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同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要求形成歷史性交匯。以燃料電池為代表的氫能開發利用技術取得重大突破,為實現零排放的能源利用提供重要解決方案,需要牢牢把握全球能源變革發展大勢和機遇,加快培育發展氫能產業,加速推進我國能源清潔低碳轉型。——《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
衡量一個產業究竟有多興旺的,絕不只是產值的多少。但產值的多少的確可以說明一些產業的核心問題:項目推進是快還是慢、時下最“賺錢”的領域是哪一方面、未來發展方向如何等等。
氫能產業的腳步從未停歇,只有時快時慢。能源體系的重新建構如火如荼,氫能也逐步進入大眾視野。
2025年已經過去了一個月,大型氫能項目的審批依舊在加急。大型能源央企、地方能源龍頭、五大四小電力央企等都來跑馬圈地,勢必要啃下氫能這塊“硬骨頭”。
近兩年,國內氫能項目如雨后春筍般接連出現。制氫項目一般會配套風光發電項目,動輒十幾億甚至幾十億,氫能產業園、氫能港口項目建設周期較長,但可以引進較多氫能企業,下游燃料電池項目多以各個企業自家的產線建設為主。但無論哪一方面的項目,均少不了央國企的參與。
作為起步較晚的新興產業,氫能可謂是能源領域“最燒錢的”存在。氫能觀察統計國內部分投資額在50億(包含)以上的氫能項目,以作分析——
“明星級”項目:早開工早投產
表格中不難看出,中國石化50億以上的氫能項目比較少。
中國石化立志成為“中國第一氫能企業”,在氫能產業的布局上,中石化側重于成立氫能子公司作為業主單位,進而投資建設氫能項目,包括各個地區的供氫中心;在中游儲運領域,中石化積極建設加氫站,同時建設輸氫管道項目,打通制氫與輸氫領域鏈條。此外,中石化也關注氫能技術研發創新,其下屬子公司針對各項氫能技術展開攻關。
但提及中石化的氫能項目,新疆庫車光伏制氫示范項目一定首當其沖。
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由中石化新星新疆綠氫新能源有限公司負責實施,于2023年6月30日順利產氫。
中石化新疆庫車光伏制氫示范項目
作為我國首個萬噸級綠氫項目,可以說,中石化新疆庫車綠氫示范項目的每一步進展,都備受矚目。這個項目總投資近30億元,設計電解水制氫能力2萬噸/年,配套300兆瓦光伏電站(年發電量6.18億度),儲氫能力21萬標立方、輸氫能力2.8萬標立方每小時。項目于2021年11月30日開工建設,2023年6月30日順利產氫,2023年8月30日全面建成投產。
除新疆庫車項目外,大唐多倫15萬千瓦風光制氫項目同樣備受關注。
據了解,該項目是大唐集團首個綠氫重點示范項目,規劃建設新能源系統裝機容量15萬千瓦的新能源發電場和額定產氫量14000Nm3/h的電解水制氫裝置,其中配置的12臺1000Nm3/h和1臺2000Nm3/h 堿性電解水制氫設備,年產氫氣可達7059萬標方。
作為國內首個中大型風光離網制氫深度耦合煤化工科技示范項目、盟級重點項目,項目由大唐多倫瑞源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約13億元,2023年11月正式開工,今年1月17日,該項目正式投產。
中石化新疆庫車綠氫項目和大唐多倫風光制氫項目同屬于國家級綠氫示范項目,建設時間早,投資額較少,兩個項目投資均不超過30億元。
國內較早開工的氫能項目面臨著重重困難,一方面,可供參考的前車之鑒幾乎沒有,在技術尚未成熟的背景之下開始建設項目,無疑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另一方面,示范項目又需要為其他的項目帶去寶貴經驗,無論是在制氫設備的測試上,亦或是項目整體的運行等,示范項目承載著眾人的期待和產業的重任。
中能建、國能:大手筆干氫能
在以上統計匯總中,中國能建和國家能源集團成為投資額最多、建設數量最多的央企大佬。
中國能建氫能項目在布局上側重于三北地區,尤其是黑吉遼東北三省以及內蒙古等地,統計表中數據可得,中能建在東北及內蒙古地區布局的氫能項目總投資1700多億,平均每個項目的投資額更是超過150億,可見其大手筆。
此外,中能建重點布局氫氨醇一體化項目,自2023“綠氫元年”過后,央國企紛紛開始著力打造氫基能源項目,包括綠氫合成氨、綠氫制綠色甲醇、綠氫與綠色航煤等綠氫消納項目,聚焦于綠氫耦合化工領域。
中國能建松原氫能產業園(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總投資296億元,是全球最大的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項目規劃分期建設 300 萬千瓦新能源發電以及 80 萬噸綠色合成氨和綠色甲醇,是吉林省“氫動吉林”重點項目。該項目于2023年9月正式開工,規劃年產綠氫11萬噸,綠氨60萬噸,配套建設電解槽裝備制造生產線、綜合加能站,設立氫能研究院,基本涵蓋制氫、儲氫、運氫、加氫、氫能化工、氫能裝備全產業鏈條。
中能建松原氫能產業園項目
首臺風機就位
大型綠色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建設周期較長、投入較大,中能建作為國內龍頭央企,早在2021年就提出將圍繞“30·60”系統解決方案“一個中心”和綜合儲能、一體化氫能“兩個支撐點”踐行“30·60”戰略目標。
國家能源集團同樣不甘示弱,布局氫能是戰略選擇,更是關鍵目標。
目前,國家能源集團的氫能業務多數集中在國華投資、國家能源氫能公司等子公司、以及龍源電力等控股公司中。
近日,國家能源集團累計綠氫產量已經突破500萬標方。國華投資(氫能公司)寧東綠氫生產基地(寧東可再生氫碳減排示范區)一期項目自2024年6月開始試運行后,目前已經達到日產氫量超過5噸。
國家能源集團寧東綠氫生產基地
近兩年,國家能源集團積極推進新能源制綠氫耦合煤化工、煤制油、交通運輸等場景化應用項目,在項目布局上,國家能源集團側重于創新基地和示范區項目,將科研創新與能源耦合充分結合,致力于能源綜合性、創新性示范落地。
作為涉足氫能最早的能源央企,國家能源集團布局氫能產業遍布全國,京津冀、長三角、大灣區以及三北地區均布局了一批綠色氫氨醇項目。據氫能觀察統計,截至2024年底,國家能源集團綠色氫氨醇項目及綠色航煤項目已超過30個,各項目均處在有序進展狀態中。
一項氫能項目的建設起步就需要上千萬,規模較大的氫能項目動輒就要上億,前期投資成本大,后期維護也十分艱難。“加快培育發展氫能產業,加速推進我國清潔能源低碳轉型”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發展方向,更是央企追求的關鍵目標。