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召開的“2023全球能源轉型高層論壇氫能綠色高質量發展分論壇”上,由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氫能分會編寫的《國際氫能技術與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3》正式發布。報告中表示,去年是全球氫能產業規模化發展的“元年”,世界各國熱情高漲,全球氫能領域的直接投資達到了2500億美元,未來10年將是我國氫能產業的“黃金發展期”。
政策護航 萬億賽道引競逐
近年來,國家接連出臺鼓勵政策,為中國氫能行業的持續發展注入信心。2022年《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的發布標志著氫能發展正式納入國家發展規劃,進入到全產業鏈協同的系統化全面平衡發展階段。今年7月,國家六部門聯合印發《氫能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23版)》,預計氫能行業相關標準的制定將加速,行業產品推廣效率有望提升。
在地區層面,50余個城市及地區發布了氫能發展規劃及百余項氫能相關鼓勵政策,其中北京、上海、內蒙古、陜西、山東、河南、浙江等地明確2025年氫能產業規模將超千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全國多地政策 “加碼”,重點項目接連落地,氫能賽道成為投資“新寵”。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至2025年,我國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萬億元。2050年,氫能在我國終端能源體系中占比將超10%,產業鏈年產值將達12萬億元。
降本增效 制氫技術顯突破
隨著技術發展,我國在制氫工藝方面不斷取得突破。最近,紫金礦業聯手華南理工,通過加入一種含銫元素的新材料,可使固體氧化物電解水制氫的產氫速率較傳統電解水制氫技術得到較大提升,而這種方式制備的正是綠氫。
何為綠氫?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低碳氫、清潔氫與可再生氫的標準與評價》中將氫氣分為低碳氫、清潔氫與可再生氫三類,俗稱灰氫、藍氫和綠氫。
灰氫是使用天然氣等化石燃料制備的氫,是目前的主流,占全球商業產量的95%以上。藍氫也是使用化石燃料制備的,但會利用碳捕獲系統來減少排放。綠氫則是通過使用清潔電力來電解水,將水分子中的氫原子與氧原子分離而制成,優點是制備過程中幾乎不排放溫室氣體,缺點是成本高昂。
行業專家認為,綠氫已成為實現全球凈零排放的關鍵支柱,有助于減少15%的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是深度去碳化的解決方案之一。
目前,我國的綠氫已從關鍵技術研發逐步轉向產業發展階段,接下來要大幅降低成本,增加效能,推進規模化應用。
8月30日,我國首個萬噸級光伏發電直接制綠氫項目——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宣布全面建成投產,這標志著我國綠氫規模化工業應用實現零的突破,也被業界認為是我國綠氫產業發展的一個里程碑。
隨著世界范圍內對氫能發展的重視,以及綠氫對灰氫、藍氫的替代趨勢,氫能“藍海”市場格局有望被打開。受益于出口拉動和成本優勢,我國綠氫產業的市場份額將持續擴大,助力氫能規模化市場化發展。
交通先行 氫能汽車正蓄力
交通被視為氫能應用的“先導領域”。中國氫能聯盟發布的報告顯示,截止到2022年底,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12682輛,加氫站358座。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產銷數據分別為2495輛和2410輛,同比增加38.4%和73.5%。
盡管目前需求量有限,但是氫動力對交通能源結構的轉型至關重要。在重載卡車、城際物流、航運和航空等領域,氫能發揮了不容小覷的作用。
然而,氫能發展仍面臨一些現實挑戰。有業內人士表示,“過去氫能產業鏈多將關注點放在燃料電池、氫能車和加氫站上,而在氫能要大規模推廣時,才意識到氫能儲運是大問題。”隨著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技術不斷成熟,氫能儲運成為當下整個氫能產業的短板,降低儲運環節的成本是推動氫能產業實現商業化的重要一環。
在政策、技術、市場、資本等多方合力下,全球氫能產業鏈各環節將實現全方位突破發展。在未來10年,氫能作為推動全球綠色新能源低碳轉型的新動能,將撬動下一個萬億級新能源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