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中國新能源資產投融資與交易平臺在京記者座談會”上獲悉,在廣州市花都區政府的指導下,由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和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共同牽頭,聯合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發起成立的新能源資產投融資與交易平臺將于1月9日正式啟動。該平臺為國內首個針對新能源資產投融資及其價值與風險評估的專業服務平臺,建立后將直擊新能源行業融資難、融資貴等諸多痛點,為新能源行業存在的沉疴舊疾提供“良方”。
風險終于可以厘清了
“金融機構一提到光伏業,警覺性都很高,因為對于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來說,給光伏行業批貸風險比較高。尤其是補貼拖欠問題,讓不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不敢輕易放貸。”平安銀行綠色能源中心總經理陶忠維無奈地說。
光伏產業不是單純按照市場化規律來發展的行業,還依賴于政策支持和政府補貼,這讓光伏電站的盈利模式充滿變數。陶忠維說:“光伏發電裝機量快速增長,很多電站質量方面出現了問題,還有一些電站在用次品組件(c級組件)。光伏發電應該從追求規模增長回歸到提升電站質量。只有通過第三方獨立專業平臺的把關,才能為非光伏專業的金融機構提供風險防控的手段,讓新能源金融創新更加豐富,推動新能源行業的健康發展。”
陶忠維的一番話可以代表不少投融資機構的心聲。對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以電站資產控制風險的融資模型并不成熟,無法將分布式光伏項目當作一個可帶來穩定收益的資產。因為難以真實評估分布式光伏系統的現金收益,市場也缺乏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提供相應的風險評估服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最保險的做法就是不批貸。
不過這些難題在平臺上線后將得到一定改善。陶忠維認為,平臺上線給金融機構多了一條識別風險的渠道。
該平臺由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共同組建,平臺依托國家光伏發電公共數據監測平臺、新能源電力調度數據(委托方授權情況下)、新能源發電交易數據(委托方授權情況下)及其他相關電力資源數據庫,為市場和金融機構提供最權威可靠的行業全方位數據源和信息披露,為新能源資產的評估、項目質量分級提供技術和信息支持,解決資產評估難的問題。
實現技術搭臺多方互通
平臺的建立實際上是利用了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四方的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實現了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和政府部門的高效溝通,解決目前新能源行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的難題。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對記者說:“平臺與國內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和水電等行業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聯合第三方認證機構篩選優質項目,建立分行業的項目庫;協助企業開展直接融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于像晶科、協鑫這樣比較知名的企業,平臺是解決它融資貴的問題。”
“融資難主要體現在分布式領域,業主因企業規模、經營時間等限制,融資很難。解決他們的問題,平臺會先找一些擔保基金,或者是兜底方,也就是說找到這些分布式電站實際的買方,比如,像北控集團、晶科電力這樣頗具實力的企業。找到兜底方之后,再來協助業主找資金方,可以讓融資的難度降低成本下降。”彭澎說,“還要搭建政銀企社合作平臺,助力各方合作對接,加強與政府、金融機構、新能源企業和第三方服務機構聯系,通過聯合開展項目推介會等方式,加強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以及廣大社會資本的對接,為新能源領域重大項目獲取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支持創造條件。同時,落實國家和省市政府相關政策,協助對接政企資源,為新能源創新項目爭取政策金融扶持,拓寬融資渠道。”
效率提升讓錢動起來
新能源投融資領域與其他行業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光伏、風電等電站建設周期較短,受到補貼不斷退坡的限制,越早建成并網,收益率就越高。由于沒有第三方機構對電站進行評估,銀行審核批貸的周期較長,限制也比較多。一般新成立的中小型新能源企業無法滿足銀行貸款的各種條件,即使其能滿足要求,貸款發放整個流程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企業在等待貸款的過程中往往痛失商機。
陶忠維認為,平臺建立后,可以給不同的新能源項目進行審核評估,幫助銀行把好第一道關。有了這樣具有資質和公信力的第三方平臺做評估,會讓銀行的效率大幅提升。對于部分貸款,甚至可以做到全程線上審批,及時滿足業主的資金需求。
平臺不僅讓新能源領域的中小企業找到了融資的希望,也讓金融機構多了一道防火墻。該平臺還有諸多功能,可以讓資金在該領域快速流通,實現效益最大化。
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常務副總裁孟萌說:“我們認為平臺應該具備一些除投融資以外的個性化服務,因此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基于新能源資源、并網及運行數據,對新能源發電項目的技術水平、實際狀態、補貼發放及財務狀況進行評估,為項目融資、并購、資產交易提供技術保障。”
孟萌介紹說:“平臺還有新能源項目的信用評級服務,基于新能源項目股東、業主以及項目運行情況給出分類評級,為金融產品的設計提供信用依據,為新能源投資方篩選風險收益匹配的項目提供更系統的參考。”
風險終于可以厘清了
“金融機構一提到光伏業,警覺性都很高,因為對于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來說,給光伏行業批貸風險比較高。尤其是補貼拖欠問題,讓不少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不敢輕易放貸。”平安銀行綠色能源中心總經理陶忠維無奈地說。
光伏產業不是單純按照市場化規律來發展的行業,還依賴于政策支持和政府補貼,這讓光伏電站的盈利模式充滿變數。陶忠維說:“光伏發電裝機量快速增長,很多電站質量方面出現了問題,還有一些電站在用次品組件(c級組件)。光伏發電應該從追求規模增長回歸到提升電站質量。只有通過第三方獨立專業平臺的把關,才能為非光伏專業的金融機構提供風險防控的手段,讓新能源金融創新更加豐富,推動新能源行業的健康發展。”
陶忠維的一番話可以代表不少投融資機構的心聲。對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以電站資產控制風險的融資模型并不成熟,無法將分布式光伏項目當作一個可帶來穩定收益的資產。因為難以真實評估分布式光伏系統的現金收益,市場也缺乏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提供相應的風險評估服務,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最保險的做法就是不批貸。
不過這些難題在平臺上線后將得到一定改善。陶忠維認為,平臺上線給金融機構多了一條識別風險的渠道。
該平臺由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共同組建,平臺依托國家光伏發電公共數據監測平臺、新能源電力調度數據(委托方授權情況下)、新能源發電交易數據(委托方授權情況下)及其他相關電力資源數據庫,為市場和金融機構提供最權威可靠的行業全方位數據源和信息披露,為新能源資產的評估、項目質量分級提供技術和信息支持,解決資產評估難的問題。
實現技術搭臺多方互通
平臺的建立實際上是利用了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中國水利水電建設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和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四方的技術水平和專業能力,實現了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和政府部門的高效溝通,解決目前新能源行業存在的信息不對稱的難題。
中國新能源電力投融資聯盟秘書長彭澎對記者說:“平臺與國內風電、光伏、生物質發電和水電等行業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聯合第三方認證機構篩選優質項目,建立分行業的項目庫;協助企業開展直接融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對于像晶科、協鑫這樣比較知名的企業,平臺是解決它融資貴的問題。”
“融資難主要體現在分布式領域,業主因企業規模、經營時間等限制,融資很難。解決他們的問題,平臺會先找一些擔保基金,或者是兜底方,也就是說找到這些分布式電站實際的買方,比如,像北控集團、晶科電力這樣頗具實力的企業。找到兜底方之后,再來協助業主找資金方,可以讓融資的難度降低成本下降。”彭澎說,“還要搭建政銀企社合作平臺,助力各方合作對接,加強與政府、金融機構、新能源企業和第三方服務機構聯系,通過聯合開展項目推介會等方式,加強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以及廣大社會資本的對接,為新能源領域重大項目獲取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支持創造條件。同時,落實國家和省市政府相關政策,協助對接政企資源,為新能源創新項目爭取政策金融扶持,拓寬融資渠道。”
效率提升讓錢動起來
新能源投融資領域與其他行業相比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光伏、風電等電站建設周期較短,受到補貼不斷退坡的限制,越早建成并網,收益率就越高。由于沒有第三方機構對電站進行評估,銀行審核批貸的周期較長,限制也比較多。一般新成立的中小型新能源企業無法滿足銀行貸款的各種條件,即使其能滿足要求,貸款發放整個流程持續的時間也比較長,企業在等待貸款的過程中往往痛失商機。
陶忠維認為,平臺建立后,可以給不同的新能源項目進行審核評估,幫助銀行把好第一道關。有了這樣具有資質和公信力的第三方平臺做評估,會讓銀行的效率大幅提升。對于部分貸款,甚至可以做到全程線上審批,及時滿足業主的資金需求。
平臺不僅讓新能源領域的中小企業找到了融資的希望,也讓金融機構多了一道防火墻。該平臺還有諸多功能,可以讓資金在該領域快速流通,實現效益最大化。
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常務副總裁孟萌說:“我們認為平臺應該具備一些除投融資以外的個性化服務,因此在設計的時候就考慮到基于新能源資源、并網及運行數據,對新能源發電項目的技術水平、實際狀態、補貼發放及財務狀況進行評估,為項目融資、并購、資產交易提供技術保障。”
孟萌介紹說:“平臺還有新能源項目的信用評級服務,基于新能源項目股東、業主以及項目運行情況給出分類評級,為金融產品的設計提供信用依據,為新能源投資方篩選風險收益匹配的項目提供更系統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