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筆者寫有《光伏:明年此時花可開?》,感嘆于集萬般寵愛于一身的光伏產業2012年的并網發電量小到只能被忽略不計,發問于2013年能否見到與巨大的社會付出相對應的發電結果。從近日公布的《2013年全國電力工業運行簡況》得知:2013年并網太陽能發電總量為87億千瓦時。對于這一數字,值得為光伏發電終于花開而高興,也值得更多地檢討和期許。
應當說光伏發電不僅花開,而且開出了一朵不錯的花兒。《2013年全國電力工業運行簡況》顯示:“全年共新增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1130萬千瓦,同比增長953.2%,截至2013年底我國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479萬千瓦,同比增長335.0%。全年并網太陽能發電量為8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3.0%。”按照2012年底已建成的349萬千瓦(1479-1130),和國家電網公司2013年度社會責任報告“光伏發電利用小時為1368小時”計算,它的發電結果應是是38.2億千瓦時(349X1368X0.8),而實際發電量是87億千瓦時。這里應當包括了當年新增電站的發電量,無論如何這一成績來之不易。
為了這87億千瓦時,中國經歷了五年的探討之路。從2009年的敦煌20MG光伏電站,到四期“金太陽”普照下的6GW光伏電站,到2011年8月明確光伏發電補貼制,再到2012年底國家電網表態支持光伏發電并網。
為了這87億千瓦時,社會付出了巨大的力量。為了它,國務院總理在歐洲撰過文、打過電話;為了它,國務院召開了兩次常務會議,各部委僅2013年就出臺了14個文件;為了它,老百姓僅電力附加費就承擔了百億以上;為了它,僅到2012年底光伏電站的建設資金就已在500個億以上。
對于這一成績,能否做的更好?回答是肯定的,因為還有許多不足:
其一,建了大量電站,但是并網沒有那么多。不久前筆者去過天津“中新生態城”,其在2010年組件價格最高時建成了14MW光伏電站,雖然幾經各級政府出面,其并網工作據說將在近期實現。
其二,棄光現象的存在。以光伏電站建設大省青海為例,有報道說:“有些電站被‘棄光’的比例已經達到40%以上。”
其三,許多電站的建設質量遠未達標。去年一篇《一個老EPC眼中的光伏電站真相》所以轟動業內,只是因為主人翁說出了“項目用的組件全是清倉和退貨”這句普遍存在的實情而已。
2013年是德國光伏起步整整十年的日子,其光伏發電量已經占到全部發電量的4.5%,經過5年發展的中國還僅僅是0.17%,要成為光伏大國還有太多的路要走。根據“截至2013年底我國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達到1479萬千瓦”,再根據“2013年光伏發電利用小時為1368小時”兩個數據,扣除20%的各種衰減,2014年中國光伏發電量應當大于161.9億千瓦時。對此,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紅煒為中國能源經濟研究院首席光伏研究員、光伏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