,確定第一批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共20個,總計裝機容量134.9萬千瓦,分布在青海、甘肅、河北、內蒙古和新疆。
針對整個項目運轉的時間進度,姚志豪告訴記者,進入名單的業主可能現在就要開始做采購、施工、融資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并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前期準備。“按照最終的時間節點,企業還有兩年左右的施工期,一些經驗相對豐富的成熟公司是能夠完成的,但是如果是一些準備不足或者欠缺業績、經驗的公司,完成起來還是有難度的。”
同時,專家也指出,雖有明確的工期要求,但對于整個行業而言,提升產品和工程質量仍是最核心的環節。此次推動的示范項目,關系到整個光熱產業能否借助這一機遇正式、全面地發展起來,所以產品質量的把控和技術指標的實現才是第一位的。
據與會專家透露,根據尚在擬定中的“十三五”可再生資源規劃,到2020年,我國光熱發電規模將達到500萬千瓦。“但這一目標更多的是起導向性作用,光熱發電在替代化石能源方面的貢獻度更主要取決于未來產業技術的成熟度。”
1.15元/kwh:可支撐首批示范項目有效啟動
根據此次發布的通知,核定全國統一的太陽能熱發電(含4小時以上儲熱功能)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1.15元(含稅)。“雖然這一電價水平低于此前的預期,但1.15元/kwh的價格還是可以有效支撐第一批示范項目的啟動。”9月13日,在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光熱發電專委會舉辦的“標桿電價、光熱啟航”產業分析暨媒體見面會上,首航節能光熱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兼技術總監姚志豪告訴記者,根據公司目前在敦煌已經建設完成的一期項目,經過實地研發和裝備測試,1.15元/kwh的電價對于100MW的二期項目是可以達到投資收益要求的。
“去年國家能源局在組織示范項目申報時對資本的內部收益率有明確規定,當時按照一期項目的保守計算報價在1.2-1.3元/kwh左右,隨著第一批項目的開工建設,如果產能進一步擴大,各方面成本能夠下降,1.15元/kwh的電價應該能夠有效啟動第一批國家示范項目。”針對這一價格水平,北京工業大學傳熱強化與過程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馬重芳表示,目前光熱項目在美國的招標電價約合0.9-1元/kwh,在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背景下,1.15元/kwh的價格足以體現國家對于光熱發電甚至是整個可再生能源電力的支持力度。
與現行的光伏和風電定價不同,此次發布的光熱電價為全國統一的標桿電價,不再區分地域和技術類型。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時璟麗認為,這一方式有利于優勢項目的先期開發,能夠使技術較為先進和相對成熟的項目在前期階段優先推出。同時,姚志豪也表示,這也是符合光熱行業自身特性和技術要求的。“因為光熱利用的是太陽的直射光,與光伏能夠利用總輻射的方式不同,所以必然在直射光資源好的地方建設,全國統一價也是希望把項目都驅動到優質資源地帶集中建設。”
當前,我國光熱行業尚處于初級的起步階段。此次發布的通知也傳遞出產業培育的政策信號。時璟麗指出,在經濟性方面,光熱產業還面臨著較大挑戰。通過此次標桿電價的核準,可能會建設一批示范項目,通過一個較為短暫的技術產業和市場培育期,從而推動光熱發電的技術進步和產業體系建立,進一步降低成本。“希望通過示范項目的培育,可以在‘十四五’前后使成本進入快速下降期。”
4小時以上儲熱:調峰電源的發展方向
值得關注的是,通知中明確指出,享受1.15元/kwh的光熱發電須具備4小時以上儲熱功能,這也表明了光熱與光伏、風電等可再生能源的重要區別——儲能。“直觀地說,它可以實現全天侯發電。”中投億星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李亞斌介紹,在眾多儲能技術中,光熱發電采用的熔鹽儲能技術是利用白天的光照把儲熱介質熔鹽加熱后儲存起來,到夜晚釋放,通過換熱產生蒸汽,利用蒸汽機發電。
鑒于這一特性,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專業副會長兼秘書長曾少軍指出,光熱發電未來的發展方向和戰略布局應該致力于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使其替代火電成為其它可再生能源的調峰電源。姚志豪透露,不久前,水科院在內蒙古二連浩特組織評估了7個集群項目,其中有3個項目就是利用部分光熱承擔火電的調峰功能。“在二連浩特,本身太陽光資源很不錯,如果附帶8-10小時儲熱,就完全可以實現一個年發4000-5000小時的火電廠的調峰功能。”
同時,從供給側改革角度,由于光熱項目多為大型工程且在建設過程中與傳統火電項目有諸多相似,所以在消化玻璃、鋼材等產能方面大有潛力。此外,也將給工業鍋爐、化工儀表等裝備制造業帶來新的發展動能。
2018年底完工:前期準備啟動在即
按照通知規定,只有在2018年12月31日以前全部投運的太陽能熱發電項目方可執行標桿上網電價。不足兩年半的時間,工期緊張與否也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9月14日,國家能源局已正式發布消息,公布首批示范項目名單。經組織專家對有關地區推薦申報項目進行評審,確定第一批太陽能熱發電示范項目共20個,總計裝機容量134.9萬千瓦,分布在青海、甘肅、河北、內蒙古和新疆。
針對整個項目運轉的時間進度,姚志豪告訴記者,進入名單的業主可能現在就要開始做采購、施工、融資等一系列準備工作,并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前期準備。“按照最終的時間節點,企業還有兩年左右的施工期,一些經驗相對豐富的成熟公司是能夠完成的,但是如果是一些準備不足或者欠缺業績、經驗的公司,完成起來還是有難度的。”
同時,專家也指出,雖有明確的工期要求,但對于整個行業而言,提升產品和工程質量仍是最核心的環節。此次推動的示范項目,關系到整個光熱產業能否借助這一機遇正式、全面地發展起來,所以產品質量的把控和技術指標的實現才是第一位的。
據與會專家透露,根據尚在擬定中的“十三五”可再生資源規劃,到2020年,我國光熱發電規模將達到500萬千瓦。“但這一目標更多的是起導向性作用,光熱發電在替代化石能源方面的貢獻度更主要取決于未來產業技術的成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