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日本島根縣濱田市第二期12兆瓦光伏電站項目在當地舉行竣工典禮。引人矚目的是,該大型太陽能電站的九成設備來自“中國制造”。
浙江在線杭州4月25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4月25日,由在日中資太陽能企業PowerMax開發、承建、運維的日本島根縣濱田市第二期12兆瓦光伏電站項目(濱田MS太陽能發電站)在當地舉行竣工典禮。
引人矚目的是,該大型太陽能電站的九成設備來自“中國制造”,成為已在日本并網發電的特高壓太陽能電站中,中國國產設備占比最高的項目。
中國光伏產品得到日本市場認可
浜田MS太陽能發電站占地18.5萬平方米,竣工后的預測總發電量,可為當地3300個普通家庭供電。
據介紹,這個由多國合資合作建成的日本光伏電站,其組件、支架、電纜、逆變器及變壓器均為中國產品,其中組件部分采用正信光電集團的多晶硅組件,逆變器則采用擁有90多項專利的華為組串式逆變器。
此外,配電用升壓變壓器來自海鴻電氣有限公司,逆變器來自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支架鋁材來自華建鋁業,監控設備來自長虹,也皆為中國品牌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通過此一項目,可以窺見中國太陽能產業在日本市場正逐步實現質的進展。而發電量高、施工周期短、智能運維、安全可靠、質優耐用以及高性價比,成為中國光伏產品從容步入日本太陽能發電領域的要因所在。
中國駐日使館參贊景春海在當天的儀式上表示,希望這樣的大型合作項目更多出現,為中日兩國經濟領域的合作增添能量。
項目總開發商PowerMax公司社長蘇慶認為,中國民營企業在光伏電站的設備生產領域,已逐漸取得國際領先地位。而此次項目的成功,也意味著中國光伏產品在日本市場得到其官民兩方面的認可。
外媒驚嘆中國光伏產業創新能力
今年3月,斯坦福大學斯泰爾·泰勒能源政策和金融中心研究人員丹·賴歇爾和杰弗里·鮑爾等人發布了題為《新太陽能系統》的報告,其主要內容是討論中國、美國以及全球太陽能產業的未來。
報告認為,西方的一個認識誤區是中國太陽能產業沒有自主創新,而是依靠歐美國家尤其是德國的技術來降低其生產成本。但事實上,中國在這方面“創新顯著”,這“不僅反映在中國的傳統強項——生產工藝方面,也日益體現在太陽能基礎研發領域”。
報告說,創新已經讓中國在特定關鍵的太陽能技術上領先美國。一個例子是,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認證,最近有中國公司的一種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實驗室效率刷新了世界紀錄,而多晶硅電池在全球太陽能電池市場占支配地位。
賴歇爾與鮑爾等人的新研究還發現,中國太陽能企業正在改革其資本結構,使其更具經濟效益;從地理分布上看,由中國企業主導的全球太陽能產業已顯示出“分散化的初步跡象”;中國政府與企業希望獲得西方投資,以進一步發展太陽能產業,從而幫助實現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
據介紹,中國現在擁有全球2/3的太陽能電池板產能。其產品將陽光轉化為電力的效率越來越接近于美國、德國和韓國公司生產的電池板。由于中國也購買了全球一半的新太陽能電池板,所以現在有效控制了市場。
濱田MS太陽能發電站。資料圖
浙江在線杭州4月25日訊(浙江在線編輯 馮一倫)4月25日,由在日中資太陽能企業PowerMax開發、承建、運維的日本島根縣濱田市第二期12兆瓦光伏電站項目(濱田MS太陽能發電站)在當地舉行竣工典禮。
引人矚目的是,該大型太陽能電站的九成設備來自“中國制造”,成為已在日本并網發電的特高壓太陽能電站中,中國國產設備占比最高的項目。
中國光伏產品得到日本市場認可
浜田MS太陽能發電站占地18.5萬平方米,竣工后的預測總發電量,可為當地3300個普通家庭供電。
據介紹,這個由多國合資合作建成的日本光伏電站,其組件、支架、電纜、逆變器及變壓器均為中國產品,其中組件部分采用正信光電集團的多晶硅組件,逆變器則采用擁有90多項專利的華為組串式逆變器。
此外,配電用升壓變壓器來自海鴻電氣有限公司,逆變器來自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支架鋁材來自華建鋁業,監控設備來自長虹,也皆為中國品牌產品。
業內人士認為,通過此一項目,可以窺見中國太陽能產業在日本市場正逐步實現質的進展。而發電量高、施工周期短、智能運維、安全可靠、質優耐用以及高性價比,成為中國光伏產品從容步入日本太陽能發電領域的要因所在。
中國駐日使館參贊景春海在當天的儀式上表示,希望這樣的大型合作項目更多出現,為中日兩國經濟領域的合作增添能量。
項目總開發商PowerMax公司社長蘇慶認為,中國民營企業在光伏電站的設備生產領域,已逐漸取得國際領先地位。而此次項目的成功,也意味著中國光伏產品在日本市場得到其官民兩方面的認可。
浙江省寧海縣越溪鄉光伏發電場的太陽能電池板。新華社記者 李明放 攝
外媒驚嘆中國光伏產業創新能力
今年3月,斯坦福大學斯泰爾·泰勒能源政策和金融中心研究人員丹·賴歇爾和杰弗里·鮑爾等人發布了題為《新太陽能系統》的報告,其主要內容是討論中國、美國以及全球太陽能產業的未來。
報告認為,西方的一個認識誤區是中國太陽能產業沒有自主創新,而是依靠歐美國家尤其是德國的技術來降低其生產成本。但事實上,中國在這方面“創新顯著”,這“不僅反映在中國的傳統強項——生產工藝方面,也日益體現在太陽能基礎研發領域”。
報告說,創新已經讓中國在特定關鍵的太陽能技術上領先美國。一個例子是,經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認證,最近有中國公司的一種多晶硅太陽能電池的實驗室效率刷新了世界紀錄,而多晶硅電池在全球太陽能電池市場占支配地位。
賴歇爾與鮑爾等人的新研究還發現,中國太陽能企業正在改革其資本結構,使其更具經濟效益;從地理分布上看,由中國企業主導的全球太陽能產業已顯示出“分散化的初步跡象”;中國政府與企業希望獲得西方投資,以進一步發展太陽能產業,從而幫助實現中國的溫室氣體排放控制目標。
據介紹,中國現在擁有全球2/3的太陽能電池板產能。其產品將陽光轉化為電力的效率越來越接近于美國、德國和韓國公司生產的電池板。由于中國也購買了全球一半的新太陽能電池板,所以現在有效控制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