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觀察我國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政策方向的重要窗口,地方兩會備受關注。截至2025年1月24日,共有31個省級行政區召開了地方兩會并發布了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分別為廣東、新疆、浙江、福建、湖南、上海、河北、北京、廣西、內蒙古、天津、黑龍江、吉林、海南、陜西、遼寧、河南、山西、云南、重慶、寧夏、四川、貴州、西藏、青海、甘肅、山東、江蘇、江西、安徽、湖北等。
2025 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之年。各地政府不僅回顧了2024年的成果,也對于新一年展開了布局。從各地政府報告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發展綠色低碳經濟高頻提及。
在2025年初的地方兩會上,31個省級行政區中有21個省市將發展氫能寫入了政府工作報告。
具體而言,2024年,寧夏首個萬噸級綠氫一體化、項目開工建設,新疆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氫儲能項目也開工建設。
除此以外,2025年,廣東省和湖南省加快推進氫能應用,涵蓋氫高速、氫能重卡等。在綠氫方面,福建推動氫能等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動,廣西加快前沿新興氫能發展,內蒙古加快推進綠電變綠氫綠氨綠醇,吉林發展氫冶金并推動綠氫產業項目投產。在制氫方面,海南率先開展海上風電制氫工程示范,在氫能全產業鏈,陜西明確提到力促氫能“制儲輸加用”全產業發展,京津冀聯合推進氫能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河南省和四川省發展氫走廊等。
具體如下:
河北: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發展
1月13日,河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石家莊召開,河北省省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推動氫能全產業鏈發展,發揮環京津地緣優勢,打造聯通京津、輻射全省的經濟廊道。加強產業協作。提升曹妃甸區、渤海新區、廊坊臨空經濟區等重點承接平臺能級,聯合京津推進“六鏈”即氫能、光伏新能源等6條產業鏈供應鏈發展。
福建:積極培育氫能、新型電池等產業
1月13日在福建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福建省省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明確,加快綠氫中試基地建設,新建氫能產業聯合研究院,積極培育氫能、新型電池、未來顯示、低空經濟、智能機器人等產業,建好福州、廈門、泉州3個省級人工智能產業園;優增量,培育綠色建筑等新增長點,促進水風光氫天然氣等多能互補發展,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盡快實現制造業企業100%使用清潔和綠色電力。
廣西:加快前沿新興氫能等產業發展 大力發展氫能產業
1月13日,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南寧開幕,自治區主席代表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前沿新興氫能、新材料、創新藥等產業發展。大力發展氫能產業,緩解化石能源大規模應用,推動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實現“碳中和”,尤為重要和緊迫。
天津市人大代表:聚焦氫能等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
1月14日,天津市第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市長代表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25年,天津市將堅持區域一體化、京津同城化,持續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走深走實,主動融入首都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配套體系,如氫能產業鏈。
市人大代表,天津港保稅區黨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尹曉峰說,保稅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天津重要講話精神,牢記經濟大區職責,聚焦國家戰略需求,確定了低空經濟、生物制造、基因科技、綠色氫能四大新質生產力發展方向。
海南:率先開展海上風電制氫工程示范
1月14日在海南省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海南省省長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培育壯大制造業,加快打造上游勘探開發、中游油氣加工及綜合利用、下游新材料全產業鏈,力爭石化新材料產值達1600億元。加快海上風電場建設,帶動海上風電裝備產業發展。謀劃工程機械維修和再制造產業,率先開展海上風電制氫工程示范。
湖南:大力推進氫能重卡在內的十大技術攻關項目
1月14日上午,湖南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省長代表湖南省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大力推進賽德雷特北斗導航軌控衛星、航天環宇寬體客機復材壁板、三一集團氫能重卡、國網湖南主配網調控技術及裝備、中聯重科“人機環境”物流機器人、湖南雜交稻中心優質再生稻、中偉新能源鈉離子電池、華菱高磁感取向硅鋼、聯通(湖南)產業互聯網傳輸系統、長沙量子院量子重力測量等十大技術攻關項目。
內蒙古:加大綠電替代,加快推進綠電變綠氫綠氨綠醇
1月14日上午,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呼和浩特市開幕,內蒙古2025年,加快推進綠電變綠氫綠氨綠醇,打造氫能產業先行區,建設烏蘭察布至燕山石化輸氫管道、赤峰至錦州港至上海綠氫走廊,開展錫林郭勒至曹妃甸輸氫管道前期工作,支持盟市建設綠色氫氨醇、氫能應用基地。堅持風光氫儲全鏈條發展,做強新能源裝備制造業。推動煤化工與綠電、綠氫等耦合發展。
吉林:加強氫能應用 推動綠氫產業項目投產達效形成集群優勢
1月14日,吉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召開,吉林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優化高能級創新平臺建設,發揮全國重點實驗室重大科技項目攻關作用,組織長白山、三江、吉光3個省實驗室和省科技創新研究院、省氫能產業綜合研究院高效運行。加快制品產業園建設,啟動建設氫冶金新材料項目,促進新材料、新能源、新裝備集群化融合發展。裝備制造產業突出高端化發展,加快氫能驅動時速250公里城際市域列車和氫能驅動有軌電車新產品研制應用。推動綠氫產業項目投產達效形成集群優勢,開工建設東方電氣氫燃料電池等5個以上裝備制造項目,吉電股份大安一期、上海電氣綠色甲醇等項目如期竣工投產。
廣東:圍繞氫能高速應用場景,加快推進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
1月15日,《廣東省202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2025年計劃草案的報告》提交廣東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審查,透露出廣東經濟社會發展亮點及新發展趨勢。報告明確了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中廣州幾個發力方向。新能源汽車方面,圍繞廣湛、廣韶等氫能高速應用場景,加快推進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應用,建設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
北京:加快國際氫能示范區、能源谷建設
1月15日,北京市市長在北京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上作市人民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積極打造國際綠色經濟標桿城市,加快國際氫能示范區、能源谷建設,外調綠電規模力爭達到400億千瓦時。完成3800萬平方米建筑智能化供熱改造。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綠色企業比例達到30%以上。
陜西:力促氫能“制儲輸加用”全產業發展
1月16日上午,陜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西安開幕,陜西省省長趙剛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要加快布局未來產業,力促氫能制備、儲存、輸運、加注及應用全產業發展。2024年,陜西積極布局低空經濟、氫能等未來產業,大型多功能固定翼無人機成功首飛,陜汽氫燃料重卡銷量全國第1。5G基站總量12.2萬個,新增工業互聯網平臺10個、數字化典型應用場景30個,世界互聯網大會數字絲路發展論壇成功舉辦,并明確提到力促氫能“制儲輸加用”全產業發展?。
遼寧:支持氫能產業加快發展,加快打造清潔能源強省
1月16日遼寧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沈陽召開,政府工作報告提到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堅持源網荷儲協調發展,有序開發風、光等清潔能源,加快推進徐大堡核電、莊河核電一期、華電鐵嶺綠色氨醇等重點能源項目建設,大力發展新型儲能技術,支持氫能產業加快發展,加快打造清潔能源強省。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為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設定“綠色標尺”。
山西:推動氫能、氨能、甲醇全產業鏈發展
1月17日,山西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太原召開,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加快風電光伏項目建設,推動氫能、氨能、甲醇全產業鏈發展,高效開發利用地熱能,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裝機占比達到50%以上。推進新型儲能、抽水蓄能、虛擬電廠建設,構建新型電力系統。實施中煤烯烴等現代煤化工項目。促進煤基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做好“綠色能源+”和綠電文章。
河南:加快建設鄭汴洛濮氫走廊
1月18日上午,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河南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70萬輛,支持比亞迪、上汽、奇瑞、宇通等企業擴量提質。還要瞄準新型儲能、氫能等,加快建設鄭汴洛濮氫走廊、鄭洛新焦鋰電池產業帶,培育壯大未來能源產業。
云南 :打造氫能及儲能等新增長引擎
1月18日,云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在工業經濟方面,云南省將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開工、投產新能源項目各1600萬千瓦以上,建成新型儲能200萬千瓦;開展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提升行動,壯大19個省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快建設新材料產業強??;打造低空經濟、通用航空、氫能及儲能等新增長引擎。
寧夏:氫能等產業項目實現重大突破
1月19日,寧夏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介紹,在加大資源能源開發利用力度方面,寧夏煤炭產量首次突破1億噸、居全國第八,保有儲量超過320億噸、居全國第十。新建火力發電近600萬千瓦、新增新能源發電超530萬千瓦,電力總裝機達到7500萬千瓦,綠電占比提高到55%。大唐源網荷儲一體化等11個綠電園區加快推進,寧夏首個萬噸級綠氫一體化、異質結太陽能電池等高新技術項目開工建設,域內投資700億元的“寧電入湘”工程寧夏段全線貫通。這些標志性工程項目,為今后發展積蓄了強大后勁。
四川:政協委員提出要推動“成渝氫走廊”提質擴容
1月19日上午,四川省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開幕前的“委員通道”上,省政協委員、電子科技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教授吳孟強就綠色氫能未來的發展方向的問題答記者問。吳孟強認為應聚焦四個重點進行布局。首先,全鏈條布局,加速氫能裝備成鏈集群發展,加快氫源供應網絡、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市場也很重要,要擴大市場,促進氫能規模化應用?!彼ㄗh,推進交通+氫能應用,加快氫燃料電池汽車推廣,拓展軌道交通、低空飛行、航運、航空航天等領域氫能應用;推動“成渝氫走廊”提質擴容,打造城市群或城市間,如成德眉資都市圈等多條綠色氫路。在他看來,還要充分利用四川的水電優勢,構建“水風光發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體系,推動氫儲能與多種形式儲能協同發展,為新型能源體系和戰略腹地建設提供能源支撐。積極開展分布式氫能發電、氫能備用電源、風光氫儲微網供能、虛擬電廠等氫供能應用。
重慶:搶占氫能產業發展新賽道 加快培育氫能新質生產力
1月19日上午,重慶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聽取了市政府工作報告后,重慶市人大代表、潼南區機關事務管理中心黨組書記、高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尤長清深有感觸,表示,“潼南地處成渝核心板塊,氫氣資源豐富,應用場景廣泛,依托氫能產業優勢發展新質生產力優勢得天獨厚?!彼榻B,前不久,位于潼南高新區北區的重慶氫潼新能源氫能產業基地正式投用,首批10輛4.5T氫能冷鏈物流車正式交付,渝西首座加氫綜合站啟動運營。近年來,潼南區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等重大戰略機遇,大力實施“涪江奔騰”計劃建設“制造強區”,聚力打造“3+3+N”現代制造業集群,充分發揮全國最大單層整裝天然氣藏資源,搶占氫能產業發展新賽道,加快培育氫能新質生產力,積極培塑“成渝氫走廊”成本洼地和產業高地。
江蘇:推進產業向綠向新向智發展
1月19日,江蘇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南京開幕,江蘇省省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的“九個第一”,成為江蘇省2024年經濟蓬勃發展的縮影。2024年,總部位于無錫的雙良集團基于高端裝備制造主業,發力未來能源新賽道,完成光伏、氫能、儲能、綠電一體發展的產業鏈布局,推出世界產氫量最大的綠電智能制氫系統,這讓江蘇省人大代表、雙良集團董事長繆文彬信心滿滿:“集團將瞄準打造科技創新型領軍企業的目標,持續完善創新體系建設,加大創新研發投入,積極布局碳捕集、二氧化碳儲能、地熱發電等領域?!?/p>
新疆:2024年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氫儲能項目開工建設
1月19日上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在新疆人民會堂開幕,政府工作報告介紹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建成3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烏昌石光伏集群列入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加強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新能源并網裝機4037萬千瓦,總規模突破1億千瓦、占全疆電力裝機50%以上,“疆電外送”1264億千瓦時,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氫儲能項目開工建設,新型儲能累計建成并網近1000萬千瓦、位居全國前列。
甘肅:推進綠電制氫產業化發展,建設風光氫氨醇一體化產業基地
1月20日上午,甘肅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在蘭州開幕,省長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提出多項目標任務,其中包括,2025年甘肅將做大做強新興產業,加快打造全國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力爭新能源并網裝機突破8000萬千瓦。積極推廣源網荷儲一體化、微電網、綠電園區等模式,推進綠電制氫產業化發展,建設風光氫氨醇一體化產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